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本地歌仔

宜兰本地歌仔,指的是台湾宜兰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为歌仔戏的前身。2012年被中华民国文化部指定为重要传统表演艺术。[1][2]

宜兰本地歌仔
滚歌仔、落地扫,土跤趖
位置 台湾宜兰县宜兰市 女中路1段148号
官方名称宜兰本地歌仔
类型登录等级:国定文化资产 重要传统表演艺术
登录种类:重要传统表演艺术
评定时间2012年9月3日
详细登录资料
宜兰本地歌仔
汉字 本地歌仔 / 落地掃
白话字 pún tē koa-á / lo̍h tē sàu

历史

“本地歌仔”是歌仔戏的前身之一,也是歌仔戏最原始的雏形。“歌仔”,是自明代以降流传于漳州地区说唱艺术,因宜兰地区汉族移民多属漳州移民,“歌仔”这种民间艺曲就随着移民来到宜兰,并结合了车鼓小戏形成所谓的“本地歌仔”。 所谓“本地歌仔”的“本地”意指宜兰当地;“歌仔”则是“歌谣”之意,本地歌仔就是源自宜兰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最初的表演型态“无舞台”,“无容妆打扮”, 纯属农、工的男性子弟,以爱好者的娱乐心情,在庙埕、广场、树下表演,自娱娱人。这样的表演方式称为“落地扫”,也叫做“土跤趖”,别名“滚歌仔”,意表这种合歌或唱或演闹热滚滚的情景,呈现基层生活,代表基层人民的音乐及舞蹈的常民艺术。由于本地歌仔保存了台湾唯一本土剧种的形式,且随艺师凋零有濒临失传的危机,文化部于2012年指定宜兰本地歌仔为重要传统艺术,保存团体为壮三新凉乐团[1][2]

艺术特色

  • 表演形态:无舞台,在庙埕、树下、广场,把四根竹竿架开,临时围成一个四方形的场子即可表演起来,后场乐师则站在竹竿的外沿弹奏。[1]
  • 出台方式:本地歌仔演员出场时,并非正面行走出台,而是以倒著走方式出场再转身面对观众,俗称“倒退摅 ”,特殊的二步七后退的出场方式为戏曲界独有。[1]
  • 走四大角:因无舞台,观众环绕在四周,故演员第一次出场须走“四大角”亮相,让四周观众看清是哪个角色出场。此外本地歌仔的过门时间都比较长,为使空档时间不会冷场,也会以变换走位行四大角来填补过门的空档。[1]
  • 服装:早期落地扫阶段,采取寻常装扮,无任何妆容,日治时期,开始有简单的搭台演出形式后,本地歌仔的演员也开始就地取材的来装扮自己,粉墨登场。与歌仔戏最大的差异是,不受京崑戏服影响,没有水袖。[1]
  • “捻扇花”:为本地歌仔的特殊动作。因本地歌仔的服装没有水袖,必须以扇子来增强手部动作的呈现。小生和小旦在演唱时常有捻扇花的动作。本地歌仔有“若无葵扇,神仙难得变”的谚语,可见扇子在本地歌仔演出中的重要性。[1]
  • 阉鸡行与三脚六趠:本地歌仔的三花(即男性丑角)以屈膝半蹲走的姿势绕台行走的身段,称之为“阉鸡行”,或是行走以后脚跟踢臀部的跳跃式台步则称为“三脚六趒”(以脚后跟踢臀部),这是本地歌仔的演出时独有的动作。[1]
  • 演唱前叫界及结束时跺脚示意:本地歌仔演员在演唱前会以“啊 ”发声来作为通知后场乐师的一个意思表示,结束时则会以右脚跺地表示唱完,通知后场乐师停止演奏,而跺脚之后一定是接口白。[1]
  • 角色行当:
    • 一般传统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本地歌仔是属于歌舞小戏,仅分为生旦丑三种。
    • 旦角可分为小旦(正旦)、花旦、老旦三种;丑角在本地歌仔中分两种,男丑称为三花,女丑称为老婆;本地歌仔无武戏,因此并没有武生。[1]
  • 本地歌仔的乐器:
    • 文场四管:壳仔弦、大筒弦、笛子(品仔)、月琴。[1]
    • 武场三宝:四块仔、乃咍喀仔、五子仔。[1]

主要演出团体

壮三新凉乐团是目前唯一仅存演出宜兰本地歌仔的团体。[1][2]

 
台湾宜兰壮三新凉乐团练习

主要剧目

本地歌仔主要剧目计有《山伯英台》、《陈三五娘》、《吕蒙正》、《什细记》等剧,一般称为“四大出”。[1]

参见

参考来源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台灣民俗、台灣戲曲、台灣俗語-本地歌仔研究(一). www.folktw.com.tw.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7). 
  2. ^ 2.0 2.1 2.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0-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