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黎巴嫩关系

法国-黎巴嫩关系黎巴嫩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前殖民国法国同黎巴嫩有着友好关系,并经常向黎巴嫩人提供支持。[1][2]法语在黎巴嫩各地被广泛使用,很多人能流利使用,在许多黎巴嫩学校教学并作为教育媒介使用。这两个国家都是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的成员。

法国-黎巴嫩关系
双方在世界的位置

黎巴嫩

法国

历史

法国殖民主义

 
在黎凡特的法国军队指挥官,亨利·古洛将军出席贝鲁特的大黎巴嫩国家公告,与贝鲁特的大穆夫提谢赫·穆斯塔法·纳迦一起,他的右边是马龙派族长埃里亚斯·彼得·霍耶克,摄于1920年9月。

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国际联盟要求在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由法国管理黎巴嫩。 黎巴嫩成为法国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授权的一部分,并从大马士革进行管理,并正式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3]从1929年11月到1931年11月,戴高乐被任命为驻贝鲁特黎凡特部队的总参谋长。[4]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黎巴嫩由维琪法国统治,然而,到1942年,这片领土归自由法国管辖。同年8月,戴高乐将军返回黎巴嫩,与占领黎巴嫩的英国军队会面。英国军队进入黎巴嫩领土,阻止德国向黎凡特挺进。[5]1943年3月,根据1932年的人口普查,法国以六比五的比例分配了黎巴嫩议会的席位,支持基督徒。这一政策后来扩展到其他公共部门。总统原本是马龙派基督徒,总理是逊尼派穆斯林,众议院议长是什叶派穆斯林。[3]1944年1月,法国同意将权力移交给黎巴嫩政府,从而给予这片领土独立。[3]

黎巴嫩内战

在黎巴嫩内战期间,法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组建,并对联合国有关黎巴嫩的多项决议投了赞成票,如第501、508、511、511、594和599号决议。法国也是驻黎多国部队英语Multinational Force in Lebanon的一员,1982年,在逆戟鲸一号行动期间,总部设在贝鲁特内部机场,法军伞兵派赴贝鲁特西部沿海地区和海港,以确保这些地区的和平。从1982年到1984年,法国承担了训练黎军的任务。在同一时期,法国损失了超过89名士兵,其中58名法国伞兵在1983年贝鲁特军营炸弹袭击中丧生。[6]

1990年以后,法国继续向黎巴嫩提供适度的军事援助。自黎巴嫩内战结束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和加强。两国的合作与发展政策主要有五个目标:巩固法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环境和遗产、大学合作与研究、文化交流和思想辩论。[7]

内战后

 
巴解组织从贝鲁特撤退时由法国军团执勤

1990年以后,法国继续向黎巴嫩提供适度的军事援助。自黎巴嫩内战结束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和加强。两国的合作与发展政策主要有五个目标:巩固法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环境和遗产、大学合作与研究、文化交流和思想辩论。[7]两国领导人之间进行了多次高层互访。2005年雪松革命后,叙利亚从该国撤军。[3]2009年4月,法国和黎巴嫩官员批准了一项安全协议框架,该框架除了改善双边关系外,还包括毒品和武器贩运、非法移民和网络犯罪的治理。

2017年11月4日,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在沙特阿拉伯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理由是伊朗和真主党在中东地区的政治过度扩张,以及对暗杀的恐惧。[8][9]当月晚些时候,在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干预下,哈里里获准离开沙特阿拉伯(他也在那里拥有公民身份),前往巴黎。2017年12月5日,哈里里撤销了辞职声明:

所有政治组成部分决定与所有冲突、争端、战争或兄弟阿拉伯国家的内部事务撇清关系,以维护黎巴嫩的经济和政治关系。[10]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干预部分目的是向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施压,要求他们停止干预黎巴嫩。[10]

移民

自从法国控制黎巴嫩以来,已有数千黎巴嫩人移民法国。最初,大多数移民到法国的黎巴嫩人都是基督徒。然而,现在大多数从黎巴嫩移民到法国的人都是穆斯林。[11]由于黎巴嫩的宗教紧张局势,以及内战和以色列入侵,许多人离开了黎巴嫩。目前有超过15万黎巴嫩血统的人居住在法国。[12]

交通

法国和黎巴嫩之间有以下航空公司的直飞航班:蓝鹰航空法国航空中东航空法国泛航航空

贸易

 
黎巴嫩驻巴黎大使馆

2016年,法国和黎巴嫩之间的贸易总额为9.34亿欧元。[13]法国是黎巴嫩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有4500多家法国公司向黎巴嫩出口产品。[7]2015年,法国在黎巴嫩的直接投资总额为5.34亿欧元。[7]近100家法国公司在黎巴嫩经营各种部门,如农业、电信、零售、石油工业和金融服务。[7]

常驻外交使团

  • 法国在贝鲁特设有大使馆。[14]
  • 黎巴嫩在巴黎设有大使馆,在马赛设有总领事馆。[15]

参考文献

  1. ^ France takes lead role on Lebanon - BBC News.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2. ^ French nearly fired at Israelis - BBC News.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1). 
  3. ^ 3.0 3.1 3.2 3.3 BBC: Lebanon profile - Timeline.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4. ^ Le Commandant De Gaulle au levant de 1929 à 1931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2). 
  5. ^ Eté 1942 : Le Général De Gaulle en Syrie et au Liban Dans le contexte des difficiles relations avec les Britanniques (2/2)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2). 
  6. ^ Attentat du Drakkar : 30 ans après le drame, des larmes et des doutes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7. ^ 7.0 7.1 7.2 7.3 7.4 Diplomatie: Relations bilatérales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Bilateral”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8. ^ Narayan, Chandrika. Lebanese Prime Minister Saad Hariri resigns. CNN. [4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6). 
  9. ^ Lebanon's prime minister just resigned 'over plot to target his life'. The Independent. 4 November 2017 [4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6). 
  10. ^ 10.0 10.1 Lebanon's Hariri rescinds resignation, drawing line under crisis.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11. ^ Lebanon: A Country of E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PDF). [2021-02-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22). 
  12. ^ Les Libanais de France : l’ouverture aux autres comme facteur d’intégration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2). 
  13. ^ Présentation du Liban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8). 
  14. ^ Embassy of France in Beirut.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8). 
  15. ^ Embassy of Lebanon in Paris.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