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也称轮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例如芜菁苜蓿,有助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地肥力及增加产量。

不同作物通常对特定养分需求不同,轮流种植不同作物甚至可补充特定养分;例如豆科植物具有根瘤菌,可以将大气的氮固定到土壤,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其他类型作物提高产量。此外由于害虫通常只会侵袭特定植物,轮流种植不同作物可中止害虫的生长周期,减少虫患。轮作可避免连作(连续多季种植同一作物)的诸多缺点。

历史

农学家早已认识到合适的轮作——如在春季种植用作饲料的作物,而非种植供人食用的谷物——能恢复或保持土地的肥力。早在公元前6000年,古代近东的农民已会交替种植豆科植物和谷物。[1][2]

欧洲的轮作制度

二圃制

二圃制将土地分为两半,一半休耕,一半耕作,逐年调换。欧洲约在公元9世纪逐渐以三圃制取代二圃制。

三圃制

从中世纪晚期到20世纪,欧洲农民均使用三圃制,将土地分为三块。一片在秋季种植裸麦小麦,在春季则种植燕麦大麦。另一片则种植豌豆小扁豆豆科植物。最后一片则休耕。三片土地轮换,使得一片土地每隔三年就得以休耕恢复肥力。在二圃制下,只有二分之一的土地会种植作物,而在三圃制下则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能种植作物,让可用于种植的土地增加六分之一。额外的作物除了增加粮食产量,亦能在春季收获时补充北欧居民的营养。

中国的轮作制度

与欧洲的轮作制度不同,中国在战国时期及以后实行精耕细作,废弃休耕而使用轮作复种、双季连作、间作套种等办法保持土地肥力。

轮作复种制

秦汉至隋唐时期,北方广泛推行了轮作复种制。 轮作复种制是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轮作是在一定的年限内,于一块田地上,按预定的次序轮流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而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种植农作物一次以上。中国古代各种复种次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是北方少而南方多。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发展了两年三熟的轮作复种制,南方则发展了一年两熟的轮作复种制。首先人们进行豆类作物和谷类作物的合理轮作,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在生物固氮方面的养地作用,同时采取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复种,充分发挥绿肥的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沃性。

间作套种制

宋元至明清时期,间作套种制被大力推广。套种是指于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将后季作物播种或栽种在前季作物的株、行间或畦间的种植法,以解决茬口的矛盾。间作套种制有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面积单位产量。如麦行间套种棉花或稻行间套种绿肥。在加强生物因素养地方面,除广泛应用豆谷轮作和肥粮作物轮作复种外,还发展了许多不同的新方法。到了清朝,不但丰富和发展了间作套种制,而且将间套复种综合运用,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农作制度。

另见

参考来源

  1. ^ jan 1, 6000 BC - Crop Rotation (Timeline). time.graphics. [2019-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3). 
  2. ^ What Is Crop Rotation?. WorldAtlas. [2019-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英语). 
  • 陈桂权、曾雄生(2016)。〈我国农业轮作休耕制度的建立——来自农业发展历史的经验和启示〉。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