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别名紫菀散[1]麻黄射干汤[2]主治心肺气逆壅上的咳嗽[注 1],伴随清稀的痰,以及喉咙发出类似蛙类呼噜呼噜的痰鸣声响。

射干麻黄汤
源自《金匮要略》
剂型汤剂
组成
射干十三枚 (一法三两)
麻黄三两 去节
生姜四两
细辛三两
紫菀三两
款冬花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三两
功用
袪痰,宣肺,止咳

症状之成因

  • 为何会有咳?当太阳症之水汽不能以汗排出时,则会留于胸膈,成为“寒饮”[注 2]。而“寒饮”上冒则咳。
  • 为何有“上气”的现象?因为胸有“留饮”,造成肺胀、肺气壅寒,不能顺利吸气,故有上气。
  • 为何会发出“水鸡声”?因呼吸时会将胸膈之留饮引到喉间,痰与气相接触,因而发出水鸡声。[3][4][5]

出处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欬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6]

功用

散寒宣肺,降逆化痰。[4]治疗咳嗽但为痰清稀者;也用于儿科过敏性哮喘、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气肿、肺水肿等。

辨症要点

  1. 喘咳。
  2. 痰多泡沫。
  3. 喉中水鸡声。
  4. 口不渴。
  5. 苔白腻。
  6. 脉浮紧。

方剂组成

射干十三枚 (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苑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斤)。[6]

方义

  • 本方为小青龙汤之变方;麻黄、细辛、半夏、五味子与小青龙汤同。然而降逆之射干,利水之紫菀,散寒之生姜,止咳之款冬花,和中之大枣则与小青龙汤相异。[3]
  • 射干配麻黄,同时去掉芍药和甘草,是为了有利于化除饮邪。[4]
  • 射干、紫菀、款冬花利肺气,合麻黄、细辛、生姜之发散,与半夏之降逆,五味子之收敛,大枣之安中而成一方之妙用。[5]

注释

  1. ^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喘咳上气。”多由外感六淫,痰气凝结,肺道壅塞所致。
  2. ^ 饮是指体内的液体停留聚集于某处,如聚于胃肠、胸胁、心包、肺等的管腔部位。形状较“痰”为清、稀,但较“水”浊。

参考资料

  1.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普济方》(清.四库全书版)出自明.朱橚、滕硕、刘醇等编之《普济方》卷三八七。
  2. ^ 清.吴, 澄. 不居集明清中醫臨證小叢書.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 9787801563385. 上集卷十五。
  3. ^ 3.0 3.1 清.曹, 颖甫. 《金匱發微》. 志远书局. : 85. ISBN 957-8497-67-9. 
  4. ^ 4.0 4.1 4.2 王雪华讲《金匮要略》,第36讲 第七篇:肺胀证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皇汉医学》射干麻黄汤之注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皇汉医学》网络版。
  6. ^ 6.0 6.1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欬嗽上气病脉证治篇。

外部链接

  • 小青龙汤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