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远号战舰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在1883年向德国订购的一艘防护巡洋舰,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Vulcan AG)所建,造价为62万两白银。济远舰属于穹甲巡洋舰,排水量2355吨,航速达15节,同级战舰只有一艘,管带为方伯谦。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济远是北洋舰队中唯一参加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两场战事的战舰。在日本不宣而战的丰岛海战中,济远以一敌三,舰上大副等中弹身亡。在黄海海战中济远在战事中首先脱离返回旅顺,事后军机处以管带方伯谦临阵退缩,将其阵前正法,斩首于旅顺。济远在北洋水师投降后被日军接收,编入日军。后济远舰于1904年日俄战争时,在旅顺双岛湾海域触雷沉没。

济远
濟遠さいえん
刚刚加入北洋水师的济远[1]
概观
舰种穹甲巡洋舰→防护巡洋舰→海防舰
舰级济远级(没有同级舰)
制造厂德国伏尔铿造船厂
动工1883年
服役1894年(北洋水师)
1895年3月16日(日本海军)
结局1894年被日本俘获(北洋水师)
1904年触发水雷沉没(日本海军)
除籍1905年5月21日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2,355吨(北洋水师)
2,440吨(日本海军)
全长72米
吃水4.8米
动力燃煤专烧锅炉4座
往复式蒸气引擎(2机2轴)
功率2800匹
最高速度15节
武器装备北洋水师
210毫米炮2门
150毫米炮1门
47毫米多管速射炮2门
37毫米单管速射炮9门
381毫米鱼雷发射管4门
两艘鱼雷艇
日本海军
210毫米炮1门
150毫米速射炮1门
7.5磅速射炮2门
47毫米速射炮6门
360毫米鱼雷发射管4门
装甲穹甲101.6毫米
舰桥38.1毫米
炮塔355.6毫米

订造经过

 
防护巡洋舰(亦称穹甲快船)切面图。红色线即穹甲,灰色为煤柜。船底为双重船底。

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建设北洋水师初期,主要通过中国海关总司英国人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购舰。最先购入的是作近岸防御的小吨位炮艇,称作蚊子船。后来购入两艘可作远洋作战的巡洋舰超勇扬威。不过在购买超勇及扬威时,李鸿章赫德及阿姆斯特朗感到不满意。于是在订购更大型的铁甲舰时,改为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购买,所建二舰即定远及镇远。本来计划中北洋水师打算购铁甲舰四艘,由于经费不足,后来李鸿章以尚余之预算款项,令驻德大使李凤苞向伏尔铿购置一巡洋舰,即为济远。济远型式为穹甲巡洋舰,于舰身中有“穹甲”保护。济远1883年12月下水,1884年9月完工。由于中法战争,与定远、镇远同被扣于德国。至1885年年底方与定远、镇远一同由德国水手开回中国。

然而德国伏尔铿在建造济远前实际并无制造穹甲巡洋舰的经验;济远乃彷照英国同类战舰而成,因而在设计上存在不少缺点,例如装甲位于水线之下,防御能力低下;存煤量不足,不适合远洋航行。这些缺点加上其造价及订造过程,引起北京朝野上的连串质疑,结果包办订造的驻德大使李凤苞最后被革职。

规格

济远排水量2,355吨,长236.3呎,吃水最深15.75呎。动力为四座锅炉,两部蒸汽机,双轴推进,2800匹马力,航速15节。穹甲厚4吋,司令塔装甲1.5吋,炮盾装甲14吋。武器装备为二门210mm克虏伯火炮,置于舰首;一门150mm克虏伯副炮置于舰尾;二门47mm多管速射炮,九门37mm单管速射炮;15吋鱼雷发射管四具,同时还载有两艘鱼雷艇。

服役经过

大清北洋水师

1894年7月23日,济远及鱼雷巡洋舰“广乙”、训练船“威远”护送兵船往朝鲜牙山。7月25日,济远管带方伯谦指挥济远及广乙回航,途中遇上日本海军三艘新型巡洋舰“吉野”、“秋津洲”及“浪速”。双方在丰岛附近海面爆发海战,双方交火中广乙因防护薄弱,中弹后入水被迫撤离。济远以一敌三,大副及二副先后中弹身亡,管带方伯谦在司令塔内亦被大副沈寿昌的脑浆血溅。后来济远悬挂白旗,然后更挂上日本军旗,同时向西撤退。之后刚巧中国租用之运兵轮“高升”及辅助舰“操江”到达,日舰秋津洲及浪速改追高升及操江。济远则弃二舰而去,并被吉野猛追。济远以尾炮向吉野还击。事后济远的航海日志上,称日舰挂上中国龙旗而逃,更称济远已重伤吉野,日舰提督阵亡。事实上,吉野及其舰上官兵并无受损。

到9月17日中午爆发的黄海海战中,定远及镇远在中央,济远则位于最左翼。战至下午3时左右,旗舰定远发生大火,与济远同处左翼之致远上前掩护,中弹甚多,并且开始入水倾斜。管带邓世昌下令致远全速冲向日本舰吉野号,未能成功,致远沉没。之后一样位于左翼之济远突然掉队离开,济远右侧之广甲随即亦掉队。再右侧之经远因而被集中攻击,管带林永昇及大副、二副先后中弹阵亡,大火漫延至弹药库爆炸沉没。济远掉队后,没有如其他撤出战场之舰只一样抢救后返回战场,而是直驶旅顺。途中更将在浅水区抢救大火的扬威撞沉。返回旅顺后方伯谦称济远回港是因为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然而洋员戴乐尔(William Ferdinand Tyler)上船调查后却怀疑济远主炮是被人为破坏,而且济远中弹相对并不算多。提督丁汝昌上奏,指方伯谦“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结果方伯谦于9月25日在旅顺被斩首,济远改由广乙管带林国祥代替。刘公岛为日军攻陷后,济远及北洋舰队余舰一同投降,被日军接收编入日本舰队,仍名为济远。最后于1904年日俄战争时于旅顺对开海面处触雷沉没。

日本海军

其仍保留济远(さいえん)的名称,最后于1904年日俄战争时于旅顺双岛湾附近触雷沉没。

舰长

北洋水师
日本海军
  • 平尾福三郎 大佐:1895年5月11日 - 1896年8月13日。
  • 柏原长繁 大佐:1896年8月13日 - 1897年2月18日。
  • 东乡正路 大佐:1897年4月17日 - 12月27日。
  • 德久武宣 大佐:1897年12月27日 - 1898年5月3日。
  • 井上敏夫 中佐:1898年5月3日 - 7月19日。
  • 但马惟孝 中佐:1903年2月3日 - 1904年11月30日战死。

打捞

1986年,烟台救捞局于旅顺海域打捞出水“济远号”双联装前主炮,该炮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于1883年制造。[2]现陈列于威海市原清北洋水师展馆内。[3]

参考资料

  1. ^ 备受争议的大清海军“济远”舰(多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7). 
  2. ^ 见证历史的济远舰前双主炮.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院). [201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3. ^ 打捞甲午海战沉没的“济远”舰,使大量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 [201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