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台灣大停電列表

由118.232.120.113在話題沒有所謂的限電前夕備用容量率以及數據錯誤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列表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列表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能源專題 (獲評列表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能源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能源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不準確的原因

備用容量、備轉容量不是同一件事,參考資料1查到的是備轉容量率,可是表格上寫的是"備用容量率"

參考資料3提到的15%是"合理備用容量率", 若備轉容量和備用容量不一様, 那麼註解1寫的"法定的備轉容量下限為15%"就有問題了 --Wolfch (留言) 歡迎參與今年的動員令 2017年8月22日 (二) 13:22 (UTC)回覆

我覺得台電的資料滿特別的。我們先來討論現在台灣的「備用容量」與「備轉容量」是否是一致的。
備轉容量率(Percent Operating Reserve):係用來衡量每日供電可靠度之指標。=(系統運轉淨尖峰供電能力-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100%。
備用容量率(Percent Reserve Margin):為每年備用容量占每年尖峰負載之百分比,備用容量率愈大,系統供電愈可靠,但投資愈大,供電成本也愈高;反之,則可靠度下降,甚至限電。因此,一個合理備用用容量率除須維持一定供電可靠度標準外,供電成本也要考慮,其計算公式為備用容量率= 備用容量÷系統尖峰負載 ×100%
備用容量(Reserve Margin):系統在各發電機組正常發電情況下,可提供之最大發電容量(即系統規劃淨尖峰能力)。

我們可以發現之前限電危機中,連日月潭、核四的柴油發電機都用上了,顯見政府已經把所有裝置能發的電都用上了,還是缺電,而且林全還預告今年冬天因為機組歲修所以會面臨缺電。

備轉容量(Operating Reserve):指當天實際可調度之發電容量裕度。

由此可見現在台灣的OR = RM 無論是講哪一個,兩者都是嚴重不足的,兩者之一不足都會造成限電,更何況是兩者都不足,所以在現在的情境下,說 OR 或 RM都是可以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8月22日 (二) 14:47 (UTC)回覆

台電的資料特別之處在於: 台電刻意把核能機組全部列入備用容量中,但是這不是實際的備用容量,因為要開啟核能得過五關斬六將。台電這樣的數據非常有誤導大眾的可能性,政府似乎也沒有要說清楚,有人說備轉容量,有人說備用容量。--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8月22日 (二) 14:50 (UTC)回覆

  • 若15%是"合理備用容量率", 請用備用容量率和15%比較。
  • 若要討論備容量率容量率, 請找到備容量率容量率下限的資料

不然我會覺得是兩個不一様的東西相比較, 意義不大

另外, 若只有您認為台電的資料可疑, 這個是原創研究, 就不用放在維基百科上了, 若有專家學者 認為台電的資料可疑, 請標示來源。--Wolfch (留言) 歡迎參與今年的動員令 2017年8月22日 (二) 14:54 (UTC) --Wolfch (留言) 歡迎參與今年的動員令 2017年8月22日 (二) 14:54 (UTC)回覆

找到這篇
錯誤的內容:

徐國勇也澄清外界對於備載容量的質疑,他說,備載容量百分之十五是法定的上限,也就是說不應該超過百分之十五,但沒有講下限。

徐國勇表示,沒有下限,就是因為我們的發展,這幾年一下增加百分之十四的用電量,在這部分來說的話,用百分之十五當作說要至少要維持百分之十五,那是誤解法律,法律沒有這樣規定,法律是規定上限百分之十五,而且是建議性質,只要我們超過百分之一,就是一百億元的花費,如果維持太高,例如過去曾經有到十八到廿,多了百分之一,國家就是多花一百億元,為何規定不超過的原因就在這裏。

正確的資訊: 1.沒有「備載容量率」,是「備用容量率」。 2.備用容量率15%是目標值,高於目標值的話,缺電風險會降低,反之,風險會增加。因此,備用容量率維持在15%以上才能確保每年的缺電風險在0.1%以下,也就是所謂的「供電999方案」。 3.如果備用容量率沒有下限,那「零備用容量」及「負的備用容量」也沒有關係囉? 4.多1%的備用容量率約略要投資100億元的發電設備,但是發電設備會以20年來提列折舊,故每年只要多增加投資5億元,對於降低缺電風險,並不算昂貴。

5.海島型的獨立系統,備用容量率的目標值通常比較高。
— https://www.facebook.com/NuclearMythbusters/posts/697595533761362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8月22日 (二) 15:05 (UTC)回覆

來自核能流言終結者FB的資料, 那麼核能流言終結者FB是可靠來源嗎? 我覺得好像不能算--Wolfch (留言) 歡迎參與今年的動員令 2017年8月22日 (二) 15:08 (UTC)回覆
跟政府比起來應該可靠多了。因為行政院長的說法似乎與行政院發言人不太一致,一直有種模糊感存在。--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8月22日 (二) 15:11 (UTC)回覆
台灣的實際備用容量絕對夠,但是現在的核能發電機組如同廢鐵,不應算入備用容量。這是政府刻意隱瞞的部分。我想稍後在表格加上備轉容量一詞。--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8月22日 (二) 15:13 (UTC)回覆
若沒有合理的資料支持, 或是有將不同的東西相比較的情形, 我想我會繼續放"疑欠準確,有待查證"的模版--Wolfch (留言) 歡迎參與今年的動員令 2017年8月22日 (二) 15:18 (UTC)回覆
政府應該公佈歷年停電時的備轉容量率。以及歷年停電時的實際備用容量率。--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8月22日 (二) 15:21 (UTC)回覆

沒有所謂的限電前夕備用容量率以及數據錯誤

根據台電網頁針對備用容量率的定義(網址: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12&cid=118&cchk=2b7682d9-46f8-4103-b636-02a5afeda67c)

節錄如下:

1.備用容量(Reserve Margin)

系統在各發電機組正常發電情況下,可提供之最大發電容量(即系統規劃淨尖峰能力),與每年之「最高小時用電量」(即系統尖峰負載)之差額,可用來衡量每年之供電充裕度,其計算公式為:

備用容量= 系統規劃淨尖峰能力-系統尖峰負載

2.備用容量率(Percent Reserve Margin)

每年備用容量占每年尖峰負載之百分比,備用容量率愈大,系統供電愈可靠,但投資愈大,供電成本也愈高;反之,則可靠度下降,甚至限電。因此,一個合理備用用容量率除須維持一定供電可靠度標準外,供電成本也要考慮,其計算公式為

備用容量率= 備用容量÷系統尖峰負載 ×100%

可知備用容量率為每年計算一次。故沒有「限電前夕備用容量率」。


而另外根據備轉容量率的定義(網址: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5&cchk=e1726094-d08c-431e-abee-05665ab1c974)

節錄如下:

備轉容量(Operating Reserve):

指當天實際可調度之發電容量裕度,亦即系統每天的供電餘裕

=系統運轉淨尖峰能力-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

備轉容量率(Percent Operating Reserve):係用來衡量每日供電可靠度之指標。

=(系統運轉淨尖峰供電能力-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100%。

*系統運轉淨尖峰供電能力:扣除歲修(機組大修)、小修(機組檢修)及故障機組容量、火力機組環保限制、輔機故障、氣溫變化、水力考慮水位、水文、灌溉及溢流等。

可知備轉容量率為每天計算一次。且網頁上的燈號,在每日尖峰之前為預估值,尖峰過後為實績值。


另外又根據過去電力供需資訊(網址: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10)

查詢過去資料,可知表格中2021年那兩次事件的數據是限電當天的備轉容量率。

而2022/3/3的24.6%,是官員宣稱的「事故發生當時系統備轉容量率」,而根據上述備轉容量率的定義,理應是不存在的。--118.232.120.113留言2022年3月3日 (四) 15:08 (UTC)回覆

返回 "台灣大停電列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