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Dashu-Li/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
Hefei No.45 Middle School
地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合肥市
廬陽區桐城路103號
座標31°51′20″N 117°16′51″E / 31.855430978563955°N 117.28080412070314°E / 31.855430978563955; 117.28080412070314
郵區編號230061
類型公立學校
建校日期1937年
創始人衛立賢
校長姚劍
校訓志存高遠 自律自強
校歌春風化雨 桃李芬芳
著名校友安徽電視台著名主持人餘聲,中央電視台主持人胥午
學校網址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
地圖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簡稱合肥四十五中,又簡稱合四十五,是隸屬於合肥市廬陽區的一所初級中學,建於1937年,被校友親切稱呼為「大四十五」。目前為一校四區,本部七年級位於合肥市六安路65號,佔地9000平米,總建築面積16650平米,共28個教學班,八、九年級位於合肥市桐城路103號,佔地20978平米,總建築面積28518.5平米,共42個教學班。橡樹灣校區位於合肥市鳳台路1768號,佔地28801平米,建築面積18582.6平米,共35個教學班。森林城校區位於合肥市藍莓路168號,佔地面積35093平米,總建築面積32016平米,共23個教學班。學校現有教師近400人,在校生6000多人。學校長期堅持「雙軌制」(學生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發展,培養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初中畢業生。自1985年有記載以來學校共培養了15位合肥市中考狀元,被社會譽為「中考狀元的搖籃」;學校「啟航」科技社先後培養出16名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獲得者;合肥四十五中是安徽省棋類傳統學校,中國象棋、圍棋成績尤為特出,多次蟬聯安徽省青少年棋類錦標賽團體冠軍;「圖靈」信息社在合肥市青少年信息學比賽中蟬聯團體10連冠;「布穀鳥」合唱社獲得世界合唱比賽銀獎。 合肥四十五中是合肥市首批特色初中、首批素質教育示範學校、安徽省文明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學校簡介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歷史悠久,曾先後幾度易名。前身是1937年建於大別山區立煌縣的張家畈小學,校長為衛立賢。學校於1946年1月遷至合肥,取名為安徽省實驗小學。合肥於1949年1月解放後,學校更名為合肥市立第一小學。1956年,學校再度更名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學。至1974年,正式更名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現有桐城路校區 、六安路校區、橡樹灣校區、森林城校區四個校區,其中桐城路校區為八、九年級,六安路校區為七年級。

學校文化

校風

以人為本 陪心育德

情知結合 和諧發展

教風

敬業愛生 樂業奉獻

務實求真 傳承創新

學風

遵規守紀 勤奮學習

合作交流 實踐創新

校訓

志存高遠 自律自強

校徽

校徽由「45」變形而來,擁有四層含義:

  1. 黨的領導。圖標中的「4」是由黨旗中的鐮刀變形而來,寓意着青少年在黨的領導下健康成長。
  1. 和諧校園。圖標中的「5」是「S」的變形,代表「student」,「4」是「T」的變形,代表「teacher」,師生共跳和諧之舞。
  1. 素質教育。橢圓形圖標象徵着棋子、球類運動項目,體現我校棋類特色教育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特點;「鴿子」翅膀和橢圓又構成了運行的行星,象徵着科技,體現了我校計算機教育、科技創新特色。
  1. 舞動青春,像一個正在伏案學習的學生,充滿朝氣、活力。

(設計者:美術教師王琪)

發展簡史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已有八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合肥地區許多較有名望的小學隨安徽省政府遷到立煌縣,與張家畈、鄭家灣等小學合辦,取名為張家畈小學,當時校長是衛立賢。

1946~1948年:三遷校址:合肥(現省新華書店)、合肥基督教辦三育女子中學校舍(現南門小學)、自建新校址(現市委宿舍);兩更校名:安徽省實驗小學合肥獻立中正小學

1949~1967年:先後四易校名:合肥市立第一小學(校長衛立賢)、合肥實驗小學(校長丁佑涵)、合肥師範附小(後改為一附小,校長戴哲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學(校長王耘)。195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並光榮出席全國群英會,領取的獎狀上是鄧小平同志的題字「先進單位」。

1968~1974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當時中學不招生,小學附設初中部(名為小學戴帽子)。1971年夏天,該校就接受外賓的參觀訪問,成為合肥市第一個開放學校。1971年秋,送走第一屆初中畢業生。1974年正式更名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

1975年至今:持續發展,教學設施日趨完善,教學質量也逐步提高。2015年,學校桐城路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全校共56個班,學生總數3300多人。2017年,年底舉行80周年校慶,姚劍為現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