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討論:Citation needed
樣式
現在的邊框顏色太淺,不夠醒目,建議用刺眼一些的顏色,彰顯提示的作用。 Mu©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11日 (四) 19:50 (UTC)
- 最早的版本是沒有特別標明,只有在句尾加一個[來源請求]。第二個版本是 。第三個版本是 。再來就是 了。
-- 百楽兎 2007年10月12日 (五) 01:39 (UTC)- 我覺得紅色底線的版本就不錯,有框的也挺好,但是顏色不對。 Mu
©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12日 (五) 01:48 (UTC)- 我是不太喜歡框線版本,因為跨行的時候看起來不順。例如: 國立臺灣大學首段。-- 百楽兎 2007年10月12日 (五) 04:21 (UTC)
- 我覺得紅色底線的版本就不錯,有框的也挺好,但是顏色不對。 Mu
時間必填問題
在搞什麼飛機,為什麼時間成必須選項了?這個模板越弄越不友好了,真討厭! Mu©dener 留 言 2007年11月4日 (日) 23:15 (UTC)
- 不覺得時間改必須選項有什麼不好,這樣編輯者可輕易得知未標明來源文句已存在多久了,過長時間沒人標明來源,無法查證的敘述理應刪除。如果是為了輸入麻煩問題,可使用{{subst:fact/auto|目標文字}}這樣的語法,系統會自動加上日期。:我倒是覺得原本英文的citation needed被譯成「來源請求」很怪,這樣彷彿表示任何人可隨意撰寫未註明引用來源的敘述而後拍拍屁股走人,只要最後掛上此模板來「請求他人加入來源」就好了,實際上撰寫者理應負起舉證責任。究其原義,need被翻譯為請求,但請求字義通常更近於request,兩者完全不同,need更有「必須」的意涵。建議將citation needed譯為「需標明來源」、「需引用來源」一類字詞較為妥切。—雅言(對話) 2007年11月26日 (一) 13:29 (UTC)
- (+)支持,現在的版本很好啊。—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1月10日 (四) 04:08 (UTC)
- 許多編輯對{{subst:fact/auto|目標文字}}這語法並不熟悉;{{来源请求}}或{{Fact}}易記且一目了然;這是個維基項目,編輯們可以隨意給文章添加自己撰寫且合題的內容,然後隨即「拍拍屁股走人」,他人也完全可以輕易地添上個{{来源请求}},對新添內容質疑,或自行查找來源,甚至直接刪除沒有列明出處的可疑內容也無妨。這是編輯者的權利;添加日期、限期刪除來源不明的內容雖有助於維護百科內容的可靠性和可查性,但不應苛刻於添加{{来源请求}}模板的讀者們。日期最好還是恢復為選填。謝謝!--Shibo77 2008年5月16日 (五) 15:58 (UTC)
建議可修改程序為:貼fact模板時即產生目前的時間,相當於目前的subst:Fact/auto,或是恢復選填,或是做一個bot來巡視新貼上的維護性模板,以為它加上日期。 219.68.144.162 (留言) 2008年6月10日 (二) 00:57 (UTC)
- 你的建議目前技術是不可以做到的,要麼直接調模板,要麼用subst:展開,不可能對直接調用的模板其中一部分硬編碼。— fdcn talk — 2008年6月10日 (二) 12:38 (UTC+8) — 2008年6月10日 (二) 04:38 (UTC)
英文版是沒有此要求的,可能只有中文版獨有,所以貼過去會出現一個極難看的大叉叉: [來源請求] 難看難看極難看超級難看超級難看超級難看超級難看超級難看受夠了 (留言) 2008年5月28日 (三) 07:28 (UTC)
- 另外請管理員修改病句「來源請求開始於某年某月某日。」!--Shibo77 2008年6月7日 (六) 17:00 (UTC)
關於取消日期檢查,不妨到客棧說一下,因為模板不是我在做的,有什麼歷史原因我還不清楚,取得其它人的同意後,我可以給改回。— fdcn talk — 2008年6月10日 (二) 12:38 (UTC+8) — 2008年6月10日 (二) 04:38 (UTC)
時間的語法
模板被保護了編輯不了。 可不可以像模板中的13=13日這樣輸入「時間=」替換成「time=」,subst:Fact/auto改成 來源請求/自動 ,全中文的才好記、好用。Gisbrother (留言) 2009年11月6日 (五) 12:24 (UTC)
- 把時間參數命名成「2」更好。—Hkhk59333(留言) 2009年11月13日 (五) 10:34 (UTC)
- 其實中英文語法都可以保留,因為每人都有不同習慣,本人就慣用英文語法。—彼多利奧 (留言) 2009年11月20日 (五) 13:24 (UTC)
- 不矛盾啊,主要是」time=「沒有對應的中文參數,輸入」時間=××××「不起作用。
Bot
可做一個機械人來巡,來為它標上日期。英文版就是這樣做。SignIDlike (留言) 2008年7月3日 (四) 14:01 (UTC)
底色太淺
根本看不出來。--Gilgalad (留言) 2008年12月29日 (一) 22:51 (UTC)
分段
在一段的段首使用這個模板會把這一段併到上一段里去,例子見滿文#滿文創製歷史。應該怎麼解決? Dalt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00:42 (UTC)
- 對,我也發覺了這個問題(見黃子華)。—彼多利奧 (留言) 2009年10月14日 (三) 04:37 (UTC)
不應該叫「來源請求」,應該改為「出處是哪」
「來源請求」實在不通。哪兒有這種表達法?這是哪個中文不好的人編出來的?應該改成「出處是哪」或「出處是什麼」或「出於何典」(較文,普通讀者可能看不懂)。望管理員修改,謝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4.83.3.10(對話|貢獻)於2009年12月25日 (五) 13:08加入。
- (-)反對 並不覺着這樣說不通,用一個正式一點的(學術的)語言應該更好一些。--Zayoo (留言) 2010年10月1日 (五) 13:29 (UTC)
- (-)反對 反對+1。我一看這個詞就懂了。 2013年7月26日 (五) 21:33 (UTC)
- (+)贊成 個人認為「來源請求」用詞比較晦澀。考慮到正式性,我覺得確實可用「出於何典」之類更平實明了的用詞。--西鐵城丶 (留言) 2012年7月8日 (日) 15:11 (UTC)
- (-)反對 我覺得很好--Jacky138 (留言) 2013年10月18日 (五) 21:42 (UTC)
- (+)贊成 來源請求的確有語法問題。而[來源請求]作為標籤,以[出處是哪]短句取代,亦略嫌突兀。應以Phrase(片語?)表示,意思應明確,應簡短並無質問意味。可考慮[出處未明]和[缺少來源] Gserli(留言) 2015年3月1日 (日) 05:17 (UTC)
- (+)贊成 同Gserli.「來源請求」不符中文習慣。"source" or "reference"的中文是「出處」或「典」、「據」。不存在Zayoo所謂「來源請求」更正式的說法。「出處不明」確實可用。冷霧(留言) 2016年2月6日 (六) 13:10 (UTC)
- (+)贊成 「來源請求」實在是無力吐槽。第一次看到 wikipedia 時候看到這個,懵了好半天。白話一點就改成「出處是哪」,文言一些就改成「出自何典」。--Liam 。◕‿◕。 讨论 2019年12月11日 (三) 07:21 (UTC)
- 囧rz……居然沒人意識到有一個模板叫做需明示出處--Key to Sky(討論|貢獻) 2020年7月13日 (一) 22:44 (UTC)
語句
同前面的意見一樣,這個「來源請求」的表達是應該改一下。個人感覺「需要引證」(參考[1])之類的會好許多。--Patcre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2:30 (UTC)
- 附議。--Gilgalad 2010年9月30日 (四) 03:32 (UTC)
- "出處請求"是否好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0月1日 (五) 14:12 (UTC)
- 我覺得「需要來源」就簡單明了,雅俗共賞,呵呵~ AlexHe34 (留言) 2010年10月2日 (六) 03:53 (UTC)
- 至少應該是動賓形式,「需要出處」比「請求出處」好,因為請求的主語只能是人。完整的句子是「(這一段話)需要出處」,而不是「(這一段話)請求出處」。要麼改成「缺少來源」更直接。--Gilgalad 2010年10月2日 (六) 17:20 (UTC)
- 或者「求證」。--Gilgalad 2010年10月2日 (六) 19:15 (UTC)
- 我覺得缺乏參考或缺乏來源最好。來源請求好像很久以前都說過了,但最後又沒有下文。希望今次可以改正。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0月3日 (日) 01:28 (UTC)
- 需要出處比較好,求證的含義不一樣,有希望引起討論的含義,而缺乏xx則感覺被動一些,需要xx或請求xx則更顯得主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0月3日 (日) 14:12 (UTC)
- 我覺得「需要引證」就翻譯得很到位呀。首先是意思清晰明確。其次「引證」二字又對應了「citation needed」的「citation」,多好。強力推薦。--Patcre (留言) 2010年10月3日 (日) 14:59 (UTC)
- 不知「源於何處」怎樣?——雲淡風輕(對話) 2010年10月7日 (四) 16:05 (UTC)
- 「來源請求」確實是很奇怪的譯名;「Citation needed」應該可以用「需註明來源」、「請列明出處」之類的五字短語來表示吧?意思上會變得更明確。—黑桐 (留言) 2010年10月8日 (五) 13:00 (UTC)
- 「來源請求」和「請求來源」沒有甚麼區別,但是「來源請求」會感覺正式一點,比較適合維基百科--Cosmia (留言) 2010年10月9日 (六) 10:00 (UTC)
- 「請」放在開頭較符合中文語法,英文譯成中文大多前後調換,應改為「請求來源」。--Rx5674 (留言) 2010年10月18日 (一) 15:18 (UTC)
總結一下,候選名稱如下:
- 需要引證、需要來源、需要出處、求證
- 缺乏參考、缺乏來源
- 請求來源
- 源於何處
--Gilgalad 2010年10月26日 (二) 21:48 (UTC)
還有:請註明出處、未註明出處、需註明出處--小駱駝商隊 (留言) 2010年11月8日 (一) 07:47 (UTC)
- 需要查證 怎麼樣?
聯合國(常以英文縮寫UN表示)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英語:International security)、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用以取代國際聯盟,去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到2006年12月為止,聯合國共有192個成員國。[需要查證]
--王小朋友(留言) 2012年8月13日 (一) 07:50 (UTC)
這個討論不了了之了?既然從討論中可以看出大家都不滿意現在的「來源請求」譯法,要不哪位管理員就綜合下大家的意見先修改下唄?-Patvoiiage(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16:49 (UTC)
建議取消顏色高亮
在一大段文字中高亮顯示某一句話就感覺像在提醒讀者一定要注意看這一句話。[來源請求]好比在一段話中用字體加粗來表示重要部分。--Fanglongzong ( ♪) 2012年12月9日 (日) 18:17 (UTC)
- 所以建議把顏色換到「來源請求」這四個字上吧,轉移焦點···--Fanglongzong ( ♪) 2012年12月9日 (日) 18:24 (UTC)
- 我建議將顏色換到「來源請求」上,需要來源的句子則在底部加上虛線(例如日語版本的Template:要出典)--M940504(留言) 2013年1月31日 (四) 10:59 (UTC)
- 或者把文字變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2月1日 (五) 01:20 (UTC)
- (-)反對 1.來源請求需要有特定格式來確定不可靠語句範圍 2.特定格式可提醒編者該部分需要提供引證 3.特定格式可提醒讀者該部分可靠性較低 4.所以特定格式有助於提高詞條質量,減輕對讀者的誤導。 Ghcost(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15:36 (UTC)
- (+)支持 有來源請求高亮的頁面整體都看着很不和諧。讓人看起來像是小孩子亂塗亂畫的頁面,不像維基百科條目的風格。--Alexander Misel(留言) 2015年3月23日 (一) 13:10 (UTC)
建議新增reason參數
建議比照英語版新增reason參數,這樣當維基人認為條目某段需要來源時,就可以將他認為某段應掛該模板的理由直接寫在reason=後面,之後其他維基人將滑鼠指標指向該模板時就會浮現理由,就不用像現在要給理由還要用<!---->、摘要或討論頁說明,而其他維基人又未必會看源碼、編輯歷史或討論頁。--RekishiEJ(留言) 2013年7月18日 (四) 03:25 (UTC)
- (+)贊成 建議支持此參數,便於有針對性地查證。--俺 2018年9月4日 (二) 04:40 (UTC)
fact模板難道不該這麼用嗎?
新社花海我一直被回退,但fact理據就是用在沒有來源的句子裏,我詢問Fcuk1203,不知道哪來規定這種情況可以不用來源,我疑惑的是我明明正確使用fact,請求來源為何會被說濫用?--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3:40 (UTC)
- 我來維基百科到現在第一次見識到有條目可以不用給來源,用fact請求來源會被回退的情況發生。--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3:48 (UTC)
- 沒能理解他的理由。參考1打不開,參考2已失效。「交通」章節似乎違反WP:NOT#INFO?--YFdyh000(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4:15 (UTC)
- 交通資訊的來源其實很容易獲得,只要貼個Google Map座標點,就可以在地圖上看到附近的道路配置與公車資訊,這應該算是有效證明。--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12月17日 (二) 05:14 (UTC)
- Google Map是可靠來源一種嗎?--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5:26 (UTC)
- 剛看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維基百科內不應有觀光景點資料是出於哪種規定?,好像這部分收錄有所爭議,姑且先暫時算能收錄好了,畢竟這裏是談fact,所以交通資訊所附上的來源只要有符合方針,其餘我都沒意見的。--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5:30 (UTC)
- 感覺乘車路線是瑣碎信息吧,不然所有地標都可以寫了,而且這經常變動、難以更新和查證。--YFdyh000(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6:32 (UTC)
- 會不會因為太瑣碎而不值得收錄是一個議題,先撇開一邊,單純就資料的可查證角度來說,如果連詳細的地圖都不能作為有一條路是從這花田的門口通過的證明,那各位到底還要找到怎樣的證明才具有足夠可信度?--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12月17日 (二) 08:54 (UTC)
- 但實際不可能標註每項來源吧,只能統稱來自XX地圖,而且公交等信息也容易篡改和變更。錯誤難以被發現和更新,近乎沒有不如不加。以前是否有「交通信息」相關討論?既視感但沒找到。--YFdyh000(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9:04 (UTC)
- 泅水大象,這不用證明呀!我這邊討論不是證明什麼的,只是想問fact用在新社花海有什麼不妥之處,為何會被一直回退,不是這麼用的嗎?--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12:55 (UTC)
- 我只是點出交通資訊、尤其是主要連外道路的介紹要找參考來源不難,所以此處的部分討論應該是這些瑣碎資訊適不適合收錄於條目之中,而不全部都是適合使用fact模板的情況。把兩種問題混在一起討論很容易模糊了焦點。--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12月17日 (二) 13:47 (UTC)
- 閣下是說交通資訊不適合使用fact嗎?--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8日 (三) 13:14 (UTC)
- 我只是說那是真正的議題,別亂替我下結論。--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12月18日 (三) 14:01 (UTC)
- 閣下別生氣,我沒那意思,只是不懂閣下所言才要再確認看看,如此而已,何來下結論可言?--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9日 (四) 02:38 (UTC)
- 我只是說那是真正的議題,別亂替我下結論。--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12月18日 (三) 14:01 (UTC)
- 閣下是說交通資訊不適合使用fact嗎?--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8日 (三) 13:14 (UTC)
- 我只是點出交通資訊、尤其是主要連外道路的介紹要找參考來源不難,所以此處的部分討論應該是這些瑣碎資訊適不適合收錄於條目之中,而不全部都是適合使用fact模板的情況。把兩種問題混在一起討論很容易模糊了焦點。--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12月17日 (二) 13:47 (UTC)
- 剛看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維基百科內不應有觀光景點資料是出於哪種規定?,好像這部分收錄有所爭議,姑且先暫時算能收錄好了,畢竟這裏是談fact,所以交通資訊所附上的來源只要有符合方針,其餘我都沒意見的。--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5:30 (UTC)
- Google Map是可靠來源一種嗎?--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05:26 (UTC)
- 交通資訊的來源其實很容易獲得,只要貼個Google Map座標點,就可以在地圖上看到附近的道路配置與公車資訊,這應該算是有效證明。--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12月17日 (二) 05:14 (UTC)
Fcuk1203有說到重點,他問我當時放fact沒有說原因,所以我是提議fact應該設個使用理據,以免除這樣的爭議發生。--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7日 (二) 12:57 (UTC)
- 類似議題以前討論過,請參考維基百科討論:可供查證#是否句句都要有來源?當時百樂免君質疑的方針條文仍掛在上面:「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質疑或可能被質疑的內容都應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Kolyma(留言) 2013年12月18日 (三) 11:23 (UTC)
- 我看了Fcuk1203給Hanteng留言以及Fcuk1203給Choufanging留言,都只表示:「感謝您的補充來源,結束了一無謂的口舌之爭。」我還是看不出來我放fact錯在哪裏,各位都沒告訴我為什麼我會被一直回退掉?--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8日 (三) 13:13 (UTC)
- 建議不必再追究「錯在哪裏」,上面所舉的舊討論已顯示方針的解讀有歧見,難以論斷對錯。至於「為什麼被一直回退」,Fcuk1203 君曾經提過:「自己請查證,第一段種苗場條目已說明」,表示他認為至少該部分不應該再被質疑,而您卻依然無差別地掛模板。(如果解讀有錯,請 Fcuk1203 君指正。)當然這是從「可疑的內容才需要寫出來源」的角度來思考,若是以「句句都要有(寫出)來源」作為標準,那麼即使是世人皆知的常識,也可以將模板掛得心安理得。-Kolyma(留言) 2013年12月18日 (三) 15:01 (UTC)
- 同Kolyma,下次若再發生,建議使用cn模板,若行可以補一個來源做示範,不過查證責任應該是在提供內容的那一方。--❦‽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18日 (三) 15:28 (UTC)
- 姑且暫時不論Fcuk1203回退我放fact動機為何,單就看Kolyma所言就已經足夠,這也是我會提議將模板設個使用理據的原因,如此才可以理直氣壯地回退他人濫用fact,否則不知道的人還以為fact模板用在沒來源的句子裏就放,這樣情況就會變成Kolyma所言以「句句都要有(寫出)來源」作為標準,我想我應該不會是第一位會出現這種放fact模板的人吧?--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9日 (四) 02:43 (UTC)
- 建議不必再追究「錯在哪裏」,上面所舉的舊討論已顯示方針的解讀有歧見,難以論斷對錯。至於「為什麼被一直回退」,Fcuk1203 君曾經提過:「自己請查證,第一段種苗場條目已說明」,表示他認為至少該部分不應該再被質疑,而您卻依然無差別地掛模板。(如果解讀有錯,請 Fcuk1203 君指正。)當然這是從「可疑的內容才需要寫出來源」的角度來思考,若是以「句句都要有(寫出)來源」作為標準,那麼即使是世人皆知的常識,也可以將模板掛得心安理得。-Kolyma(留言) 2013年12月18日 (三) 15:01 (UTC)
我在另一個問題也有問Distinguish模板的使用理據,可是好像談到現在要擬議使用理據,全部的人討論聲就嘎然而止,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既然Kolyma勸我用自己思考,不該用以「句句都要有(寫出)來源」作為標準,那麼規範個使用理據,好讓以後使用起來不但心安理得,也能理直氣壯,不正是能呼應Fcuk1203原先的問題(他問我放fact沒講原因)嗎?--\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19日 (四) 13:52 (UTC)
我覺得像中華民國文化部、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這樣掛太誇張了。看起來像不擅作筆記、每句都畫底線標注重點的學生課本一樣,有礙閱讀。建議掛上Template:Refimprove和Template:Refimprovesect模板就好了。--KevinSET 2013年12月22日 (日) 01:11 (UTC)
- 心得一:走火入魔。
- 心得二:掛模板的人多,解決問題的人少。
- --Kolyma(留言) 2013年12月22日 (日) 02:00 (UTC)
- 你們討論出來也沒說規定如何不能放fact,跟你們說要制定使用理據可免除爭議,你們也沒下文,我只好用自己思維去設想fact用在沒來源的句子裏,既然維基百科討論:可供查證#是否句句都要有來源?討論也沒有下文,不應以「句句都要有(寫出)來源」作為標準出於何種規定也沒說,我放fact也是很合理,別只因為你們拿不出理據,也拿不出任何規定之下,眼見fact就想除之而後快,你們何不正視fact這問題,反而責怪使用fact的人?真是怪哉!--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22日 (日) 07:09 (UTC)
- (*)提醒: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Kolyma(留言) 2013年12月23日 (一) 13:04 (UTC)
- 仔細看了一下,中華民國文化部、外部連結的官網就有說明了,像是歷任首長和成立沿革,根本不必掛一堆fact。--KevinSET 2013年12月23日 (一) 13:46 (UTC)
- (*)提醒: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Kolyma(留言) 2013年12月23日 (一) 13:04 (UTC)
- 你們討論出來也沒說規定如何不能放fact,跟你們說要制定使用理據可免除爭議,你們也沒下文,我只好用自己思維去設想fact用在沒來源的句子裏,既然維基百科討論:可供查證#是否句句都要有來源?討論也沒有下文,不應以「句句都要有(寫出)來源」作為標準出於何種規定也沒說,我放fact也是很合理,別只因為你們拿不出理據,也拿不出任何規定之下,眼見fact就想除之而後快,你們何不正視fact這問題,反而責怪使用fact的人?真是怪哉!--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22日 (日) 07:09 (UTC)
經過這幾天沉寂,我幾乎忘了我的「本位」,所以我決定放手不管fact,自動退出該討論,先前有冒犯各位之處,請多包涵。先前我用fact都出於合理的理由,而且我開這討論是為各位知道fact模板有這漏洞(這漏洞已由Kolyma提出Wikipedia: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來防止而暫時獲得解決,但此做法仍會有爭議),但我言出要退出該討論,故不再繼續延伸此討論,謝謝各位。--Nantou222(留言) 2013年12月29日 (日) 08:18 (UTC)
重提取消{{fact}}顏色高亮
在一大段文字中高亮显示某一句话就感觉像在提醒读者一定要注意看这一句话。[來源請求]好比在一段话中用字体加粗来表示重要部分。--Fanglongzong ( ♪) 2012年12月9日 (日) 18:17 (UTC)
@Alexander Misel @Fanglongzong @Shizhao @M940504 @Ghcost
有關討論似乎無疾而終了。我的看法是,沒有來源的字句不應比正文得到更多關注,現在的做法就像是老師批改作文般突出錯處,但是對大多數讀者來說他們並無意欲/責任做個好學生補充來源或作修正,反倒會在閱讀時被這些被突出的文句吸引視線,讓不可信的資料成為了他們的第一印象。建議同類模板(如{{or}})仿效英語維基將相關文句變作灰色或日語維基只在底下加虛線,讓有心的編者得以修改,也避免一般讀者把重點放在可疑而非可靠的資訊。— lssrn|talk 來投個票吧 2016年1月31日 (日) 13:39 (UTC)
- 底下加虛線會比較好。用背景顏色的話可能會讓色盲的讀者難以看到。--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1月31日 (日) 15:54 (UTC)
- 同意加底線。不用每次ctrl+f才找到。話說來個波浪紋也不錯哈哈。—AT 2016年1月31日 (日) 16:00 (UTC)
- 加別的就不顯眼了嗎?每次看到高亮我都是跳過去的。要說避免讀者看下去,不如把來源請求的字樣提到開頭來的靠譜。--淺藍雪❉ 2016年1月31日 (日) 16:14 (UTC)
- 支持加虛線。--Kuailong™ 2016年1月31日 (日) 16:30 (UTC)
- 加虛線+1。--祝維基百科生日快樂的Carrotkit 2016年1月31日 (日) 16:35 (UTC)
- 或者用小工具控制?啟用了某個gadget的用戶才會看到高亮背景,其他用戶則不加提示(包括底線)或減弱內容(如變為灰色)。的確沒必要為維護便利而影響讀者體驗。--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6年2月1日 (一) 01:50 (UTC)
- 其實可以把各種維護元素都加進去……每個模板弄一個小工具太雜了。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日 (一) 02:33 (UTC)
- 將相關文句變作灰色+1--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2月1日 (一) 03:56 (UTC)
- 同支持灰色,既不會和別的符號混淆,也不會突顯該句。--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日 (一) 06:00 (UTC)
- 支持灰字+1--Panintelize (talk-contrib) 藥理學 專題 2016年2月2日 (二) 12:19 (UTC)
- (+)支持--維基小霸王(留言) 2016年2月3日 (三) 10:51 (UTC)
意見不一,來個投票麼?— lssrn|talk 2016年2月2日 (二) 06:16 (UTC)
- (+)支持灰字--4Li 2016年2月3日 (三) 21:49 (UTC)
如果說這樣呢[來源請求]?——C933103(留言) 2016年2月2日 (二) 08:34 (UTC)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quis ultrices felis, eu euismod sapien. Maecenas ipsum ante, fringilla sit amet nibh at, congue bibendum ipsum. Aliquam erat volutpat. Aenean fringilla, lorem eget maximus porttitor, nibh elit consequat turpis, ut consequat metus odio eu lorem. Phasellus a risus ac turpis auctor ultricies ultricies ac risus. Duis fermentum enim at tristique semper. Phasellus aliquet ac nisi quis varius. Suspendisse eget cursus ante, id condimentum tellus. Nullam diam felis, tempor a augue non, varius tristique ex.[來源請求]
- 這個如果文句長達數行的話會比較眼花…— lssrn|talk 2016年2月3日 (三) 11:39 (UTC)
- 那…減色減寬度試試: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quis ultrices felis, eu euismod sapien. Maecenas ipsum ante, fringilla sit amet nibh at, congue bibendum ipsum. Aliquam erat volutpat. Aenean fringilla, lorem eget maximus porttitor, nibh elit consequat turpis, ut consequat metus odio eu lorem. Phasellus a risus ac turpis auctor ultricies ultricies ac risus. Duis fermentum enim at tristique semper. Phasellus aliquet ac nisi quis varius. Suspendisse eget cursus ante, id condimentum tellus. Nullam diam felis, tempor a augue non, varius tristique ex.[來源請求]——C933103(留言) 2016年2月3日 (三) 12:41 (UTC)
- 我覺得減了也是很眼花。--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2月4日 (四) 14:13 (UTC)
- 那…減色減寬度試試: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quis ultrices felis, eu euismod sapien. Maecenas ipsum ante, fringilla sit amet nibh at, congue bibendum ipsum. Aliquam erat volutpat. Aenean fringilla, lorem eget maximus porttitor, nibh elit consequat turpis, ut consequat metus odio eu lorem. Phasellus a risus ac turpis auctor ultricies ultricies ac risus. Duis fermentum enim at tristique semper. Phasellus aliquet ac nisi quis varius. Suspendisse eget cursus ante, id condimentum tellus. Nullam diam felis, tempor a augue non, varius tristique ex.[來源請求]——C933103(留言) 2016年2月3日 (三) 12:41 (UTC)
加底線+1,不過要用醒目的顏色。--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6年2月2日 (二) 12:19 (UTC)
- 日文維基用的是虛線,並且利用了MediaWiki:Common.css(連結)。——凝(✉) 2016年2月4日 (四) 10:50 (UTC)
/* * {{要出典範囲}}の下線部を標準的なディスプレイで表示したときのみ表示されるようにするクラス。 * 2009-01-03 by [[User:mizusumashi]] */ @media screen { .fix-domain { border-bottom:dashed 1px; } }
- 灰色的話要考慮無障礙…… --達師 - 334 - 554 2016年2月5日 (五) 08:25 (UTC)
- 我覺得加虛線要比現在的顏色高亮要好一些。--1=0,歡迎河北維基人加入QQ群331736133 2016年2月5日 (五) 11:44 (UTC)
- (!)意見桔黃是要求注意的顏色,換成#eaeaea就行了。--天天 (留言) 2016年2月6日 (六) 20:59 (UTC)
- 測試過色盲後,發現英文的灰底不親和,連WCAG 1.0都不通過,中文的色調就沒問題。補上DreamLiner的提議和白底;所以加虛線更好點,也不用考慮色盲問題。--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1日 (四) 20:31 (UTC)
- 色盲的人能分出灰色和白色的區別啊。而且還是下劃線吧,框是在太花哨了。--天天 (留言) 2016年2月11日 (四) 20:41 (UTC)
- 測試過色盲後,發現英文的灰底不親和,連WCAG 1.0都不通過,中文的色調就沒問題。補上DreamLiner的提議和白底;所以加虛線更好點,也不用考慮色盲問題。--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1日 (四) 20:31 (UTC)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quis ultrices felis, eu euismod sapien. Maecenas ipsum ante, fringilla sit amet nibh at, congue bibendum ipsum. Aliquam erat volutpat. Aenean fringilla, lorem eget maximus porttitor, nibh elit consequat turpis, ut consequat metus odio eu lorem. Phasellus a risus ac turpis auctor ultricies ultricies ac risus. Duis fermentum enim at tristique semper. Phasellus aliquet ac nisi quis varius. Suspendisse eget cursus ante, id condimentum tellus. Nullam diam felis, tempor a augue non, varius tristique ex.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quis ultrices felis, eu euismod sapien. Maecenas ipsum ante, fringilla sit amet nibh at, congue bibendum ipsum. Aliquam erat volutpat. Aenean fringilla, lorem eget maximus porttitor, nibh elit consequat turpis, ut consequat metus odio eu lorem. Phasellus a risus ac turpis auctor ultricies ultricies ac risus. Duis fermentum enim at tristique semper. Phasellus aliquet ac nisi quis varius. Suspendisse eget cursus ante, id condimentum tellus. Nullam diam felis, tempor a augue non, varius tristique ex. [來源請求]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quis ultrices felis, eu euismod sapien. Maecenas ipsum ante, fringilla sit amet nibh at, congue bibendum ipsum. Aliquam erat volutpat. Aenean fringilla, lorem eget maximus porttitor, nibh elit consequat turpis, ut consequat metus odio eu lorem. Phasellus a risus ac turpis auctor ultricies ultricies ac risus. Duis fermentum enim at tristique semper. Phasellus aliquet ac nisi quis varius. Suspendisse eget cursus ante, id condimentum tellus. Nullam diam felis, tempor a augue non, varius tristique ex. 沒仔細算,估摸着寫的。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2日 (五) 07:20 (UTC)
- @Liangent:在Fx44.0.1是完全出界了,簡簡單單祇加一條底下虛線不好嗎?--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2月12日 (五) 08:06 (UTC)
- 非要弄框麼?虛線多簡單直接。--202.175.94.115(留言) 2016年2月12日 (五) 18:08 (UTC)
- 這個如何?--Stang 16 2016年2月13日 (六) 08:26 (UTC)
- 這個就是最初的兩個選項之一,但有編者擔心色盲的人會看不到。— lssrn|talk 2016年2月13日 (六) 09:19 (UTC)
- 這個配色在Large中的4.5:1,Small中的4.5:1、7:1比例下,無論有沒有色盲,都會出現看錯或看不清的情況的。--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3日 (六) 09:33 (UTC)
- 這個就是最初的兩個選項之一,但有編者擔心色盲的人會看不到。— lssrn|talk 2016年2月13日 (六) 09:19 (UTC)
- 這個如何?--Stang 16 2016年2月13日 (六) 08:26 (UTC)
(?)疑問Template:Or模版也和Template:Fact模版用同樣的色調,如修定的方案得到共識通過,那也適用於Template:Or吧?--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7日 (三) 04:49 (UTC)
- 是的,如果有其他同類模板都會一同更改。— lssrn|talk 2016年2月17日 (三) 06:49 (UTC)
小結
我根據目前討論大致分了四個方案,大家看看怎麼樣:
- 方案一:整段加上淺灰框線,將文句變成灰色,但稍為加深深度至滿足WCAG
- 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
- 方案二:每行加上淺灰框線,將文句變成灰色,但稍為加深深度至滿足WCAG
- 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
- 方案三:更改目前的高亮底色
- 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
- 方案四:用底線
- 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
— lssrn|talk 2016年2月16日 (二) 09:44 (UTC)
@Lssrn:方案一和方案二顯示出來是一樣的。—— 烈羽☀ 2016年2月17日 (三) 03:10 (UTC)- 已被修正。喜歡方案三。—— 烈羽☀ 2016年2月17日 (三) 04:59 (UTC)
- 注意換行的兩側。話說我覺得方案一比較好看--Liaon98 我是廢物 2016年2月17日 (三) 03:17 (UTC)
- 只要不會令讀者第一眼就誤會這段文字是強調該段落或條目的重要文字就行(個人覺得方案四好)。另外,方案一、二的文字顏色建議改成#484848,更顯眼一些。過幾天後沒人再提議就投票吧?--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7日 (三) 04:37 (UTC)
- @烈羽::我把第一個改了下。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7日 (三) 04:49 (UTC)
- 二和三的問題主要是行數多了就會出現一條一條顏色交錯的橫線,我覺得不好看……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7日 (三) 05:04 (UTC)
- 方案五:更改目前的高亮底色並把多行的底色連成一片
- 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
試試這個?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7日 (三) 05:07 (UTC)
- 正想提議,但又想到萬一是這樣:
- 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來源請求]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
- —— 烈羽☀ 2016年2月17日 (三) 05:14 (UTC)
- 問題不大吧,都是有問題的地方,可以跳過不讀的。或者說,你覺得 一些文字{{fact|一些文字一些文字}}一些文字 和 一些文字{{fact|一些文字}}{{fact|一些文字}}一些文字 語義有區別不?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7日 (三) 05:20 (UTC)
- 其實我的問題是 一些文字1{{fact|一些文字2}}一些文字3{{fact|一些文字4}} 2和4因換行而靠近時會黏在一起,個人覺得不好看。但如果用跳過不讀來想的話就沒差了(雖然我通常還是會讀)。—— 烈羽☀ 2016年2月17日 (三) 05:33 (UTC)
- 做了個例子,看看效果如何。
- 其實我的問題是 一些文字1{{fact|一些文字2}}一些文字3{{fact|一些文字4}} 2和4因換行而靠近時會黏在一起,個人覺得不好看。但如果用跳過不讀來想的話就沒差了(雖然我通常還是會讀)。—— 烈羽☀ 2016年2月17日 (三) 05:33 (UTC)
- 問題不大吧,都是有問題的地方,可以跳過不讀的。或者說,你覺得 一些文字{{fact|一些文字一些文字}}一些文字 和 一些文字{{fact|一些文字}}{{fact|一些文字}}一些文字 語義有區別不?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7日 (三) 05:20 (UTC)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 效果來看,方案一就顯得容易分辨了。(PS:後者的情況會有嗎?既然兩個句子在鄰近,那怎不一起標?除非兩句子不是同一段落,但那樣就已隔一行,這也不能分辨嗎?)。--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7日 (三) 06:21 (UTC)
- 方案一在Firefox44.0.2是如下,框線出界交叉重疊:--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2月18日 (四) 03:21 (UTC)
- 效果來看,方案一就顯得容易分辨了。(PS:後者的情況會有嗎?既然兩個句子在鄰近,那怎不一起標?除非兩句子不是同一段落,但那樣就已隔一行,這也不能分辨嗎?)。--顛倒的六花醬,喜愛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7日 (三) 06:21 (UTC)
(!)意見,方案二行與行中間夾着兩條橫線感覺很差(而且似乎不能適應行高,字體或行距稍有不同就會有出界情況);方案一要看瀏覽器的支持程度(有些瀏覽器行中間沒框,但有些則顯示與方案二相同);方案三和五還是要考慮用色是否無障礙;所以方案四其實是最穏妥的,當然如果方案三和五用對了顏色的話,也是可行的。--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2月17日 (三) 06:34 (UTC)
(!)意見:謝謝各位修正。感覺方案三和四比較平實不花哨,方案五對中間句子有壓迫感。— lssrn|talk 2016年2月17日 (三) 06:49 (UTC)
- 有點跑題:一段文字中有這麼多有問題的就不應該全部塗色了……要麼掛上{{unreferenced section}}要麼整段刪掉。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7日 (三) 07:18 (UTC)
- 應該是{{Refimprovesect}},假定中間句子有來源。但是這個模板的警告性比較弱,不能突出可疑句子的問題,也沒有「本章節可能含有原創研究」的小模板(只有{{Original research|段落}}的大模板)。而且在一個大章節中可能只有一段是這樣,那就要在那個段落前用「本段落…」,但如果兩三個段落都是這樣又要在一個章節內掛上數個小模板,比較混亂,所以有時候也是會在這種情況上用到的。— lssrn|talk 2016年2月17日 (三) 07:28 (UTC)
- 能不能連文字的顏色一起作更改,現在方案的底色太難看出來了(不應走極端吧,從太明顯直接到看不出)。烏拉跨氪 2016年2月22日 (一) 09:35 (UTC)
- 如此花哨,還不如取消這種樣式。需要證實的內容[來源請求],需要證實的內容[來源請求],如前述舉例,前一種不是很乾淨清爽麼,而且現在英文維基的該模板已經不再有突出顯示部分的標記了,反而可以讓有心編纂者留意到該部分內容,而讓普通閱讀者弱化掉這部分內容。--😇萌©動⚢之⚣心💌所有維基人都在說謊😘為分享全球知識而努力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萬歲😝以讓世界更萌的態度致力於使世界更萌🙏中文維基13年🚭維基百科15年💑如需聯繫,請@[[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2日 (一) 20:56 (UTC)
- 取消樣式的話首先會導致混淆,「不需要證實的內容,需要證實的內容[來源請求]」去掉底色就會變成「不需要證實的內容,需要證實的內容[來源請求]」;其次這樣並不會弱化內容,沒有特別標記的文字一般會被當成是普通正文讀掉,反而是強化了內容。因此我不支持這個做法。— lssrn|talk 2016年2月23日 (二) 12:22 (UTC)
- 英文維基的這個模板就取消了任何修飾樣式啊。看着更加乾淨清爽。--😇萌©動⚢之⚣心💌所有維基人都在說謊😘為分享全球知識而努力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萬歲😝以讓世界更萌的態度致力於使世界更萌🙏中文維基13年🚭維基百科15年💑如需聯繫,請@用戶:lyliylytl 2016年2月24日 (三) 20:22 (UTC)
- 取消樣式的話首先會導致混淆,「不需要證實的內容,需要證實的內容[來源請求]」去掉底色就會變成「不需要證實的內容,需要證實的內容[來源請求]」;其次這樣並不會弱化內容,沒有特別標記的文字一般會被當成是普通正文讀掉,反而是強化了內容。因此我不支持這個做法。— lssrn|talk 2016年2月23日 (二) 12:22 (UTC)
投票
已經數天沒有新意見了,不如來個簡單投票作結吧,可正負可多選,正減負後票數最多的方案將套用於{{fact}}、{{or}}、{{Citation needed span}}、{{full}}(以及其他使用高亮標記問題句子的模板,如有遺漏請添加)。由於方案一在某些瀏覽器會出現顯示問題,因此先行去掉。— lssrn|talk 2016年2月21日 (日) 10:02 (UTC)
- 不好意思,我也把方案二拿掉,因為在Firefox44.0.2,如果在一些設定了不同的固定行高的模板/表格/信息框使用{{fact}},方案二也會有框線重疊問題:另外,搞投票不要這麼突然,預告一下給大家明確的冷靜期考慮才好開始。--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2月21日 (日) 11:11 (UTC)
- 謝謝,之前沒有搞投票的經驗,那現在就先擱這裏,待大家慢慢考慮後才投票吧,暫時不設任何時限了。— lssrn|talk 2016年2月22日 (一) 10:10 (UTC)
方案三
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這是中間句子,這是中間句子。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來源請求]
- (+)支持這個。相比方案五來源請求的標識不會與上一行的背景色重合,總體更加美觀。Innocentius(留言) 2016年2月26日 (五) 03:45 (UTC)
- (+)支持:感覺很清爽。--Kolyma(留言) 2016年2月27日 (六) 05:04 (UTC)
- (+)支持--Panintelize(talk-contrib)藥理學 專題經濟學專題 2016年2月28日 (日) 11:08 (UTC)
方案四
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這是中間句子,這是中間句子。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來源請求]
- (+)支持。點亮台灣(留言) 2016年2月21日 (日) 21:30 (UTC)
- 都忘記自己投了,(+)支持這個,就像用文書軟件打錯字時出現的底線般,對普通讀者清晰易明且不搶眼。— lssrn|talk 2016年2月24日 (三) 16:45 (UTC)
- (+)支持,簡潔又清楚的標示該句。-- Patema Talk me 2016年2月26日 (五) 09:42 (UTC)
方案五
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這是中間句子,這是中間句子。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維基百科全書還有其他多國語言的版本,如果您需要使用外文進行參與,請到這裏尋找您要的語種。[來源請求]英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現在已有超過4,000,000個條目。[來源請求]
- 這個似乎好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2月22日 (一) 02:57 (UTC)
- 我也(+)支持這一種--1=0,歡迎河北維基人加入QQ群331736133 2016年2月23日 (二) 12:27 (UTC)
- (+)支持這一個--印天胤議 2016年2月24日 (三) 11:06 (UTC)
- (+)支持,淡淡的底色在下喜歡。--深愛學習的Engle躍【✉✈№】抱着元素一直團團轉! 2016年2月26日 (五) 03:40 (UTC)
- (+)支持:還是覺得字要淺一點,但是現在能選的方案就這些,喜歡的就只有這個了--Liaon98 我是廢物 2016年2月26日 (五) 09:44 (UTC)
- lssrn|talk 2016年2月26日 (五) 12:39 (UTC) 如果有提議的話做一個出來當作新方案投票也是可以的啊。—
- 這個不錯--Stang 16 2016年2月28日 (日) 02:53 (UTC)
- (+)支持行間補滿底色看起來比較好。--LHD(留言) 2016年3月2日 (三) 05:26 (UTC)
- (+)支持:底色連片瀏覽感受更佳。--小老虎3018(留言) 2016年3月4日 (五) 15:02 (UTC)
- 似乎已有定論?— lssrn|talk 2016年3月5日 (六) 05:48 (UTC)
結論
似乎以上已初步達成共識,使用方案5.請相關技術人員修改{{fact}}謝謝。--Stang 16 2016年3月5日 (六) 07:33 (UTC)
- 結果樣式[來源請求]
- ping設計者@Liangent:還有{{or}}、{{Citation needed span}}、{{full}}。— lssrn|talk 2016年3月5日 (六) 07:57 (UTC)
請設計者@Liangent務必添加一個CSS類名,讓用戶可以自定義樣式。--Gqqnb(留言) 2016年3月9日 (三) 01:33 (UTC)- 哦,現在已經有了
template-facttext
,那只需要改Common.css就可以了。--Gqqnb(留言) 2016年3月9日 (三) 01:36 (UTC)- 已經更新了。另外,文字顏色變淺一點是否更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3月9日 (三) 02:52 (UTC)
- {{Citation needed span}}似乎未有更新(其實這個模板用途和其他重複,廢掉也可以)。另不反對文字變淺。— lssrn|talk 投票/討論 2016年3月9日 (三) 09:06 (UTC)
- {{Citation needed span}}是另外一種模式,中文和英文還不太一樣。所以沒有改。如果文字變淺,有什麼具體實現方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3月15日 (二) 03:36 (UTC)
- 應可仿效上面方案一把color加進去,像這樣。— lssrn|talk 試用新jp模板 2016年3月18日 (五) 04:34 (UTC)
- 維持現在的黑色就算了,變淺的話降低了背景和文字的對比度,這樣又要考慮無障礙問題,除非可以證明上面變淺的效果對於色弱者無大問題。--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3月18日 (五) 04:39 (UTC)
- 看要遵從哪一個標準:滿足WCAG 2.0 AA級、滿足WCAG 2.0 AAA級、滿足WCAG 1.0對比度、滿足WCAG 1.0色差、普通文字。— lssrn|talk 試用新jp模板 2016年3月18日 (五) 05:14 (UTC)
- 維持現在的黑色就算了,變淺的話降低了背景和文字的對比度,這樣又要考慮無障礙問題,除非可以證明上面變淺的效果對於色弱者無大問題。--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6年3月18日 (五) 04:39 (UTC)
- 應可仿效上面方案一把color加進去,像這樣。— lssrn|talk 試用新jp模板 2016年3月18日 (五) 04:34 (UTC)
- 完成:已經更新(通過更新 {{fix-span}}),但是模板中已經有了前景色,我在更新的時候保留了下來。--⚞★⚟ 2016年4月5日 (二) 15:30 (UTC)
- {{Citation needed span}}是另外一種模式,中文和英文還不太一樣。所以沒有改。如果文字變淺,有什麼具體實現方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3月15日 (二) 03:36 (UTC)
- {{Citation needed span}}似乎未有更新(其實這個模板用途和其他重複,廢掉也可以)。另不反對文字變淺。— lssrn|talk 投票/討論 2016年3月9日 (三) 09:06 (UTC)
- 已經更新了。另外,文字顏色變淺一點是否更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3月9日 (三) 02:52 (UTC)
意見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方案五和方案一會讓上下行未標記的文本閱讀起來有點「壓抑」……😷——凝(✉) 2016年3月20日 (日) 16:43 (UTC)
- 我之前提過這個問題了,但社群似乎不太介意 囧rz...— lssrn|talk 試用新jp模板 2016年3月20日 (日) 16:57 (UTC)
- 無奈共識是方案五最多人支持,另一點就是現在方案五配色令我有點難找出段落哪裏開始是來源請求,英文版至少還有外框沒那麼難分辨。-- Patema Talk me 2016年3月21日 (一) 07:38 (UTC)
- 剛發現手機版沒有更新,是技術限制嗎?— lssrn|talk 試用新jp模板 2016年3月21日 (一) 12:24 (UTC)
- 這種情況在網頁位址後面加上 ?action=purge 再打開頁面就能解決。--⚞★⚟ 2016年4月5日 (二) 15:01 (UTC)
- 我也有點難找出段落哪裏開始是來源請求,以及到哪裏結束,顏色太淡了。-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6年3月21日 (一) 14:47 (UTC)
- 所以一開始其實不應該搞投票,維基裏很多人都不是pro,投票結果只會流於民粹,選了一個似好而不好的方案出來。--113.52.109.39(留言) 2016年3月27日 (日) 07:34 (UTC)
- 那應該以甚麼方法來決定選用哪個方案?-- Patema Talk me 2016年3月27日 (日) 08:09 (UTC)
- 用底色的話,本來background-color 就夠了,改margin 和padding 很容易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凝(✉) 2016年4月13日 (三) 13:02 (UTC)
灰色部分建議使用 DarkSlateGray
做前景色。--⚞★⚟ 2016年4月5日 (二) 15:19 (UTC)
- 假如有小工具能夠在一定條件下改變高亮顏色,那麼就太好了。--就是他 ☞ Q 「參觀 我的用戶頁 」「有事請 給我留言 」 2016年4月7日 (四) 12:46 (UTC)
- 特定條件這種很難吧?每款瀏覽器顯示效果都不同,很難做到一致。(還是覺得方案4的好)-- Patema Talk me 2016年4月8日 (五) 08:40 (UTC)
如果只把文字標記成灰色,不加外邊框呢?會難以分辨嗎?--Nbdd0121(留言) 2016年4月8日 (五) 16:18 (UTC)
- @Nbdd0121:有些螢幕的亮度或對比度不高,會難以看清,我用以前4:3的螢幕試就有點和白色背景混合了。-- Patema Talk me 2016年4月13日 (三) 11:47 (UTC)
- 看了下英文版,似乎並不標記文本。與我們的用法不太一樣--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4月14日 (四) 02:58 (UTC)
- 標記文本是為了方便編輯找到哪段或哪句要來源或是原創,如果沒標的要怎查找?(有沒有哪位編輯常在英文維基百科的解釋一下?)-- Patema Talk me 2016年4月14日 (四) 06:15 (UTC)
- 看了下英文版,似乎並不標記文本。與我們的用法不太一樣--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4月14日 (四) 02:58 (UTC)
模板bug
使用第一種方法內容出現「=」似乎會整段消失,例如我想將「1 丁 = 24 X 3 公分」加上fact模板就會變成:
[來源請求]
Citation needed的中譯
目前翻譯成來源請求,不過各位會不會覺得譯成需來源比較通順?--RekishiEJ(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3:46 (UTC) 請求來源→需來源 2018年1月19日 (五) 13:47 (UTC)
- 我覺得應該是:需要來源,四個字更加清楚。--雲間守望 2018年1月20日 (六) 05:57 (UTC)
- 「來源請求」已經名聲在外了(1 2),不建議修改。--Yangfl(留言) 2018年1月20日 (六) 06:37 (UTC)
- 不用考慮那些網站,反正我們改譯名,它們到後來也會更名的。--RekishiEJ(留言) 2018年1月20日 (六) 12:58 (UTC)
- 個人觀感:「需來源」偏口語,簡潔但不夠書面和正式。「需要來源」很清楚,但也有點口語化。「缺來源」可能較簡潔、書面和平實。「缺少來源」警示意味更濃、更急迫,匹配目前外觀設計(背景着色)。「來源請求」不算好翻譯,但已廣為人知並變成特色之一。--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21日 (日) 02:44 (UTC)
- 缺少來源比較好。不過不改也沒有什麼問題。--Temp3600(留言) 2018年1月21日 (日) 08:05 (UTC)
- 雞肋。特色條目那次就是這樣。——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22日 (一) 01:07 (UTC)
- 樓上不得不+1。--Yangfl(留言) 2018年1月22日 (一) 06:22 (UTC)
- 強烈反對,[來源請求]已經是常用維基術語,不需要為了修改而修改。--Kuailong™ 2018年1月24日 (三) 19:00 (UTC)
- {{查證請求}}是類似的情況,「需要查證」會比較通順和自解釋。如果更名,還需設立相關的重定向,以及改變習慣,而收效可能不大。將「xx請求」理解為對請求標記的類型的書面自解釋也是可以的,畢竟這個標識本身不該成為被閱讀文章的一部分(但顯示上如此,非腳註或懸停提示)。目前並不統一,例如{{Third-party-inline}}非「第三方來源請求」。{{Verify_credibility}}的「[來源可靠?]」理解無問題,但閱讀上似乎也怪怪的。--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25日 (四) 00:08 (UTC)
- {{Fact}}用「源出何處」。此用於,內容看似正常,但缺少來源,故請求來源。
- {{Verify source}}用「需再查證」。此用於,內容與其所引據可能不符。
- {{Verify_credibility}}用「來源有疑」。此用於,引據之來源有疑,例非官方fb, Youtube。
- {{Third-party-inline}}用「需要第三方引證」。此用於,來源自說自話,需要其他方引證。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6日 (五) 11:24 (UTC)
- 上述寫法過於文言,不合現代標準漢語。--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27日 (六) 01:03 (UTC)
- 在下不敢僭稱古雅,但在下認為上述標籤,現代人看得懂,南方人看得懂,北方人看得懂,近代人也可猜到。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4:02 (UTC)
- 看得懂不代表合適,不支持此風氣,目前某些方針行文也有此情況。--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7:14 (UTC)
- 「老子寫文愛這樣,他人讀文全靠猜」,對不? 囧rz...——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30日 (二) 01:51 (UTC)
- 古風公文s:著作權法_(民國105年)、s:第43/99/M號法令、s:保護文學及藝術著作之伯恩公約,就不是現代中文?只有北方口語才是現代中文?
- cwek閣下誤會了。溝通之前提為對方明白,所以在下強調現代人看得懂。
- 另,上述2,3,4號標示,連古風也稱不上。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30日 (二) 11:54 (UTC)
- 在下不敢僭稱古雅,但在下認為上述標籤,現代人看得懂,南方人看得懂,北方人看得懂,近代人也可猜到。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4:02 (UTC)
- 上述寫法過於文言,不合現代標準漢語。--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27日 (六) 01:03 (UTC)
- 姑且「新文化運動」一下吧:本人提議如下:
- {{Fact}}用「來源欠奉」。此用於:內容缺乏來源,所以請求來源。
- {{Verify source}}用「來源不符」。此用於:內容與其所引據可能不符。
- {{Verify_credibility}}用「可疑來源」。此用於:引據之來源有可疑,如非官方fb、Youtube等。
- {{Third-party-inline}}用「查無佐證
」。此用於:來源無佐證,需要第三方引證。 以上應該算是白話文了。如仍有文言文,那就抱歉了。「嶺南之地多古風,單音節詞即文言」。— 卍・留言・莫生氣 2018年2月9日 (五) 09:40 (UTC)
- 如語意有差,那就更抱歉了。本人也是一知半解。— 卍・留言・莫生氣 2018年2月9日 (五) 09:42 (UTC)
- 個人對「欠奉」、「故請求之」等的觀感是古風,所以較不接受用於正式條文。「問題來源」有「此問題(設問)的來源」的歧義,不佳。另,目前沒有要做修改的跡象。--YFdyh000(留言) 2018年2月9日 (五) 14:36 (UTC)
- @YFdyh000:看來粵語本身的古風太重了欸:現在香港也頗常用「欠奉」一詞。另:對各個模板的描述的建議也修改了一下。— 卍・留言・莫生氣 2018年2月10日 (六) 00:08 (UTC)
- 此等標籤需用寥寥數字,就言簡意賅地傳情達意,以免佔用太多正文空間;所以應使用簡明扼要之單音節詞,所以帶有古風。
- 現代公文及法律條文使用古風中文,絕非文言文。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2月10日 (六) 18:46 (UTC)
「觀感古風」是否原創研究?如此,模板上的「閱 論 編」又是否需要改為「查看、討論、編輯」?又例如,上面的「另:」又是否要改為「另外:」?「不合」又是否要改作「不符合」? 話說回來,我這一句的「是否」又要不要改為「是不是」?欠奉是古風我也沒有甚麼可說了。JC1 2018年2月11日 (日) 11:47 (UTC)
- 「觀感」就是僅為個人意見。個人傾向是正式(非討論)語句中儘量避免。如果空間和習慣足夠,並不反對,且{{Navbar}}的默認非迷你版本是全稱。--YFdyh000(留言) 2018年2月12日 (一) 01:42 (UTC)
- 內文使用單音節詞或雙音節詞皆可,視乎如何令讀者容易明白。
- 討論則可隨意使用廣泛認知之地區口語,例如,老婆老公,搞掂/搞定,靚女,啥,甭,咱。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2月12日 (一) 11:00 (UTC)
- 值得參考。不過個人還是認為過於精要不易於理解閱讀,還要出白話文解釋,如同法律解釋。條目首段更應追求簡明清晰,但不是精要。--YFdyh000(留言) 2018年2月12日 (一) 17:07 (UTC)
- 建議維持現狀。另外,如果需要改,可以讓用戶設置自己喜好的叫法?(類似簡繁轉換,自己想用哪種用哪種)--Leiem(留言) 2018年2月18日 (日) 15:09 (UTC)
- @Leiem::這做法可行。{{kidding}}也是這個原理。例子:Lorem ipsum[開玩笑的]、Lorem ipsum[dolor sit amet]、Lorem ipsum[一定是,除非不是]、Lorem ipsum[我這下子是認真的]、Lorem ipsum[我真的在開玩笑嗎]等等。— 卍・〇・卐 2018年2月26日 (一) 13:50 (UTC)
- 再給一個例子:條目有損維基媒體基金會之聲譽[條目有損維基媒體基金會之聲譽]。— 卍・〇・卐 2018年2月26日 (一) 13:52 (UTC)
配色
@Iokseng:亮黃色有爭議,過於刺眼和明顯,建議恢復。--YFdyh000(留言) 2019年6月3日 (一) 10:32 (UTC)
- 已恢復原樣。--Iokseng(留言) 2019年6月3日 (一) 18:52 (UTC)
視覺化編輯下citation needed/auto缺少subst
Citation needed/auto模版需要寫成{ {subst:Citation needed/auto|text} }才能自動加入時間。我發現使用視覺化編輯的話只會載入{ {Citation needed/auto|text} }而缺乏了subst:,導致模版無法成功導入。請技術人員注意。--Pyll0(留言) 2020年2月27日 (四) 08:40 (UTC)
使用方法建議增加不加底色的方法
正如Wikipedia:列明來源中所寫:
若需要補充的來源只是條目中的部分內容或字句,你可以於段尾或句尾後端加上{{請求來源}}(或{{FACT}}、{{Cn}})。
這個方法建議記錄入模板中--Mahengrui1(留言) 2023年5月22日 (一) 02:02 (UTC)
編輯請求 2024-08-23
請求已處理
將放在MediaWiki:Common.css的style拆到templatestyles。--SunAfterRain 2024年8月23日 (五) 13:1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