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54號潛艇

陛下之UC-54號艇(德語:SM UC 54[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布雷潛艇或稱U艇。它由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7年3月20日新船下水,至同年5月10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其全長52.69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34噸和511噸,艇載武器則包括三具魚雷發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門88毫米口徑甲板炮英語Deck gun。UC-54號入役後曾被部署至駐普拉地中海區艦隊,並參與了地中海潛艇戰英語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通過其八次巡邏,共直接或間接擊沉18艘協約國中立國艦船,容積總噸累計為52565噸。1918年10月28日,隨着德軍撤離奧匈帝國,已不具備適航能力的UC-54號被其船員鑿沉的里雅斯特附近。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UC-54號
下訂日 1916年1月12日[1]
建造者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2]
船廠編號 270
下水日 1917年3月20日
服役日 1917年5月10日
結局 1918年10月28日在的里雅斯特自沉
技術數據[3]
艦級 UC級潛艇
艦型 UC-II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布雷潛艇
排水量
  • 水上:434噸
  • 水下:511噸
全長
全寬
  • 5.22米(舷寬)
  • 3.65米(耐壓殼體)
吃水 3.64米
動力輸出
  • 1200匹馬力(柴油機)
  • 1240匹馬力(電動機)
動力來源
速度
  • 水面:11.8節
  • 水下:7.2節
續航距離
  • 水面:9450海里以7節
  • 水下:52海里以4節
潛航深度 50米
乘員 3名軍官、23名水兵
武器裝備
註釋 潛沒時間30秒
服役記錄
所屬
指揮官
  • 海軍上尉羅伊斯-克斯特利茨親王海因里希三十七世[4]
  • 1917年5月10日-1918年5月21日
  • 海軍中尉奧托·洛伊克[5]
  • 1918年5月22日-10月28日
參與行動 8次巡邏
戰績
  • 擊沉16艘商船(52039總噸
  • 擊沉2艘輔助軍艦(526總噸)
  • 擊傷3艘商船(12766總噸)

設計

1915年秋天,由於中立國美國的干預,U艇戰英語U-boat campaign幾乎陷入停頓,導致德國廣泛開展《國際法》所允許的水雷戰,從而使布雷潛艇的需求量相應增加。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監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的開發部門留意到了這一點,遂以UB-II型為基礎,按照兼顧布雷效率和生產速度的要求,以41號工程的名義設計了UC-II型潛艇。為了彌補前型UC-I型的缺陷,UC-II型艇不僅更大,而且採用雙軸推進系統。然而,與前型最主要的區別在於,UC-II型艇重新運用了雙殼體德語Zweihüllenboot結構。但它並非純粹的雙體潛艇,而是一種中間過渡型;因為外層沒有封閉耐壓殼體英語pressure hull,而是作為鞍形水櫃英語Saddle tank (submarine)附在上方。[6]

UC-54號是64艘UC-II型方案的其中一艘。這個亞型的艇體結構與UB-II型類似,但體積更大,全長為52.69米,並有3.64米的吃水深度;由於不再考慮鐵路運輸裝載限界英語Loading gauge舷寬也得以增至5.22米。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34噸和511噸。艇只採用兩台戴姆勒英語Daimler Motoren Gesellschaft六缸四衝程600匹公制馬力(44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620匹公制馬力(460千瓦特)的BBC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1.8節(21.9公里每小時),水下7.2節(13.3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7節(13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9,450海里(17,5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52海里(96公里)而無需充電。其潛沒需時約為30秒,能夠在50米的深度下運作。[7][3]

作為布雷潛艇,UC-54號改將六具布雷滑射槽安裝在艇體前部,每具儲存井內的水雷數量增至3枚,即合共18枚UC200型水雷。布雷時只需將存儲井底部的蓋板打開,水雷便可憑藉自身重量滑入水中。[8]隨着滑射槽長度增加,艇體艏樓上層建築被抬高,上層建築與司令塔之間的凹陷處佈置了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作為甲板炮英語Deck gun。但由於位置相對較低,火炮甲板在惡劣海況下很容易被涌浪淹沒。此外,UC-54號還裝備有三具500毫米魚雷發射管,這極大提升了潛艇的攻擊能力。其中艇艏兩具外置在兩側、艇艉一具則為內置式,並可搭載合共7枚G6型魚雷。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名軍官及23名水兵。[3]

歷史

1916年1月12日,在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的倡議下,國家海軍辦公室分別向五家德國造船廠發包第三批次的UC-II型潛艇。UC-54號因此成為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的第六艘UC級潛艇,建造編號為270。它於1917年3月20日新船下水,至同年5月10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上尉羅伊斯-克斯特利茨親王海因里希三十七世的指揮下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隨即展開海試[4]在海因里希三十七世之後,奧托·洛伊克中尉也曾擔任該艇的末任指揮官。[1]完成海試後,UC-54號於6月29日從基爾啟程,經由費馬恩灣蘇格蘭前往地中海。繼沿途擊沉兩艘商船和曾在葡萄牙的里斯本附近布雷後,該艇於7月17日穿越直布羅陀海峽,至28日抵達奧匈帝國軍港卡塔羅,並加入駐當地的地中海潛艇區艦隊[1][9]

在地中海服役期間,UC-54號參與了地中海潛艇戰英語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足跡遍及突尼西亞比塞大以北的斯凱爾基水道英語Skerki Banks突尼斯灣,阿爾及利亞的邦納,意大利撒丁島斯帕蒂文托角意大利語Capo Spartivento (Sardegna)卡爾博納拉角聖彼得羅海峽等多處水域。[9]通過其八次布雷及破交戰德語Handelskrieg巡邏,UC-54號合共擊沉協約國中立國的16艘商船和2艘輔助軍艦,容積總噸累計為52565噸。[10]其中,體積最大的受害者是註冊噸位為9350噸的法國運兵船英語Troopship聖安娜號英語SS Sant Anna;它於1918年5月11日搭載着2025名官兵從比塞大前往薩洛尼卡的途中,在距卡本半島以東約26海里(48公里)處遭海因里希三十七世發射魚雷擊沉,造成多達605名士兵罹難。[11]此外,因撞上UC-54號佈設的水雷而沉沒的兩艘輔助軍艦分別為隸屬葡萄牙海軍英語Portuguese Navy的羅貝托·伊文思號(Roberto Ivens,281總噸,1917年7月26日沉沒)和法國海軍的瑪麗·弗雷德里克號(Marie Frédérique,245總噸,1918年5月16日沉沒),均為武裝拖網船英語Navy trawler[12][13]

1918年10月,隨着奧匈帝國解體,德國人悉數將適航潛艇撤回本土。UC-54號此時尚處於待修狀態,並不具備適航條件。為免落入敵手,其船員遂於10月28日將潛艇鑿沉的里雅斯特45°39′N 13°45′E / 45.650°N 13.750°E / 45.650; 13.750座標45°39′N 13°45′E / 45.650°N 13.750°E / 45.650; 13.750)。[1][14]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船名 船籍 噸位 結局
[10]
1917年7月4日 赫斯特賽德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7#4 July   英國 3149 擊沉
1917年7月12日 邁亞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7#12 July   俄羅斯帝國 164 擊沉
1917年7月13日 羅安達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7#13 July   葡萄牙 141 擊沉
1917年7月26日 羅貝托·伊文思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7#26 July   葡萄牙海軍 281 擊沉
1917年9月7日 密耳彌冬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September 1917#2 September   英國 4965 擊傷
1918年1月29日 東照丸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anuary 1918#29 January   日本 3038 擊沉
1918年2月2日 埃斯特雷爾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February 1918#2 February   意大利王國 238 擊沉
1918年2月2日 艾達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February 1918#2 February   意大利王國 63 擊沉
1918年2月6日 格倫納特尼號英語MV Glenartney (1915)   英國 7263 擊沉
1918年3月14日 亞爾當峰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rch 1918#14 March   英國 3237 擊沉
1918年3月27日 卡洛·P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rch 1918#27 March   意大利王國 61 擊沉
1918年4月3日 西爾維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April 1918#3 April   法國 2148 擊沉
1918年5月3日 潘克拉斯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8#3 May   英國 4,436 擊傷
1918年5月11日 聖安娜號英語SS Sant Anna   法國海軍 9350 擊沉
1918年5月12日 維梅拉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8#12 May   英國 5884 擊沉
1918年5月16日 瑪麗·弗雷德里克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8#16 May   法國海軍 245 擊沉
1918年7月13日 蓬塔德爾加達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8#13 July   葡萄牙 3381 擊沉
1918年7月19日 澳洲人號英語SS Australien (1889)   法國 6377 擊沉
1918年7月19日 波爾佩羅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8#19 July   英國 3365 擊傷
1918年9月4日 疆南星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September 1918#4 September   英國 3681 擊沉
1918年9月23日 埃德林頓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September 1918#23 September   英國 3864 擊沉

註釋

  1. ^ SM表示「Seiner Majestät」,即「陛下之(潛艇)」。

腳註

  1. ^ 1.0 1.1 1.2 1.3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C 54.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2-23]. 
  2. ^ Tarrant,第173頁.
  3. ^ 3.0 3.1 3.2 Gröner 1991,第31-32頁.
  4. ^ 4.0 4.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Heinrich XXXVII Prinz Reuß zu Köstritz.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3-01]. 
  5.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Otto Loyck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3-01]. 
  6. ^ 陳進,第48頁.
  7. ^ UC16 (UC II) coastal submarine minelayers (1916 - 1917). Navypedia. [202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0). 
  8. ^ 陳進,第46頁.
  9. ^ 9.0 9.1 NARS,第105頁.
  10. ^ 10.0 10.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C 54.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3-01]. 
  11.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Sant Anna.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10-17]. 
  12.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Roberto Ivens.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10-17]. 
  13.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Marie Frederiqu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10-17]. 
  14. ^ 陳進,第268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