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
天津道路
洛阳道是中国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地区的一条街道,修筑于1925年至1926年,原属天津英租界。洛阳道东到澳门路,西到湖南路,全长552米,宽7米到10米,南北两侧分别与重庆道和成都道平行。目前,洛阳道地区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的聚集地之一,大量的名人故居坐落于此。
| ||||||||||||||||
---|---|---|---|---|---|---|---|---|---|---|---|---|---|---|---|---|
原名 | 达克拉道(43号路) 兴亚二区43号路 | |||||||||||||||
命名日期 | 1946年 | |||||||||||||||
类型 | 普通道路 | |||||||||||||||
道路长度 | 0.552千米(0.343英里) | |||||||||||||||
地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区 | |||||||||||||||
起点 | 湖南路 | |||||||||||||||
终点 | 澳门路 | |||||||||||||||
建造 | ||||||||||||||||
动工 | 1925年 |
历史
洛阳道所在地域原是天津老城东南的一片沼泽洼地,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1903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在获得洛阳道所在区域。1925年至1926年期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结合海河清淤工程,对洛阳道所在区域进行填筑使之成为适合天津城市建设的用地。1929年至1932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并命名为达克拉道(Douglas Road),又称“43号路”。此后,两侧迅速形成大片高级住宅区,绿化良好,建筑风格属于各种不同的欧洲式样。1943年,日本占领天津后,达克拉道改称“兴亚二区43号路”。1946年,天津市政府光复后以河南省洛阳市将其统一命名为洛阳道至今。[1]
现况与发展
洛阳道目前东到澳门路,西到湖南路,全长552米,车行道平均宽度为7米到10米,人行道宽1.5米至13米,由于道路比较狭窄,洛阳道一直作为单行道使用。南北两侧分别与重庆道和成都道平行。由于洛阳道街区被纳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因此未来将保持现有风貌不会拓宽。除非规划改变。[2]
沿街著名建筑
洛阳道现存比较著名的建筑有:
交汇道路
目前,与洛阳道相交汇的主要道路有: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 (英文)O.D.Rasmussen. 《Tientsin:An Illustrated Outline History》. 天津: 天津印字馆(1925).
- (中文)费成康. 《中国租界史》.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年. ISBN 7-80515649-2.
外部链接
-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历史风貌建筑名单
-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挂牌历史风貌建筑明细表(一)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6-28、(二)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6-28、(三)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