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式陆用中级教练机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月1日) |
二式陆用中级教练机(日语:二式陸上中間練習機)是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操作的一款中级教练机,军内编号K10W,由九州飞机公司研发量产。该机型原本是为替换九三式中级教练机而开发,但因为设计修正耗时过长,最后并未成为主力教练机种。
二式陆用中级教练机 K10W | |
---|---|
概观 | |
类型 | 教练机 |
代号 | Oak |
乘员 | 2 |
首飞 | 1941年4月 |
服役 | 1943年6月 |
退役 | 1945年8月 |
设计 | 九州飞机公司 |
生产 | 1943年2月 - 1944年3月 |
产量 | 176[1] |
现况 | 退役 |
主要用户 | 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 |
技术数据 | |
长度 | 8.83米 |
翼展 | 12.36米 |
高度 | 3.705米 |
翼面积 | 20.58平方米 |
空重 | 1,476千克 |
正常起飞重量 | 2,038千克 |
发动机 | 中岛寿二型改二空冷9汽缸发动机 |
性能数据 | |
最大速度 | 时速282公里/高度2,080米 |
巡航速度 | 时速220公里/高度1,000米 |
爬升率 | 291米/秒 |
实用升限 | 6,770米 |
最大升限 | 7,300米 |
最大航程 | 1,095公里 |
翼负荷 | 91.6千克/平方米 |
武器装备 | |
机枪 | 1挺九七式机枪 |
简介
在日本帝国海军在1930年代中期逐渐量产单翼战斗机种后,1930年代初研发的双翼中级教练机性能已不符未来需求,故开始物色新教具培训飞行员。日本帝国海军在昭和12年(1937年)委托三菱财阀向美国采购1架北美航空NA-16-4R、1架NA-16-4RW,两架飞机皆使用出力为450匹马力的引擎,但一架为搭配双叶螺旋桨的R-985引擎;另一架为搭配三叶螺旋桨的R-975引擎,日军内给予它们KXA之代号,2架飞机在昭和13年(1938年)运抵日本测试,日本海军对KXA机的评价相当满意,三菱另外还买下了NA-16-4R型机的生产授权许可,因此可以相信日本获得一部分的设计资料。日本海军将飞机交给渡边铁工厂提供作为技术参考样本,并要求该厂研发一款新型中级教练机。西方国家起初认为该机应该是NA-16的仿制品,但在日本战败后检查实机后,发现除了类似的骨架外,两架飞机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共通性。[1]
新教练机的计划在昭和14年(1939年)开始,代号14试陆上中间作业练习机。昭和15年(1940年)1月开始研制,昭和16年4月原型机首度试飞。[2]14试中练运用了平头铆钉铆接之应力蒙皮构造、略为前掠的主翼设计、高长宽比的水平尾翼、固定式起落架,以及出力600匹马力的发动机。但是在飞行测试时发现该机的纵向安定设计不足,飞行时会无预警地陷入螺旋状态,[2]且操作也过于复杂,不适合作为教练机使用。九州飞机为了解决设计瑕疵而增造16架原型机进行测试,最后改良的方案是将垂直尾翼的面积加大,自完成改良后直到测试核可并进入量产已经消耗2年的时间。
在二式陆用中教量产时,海军开始将性能不足以适应战场的旧式战机撤回日本国内,并转用于中级与高级教练用,这导致日军短期间增加许多可用的教练机。之前计划替换的九三式中级教练机则因为飞行稳定、操作容易、妥善率高因而转用为初级教练,二式反而沦为定位尴尬的产物,因此仅在1年内少量生产了176架即停产,其中150架为日本飞行机公司代工制造,最后一架于1944年8月出厂。[2]九州飞机在当时因为优先生产东海反潜巡逻机与白菊教练机,因此工厂并未开设量产线,而仅少量再制造了9架同型机。
该型教练机由于缺乏炸弹挂架,因此日军并未计划用于自杀特攻,日本战败时仍有78架仍在使用中,后全数遭到销毁。
参考资料
连结
书籍
- Fletcher, David. Kyushu 10W1 Oak. Random Thoughts ("IPMS Canada"). 1995, 17 (4): 82–83 [201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agedorn, Dan. North American NA-16/AT-6/SNJ. Specialty Press. 1997. ISBN 0-933424-76-0.
- Starkings, Peter. From American Acorn to Japanese Oak. Arawasi (Asahi Process, Tokyo). 2007, (7): 26–31 [201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九州 二式陆上中间练习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