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苑笔耕集
《桂苑笔耕集》(朝鲜语:《계원필경집》),又称《桂苑笔耕》,新罗人崔致远所撰的诗文集,使用汉语文言文写成,共二十卷。崔致远曾在中国唐朝留学及任官,期间写下大量诗文作品,回到新罗后于886年编成本书。书中收录了大量表、状、启、檄、书信等文章,记载唐末多件重大事件及多位人物,对研究唐末历史具有相当的文献参考价值,可补中国史书的不足。此外,就朝鲜半岛而言,本书为最古的汉文典籍之一。
本书的编撰
《桂苑笔耕集》的作者崔致远,朝鲜半岛新罗国人,自十二岁(868年)入唐至二十八岁(884年)回新罗,在这十六年中,他曾在唐朝首都长安学习、在洛阳游历、在溧水出任县尉,又在淮南节度使高骈的幕府任职。
在中国生活期间,他便写下大批诗文。据他在《桂苑笔耕序》里说,在长安学习时便开始写作。在洛阳游历时,“笔作饭囊,遂有赋五首,诗一百首,杂诗赋三十首,共成三篇”。在溧水任县尉时生活条件较好,“禄厚官闲,饱食终日,仕优则学,免掷寸阴。公私所为,有集五卷”。其后在淮南任高骈僚属时,军务繁重,而他则负责文职工作,“专委笔砚军书辐至,竭力抵当,四年用心,万有余首”。[1]
884年,崔致远以“国信使”的身份回到新罗,随即将他在唐期间的作品进行整理,汇编成《桂苑笔耕集》二十卷,以及有“私试今体赋五首一卷”、“五言七言今体诗共一百首一卷”、“杂诗赋共三十首一卷”和《中山覆篑集》一部五卷,合共有作品二十八卷(仅有《桂苑笔耕集》二十卷留传下来)。886年崔致远将这批作品呈献给新罗宪康王,务求获得赏识及重用。[2]
本书内容
在《桂苑笔耕集》中自设体类,分卷立目,目连正文。全书二十卷收录了崔致远所写的表、状、启、檄、书等作品,共有文三百一十篇、诗六十首,其中前十七卷为公文,后三卷多为崔致远本人的书信酬答之作。另在集前有序一篇。[注 1]其分布情况如下:
- 桂苑笔耕序。
- 卷一至卷二:表共二十篇。
- 卷六:堂状十篇。
- 卷七至卷十:别纸共八十篇。
- 卷十一:檄书四篇、书六篇。
- 卷十二:委曲二十篇。
- 卷十三至卷十四:举牒共五十篇。
- 卷十五:斋词十五首。
- 卷十六:祭文四篇、书二篇、记二篇、疏二篇。
- 卷十七:启四篇、状六篇、七言纪德诗三十首。
- 卷十八:状二十二篇、启三篇。
- 卷十九:状一篇、别纸九篇、杂书十篇。
- 卷二十:收启一篇、状三篇、别纸五篇、祭文一篇、诗三十首。
※以上参见《桂苑笔耕集校注》党银平《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10-11页。
评价
为古代朝鲜重要文集
在朝鲜半岛文坛上,《桂苑笔耕集》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古来的朝鲜学者便是它为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书籍,如朝鲜王朝学者洪奭周称之为“东国文章之本始”[3],徐有榘称“我东诗文集之只今传者,不得不以是集为开山鼻祖,是亦东方艺苑之本始也”。[4]在现代,本书已成为朝鲜半岛现存最古的汉文典籍之一,也是朝鲜三国时代和统一新罗时代唯一传世的个人著作。[5]
具研究晚唐历史的文献价值
《桂苑笔耕集》载录了甚多中国唐朝末年的原始史料,因此对唐末历史研究具相当的文献价值。据学者党银平的分析,本书可有助了解淮南节度使高骈的活动、黄巢本人及其党羽的起事经过、唐末各地小型动乱。唐末的典章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如淮南的贡品、唐代各类诏令、晚唐进士等方面,在本书中的资料亦起到补充作用。[6]
除唐代时期的中国历史外,本书亦涉及其他方面的介绍,如《献生日物状》五首,便是研究人参之作;又如《补安南录异图记》,在越南历史研究方面具有史料价值。因此,本书对于研究唐与朝鲜地区、越南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7]
流传情况
崔致远于886年编就《桂苑笔耕集》后,已得到一定的知名度,如五代时编修的《旧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别集类》便有提及本书。[8]但其后在一段时期内出版流传甚少。1834年,朝鲜徐有榘据洪奭周先世家藏本校证,以聚珍活字印行,被称为“朝鲜活字本”。1847年,中国清人潘仕成编《海山仙馆丛书》,据朝鲜活字本刻印收录本书,对原文作了不少改动,称为“海山仙馆丛书本”。1919年,中华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四部丛刊》,据无锡孙氏小绿天所藏高丽旧刻本影印。[9]在日本,亦早有流传本书,如日本国会图书馆就收藏了一部高丽刻本,属于早期的出版系统。[10]
注释
- ^
《桂苑笔耕集》全书目录
- 桂苑笔耕序
- 卷一
- 贺年改号表
- 贺通和南蛮表
- 贺建王除魏博表
- 贺封公主表
- 贺杀戮黄巢徒伴表
- 贺处斩草贼阡能表
- 贺收复京阙表
- 贺杀黄巢表
- 贺降德音表
- 贺回驾日不许进歌乐表
- 卷二
- 谢加太尉表
- 谢示南蛮通和事宜表
- 谢立西川筑城碑表
- 谢赐御制真赞表
- 谢御札衣襟并国信表
- 谢就加侍中表
- 谢赐宣慰兼加侍中实封表
- 请巡幸江淮表
- 请巡幸第二表
- 让官请致仕表
- 卷三
- 谢诏状
- 谢诏示权令郑相充都统状
- 谢宣慰状
- 谢诏奖饰进奉状
- 谢诏示徐州事宜状
- 谢诏止行墨敕状
- 谢郄公甫充监军手诏状
- 谢除锺传充江西观察使状
- 谢就加侍中兼实封状
- 谢秦彦等正授刺史状
- 卷四
- 奏请从事官状
- 奏请僧弘鼎充管内僧正状
- 谢许弘鼎充僧正状
- 谢除侄男琼授彭州九陇县令状
- 谢弟柷再除绵州刺史状
- 奏请侄男劬转官状
- 谢侄男弘约改名济除授扬州大都督左司马状
- 奏请归顺军孙端状
- 奏李楷已下参军县尉等状
- 奏杨行敏知庐州军州事状
- 卷五
- 奏诱降黄巢下贼将成令瓌状
- 奏诱降福建道草贼状
- 奏侄男劭华州失守请行军令状
- 奏论天征军任从海等衣粮状
- 奏论抽发兵士状
- 奏请叛将鹿晏弘授兴元节度使状
- 进金银器物状
- 进漆器状
- 进御衣段状
- 进绫绢锦绮等状
- 卷六
- 贺入蛮使回状
- 贺杀黄巢贼徒状
- 贺收复京城状
- 贺月蚀德音状
- 贺内宴仍给百官料钱状
- 请降诏旨指喻两浙状
- 谢加侍中兼实封状
- 谢落诸道盐铁使加侍中兼实封状
- 谢弟柷再除绵州状
- 请转官从事状
- 卷七
- 滑州都统王令公三首
- 郑畋相公二首
- 史馆萧遘相公
- 度支裴彻相公
- 租庸王徽相公
- 前太原郑从谠尚书
- 礼部夏侯潭侍郎
- 吏部裴瓒尚书二首
- 宣歙裴虔余尚书二首
- 盐铁李都相公二首
- 卢绍给事
- 壁州郑凝绩尚书
- 泗州郑庾常侍
- 湖州杜孺休常侍
- 卷八
- 泗州于涛常侍
- 西川陈敬瑄相公
- 徐州时溥司空三首
- 诸葛爽相公二首
- 湖南闵顼尚书
- 幽州李可举大王四首
- 滑州王令公
- 盐铁李都相公二首
- 龙州裴岘尚书
- 西川柳常侍
- 史馆萧遘相公
- 三相公
- 翰林侯䎖学士
- 卷九
- 都统王令公三首
- 浙西周宝司空五首
- 宣歙裴虔余尚书三首
- 壁州郑凝绩尚书二首
- 太保相公郑畋
- 护军郄公甫将军三首
- 前左省卫增常侍
- 泗州于涛尚书二首
- 卷十
- 魏博韩简侍中
- 鄂州崔绍大夫
- 考功蒋泳郎中
- 前泗州郑廉常侍
- 新罗探候使朴仁范员外
- 萧遘相公二首
- 田军容
- 都统王令公贺冬至
- 浙西周宝司空
- 前宣歙裴虔余尚书
- 幽州李可举太保五首
- 徐泗时司空
- 田令孜军容送器物
- 振武赫连铎尚书谢马狗
- 幽州李可举大王
- 卷十一
- 檄黄巢书
- 招赵璋书
- 告报诸道征会军兵书
- 告报诸道征促纲运书
- 答浙西周司空书
- 答江西王尚书书
- 答徐州时溥书
- 答襄阳郄将军书
- 浙西周宝司空书
- 浙西护军焦将军书
- 卷十二
- 滁州许勍
- 昭义成璘
- 庐江县令李清
- 淮口镇李质
- 光州李罕之
- 楚寿两州防秋回戈将士
- 归顺军孙端
- 楚州张雄
- 楚州张义府
- 滁州许勍
- 寿州张翱
- 庐州杨行敏
- 和州秦彦
- 卢传
- 戴卢
- 光州王绪
- 楚州营田判官綦毋𬞟
- 郓州耿元审
- 海陵镇高霸
- 淮口李质
- 卷十三
- 行墨敕授散骑常侍
- 授盱眙镇将邹唐御史中丞
- 授楚州刺史张雄将军
- 授高霸权知江州军州事
- 许勍妻刘氏封彭城郡君
- 请节度判官李琯大夫充副使
- 请副使李大夫知留后
- 请高彦休少府充盐巡官
- 请泗州于涛尚书充都指挥使
- 王棨端公摄右司马
- 右司马王棨端公摄盐铺出使巡官
- 前邵州录事参军顾玄夫摄桐城县令
- 海陵县令郑杞
- 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
- 柳孝让摄滁州清流县令
- 前婺州金华县尉李涵摄天长县尉
- 前浙西馆驿巡官乡贡三传张咸摄山阳县丞
- 前颍上县主簿郑绶摄盛唐县丞
- 诸葛殷知榷酒务
- 李昭望充奉国巡官
- 柴严充洪泽雨塘巡官楚州营田
- 许权摄观察衙推充洪泽巡官
- 王棨端公知丹阳监事
- 臧澣知盐城监事
- 赵词摄和州刺史
- 卷十四
- 淮口镇将李质充沿淮应接使
- 淮阴镇将陈季连充沿淮应接副使
- 宋再雄差充水军都知兵马使
- 苏聿补衙前虞候
- 曹威转补散兵马使
- 许勍授庐州刺史
- 孙端权知舒州军州事
- 朱鄘补讨击使
- 郝定补衙前兵马使
- 客将哥舒珰兼充乐营使
- 王处顺充盐城镇使
- 张晏充庐州军前催阵使
- 归顺军补衙前兵马使
- 安再荣管临淮都
- 吕用之兼管山阳都知兵马使
- 獬豸都将
- 宿松县令李敏之充招讨都知兵马使
- 张雄充白沙镇将
- 安再荣充行营都指挥使
- 徐莓充榷酒务专知
- 柳孝让知白沙场榷酒务行营都虞候
- 曹鹏知行在进奏补充节度押衙
- 朱祝大夫起复
- 上都昊天观声赞大德赐紫谢遵符充淮南管内威仪指挥诸宫观制置
- 卷十五
- 应天节斋词三首
- 上元黄箓斋词
- 中元斋词
- 下元斋词二首
- 上元斋词
- 中元斋词
- 下元斋词
- 黄箓斋词
- 禳火斋词
- 天王院斋词
- 为故昭义仆射斋词二首
- 卷十六
- 祭五方文
- 筑羊马城祭土地文
- 祭楚州阵亡将士文
- 寒食祭阵亡将士文
- 移浙西陈司徒庙书
- 手札
- 西川罗城图记
- 补安南录异图记
- 求化修大云寺疏
- 求化修诸道观疏
- 卷十七
- 初投献太尉启
- 再献启
- 谢生料状
- 献诗启
- 附:七言纪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
- 谢职状
- 谢借宅状
- 出师后告辞状
- 谢令从军状
- 谢借舫子状
- 谢许奏荐状
- 卷十八
- 贺破淮口贼状
- 贺高司马除官状
- 谢职状
- 长启
- 谢加料钱状
- 谢衣段状
- 谢借示法云寺天王记状
- 谢示延和阁记碑状
- 谢改职状
- 谢探请料钱状
- 与恩门裴秀才求事启
- 前湖南观察巡官裴璙启
- 献生日物状五首
- 端午节送物状二首
- 谢新茶状
- 谢樱桃状
- 谢冬至节料状
- 谢寒食节料状
- 谢社日酒肉状
- 谢疋段状
- 卷十九
- 上座主尚书别纸
- 贺除吏部侍郎别纸
- 贺除礼部尚书别纸
- 济源别纸
- 迎楚州行李别纸二首
- 五月一日别纸
- 谢降顾状
- 与金部郎中别纸二首
- 与客将书
- 谢宋绚侍御书
- 答裴拙庶子书
- 谢高秘书示长歌书
- 谢李琯书
- 谢元郎中书
- 谢周繁秀才以小山集见示书
- 与寿州张常侍书
- 贺楚州张义府尚书
- 与假牧书
- 卷二十
- 谢许归觐启
- 谢行装钱状
- 谢再送月料钱状
- 谢赐弟栖远钱状
- 上太尉别纸五首
- 祭巉山神文
- 陈情上太尉诗
-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扬宠示绝句三首
- 归燕吟献太尉
- 酬杨赡秀才送别
- 行次山阳续蒙太尉寄赐衣段令充归觐续寿信物谨以诗谢
- 留别女道士
- 酬进士杨赡送别
- 楚州张尚书水郭相迎因以诗谢
- 酬吴峦秀才惜别二绝句
- 石峰
- 潮浪
- 沙汀
- 野烧
- 杜鹃
- 海鸥
- 山顶危石
- 石上矮树
- 红叶树
- 石上流泉
- 和友人除夜见寄
- 东风
- 海边春望
- 春晓闲望
- 海边闲步
- 将归海东巉山春望
- 和金员外赠巉山清上人
- 题海门兰若柳
※以上各项,散见于《桂苑笔耕集校注》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引用来源
- ^ 崔致远《桂苑笔耕集·桂苑笔耕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14页。
- ^ 《桂苑笔耕集校注》党银平《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10-11页。
- ^ 《桂苑笔耕集》洪奭周《校印桂苑笔耕集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2页。
- ^ 《桂苑笔耕集》徐有榘《校印桂苑笔耕集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6页。
- ^ 《桂苑笔耕集校注》党银平《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7页。
- ^ 党银平《崔致远<桂苑笔耕集>的文献价值》,收录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3-22页。
- ^ 崔成德《朝鲜文学艺术大辞典·“桂苑笔耕”条》,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169-170页。
- ^ 刘昫《旧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别集类》,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1617页。
- ^ 《桂苑笔耕集校注》党银平《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17-19页。
- ^ 金程宇《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桂苑笔耕集>的文献价值》,收录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31-39页。
- ^ 《桂苑笔耕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7页。
参考文献
- 崔致远撰. 《桂苑筆耕集校注》. 党银平校注. 北京: 中华书局(2007)ISBN 9787101053210 (中文).
- 刘昫等. 《舊唐書》. 北京: 中华书局(1995年)ISBN 7101003192 (中文).
- 张伯伟主编. 《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一輯. 北京: 中华书局(2005)ISBN 710104607x (中文).
- 张伯伟主编. 《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二輯. 北京: 中华书局(2006)ISBN 7101050573 (中文).
- 崔成德主编. 《朝鮮文學藝術大辭典》. 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ISBN 7538317139 (中文).
参考网页
- (中文)北京中華書局─圖書信息─《桂苑筆耕集校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