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勒消逝效应

特克斯勒消逝效应(英语:Troxler's fading)是一种影响视觉感知的视错觉。当人将视线定格在某一点上时,即使时间很短,定格点以外不变的刺激也会逐渐消失。研究表明,与特克斯勒消逝效应相关的感知现象至少有一部分发生在大脑中。

在本例中,当长时间注视黑色十字架时,“丁香追逐者”错觉中的斑点会在几秒钟后消失,留下灰色背景和十字架。有些观看者可能会注意到移动的空间已经逐渐消失,变成一个移动的蓝绿色光点,光点后面可能还跟着一小段痕迹。此外,一段时间后将视线从图像上移开,可能会出现一圈短暂而强烈的绿色斑点残影。

发现

1804年,当时在维也纳行医的瑞士医生伊格纳茨·保罗·维塔利·特克斯勒英语Ignaz Paul Vital Troxler首次发现特克斯勒消逝效应[1]

过程

神经性适应

特克斯勒消逝效应是由于视觉系统中感知刺激的重要神经元发生了适应性变化[2]。在感觉系统中,不变的刺激很快就会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这是一般原理的一部分。例如,若有一张小纸片掉在人的前臂内侧,我们会在短时间内感觉到它,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这是因为触觉神经元已经适应并开始忽略这种不重要的刺激。但是若上下抖动手臂,给予不同的刺激,就会继续感觉到纸的存在。

视觉相似

 
在不移动眼睛的情况下从不远处观察十字架,可以体验到特克斯勒消逝的神经适应效应。几秒钟后,颜色似乎消失了。[点击图片放大]

当固定刺激物的视网膜图像在视网膜上固定不动时(稳定视网膜图像英语Stabilized images),也会出现类似的“感觉消逝”或填充英语Filling-in现象。稳定至少有三种方法。

  • 首先,可以在隐形眼镜上安装一个微型投影仪。投影仪将图像投射到眼睛里。当眼睛移动时,隐形眼镜也会随之移动,因此图像始终会投射到视网膜的同一部位;
  • 其次,我们可以监测眼球运动,并移动刺激物以消除眼球运动;
  • 第三,人们可以诱发残像,通常是通过强烈而短暂的闪光,例如使用照相闪光灯拍照(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一种稳定视网膜图像)。在视杆细胞和锥体的强烈反应下,影像会漂白在视网膜上。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刺激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后消失。

如果刺激物小、对比度低(或“等亮度”)或模糊,特克斯勒效应就会增强。刺激物离固定点越远,效应越强。

效应说明

由于视觉系统中除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之外的神经元都有很大的感受野,因此特克斯勒消逝效应在周边视觉英语Peripheral vision中不会出现视网膜图像异常稳定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当凝视某物时,眼球会不由自主地微微移动,无法将刺激物移到新细胞的感受野上,实际上是给予了不变的刺激[2]。本世纪,谢伯让和P.U. Tse的进一步实验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知觉消逝发生在大脑中,而不是眼睛里[3]

参见

参考资料

  1. ^ Troxler, D. (I. P. V.). Himly, K.; Schmidt, J.A. , 编. Über das Verschwinden gegebener Gegenstände innerhalb unseres Gesichtskreises [On the disappearance of given objects from our visual field]. Ophthalmologische Bibliothek. 1804, 2 (2): 1–53. OCLC 491712012 (German). 
  2. ^ 2.0 2.1 Martinez-Conde, Susana; MacKnik, Stephen L.; Hubel, David H. The role of fixational eye movements in visual percep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4, 5 (3): 229–40. PMID 14976522. doi:10.1038/nrn1348. 
  3. ^ Hsieh, P.-J.; Tse, P.U. Illusory color mixing upon perceptual fading and filling-in does not result in 'forbidden colors'. Vision Research. 2006, 46 (14): 2251–8. PMID 16469353. doi:10.1016/j.visres.2005.11.030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