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社区


安康社区是座落于文山区兴隆路四段两侧上的平价住宅,紧邻木栅公园,曾是台北市最大的平宅社区,为提供低收入户免费借住的公有社会福利住宅(目前每户每月仅需支付台币一千元以下的管理费),由社会局主管,居住人口约有两千五百多人。由于房屋外观陈旧、内部拥挤,常被外界贴上污名化的标签。2012 年台北市政府宣布将全面改建。[1]陆续完工为“兴隆社会住宅”。

平宅

历史沿革

 
平宅

1975年,南北越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台湾接纳上千名来自“赤化”地区的难民。同一年,政府为解决台北市贫民居住问题,政府将迁移大片公墓,兴建1,020户平宅。“安康社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平价住宅”,当时来台的许多越南难侨被安置于此。[2]

人口组成

社区居民多为未成年人口(29%)、单亲家庭(27%)、身心障碍者(23%)、越南华侨(21%)

面临问题

 
安康社区街景

安康社区内部一直为人诟病的问题就是社区有过多的未成年人口,社福单位引进各式资源,希望在家庭功能不佳及环境不良的影响下,树立典范;但不管是课程还是活动,居民参与度极低。贫穷或经济条件不佳,低收入户群很容易形成一种氛围或生态,大家在乎的是怎么样维持这个身份,脱贫的动力比较低。“毒品”,几乎是安康社区众多青少年的缩影,持有率极高,曾经被台北市政府列为“青春专案”的重点地区。

政府作为

兴建兴隆公宅提供资源给最需要的人,未来居民在此最长只能居住十二年。安康社区转型为兴隆公宅,对于社区发展以及转型有极大的帮助,但同时审视原居民的负担能力,真正给予安康居民更好的生活、脱离贫困。[3]开放一般居民和安康社区原居民混住的兴隆公宅分成三期兴建,预计在2024年全部完工,届时安康社区将全面走入历史。

参考资料

  1. ^ 台北市最後的貧民窟──安康社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2. ^ 安康公營住宅國際工作坊.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3. ^ 安康社區轉型興隆公宅 看見原居民的居住困境.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