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佛
妆佛,或作妆佛,是自闽南地区传入台湾的神佛塑像传统技艺,今日在鹿港、台中、台南等地仍有少数师傅在传承这项技艺。
妆佛 | |
---|---|
位置 | 嘉义市西区、台中市南区、云林县北港镇、彰化县鹿港镇 |
官方名称 | 妆佛 |
类型 | 登录等级: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 登录种类:传统工艺-泥作、 传统工艺美术-妆佛、 传统工艺-木作 |
详细登录资料 |
历史源流与发展
妆佛是传统神佛像雕刻的一种技艺,其中结合了木雕与漆艺,甚至还包含道教科仪;专业的雕刻工匠则称妆佛师。这种技艺在传统上大多都是借由父亲教授儿子或其他男性晚辈的方式进行传承。其制作过程相当隐密而严格;从一开始的开斧到完成后的开光点眼,每个阶段都须遵守既定的规范,并适时举行宗教仪式。传统上来说,妆佛师在整个妆佛过程必须吃斋净戒。[来源请求]
台湾的妆佛技艺主要源自福建,可分为泉州派、福州派、漳州派三派;前二者多见于鹿港与台南地区,新竹的佛像雕刻源自于福州,后者则多传承于台北地区[1][2]。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本地妆佛师兴起。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政府迁台的二十多年是妆佛业的全盛期,鹿港、台南的名师辈出。台湾还保有这项传统技艺,但因顾客减少,也面临失传的危机[3]。
福州系统与泉州雕刻最大的不同处在于佛像衣裾的处理,福州较为简化,泉州讲究线条的细腻[4]。泉州的木雕工艺闻名,其平雕、线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技法细腻。名师施礼,十二岁习木雕,因精妙的花鸟雕刻技法,十七岁时即参与鹿港天后宫前殿的雕刻,受到泉州师傅凤勾之赏识,成为入室弟子。施礼的雕刻承袭泉州雕刻之精髓,因而博得“神刀”美誉,其施至辉承“神刀”之技,世代传承[4]。
技艺工序
妆佛制作过程如下[2]:
- 开斧:掷筊征求神明许可雕刻分身;若是神明答应,再由妆佛师傅、择日先生或神明指定吉日良辰以举行开斧仪式。
- 打粗坯:粗略塑成神像的大致样貌,此阶段之半成品称作“粗胚”。
- 细坯修光:将整个粗胚除脸部之外的细部修饰完整,并以砂纸将表面磨至光滑。
- 开面:雕刻五官表情。
- 打底漆:在塑像全身刷上底漆以修补其细孔及凹痕。
- 入神:透过仪式祈求神明将其力量注入塑像内;一般在牵线、安金与彩绘之前举行。[5][6]
- 牵粉线/牵线:用漆线(泉州派)或粉线(福州派)勾勒出服饰线条。
- 粉面开眼:涂上脸部、手脚颜色并画出五官。
- 上彩绘:将其服饰上色。
- 栽须:先在神像钻出小洞并填入黏胶,再逐一将塑胶毛、动物毛或蚕丝塞入其中。
- 安金箔/安金:于神像表面贴覆金箔。
- 开光点眼:为神像举行开光点眼仪式。
台湾妆佛工艺家
施至辉,2014年获文化部国家工艺成就奖,2011年获指定为“国家重要传统艺术—保存者”(另称人间国宝)[7]。
彰化妆佛保存者,施至辉、吴青波、柯锦中、吴翔宇、施世瞳、林新发[8]。
台南妆佛保存者,黄德胜、林贞饶、蔡天民[9]。
台中妆佛保存者,叶勇助[10]。
参见
参考文献
- ^ 國寶大師施至輝-粧佛藝術. 163.23.101.33. [201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3).
- ^ 2.0 2.1 臺灣大百科. nrch.culture.tw. [201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 ^ 傳統工藝/粧佛.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 ^ 4.0 4.1 文化部 iCulture-文化空間 施至輝. cloud.culture.tw.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 ^ 入神再開光 程序嚴謹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0).
- ^ 神像開光入神 塞活鳥惹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 ^ 粧佛-施至輝. 国家文化资产网.
- ^ 粧佛.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 ^ 粧佛.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 ^ 粧佛保存者葉永助. 台中市文化资产处. [202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9).
- ^ 粧佛.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