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诹之
裴诹之(?—6世纪),字士正,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西眷裴[1][2],北魏及西魏官员。
裴诹之的父亲裴佗曾任北魏的中军将军。他年少喜欢儒学,释褐试中考授太学博士,曾经在常景处借书百卷,十多天以后就归还。常景怀疑他不懂得内容,就著每卷设问,但裴诹之都能一一应答。常景慨叹:“应奉能一次看五行文字,祢衡一看就能记住书本内容,今天都能在裴诹之身上看到啊。[1][2]”杨愔全家改葬,拜托他一次过写作十多篇墓志,文辞都优美。裴诹之和兄长裴让之、皇甫和及其弟弟皇甫亮在洛下知名,当时的人说:“诹胜于让,和不如亮。”司空高干写信给他:“想要委屈你出任户曹参军。”裴诹之答复不担任[3][4]。元欣开大司马府,征召为裴诹之记室。东魏迁都邺城,裴诹之留在河南。西魏将领独孤信进入金墉城,当时洛阳已经荒废,没有什么人物,只有柳虬在阳城,裴诹之在颍川,独孤信把他们征召来,任命柳虬担任行台郎中,裴诹之担任都督府属,都掌管文书,当时的人说:“北府裴诹,南省柳虬。”[5][6]独孤信兵败,他在南山居住,东魏洛州刺史王元轨授与他中从事官职,但西魏军队忽然到达,随即退后,于是裴诹之西魏。宇文泰任命他为大行台仓曹郎中,去世后赠徐州刺史[7][8]。
引用
- ^ 1.0 1.1 《北齐书·卷三五·补列传第二七》:(裴)诹之,字士正,少好儒学,释褐太学博士。尝从常景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景叹曰:“应奉五行俱下,祢衡一览便记,今复见之于裴生矣。”
- ^ 2.0 2.1 《北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裴佗,字元化,河东闻喜人也。……子让之。……让之次弟诹之,字士正。少好儒学,释褐太学博士。尝从常景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景叹曰:“应奉五行俱下,祢衡一览便记,今复见之于裴生矣。”
- ^ 《北齐书·卷三五·补列传第二七》:杨愔阖门改葬,托诹之顿作十余墓志,文皆可观。让之、诹之及皇甫和弟亮并知名于洛下,时人语曰:“诹胜于让,和不如亮。”司空高干致书曰:“相屈为户曹参军。”诹之复书不受署。
- ^ 《北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杨愔阖门改葬,托诹之顿作十余墓志,文皆可观。让之、诹之及皇甫和、和弟亮,并知名于洛下。时人语曰:“诹胜于让,和不如亮。”司空高干致书曰:“相屈为户曹参军。”诹之复书不受署。
- ^ 《周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三十》: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洛阳。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极,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都督府属,并掌文翰。时人为之语曰:“北府裴诹,南省柳虬。”
- ^ 《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洛阳。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时人为之语曰:“北府裴诹,南府柳虬。”
- ^ 《北齐书·卷三五·补列传第二七》:沛王开大司马府,辟为记室。迁邺后,诹之留在河南,西魏领军独孤信入据金墉,以诹之为开府属,号曰“洛阳遗彦。”信败,诹之居南山,洛州刺史王元轨召为中从事。西师忽至,寻退,遂随西师入关。周文帝以为大行台仓曹郎中,卒。赠徐州刺史。
- ^ 《北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沛王开大司马府,辟为记室。迁邺后,诹之留在河南。西魏领军独孤信入据金墉,以诹之为开府属,号曰“洛阳遗彦”。信败,诹之居南山,洛州刺史王元轨召为中从事。西师忽至,寻退,遂随西师入关。周文帝以为大行台仓曹郎中。卒,赠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