阿勒勃

豆科腊肠树属植物

阿勒勃[3]学名Cassia fistula),讹作阿勃勒[4](台湾通称),又称波斯皂荚[5]婆罗门皂荚[3]腊肠树(大陆通称)、猪肠豆(香港通称)、南蛮皂荚(日本通称)、长果子树牛角树等,或据英语golden shower译作黄金雨金急雨,是一种豆科苏木亚科的植物。原产于南亚南部,从巴基斯坦南部往东直到印度缅甸,往南直到斯里兰卡。阿勒勃常被误称为金链花,但金链花其实是毒豆,一种原产欧洲的有毒植物。

阿勒勃
阿勒勃的花序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属: 腊肠树属 Cassia
种:
阿勒勃 C. fistula
二名法
Cassia fistula
L., 1753
异名[2]
  • Bactyrilobium fistula Willd.
  • Cassia bonplandiana DC.
  • Cassia excelsa Kunth
  • Cassia fistuloides Collad.
  • Cassia rhombifolia Roxb.
  • Cathartocarpus excelsus G.Don
  • Cathartocarpus fistula Pers.
  • Cathartocarpus fistuloides (Collad.) G.Don
  • Cathartocarpus rhombifolius G.Don

名称

劳费尔指出阿勒勃中古汉语:ʔa lək bət)音译自梵语आरग्वध罗马化:āragvadha[6]此名最早见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739年),书中亦称之为婆罗门皂荚

阿勒勃,味苦[注 1],大寒,无毒,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生佛逝国,似皂荚,圆长,味甜好吃[注 2]。一名婆罗门皂荚也。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9世纪中期)称之为波斯皂荚

波斯皂荚,出波斯国,呼为忽野檐默。拂林呼为阿梨去伐。树长三四丈,围四五尺,叶似构缘而短小,经寒不凋。不花而实,其荚长二尺,中有隔。隔内各有一子,大如指头,赤色,至坚硬,中黑如墨,甜如饴,可啖,亦入药用。

忽野檐默波斯语خيار چنبر‎(khiyār shanbar)同源;阿梨去伐(中古汉语:ʔa li kʰɨə̆ʰ buat)或为叙利亚语音译,与“阿勒勃”同源。[6][9]

虽然《本草拾遗》一书已佚,但丹波康赖医心方》(982年)、唐慎微证类本草》(1108年)、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1505)在引用《本草拾遗》时都写作“阿勒勃”,表明“阿勒勃”是最原始的形式。《证类本草》明代诸版本[10][11][12][13][14][15]王文洁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1582年)、陈士元象教皮编》(1588年)以及黄一正事物绀珠》(1604年)也都写作“阿勒勃”。

有人提出今名“阿勃勒”也是受到梵语影响,音译自梵语अपालङ्क罗马化:apālaṅka[16]此说难以成立,因为阿勃勒之名首见于《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1596年),彼时南亚语言对汉语的影响早已式微。由于《本草纲目》卷三“百病主治药上·瘵疰”仍写作“阿勒勃”,[17]所以有人辩称“阿勃勒”这一讹名并非出自《本草纲目》。[18][19][20][21]然而李时珍全书就只写对了这一处,在卷三其它部分[22]、卷四“百病主治药下”[23]以及卷三十一“果部·夷果类”[24][4],全都误写成了“阿勃勒”。

又有说法称清代版本的《本草纲目》将名称更正了,[25]但事实却是《本草纲目》的后续版本,如江西本(1603年)[26]、杭州六有堂本(1640年)[27]、杭州太和堂本(1655年)[28]四库全书本(18世纪)[29]、合肥本(1885年)[30],无一例外都延续了这个错误。明清其它文献,比如托名李杲的《食物本草》(1621年)、姚旅露书》(1622)、张自烈正字通》(1670年)、《广群芳谱》(1708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1726年)也误写成“阿勃勒”。

形态

阿勒勃是一种中型树,树身可长至10至20米高,而且生长迅速。阿勒勃是一种落叶树或半常绿树,叶长15到6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每片树叶有4到8对小叶片,每片长约7到21厘米、阔约4到9厘米,小叶对生,叶面平滑,全缘。花长在约20到40厘米长的下垂状腋生总状花序。花的直径约4到7厘米,花瓣5枚离生,大小略等,雄蕊10枚,花丝黄色弯成勾状,其中有3枚特长、4枚中等而另3枚较短为不孕性。花落后结出长棍棒状不开裂荚果,长约30到60厘米,1.5到2.5厘米阔,需时一年才成熟,颜色由绿转黑褐,每室有一种子,呈扁圆形有褐色光泽,果肉是沥青状黑色黏质,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用途

阿勒勃的嫩叶、花、荚肉、种子均可食用和入药,有轻泻作用。[7][8][31]阿勒勃含有羟基蒽衍生物,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32]短期大量食用也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头晕等中毒症状。[33]树皮含单宁,可作红色染料

阿勒勃一般可作景观树或行道树之用,广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花期在5月,初夏满树金黄色花,花序随风摇曳、花瓣随风而如雨落,所以又名“黄金雨”。为喜温树种,以砂质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有冻害地区不能生长。繁殖可用扦插或播种法。

象征

阿勒勃是泰国国花[34],当地称为“Dok Khuen”,其黄色的花瓣象征泰国皇室。而2006年在“清迈农业研究中心”(Roy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即以黄金雨命名称为“佛历2549年世界崇颂叻差弗花苑博览会”(Royal Flora Ratchaphruek 2549),“叻差弗”(Ratchaphruek)是“Dok Khuen”的别名,而“佛历2549年”即公元2006年,“崇颂”即泰王普密蓬,是泰王登基60周年庆典之一。

因为其被认为与旧时代教师手中的教鞭相似,也成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的校树[35]

阿勒勃亦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邦花”,当地称为“kanikkonna”,是当地新年(Vishu)典礼用的花卉。

图片

注释

  1. ^ 很可能指的是花与叶。[7][8]
  2. ^ 指的是豆荚。[7]

参考文献

  1. ^ 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 IUCN SSC Global Tree Specialist Group. Cassia fistul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e.T136142327A136142329 [7 May 2022]. 
  2. ^ The Plant List: A Working List of All Plant Species. [June 19,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3. ^ 3.0 3.1 陈藏器本草拾遗
  4. ^ 4.0 4.1 李时珍. 卷三十一 果部 夷果類 阿勃勒. 本草綱目. 金陵: 胡承龙. 1596. 
  5. ^ 段成式酉阳杂俎
  6. ^ 6.0 6.1 Laufer, Berthold. Sino-Iranica: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ran. Publications of the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Series. 1919, 15 (3): i, iii–iv, 185–597, 599–630 [2019-09-06]. ISSN 0894-83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7. ^ 7.0 7.1 7.2 Purging cassia. Advisory Services. University of Veterinary & Animal Sciences.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8. ^ 8.0 8.1 DeFilipps, Robert A.; Krupnick, Gary A.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Myanmar. PhytoKeys. 2018-06-28, 102: 1–341 [2021-01-30]. ISSN 1314-2003. PMC 6033956 . PMID 30002597. doi:10.3897/phytokeys.102.243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英语). 
  9. ^ King, Daniel. The Syriac World. Routledge. 2018-12-12: 834 [2019-09-06]. ISBN 9781317482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英语). 
  10. ^ 唐慎微.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济南: 山东布政司. 1468. 
  11. ^ 唐慎微.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济南: 陈凤梧. 1523. 
  12. ^ 唐慎微.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济南: 周珫、李迁. 1552. 
  13. ^ 唐慎微.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济南: 山东按察司. 1572. 
  14. ^ 唐慎微. 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 宣郡: 王大献尚义堂. 1577. 
  15. ^ 唐慎微.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金陵: 唐对溪富春堂. 1581. 
  16. ^ 王瑞闵. 悉達多的花園──佛系熱帶植物誌:日常中的佛教典故、植物園與花草眾相. 台北: 麦浩斯. 2020: 356. 
  17. ^ 李时珍. 卷三 百病主治藥上 瘵疰. 本草綱目. 金陵: 胡承龙. 1596. 
  18. ^ 不是李時珍的錯!. Facebook. 2024-06-07 [2024-08-22]. 
  19. ^ 到底是阿勃勒,還是阿勒勃──關於阿勃勒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Facebook. 2024-06-07 [2024-08-22]. 
  20. ^ 「阿勒勃」變成「阿勃勒」,李時珍可能背了黑鍋. Facebook. 2024-06-07 [2024-08-23]. 
  21. ^ 「阿勒勃」植物的名稱誤用,可能不是因為《本草綱目》的誤植. Facebook. 2024-06-07 [2024-08-23]. 
  22. ^ 李时珍. 卷三 百病主治藥上 諸蟲. 本草綱目. 金陵: 胡承龙. 1596. 
  23. ^ 李时珍. 卷四 百病主治藥下 諸疳. 本草綱目. 金陵: 胡承龙. 1596. 
  24. ^ 李时珍. 卷三十一 果部 夷果類 目錄. 本草綱目. 金陵: 胡承龙. 1596. 
  25. ^ 阿勃勒與阿勒勃,到底是不是李時珍的問題. Facebook. 2024-06-07 [2024-08-23]. 
  26. ^ 李时珍. 卷三十一 果部 夷果類 阿勃勒. 本草綱目. 南昌: 夏良心、张鼎思. 1603. 
  27. ^ 李时珍. 卷三十一 果部 夷果類 阿勃勒. 本草綱目. 杭州: 钱蔚起六有堂. 1640. 
  28. ^ 李时珍. 卷三十一 果部 夷果類 阿勃勒. 本草綱目. 杭州: 吴毓昌太和堂. 1655. 
  29. ^ 李时珍. 卷三十一 果部 夷果類 阿勃勒. 本草綱目. 北京: 四库全书馆. 18世纪. 
  30. ^ 李时珍. 卷三十一 果部 夷果類 阿勃勒. 本草綱目. 合肥: 张绍棠味古斋. 1885. 
  31. ^ Cassia fistula L.. Flora & Fauna Web. National Parks Board.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32. ^ Younes, Maged; Aggett, Peter; Aguilar, Fernando; Crebelli, Riccardo; Filipič, Metka; Frutos, Maria Jose; Galtier, Pierre; Gott, David; Gundert‐Remy, Ursula. Safety of 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 for use in food. EFSA Journal. 2018, 16 (1): e05090 [2021-05-10]. ISSN 1831-4732. PMC 7009633 . PMID 32625659. doi:10.2903/j.efsa.2018.50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英语). 
  33. ^ 婦人吃豬腸豆出現噁心、頭暈 北榮收治阿勃勒果實特殊中毒案例 - 生活. 中时新闻网.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34. ^ 【疫情減壓】6月香港賞泰國國花豬腸豆 盛放時港九出現黃金雨. 香港经济日报. 2020-06-13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35.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位校史館. archives.lib.ntnu.edu.tw.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阿勃勒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