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凯·瓦努努

莫迪凯·瓦努努希伯来语מרדכי ואנונו‎,1952年10月14日),又名约翰·克罗斯曼(英语:John Crossman[3][4]),是前以色列核武技术员,声称由于反对大杀伤力武器,1986年向英国传媒揭露以色列核武计划。[5][6]其后他被以色列情报特务局(俗称摩萨德)的特工诱至意大利后,被以色列情报人员下药及绑架。[5]他被带到以色列,在一场闭门审讯中被定罪。[5]

莫迪凯·瓦努努
2005年
2005年
出生 (1952-10-14) 1952年10月14日72岁)[1]
法属摩洛哥马拉喀什
国籍以色列
别名约翰·克罗斯曼
民族塞法迪犹太人
知名于揭露以色列核武计划
信仰基督教
宗派澳洲圣公会[2]

瓦努努被囚18年,有超过11年被单独囚禁。2004年刑满出狱后,他受到言论和行动上极多限制。出狱后有数次因违反限制令被捕,包括数次接受外国记者访问及企图离开以色列。他说他在囚时受到以色列当局“残酷且野蛮的对待”,又说他要是没从犹太教改信基督教,待遇便会不同。[7]

2007年瓦努努因违反假释条件被判囚6个月。这次判刑连控方也意外,控方预期会判缓刑。国际特赦组织随后发新闻稿,谓“本组织认为莫迪凯·瓦努努是良心犯,并呼吁立即无条件释放其人。”[8]2010年10月,瓦努努因怀疑与外国人接触,违反2004年的出狱条件而被捕,判囚3个月。

瓦努努在国际上视为内部告发者[9][10]以色列视之为叛国者。[11][12][13][14]揭发美国政府军事机密的丹尼尔·艾尔斯伯格,称瓦努努为“核子时代的卓越英雄”。[15]

早年生活及教育

瓦努努生于摩洛哥马拉喀什,家庭为塞法迪犹太人,父母是正统犹太教徒,父亲是拉比。1963年他一家按照归回法移民至以色列,其时瓦努努9岁,有四兄弟姊妹。他父母在以色列又生了六个孩子。他一家定居于别是巴,从那里他上一间极度正统犹太教的小学,后上了一所专注于研读犹太教经典的中学,但未毕业。[16][17]1971年他被征召入以色列国防军,担任工程兵。他驻守于戈兰高地,见到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战事。他在1974年光荣退役后,在特拉维夫大学读物理,一年后两门课不合格而退学。[18]

内盖夫核子研究中心

1976年瓦努努向内盖夫核子研究中心申请工作,这个中心是研发和制造核子武器,[16][19]位于迪莫纳之南,在内盖夫沙漠中。各国情报组织猜测以色列从1960年代起已在研发核武,但以色列以故意含糊的态度应对,既不承认也不否许拥有核武。瓦努努见了该中心的一则招募技术学徒广告而应征。他经过该中心保安人员长时间面试后,获准受训,并上了密集课程,涵盖物理、化学、数学、英文。他在课程表现足够好,1977年2月获聘用为核子技术员和值班经理。[18]

1979年他在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为兼读生,修读地理和哲学。[16] 当时他对以色列政府很多政策都有不满,和五个阿拉伯学生及四个犹太学生组成“校园”(Campus)团体。他又加入一个名为“推进和平运动”(Movemen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eace)的组织。他反对1982年黎巴嫩战争,又争取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平等权利。[20]内盖夫核子研究中心对瓦努努的安全审查报告中,指出他展现了“左翼及亲阿拉伯信念”。[18]1985年他从本·古里安大学毕业,取得地理和哲学文学士学位。[21]

1985年早期,因为政府削减开支而大规模裁员,瓦努努也被开除,不过他所属工会替他争回职位。他重回工作后,偷偷带了一架相机进入设施,秘密拍了57张照片。他继续在该设施工作,直到他有次参与支持阿拉伯人集会,争取建立巴勒斯坦国后被开除。[20]

揭密被绑架后秘密始见报

1985年瓦努努去远东作背包旅行,他最后到了澳大利亚,在悉尼做计程车司机。那期间他改信基督教,加入澳洲圣公会[2][20][22]1985年6月他遇见一个来自哥伦比亚的独立记者奥斯卡·格雷罗。格雷罗劝说瓦努努把他的故事出售,对他说他的故事很值钱。格雷罗尝试引起《新闻周刊》兴趣未果,转而接触《星期日泰晤士报》,不数日后瓦努努就受到该报记者彼得·豪纳姆访问。1986年9月初,瓦努努飞往伦敦见豪纳姆,并违反了他的保密协议,向该报透露他所知道的以色列核子计划内容,包括提供他秘密摄得的相片。

《星期日泰晤士报》之前堕入希特勒日记骗局而大感尴尬,担心再次受骗。因此该报坚持要先与核子武器专家核实瓦努努的故事,专家中包括了美国前核武设计师西奥多·泰勒Theodore Taylor)和英国前原子武器研究所工程师法兰克·巴纳第Frank Barnaby)。[23]他们都同意瓦努努的故事符合事实并正确。

瓦努努详细描述了生产所需要的锂-6分裂过程,而氚是制造聚变增强裂变弹必需材料。两位专家都认为以色列可能在生产这种单过程增强核弹,不过瓦努努的工作经验只限于原料生产,而无接触到配件制造,所以他没给出以色列制造二阶段热核武器的确切证据。瓦努努描述了元素的生产过程,给出一年30公斤的生产率,又指以色列每枚核武要使用大约4公斤。[24][25]从他的描述可估算出以色列的钚元素足够制造约150枚核武。[23]

瓦努努在他的信件中说,他打算将从报馆获得的金钱分予澳洲圣公会。他可能受到豪纳姆查证时的延误感到失望,转而向另一间对手《星期日镜报》接触。该报的东主是罗伯特·麦斯威尔,外界普遍认为他和摩萨德有密切联系。1991年一个自称是摩隆德前官员或官方翻译的人,名叫Ari Ben-Menashe英语Ari Ben-Menashe,声称麦斯威尔向摩萨德告发瓦努努,或许靠英国特务机关通报。这也可能是因为《星期日镜报》记者,向以色列或以色列驻伦敦领事馆查问,惊动了摩萨德。

以色列政府决定捉拿瓦努努,但不愿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良好关系受破坏,也不想和英国的情报机关起冲突,故认为要先说服瓦努努自愿离开英国领土。领导这次捉拿行动的是Giora Tzahor英语Giora Tzahor[26]

经过持续监视及由摩萨德的心理学家分析后,摩萨德发现瓦努努变得孤独,需要女性伴侣。一个在美国出生的摩萨德女特工Cheryl Bentov英语Cheryl Bentov,假扮为一个名叫"Cindy"的美国游客,结交瓦努努,在9月30日说服瓦努努和她飞往罗马度假。[27]这种惯常的美人计,即特工借由引诱来取得目标人物信任,是获得以色列官方许可。[28][29][30]在Bentov与瓦努努见面当日,以色列海军的电子监控船INS Noga奉命开至意大利海边。

假装为商船的Noga,在上部结构中设有电子监控仪器及卫星通讯。当船从土耳其安塔利亚返回海法途中,船长收到加密指令,改变航道至意大利,在离岸处下锚。该船开至意大利海滨城市拉斯佩齐亚对出的国际水域中停靠,紧靠意大利水域。

瓦努努和Bentov到达罗马后,乘坐计程车到城市的旧城区,三个等候着的摩萨德特工,随即制伏瓦努努,注射药物使他瘫痪。当夜稍后时间,由以色列领事馆租用的一辆白色小货车驶至,将瓦努努以担架抬上该车。该车驶出罗马至岸边预定地方。

瓦努努被转至一艘在该处等候的快艇上,快艇驶至离岸停靠的Noga船。他在完全秘密中带到船上。摩萨德的特工和瓦努努上船时,船员全体当时受令在船中公用室集合并锁上门。该船随后返回以色列。航程间瓦努努被关在一个船舱中,摩萨德特工轮流看守。该船船员无一获准观看被囚者。

10月6日,船在特拉维夫和海法之间的岸边停靠,与一艘较小的船会合。瓦努努被送至小船上,将他送上岸。瓦努努随后被拘留,受摩萨德的人员盘问。[27][31][32]

10月5日,《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所获得的资料,估计以色列制造了超过100枚核弹头。[33]

2004年7月总部于伦敦的Al-Hayat英语Al-Hayat报上,瓦努努称肯尼迪遇刺案中,以色列为同谋。他称有“几乎肯定的迹象”显示肯尼迪遇刺,是回应“他向以色列当时的政府领导戴维·本-古里安施压,要求公开在迪莫纳的核子反应堆的详情”。[34]

监禁

瓦努努在以色列受审,被控以叛国和间谍罪。审讯在耶路撒冷区域法院中秘密进行,审理此案是首席法官Eliyahu Noam及法官Zvi Tal和Shalom Brenner。瓦努努代表律师为以色列著名民权和人权律师Avigdor Feldman英语Avigdor Feldman。他被禁与传媒接触,但他把诱拐(他称为劫持"hijacking")过程写在掌上,在押送时他把手掌按在车窗上,令守候的记者获得消息。

1988年3月28日,他被判叛国和间谍罪名成立,处以18年监禁,刑期由在罗马被拐当日算起。以色列政府拒绝公开审讯的法庭记录,直至面临法律诉讼的威胁,才在1999年后期,准许将删检后的记录摘录在一份以色列报章上刊登。

以色列的死刑限于特殊情况执行,目前为止只执行过两次。2004年前摩萨德局长Shabtai Shavit英语Shabtai Shavit路透社说1986年时,他们考虑过法外处决,不过否决了,因为“犹太人不对其他犹太人这样做”。[35]

瓦努努在亚实基伦Shikma Prison英语Shikma Prison服刑。[22]有超过11年他被单独囚禁,原因据称是怕他向人透露更多以色列核计划的秘密,及他仍然受制于该等资料的保密协议。他在囚时,展现不屈从的小行为,如拒绝心理治疗,拒绝与狱卒谈话,只阅读英文报章,只看BBC电视。他的律师Avigdor Feldman说:“他是我见过的人中最固执、最有原则、最顽强的人”。 1998年瓦努努向最高法院提诉将他的以色列公民权撤消。内政部长拒绝,所持理由是他没有别国公民权。[36]

许多批评者指瓦努努已经无更多情报能令以色列安全受实际威胁,以色列政府的真正动机是要避免政治上的尴尬,和避免以色列及其盟国如美国等在财政上的复杂后果。美国法律禁止向发展大杀伤力武器国家施以援助。以色列拒不承认拥有核武,可令以色列免于受美国法律所禁,而不能获得美国每年超过二十亿美元的军事及其他援助。[37]

时为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高级核科学家的Ray Kidder英语Ray Kidder说到:

对于官方指瓦努努先生持有公众未知的核子技术资料,我本着这项研究和我个人的专业经验,已准备好反驳任何这样的官方声明。[38]

瓦努努在1990年向以色列最高法院就其定罪上诉,最终失败。

获释后自由受限及其庇护申请

2004年4月21日瓦努努刑满出狱。他有两名兄弟陪伴,并受到几十名记者包围,于是他临时开记者会,不过他拒绝回答任何希伯来语的提问,理由是他受到以色列政府所施加的苦难。他说摩萨德情报机关和辛贝特安全局,尝试用单独囚禁来使得他精神失常。他说:“你们要击溃我但不成功,你们要令我疯癫也不成功。”瓦努努并呼吁解除以色列核武,并解散这个犹太国家。有大约200名支持者和少数反对方示威者来到记者会。[22]他表示有意将自己完全抽离以色列,初时拒绝讲希伯来语,又计划移居欧洲或美国, [39]只等以色列政府容许他离开。他出狱前不久,受安全局人员盘问时仍然坚毅不屈。在公开了的盘问录音中,他说:“我不是叛国贼,也不是间谍,我只要全世界知道所发生的事。”他又说:“我们不需要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国需要建立。犹太人可以也曾经在各个地方居住,所以并无需要犹太国家。”[40]《国土报》在2008年称:“瓦努努是一个难相处和复杂的人。他坚守信念的那份真诚,既固执,又有令人赞叹的绝不妥协精神,他愿意为此付出代价。”[41]

瓦努努出狱后,至今仍受到多项限制,特别是:

  • 他不可以与除以色列外任何国家的人接触,
  • 他的电话和互联网使用要受到监察,
  • 他不可以用手提电话,
  • 他不可接近或进入任何大使馆或领事馆,
  • 他不可进入与别国接壤的国界500米范围内,
  • 他不可以到任何停靠港口及机场,
  • 他不可以离开以色列。

以色列官方称这些人身禁制及限制令是怕他将更多国家机密公开,并且他仍然受他的保密协议所规管。这些限制包括他要预先向当局通知他的定居地,他在城市间的往来,及他所要见的人物。[42]虽然2005年一个法院裁定他可以自由前往加沙地带西岸地区,但一年后新的限制令明确禁止他前往此两地,推翻法院原来裁决。

瓦努努说他所知的已经过时,他没有更多公众未知的情报可以揭露。虽然有禁制令,他仍然接受外国媒体访问,包括和BBC苏格兰电台一个直播电话访问。

据挪威媒体报道,2004年4月22日,瓦努努请求挪威政府出于“人道理由”,给予挪威护照并在该国受庇护。他也向其他国家申请,并说会接受在任何国家受庇护,因为他怕有生命危险。保守派的前挪威首相科勒·维洛克请求保守派政府给予庇护,特罗姆瑟大学也给他工作。他的申请遭拒的决定,终于在2008年4月9日揭露。2004年,当时由首相谢尔·邦德维克领导的自由联盟政府,出任地方政府大臣的Erna Solberg拒绝了瓦努努的申请。当时挪威移民局已准备好给予瓦努努庇护,但突然有决定不能接受瓦努努的难民申请,因为他在挪威境外提出申请。一份解密文件指出,Solberg和政府认为将瓦努努从以色列带出来,可能会被视为对抗以色列的行为,违背了挪威政府一直与以色列的友好关系,也不符合挪威一向在中东政治中的角色。当这粉资料公开后,Solberg反驳外界批评,并为她的决定辩护。[43][44][45]

瓦努努向瑞典的难民申请也遭拒绝,所予理由与挪威相同,也是不接受境外的难民申请。他向爱尔兰的难民申请也不成功,因爱尔兰要他先得到许可离开以色列。他没有向其出生地摩洛哥请求庇护。

2006年国际特赦组织的英国分会总监Kate Allen,著文指微软借词暗示瓦努努受到间谍调查,而交出瓦努努的Hotmail电邮账户详细资料。这事在未得法庭颁令前发生。[46]

国际上多个团体要求给予瓦努努言论及行动自由的呼吁,都被以色列政府拒绝或忽视。

2008年5月15日,“挪威律师支持瓦努努联署”公开,有24个律师署名,呼吁挪威政府“在挪威及国际规范下”尽速实施三个目标的行动计划,以令瓦努努可以前往挪威,并在挪威居住和工作。

瓦努努提诉要求撤消限制令,准许与外国人接触及离开以色列国,2010年10月11日被以色列最高法院拒绝。[47]

被捕和聆讯

以色列记者Yossi Melman在以色列《国土报》写道:“瓦努努所受到以色列政府的骚扰实属前所未有,事件显示一切公认的法律常规都被扭曲。”[41] 瓦努努的假释申请在1998年5月一场聆讯中遭拒。[48]五年后,瓦努努的假释再被拒绝。这场聆讯中他的律师Avigdor Feldman坚称他的当事人已再无秘密可公开,应该准其自由。但检控方反驳道将要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阻碍了将他释放。聆讯后,他的律师Feldman说:“检控方说如果瓦努努获释,美国可能放弃伊拉克,转而对付以色列及其核武。此说法我认为非常荒唐。”阻止释放瓦努努的真正势力,一直只以"Y"称呼,直至2001年其身份被揭露,是摩萨德的核子及军事秘密分部主管Yehiyel Horev。[49]2004年瓦努努获释后,他多次出庭应讯,被指违反出狱条件。他尝试到伯利恒时被逮捕和拘留,他在耶路撒冷圣乔治座堂的房间至少一次被警察搜查,他的物品被充公。[50]

以色列的安全主管中,Yehiel Horev作风最严厉,特别在保护迪莫纳的核设施和生物研究所等设施方面。他恐怕瓦努努如果到了外国,瓦努努会继续激起外界争论以色列的核子政策,及瓦努努所声称以色列拥有的核武器,而继续带来麻烦。以下是这件事件中未传开的秘密:令到瓦努努当初能为所欲为的保安混乱的内情,以及之后隐瞒及粉饰事件,及袒护国防相关高层人士,使这些人在这次失败上卸责的种种企图。[51]

  • 2004年11月11日上午9时,瓦努努吃早餐时,被以色列警方国际调查组拘捕。这次拘捕源于对他持续进行的调查,指他涉嫌泄露国家机密,和违反获释后的法院判决。穿着避弹衣并手持机关枪的警察,进到围墙包围的圣乔治座堂,这里是瓦努努获释后的住所。警察在他房中带走文件和他的电脑。在几小时的拘留后,瓦努努被软禁了七日。[52]
  • 2004年12月24日,在一辆标志为外国媒体所属车辆中,瓦努努被以色列警察拘捕。他当时试图进入西岸地区,违返其禁制令,据指是要参加在伯利恒的圣诞教堂弥撒。交了5万新谢克尔保释金后,他受到软禁五日。[53]
  • 2005年1月26日,BBC报道其耶路撒冷办公室副主管Simon Wilson拒绝将瓦努努的访问内容,交给以色列审查后,被以色列禁止入境。[54]瓦努努违反法庭命令接受该访问。Wilson签署道歉信,在信中承认他触犯法律后,在2005年3月12日获准重返以色列。[55]
  • 2005年3月17日,他被控21项“违反一条合法指令”(最高可被判每项两年监禁),及一项“试图违反一条合法指令”。
  • 2005年11月18日,瓦努努从西岸地区坐公车回去时,在耶路撒冷以北的拉姆检查站被捕。以色列当局指他的往来禁令包括巴勒斯坦地区。[56][57]
  • 2007年4月13日,瓦努努受告知以色列政府继续对其在耶路撒冷的软禁,及更新了他的所有限制令。这是第四次发生,是他于东耶路撒冷的软禁第三年。
  • 2007年4月30日,瓦努努被判违反禁止与外国接触及禁止离开耶路撒冷两条禁制令罪名成立。[58]
  • 2007年7月瓦努努因为与外国人接触及前往伯利恒,被判六个月监禁,[59]法院的判决令人意外,连控方也以为法院只会判缓刑以阻吓他。[60]瓦努努在判决后,说他的定罪证明了以色列实际仍然受英国驻巴勒斯坦政府管治,因为他的罪名源自英国托管时代。他说:“或者我要向英女皇布莱尔请愿以求得到公义。”[61]
  • 他在American Colony Hotel英语American Colony Hotel与一名外国人晚餐时被捕,这是他第二次在平安夜被捕。[62]
  • 2008年1月7日,在他就上述裁决的上诉开始前一日,他被重新判处六个月的社会服务令。[63]
  • 2008年4月7日,瓦努努得知以色列第五次更新他的限制令。4月9日,报道指继瑞典、加拿大、丹麦后,挪威拒绝其难民申请。[64]
  • 2008年4月9日,数份解密文件揭露挪威政府邦德维克第二内阁英语Bondevik's Second Cabinet(2001年10月19日至2005年10月17日)在2004年拒绝瓦努努申请,以作为支持以色列的举动。[43]
  • 2008年5月13日,瓦努努写道虽然三位法官尝试说服政府律师,给予他在东耶路撒冷作社会服务,但遭到拒绝。瓦努努对其判监六个月的上诉,定于2008年7月8日恢复审理。[65]
  • 2008年5月15日,挪威律师联署,呼吁挪威政府尽速协助瓦努努前往挪威定居及工作。
  • 2008年9月23日,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宣布:“由于其(瓦努努的)身体状况不良,亦无声称他的行为会危及国家安全,我们认为他的判刑应该减轻。”瓦努努说他健康良好,又说道:“重点在于我自由的权利、言论的权利、离国的权利。”
  • 2008年10月,苏格兰首席部长亚历克斯·萨尔蒙德呼吁释放瓦努努,说道:“苏格兰政府非常清楚苏格兰巴勒斯坦团结运动展开的运动,并支持撤消对莫迪凯·瓦努努先生的一切限制。”[66]
  • 2008年11月26日,“莫迪凯向最高法院上诉,以推翻其于2004年与外国人(这些人原来是传媒)谈话而被处(由六个月减至)三个月的监禁,定在新一年开始审讯。”[67]
  • 2009年6月14日,瓦努努称:“陆军中央指挥官作证时说,我对公众讲话没有问题,只要我不谈及核武器……他们把禁止向外国人谈话的禁制止更新至11月。(就与外国人谈话被处三个月监禁的)上诉原定于1月举行,后改为5月6日及6月18日。我在等新的开庭日期。”[68]
  • 2009年7月6日,瓦努努的“律师Avigdor Feldman……和政府当局同意,于六个月后,经过对他的行为审查,瓦努努可以请求撤消限制令及离境许可。”
  • 2009年12月28日,瓦努努在一间酒店被耶路撒冷警方拘捕,是在他被指与女朋友会面后发生。[69]
  • 2009年12月29日,俄罗斯传媒报道,瓦努努的物品被检查时,搜出一封来自一个美国人的信,令以色列官员觉得“他可能在策划某些事”。2010年1月1日,瓦努努被揭露和他的挪威籍女朋友Kristin Joachimsen结识两年。他的女朋友是学者,任职圣经研究的副教授。
  • 2010年1月7日,瓦努努向媒体发出录影信息,谈到他最近的被捕,及以色列“无作用的”含糊言核政策。
  • 2010年4月14日,瓦努努说剥夺他的离国权的限制令又延长了一年。
  • 2010年5月11日,以色列最高法院判决瓦努努要“服由耶路撒冷地方法院所处的三个月监禁刑期,而非社会服务令。”在5月23日开始服刑。瓦努努曾被判社会服务令,但他声明拒绝在西耶路撒冷执行服务令,因为恐怕遭以色列人攻击,但他请求在东耶路撒冷执行服务令。法院拒绝其请求。[70][71]11日后,国际特赦组织为瓦努努的判刑发出新闻稿说:“如果莫迪凯·瓦努努再被囚禁,国际特赦组织会宣告他是良心犯,并呼吁立即无条件释放他。”[72]
  • 2010年5月24日,瓦努努开始服刑三个月。[73]6月18日,有报道称瓦努努被单独囚禁。[74]
  • 2010年8月8日,瓦努努出狱。[75]
  • 2011年7月14日,瓦努努向以色列最高法院提诉,指令内政部长埃利·伊沙伊撤消他的以色列公民权,声称“以色列的闾巷”和媒体都以斗争态度待他,他“不能在以色列社会中找到立足地”,而即使他出狱,“以色列国继续以各种人身和来往限制惩罚他”。瓦努努的提诉指出根据公民权法案的一项修定,即使他没有他国公民权,内政部长也可以撤回他的公民权,又称他的公民权被撤后,他就可以在欧洲国家寻求公民权或永久居留权。[76]
  • 2011年8月31日,瓦努努写道:“对于不能接触外国人和不能离开以色列的禁令的法院聆讯,将会在10月3日展开。(日期可能会改变。)关于我申请撤消以色列公民权,我们在等待内政部长答复,不然就再多一个法庭聆讯。”[77]
  • 2012年5月1日,在以色列政府监控瓦努努Facebook和Twitter账户的消息宣布后,他把这两个账户关闭。[78]
  • 2012年6月6日,高等法院拒绝瓦努努放弃公民权的申请。瓦努努说:“我要他们将我的公民权撤消,令我得以过新生活。”[79]

奖项及荣誉

 
2005年Ali Kazak英语Ali Kazak和主教Riah Abu Assal英语Riah Abu Assal在耶路撒冷与瓦努努会面

自1987年起,瓦努努每年都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80]

瓦努努在其11年半的单独囚禁早期,写了一首题为"I'm Your Spy"的诗。[81]

1987年瓦努努获颁Right Livelihood Award英语Right Livelihood Award。2001年他获特罗姆瑟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2009年3月瓦努努致信予在奥斯陆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

我要求委员会把我从今年的提名者名单中除名。我不可以在一个包括以色列总统希蒙·佩雷斯的得奖名单中有份。这个人就是以色列核子政策背后的策划者。佩雷斯成立及发展在迪莫纳的以色列核子武器计划……佩雷斯就是下令在1986年9月30日于意大利罗马绑架我的人,又将我当作间谍和叛国者,在以色列秘密审讯及判处18年单独囚禁刑罚。直到如今他继续反对释放我及给我自由,即使我已服满18年监禁。因为以上所有原因,我不愿意被提名,亦不接受提名。我所要的是自由,并且只要自由。.[82]

2004年9月他获得LennonOno Grant for Peace英语LennonOno Grant for Peace,是小野洋子纪念亡夫约翰·连侬设立的。

2004年12月,他获格拉斯哥大学学生选为该校的Rector英语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83]2005年4月22日他获得正式上任[84]但他不能执行任何工作,因为他仍被困于以色列。苏格兰的The Herald英语The Herald (Glasgow)报发起行动以争取他的获释。

2005年他获得挪威人民和平奖(Folkets fredspris)。[85]

2010年2月24日,挪威诺贝尔研究所所长Geir Lundestad宣布,瓦努努连续第二年拒绝接受和平奖提名。他写到:“我现在想得到的,所需要的,是自由、护照,不是奖项。”

2010年9月21日,Teach Peace Foundation表扬瓦努努为了阻止以色列政府制造和扩充大杀伤力武器,所做出的英勇行为。[86]

2010年10月4日, 国际人权联盟宣布瓦努努获得2010年的奥西茨基奖章[87]在11月16日发公开信予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埃胡德·巴拉克、内政部长埃利·伊沙伊,要求准许瓦努努有离开以色列的自由,容许他在2010年12月12日前往柏林的颁奖礼领奖。[88]公开信联署者中有诺贝尔奖得主梅里德·科里根·麦奎尔君特·格拉斯哈罗德·克罗托杰克·施泰因贝格尔

以色列拒绝要求后,在柏林的颁奖礼改为抗议活动,以表支持瓦努努和解除核武。献给瓦努努的音乐创作The Dove[89]在这场合中作首次演奏。[90]

参见

参考

  1. ^ Mordechai Vanunu. 存档副本.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2. ^ 2.0 2.1 Sarah J. Diehl and James Clay Moltz (2008). Nuclear Weapons and Nonproliferation: A Reference Handbook (ABC-CLIO, ISBN 978-1-59884-071-1) p. 208.
  3. ^ 存档副本.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4. ^ http://www.khaleejtimes.com/Displayarticle.asp?section=newsmakers&xfile=data/newsmakers/2004/April/newsmakers_April11.xml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5-12.
  5. ^ 5.0 5.1 5.2 Myre, Greg. Israeli Who Revealed Nuclear Secrets Is Freed. The New York Times. 21 April 2004 [1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6. ^ Suffered in Israeli jail, says Christian convert. Christian Century. 2004-05-18 [12 Febr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25). 
  7. ^ Israeli nuclear spy released. CNN. 2004-04-21 [12 Febr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8. ^ Israel: Israel: Mordechai Vanunu sentence clear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 Amnesty International. 2 Jul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0). 
  9. ^ Correspondent: Israel's Secret Weapon (transcript). BBC. 17 March 2003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10. ^ Capturing nuclear whistle-blower was 'a lucky stroke,' agents recall. 国土报. 12 November 2006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1). 
  11. ^ The meaning of Vanunu. Jewish World Review. 26 April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12. ^ Vanunu: traitor or prisoner of conscienc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2 April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3. ^ Vanunu: Hero or traitor?. j. 23 April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8). 
  14. ^ Vanunu 'wanted to avert holocaust'. BBC. 29 May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15. ^ Commondreams.org. Commondreams.org. 2004-04-21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4). 
  16. ^ 16.0 16.1 16.2 Yossi Melman. Who's afraid of Mordechai Vanunu?. 国土报. 25 April 2004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1). 
  17. ^ Fisk, Robert. The Ordeal of Mordechai Vanunu. counterpunch (The Independent). 26–28 March 2004 [5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18. ^ 18.0 18.1 18.2 Thomas, Gordon: Gideon's Spies: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ssad
  19. ^ Israel: Plutonium Production. The Risk Report (Wisconsin Project On Nuclear Arms Control). July–August 1996, 2 (4) [2006-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8). 
  20. ^ 20.0 20.1 20.2 The apprenticeship of Mordechai Vanunu.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7 June 2002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21. ^ Fleming, Eileen. Third Intifada/Uprising: NONVIOLENT But With Words Sharper Than A Two-Edged Sword - Memoirs of a Nice Irish American 'Girl's' Life in Occupied Territory. Outskirts Press. 5 February 2007: 104. ISBN 1-4327-0254-8. 
  22. ^ 22.0 22.1 22.2 Guardian.co.u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anunu released after 18 years", 21 April 2004. Retrieved on 28 July 2009.
  23. ^ 23.0 23.1 Frank Barnaby. Expert opinion of Frank Charles Barnaby in the matter of Mordechai Vanunu (PDF). 14 June 2004 [2007-12-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08). 
  24. ^ Elliott, Francis; Haynes, Deborah. Focus: The secrets that shocked the world. London: The Sunday Times. 25 April 2004 [13 May 2010]. [失效链接]
  25. ^ Frank Barnaby. The Nuclear Arsenal in the Middle East (PDF). 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 Autumn 1987, 17 (1): 97–106 [2006-12-28]. doi:10.1525/jps.1987.17.1.00p0146h.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11-05). 
  26. ^ Ronen, Gil Agent Who Nabbed Vanunu Killed in Accid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Arutz Sheva, 17 July 2012. Retrieved 23 September 2012.
  27. ^ 27.0 27.1 Yossi Melman. Capturing nuclear whistle-blower was 'a lucky stroke,' agents recall. 国土报. 21 April 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1). 
  28. ^ Kalman, Matthew. Mossad's Seductive 'Honey Trap' Is Kosher, Rabbi Finds. AOL News. October 4, 2010 [December 3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3). 
  29. ^ Beam, Christopher. The Spy Who Said She Loved Me. Are "honey traps" real?. Slate. December 9, 2010 [December 3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7). 
  30. ^ Sex Condoned for Female Mossad Agents. Darkgovernment.com. ABC News. October 13, 2010 [December 3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4). 
  31. ^ Hounam, Peter: The woman from Mossad: The story of Mordechai Vanunu & the Israeli nuclear program
  32. ^ Thomas, Gordon: Gideon's Spies: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ssad (2002)
  33. ^ Mordechai Vanunu: The Sunday Times article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7-09.
  34. ^ O'Sullivan, Arieh. PQASB.pqarchiver.com. PQASB.pqarchiver.com. 26 July 2004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35. ^ Israeli nuclear whistleblower due to be released from jail (transcript from AM radio).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2 February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36. ^ 存档副本.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6). 
  37. ^ Harding, Luke. Calls for Olmert to resign after nuclear gaffe. London: The Guardian. 13 December 2006 [1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2). 
  38. ^ U.S. Expert: It's Safe to Release Vanunu. Nonviolence.org (出自《国土报》). 26 January 2000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39. ^ Discussion with a Friend from JAKARTA (letter from Vanunu). The Mordechai Vanunu Website. 13 January 2006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40. ^ Vanunu defiant ahead of release. BBC. 2004-04-19 [2007-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41. ^ 41.0 41.1 Haaretz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t is time to free Vanunu." by Yossi Melman. 16 April 2008.
  42. ^ Israel extends Vanunu travel ban. BBC. 19 April 2005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 
  43. ^ 43.0 43.1 Erna Solberg hindret Vanunu i å få asyl - VG Nett. Vg.no.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30). 
  44. ^ Vanunu: - Håper Norge angrer asyl-avslaget - VG Nett. Vg.no.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30). 
  45. ^ Vanunu-venner i harnisk - VG Nett. Vg.no.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30). 
  46. ^ Allen, Kate. Today, our chance to fight a new hi-tech tyranny. London: The Observer. 28 May 2006 [1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8). 
  47. ^ Israel Denies Vanunu's Freedom Again. Salem-News.Com.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1). 
  48. ^ Vanunu denied parole. BBC. 4 May 1998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7-18). 
  49. ^ Frenkiel, Olenka. Israeli nuclear 'power' exposed. BBC. 16 March 2003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50. ^ Sharrock, David. Israelis seize Vanunu inside cathedral. London: timesonline. 12 November 2004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9). 
  51. ^ All Things Nuclear Must Pass: US, Israel and Iran. Salem-News.Com.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52. ^ Bishop angry over Vanunu arrest. BBC. 11 November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53. ^ Police keep Vanunu in Jerusalem. BBC. 25 December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54. ^ Israel bars senior BBC producer. BBC. 26 January 2005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0). 
  55. ^ McGreal, Chris. BBC says sorry to Israel. London: The Guardian. 12 March 2005 [1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7). 
  56. ^ Vanunu held after West Bank visit. BBC. 18 November 2005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57. ^ Vanunu - update 26-Dec-2005 Mordechai Vanunu - update. Mfa.gov.il.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58. ^ Vanunu convicted of violating order barring foreign contac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ir Hasson, Haaretz, 30 April 2007 . Retrieved 30 April 2007.
  59. ^ Urquhart, Conal. Vanunu jailed again after talks with foreigners. London: The Guardian. 3 July 2007 [1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6). 
  60. ^ Vanunu to return to prison for violating the terms of his parole. 国土报. 7 February 2007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6). 
  61. ^ Vanunu to return to prison for violating the terms of his paro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ir Hasson, Haaretz, 2 July 2007 . Retrieved 2 July 2007.
  62. ^ Christmas Eve arrest. Informationclearinghouse.info.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0). 
  63. ^ The Vanunu Saga: 2008 By Eileen Fleming. Countercurrents.org.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64. ^ Vanunu's Fifth Year of Restrictions Begins and Norway Caves. OpEdNews.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65. ^ On 13 May 2008 Vanunu wrote. Opednews.com.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66. ^ Scottish government backs call to free Israeli nukes whistleblower. Mathaba News Network. 3 October 2008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8). 
  67. ^ The Ongoing NAKBA And Vanun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Eileen Fleming
  68. ^ A Sunday with Vanunu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6-19. The Palestine Telegraph by Eileen Fleming June 16, 2009
  69. ^ December 29, 2009. JTA.org. JTA.org. 2009-12-29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5). 
  70. ^ McCarthy, R. Mordechai Vanunu jailed by Israeli court for unauthorised meetings. London: guardian.co.uk World news Web. 2010-05-23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31). Mordechai Vanunu...was sent back to prison today for a new three-month sentence. 
  71. ^ Eye Witness Reporting on Israel Palestine. We Are Wide Awake.org.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72. ^ Israeli government urged not to jail nuclear whistleblower again.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10-05-10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6). 
  73. ^ Israeli nuclear technician Mordechai Vanunu jail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World News, 24 May 2010
  74. ^ Israeli nuclear whistleblower returned to solitary confinement | Amnesty International. Amnesty.org. 2010-06-17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0). 
  75. ^ Vanunu Mordechai J.C. - I Am Your Spy. Vanunu.com.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76. ^ http://www.ynetnews.com/articles/0,7340,L-4095539,00.html
  77. ^ 存档副本.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78. ^ <http://www.salem-news.com/articles/may062012/vanunu-punished-ef.ph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9. ^ Court denies nuke spy Vanunu's petition to renounce cititzenship. ynet. 6 June 2012 [7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80. ^ 存档副本.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81. ^ Vanunu.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ghting for a Secure Israel and a World Free of Nuclear Weapons. Retrieved 28 July 2009.
  82. ^ Vanunu Writes to the Nobel Peace Prize Committee: 'I cannot be part of a list of laureates that includes Shimon Peres'. thepeoplesvoice.org. 2 March 2009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83. ^ Vanunu elected university rector. BBC. 16 December 2004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84. ^ Formal installation of Mr Mordechai Vanunu as the 119th 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University of Glasgow. 22 April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11月17日). 
  85. ^ News – Norwegian Peace Prize for Mordechai Vanunu. The Peace People. 5 April 2005 [26 Febr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Mordechai Vanunu has been awarded the Norwegian People's Peace Prize for 2005 for his courageous action of protecting the people in Israel,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world against destruction in a nuclear holocaust. 
  86. ^ Teach Peace Foundation. Mordechai Vanunu wins 2010 Teach Peace Foundation Award. Teach Peace. [201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87. ^ Eileen Fleming. Mordechai Vanunu and the 2010 Carl-von-Ossietzky-Medal. Arabisto.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88. ^ Melman, Yossi Nobel laureates urge Israel to let Vanunu receive int'l rights awa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Haaretz, 20 November 2010
  89. ^ The Dove, Komposition für Mordechai Vanun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ilmr.de
  90. ^ The Dove for Mordechai Vanunu" (Wolfram Beyer & I felici)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07 video at blip.tv

进深阅读

  • Black, Ian. Israel's Secret Wars: A History of Israel's Intelligence Services, Grove Press, 1992, ISBN 0-8021-3286-3
  • Cohen, Avner. Israel and the Bomb,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231-10483-9
  • Cohen, Yoel. The Whistleblower of Dimona: Israel, Dimona & the Bomb. ISBN 0-8419-1432-X
  • Fleming, Eileen. Memoirs of a Nice Irish American 'Girl's' Life in Occupied Territory. [2007], ISBN 1-4327-0254-8.
  • Fleming, Eileen. "Beyond Nuclear: Mordechai Vanunu's Freedom of Speech Trial and My Life as a Muckraker". [2010], ISBN 978-0-615-40282-6.
  • Gaffney, Mark. Dimona: The Third Temple? The Story Behind the Vanunu Revelation. ISBN 0-915597-77-2
  • Gilling, Tom and John McKnight. Trial and Error — Mordechai Vanunu and Israel's Nuclear Bomb. 1991 Monarch Publications. ISBN 1-85424-129-X
  • Hounam, Peter. The Woman from Mossad: The Torment of Mordechai Vanunu. ISBN 1-58394-005-7 paperback edition title: The Woman from Mossad: The Story of Mordechai Vanunu & the Israeli Nuclear Program
  • Toscano, Louis. Triple Cross. 1990 Birch Lane Press ISBN 1-55972-028-X
  • Spiro, Gideon. Vanunu and the Israeli Bomb.

外部链接

记录片
学术机关职务
前任:
Greg Hemphill
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英语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2004–2008
继任:
Charles Kenn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