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肯德尔效应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6月11日) |
科肯德尔效应(英语:Kirkendall effect)[1]:二种原子扩散速率不同金属的界面,经扩散后发生移动的现象,称为“科肯德尔效应”。这是欧内斯特·科肯德尔于1947年在韦恩州立大学任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时用黄铜(70%铜和30%锌)和铜,接触面用钼丝做记号,在785摄氏度扩散56天后的实验结果发现的。
此前,金属原子扩散机理的要点认为[2]:
- 金属扩散原子和原来原子交换位置;
- 金属扩散原子和原子缺位交换位置;
- 扩散金属间的界面经扩散处理后,不会发生移动。
科肯德尔效应与原有的金属扩散机理最根本区别是,二种扩散系数不同的金属接触,它们之间的界面,经扩散处理后会发生移动;界面向扩散系数大的金属这边移动。科肯德尔效应说明;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扩散系数。
柯肯效应在金属冶金,扩散理论,和焊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用它控制固体连接边界处所形成的空洞;用来制造空洞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等[3]。
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与化学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