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森堡號戰艦
魏森堡號(德語:SMS Weißenburg[註 1])為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90年代初所建造四艘勃蘭登堡級戰艦的三號艦,是為紀念1870年普法戰爭中的魏森堡之戰勝利而命名。它是德國首批前無畏艦之一,同級姊妹艦還包括有勃蘭登堡號、華特號和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該艦於1890年5月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開始龍骨架設,1891年12月下水,至1894年10月交付使用。其安裝在三座雙聯裝炮塔內的六門大口徑主炮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因同期外國海軍的標準配置僅為四門。
魏森堡號於1902年的石版畫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魏森堡號 |
艦名出處 | 魏森堡之戰 |
建造方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鋪設龍骨 | 1890年5月 |
下水日期 | 1891年12月14日 |
入役日期 | 1894年10月14日 |
除籍日 | 1910年7月31日 |
結局 | 1910年售予鄂圖曼帝國 |
鄂圖曼帝國、土耳其 | |
船名 | 圖爾古特·雷伊斯號 |
艦名出處 | 圖爾古特·雷伊斯 |
交船日期 | 1910年9月12日 |
結局 | 1957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勃蘭登堡級戰艦 |
排水量 | 10670噸 |
船長 | 115.7米 |
型寬 | 19.5米 |
吃水 | 7.9米 |
動力輸出 | 7431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16.5節 |
續航力 | 4300海里以10節 |
乘員 | 568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魏森堡號於入列後的頭十年都在主艦隊的第一支隊服役,通常僅限於參加訓練演習以及對外國港口的友好訪問。儘管如此,這些訓練演習對一戰前20年德國海軍戰術理論的發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阿佛烈·馮·鐵必制的指導下。魏森堡號及其三艘姊妹艦在此期間僅接受過一次重大海外部署,即義和團運動期間於1900—1901年間被派往中國。返回德國後,該艦於1904—1905年期間經歷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1910年,魏森堡號被售予鄂圖曼帝國,並以16世紀著名的鄂圖曼海軍將領而更名為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土耳其語:Turgut Reis)。該艦在巴爾幹戰爭期間得到廣泛運用,主要是為鄂圖曼的地面部隊提供火炮支援。它也參與了與希臘海軍的兩次海上交鋒——1912年12月的埃利海戰和次月的利姆諾斯海戰,兩場戰役均以鄂圖曼海軍的失敗告終。在鄂圖曼帝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圖爾古特·雷伊斯號主要負責保護達達尼爾海峽沿岸的防禦工事,直到1915年8月停用。戰後按照和約,該艦本應作為戰爭賠償割讓予大日本帝國,但由於土耳其獨立戰爭的爆發,最終沒有完成交割,而是繼續留在土耳其,並加入新生的土耳其海軍。從1924年至1933年間,它作為教練船被重新啟用,其後又擔任宿營船直至1950年,繼而拆解報廢。
設計
勃蘭登堡級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批前無畏戰艦。[1]在威廉二世於1888年6月加冕德意志皇帝之前,帝國海軍的主要目標是保衛德國的海岸線,時任帝國海軍部部長的列奧·馮·卡普里維於1880年代便為此訂購了許多岸防艦。[2]1888年8月,對海軍事務有濃厚興趣的德皇威廉二世任命海軍中將亞歷山大·馮·蒙茨接替了卡普里維,並指示他在1889—1890年度的海軍預算中加入四艘戰艦。與前任所強調的岸防戰略相比,蒙茨更傾向於組建戰艦隊,他取消了由卡普里維授權建造的最後四艘岸防艦,轉而訂購四艘萬噸級的戰艦。儘管它們是德國的第一款現代戰艦,為鐵必制時代的公海艦隊奠定了基礎,但這批艦隻僅是作為常規造艦計劃的一部分而授權,反映了19世紀80年代由綠水學派等理論引起的戰略和戰術混亂。[3]
魏森堡號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13.9米和115.7米,有19.5米(加裝防魚雷網後為19.74米)的舷寬,以及7.6米的前吃水和7.9米的後吃水。艦隻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10,013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10,670噸。其推進是通過兩台三缸立式三脹蒸汽機以驅動三副直徑為5米的三葉螺旋槳來實現。蒸汽由十二台燃煤橫向筒形鍋爐供應,並通過兩具煙囪排放。推進裝置的額定功率為10,000匹指示馬力(7,500千瓦特),最高速度達16.5節(30.6公里每小時),並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300海里(8,000公里)。其標準船員編制為38名軍官及530名士兵。[1]
艦隻在當時顯得十分獨特,因其主艦炮是由佈置在三座雙聯裝炮塔中的六門280毫米箍炮組成,而非同時代戰艦典型的四門主炮。[2]其中艦艏和艦艉炮塔的炮管長度為40倍徑[註 2],舯部炮塔則安裝有較短的35倍徑炮管,以便滿足炮塔的旋轉要求。副炮則由八門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和八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組成,同樣裝在炮廓內。武器套件中還有六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均佈置於艦體水上部分的旋轉支架上。[1]儘管主炮較當時其它主力艦更重,但與其它戰艦相比,勃蘭登堡級艦隻的副炮被視為弱項。[2]
魏森堡號受到克虜伯生產的鎳鋼裝甲保護,這是一種強度更大的新型鋼材。其裝甲帶在中央堡壘的部分達到400毫米厚,用於保護彈藥艙及輪機艙。裝甲甲板裝甲的厚度為60毫米。而主炮塔的炮座則以300毫米厚的裝甲板覆蓋。[1]
服役歷史
德國役期
建成至1897年
作為同級的3號艦,魏森堡號是根據合同代號「C」[註 3]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單位進行訂購,並於1890年5月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建造序列為199。[1]它是第三艘下水的同級艦,於1891年12月14日滑出船台,並為紀念1870年魏森堡之戰勝利而命名「魏森堡號」。[6]它於1894年8月28日開始非正式入役以進行海上試航,並持續至9月24日。同年10月10日,該艦在海軍上校威廉·比克澤爾的指揮下正式投入使用,海軍中校愛德華·馮·卡佩勒則擔任副艦長。魏森堡號隨後接受了進一步的測試,至1895年1月12日完成,然後它被編入秋季練習艦隊(Herbst-Übungsflotte,即公海艦隊的早期形式)的第一支隊,在那裏最初進行單艦訓練。到5月底,艦隊在北海進行了更多的機動訓練,並以到訪奧克尼群島的柯克沃爾作為結束。該分艦隊於6月初返回基爾,為威廉皇帝運河的通航作準備。在通航儀式上,它們於基爾灣向外國代表團展示了戰術訓練。[7]
1895年7月1日,練習艦隊展開深入大西洋的大規模巡航;在8月初的回程途中,它們至懷特島停靠,以出席考斯帆船周。艦隊於8月10日返抵威廉港,開始為將於當月下旬開始的秋季演習做準備。首場演練於8月25日在黑爾戈蘭灣開始。然後,艦隊穿越斯卡格拉克海峽駛向波羅的海;強烈暴風雨對許多艦艇造成重大傷害,其中S-41號魚雷艇在風暴中傾覆,僅三人獲救。艦隊隨即在基爾短暫停留,然後前往卡特加特海峽和大貝爾特海峽開展包括實彈射擊在內的操練。主演習自9月7日開始,內容為從基爾向波羅的海東部實施模擬攻擊。後續的演習則在波美恩沿岸和但澤灣完成。9月14日,威廉二世在耶爾斯赫夫特檢閱艦隊,宣告演習結束。[8]1896年的訓練模式與前一年大致相同。單艦訓練於4月進行,隨後於4月底至5月初在北海進行分艦隊訓練,其中包括出訪荷蘭港口弗利辛恩和紐維迪普。額外的演練從5月下旬持續至7月下旬,分艦隊進一步駛向北海北部,並頻繁進入挪威水域。5月11日至18日,這些艦隻造訪了卑爾根。在訓練期間,威廉二世陪同到訪的中國直隸總督李鴻章於基爾附近視察了艦隊。[9]8月9日,練習艦隊在威廉港集結以進行每年一度的秋季艦隊演習。[10]
魏森堡號及艦隊餘部於1897年上半年都遵循常規的例行單艦和分艦隊訓練模式。[11]直到8月初,當威廉二世攜皇后奧古斯塔前往喀琅施塔得出訪俄國皇室時,這種典型的例行日程才被打斷;第一分艦隊的兩個支隊都奉命陪同德皇伉儷。它們於8月15日返抵但澤的諾伊法瓦澤,並在那裏加入艦隊餘部參加年度秋季演習。這次演習反映了國家海軍辦公室新任國務秘書、海軍少將阿佛烈·馮·鐵必制和第一分艦隊新任指揮官、海軍中將奧古斯特·馮·湯遜的戰術理念。這些新戰術強調精準的射擊,尤其是在較遠的距離下,儘管所需的縱列陣型會導致戰術僵化。湯遜對射擊的重視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優異射術奠定了基礎。[12]在射擊演練期間,魏森堡號憑藉卓越的精準度而贏得第一分艦隊的「凱撒射術獎」(Kaiser's Schießpreis)。8月21—22日夜間,D-1號魚雷艇意外撞沉了魏森堡號的一艘艦載駁船,造成2人死亡。[6]演習於9月22日在威廉港結束。12月初,第一支隊又在卡特加特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開展機動演練,但因船員短缺而縮短了進程。[12]
1898—1900年
從1898年2月20日至28日,魏森堡號曾短暫擔任支隊旗艦。[6]艦隊於這一年平安無事的完成了傳統的單艦和艦隊訓練,並且加入了出訪不列顛群島的行程,期間分別在皇后鎮、格里諾克和柯克沃爾停留。它們於8月14日在基爾集結,參加年度的秋季演習。演習內容包括對梅克倫堡沿岸實施模擬封鎖,以及在但澤灣與假想敵「東方艦隊」交鋒。當返回基爾的途中,艦隊遭到一場強烈的風暴侵襲,造成大量艦艇嚴重受損,並致使S-58號魚雷艇沉沒。艦隊轉而經行威廉皇帝運河,繼續在北海完成既定任務。演習於9月17日在威廉港結束,魏森堡號再度獲頒凱撒射術獎。[13][6]12月,第一支隊在埃肯弗德灣進行炮術和魚雷訓練,隨後至卡特加特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進行支隊訓練。在此期間,該支隊於12月9日至13日到訪了瑞典的孔斯巴卡。返回基爾後,第一支隊的艦隻全數進入船塢接受冬季保養。[13]
1899年4月5日,魏森堡號出席了為紀念第一次什列斯威戰爭中埃肯弗德海戰勝利50周年的慶祝活動。5月,第一和第二支隊,連同波羅的海預備役支隊展開了一次深入大西洋的大規模巡航。出航途中,第一支隊在多佛爾停留,第二支隊則駛入法爾茅斯加煤。兩個支隊於5月8日在法爾茅斯會合,然後共同出發前往比斯開灣,至5月12日抵達里斯本。在那裏,他們與英國海峽艦隊的八艘戰艦及四艘裝甲巡洋艦相遇。德國編隊隨後啟程回國,於5月24日再次經停多佛爾,並在當地參加了為紀念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誕辰80周年的海上閱兵。編隊於5月31日返抵基爾。[14]
7月,艦隊在北海展開分艦隊演練,其中包括與陸軍第十軍的官兵進行聯合岸防演習。8月16日,艦隊重新在但澤集結,進行年度秋季演習。[14]演習從波羅的海開始,艦隊於8月30日穿越卡特加特海峽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駛入北海,在德意志灣進行進一步操練,一直持續到9月7日。9月8日至26日在卡特加特海峽和大貝爾特海峽完成第三階段演習後,艦隊駛入船塢接受例行保養。1900年的訓練日程是以單艦和支隊訓練作為開端。3月中旬,分艦隊在基爾集結,隨後於4月進行魚雷和射擊訓練,並巡航前往波羅的海東部。從5月7日至26日,艦隊在北海北部開展了一次大規模訓練巡航,其中包括5月12日至15日在昔德蘭群島、以及5月18日至22日在卑爾根停靠。[15]至7月8日,魏森堡號隨第一支隊餘部被重新整編至第二支隊。[16]
義和團運動
在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期間,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圍攻北京的外國公使館,並殺害了德國特命全權公使克林德男爵。[17]這一系列針對西方人的拳民暴行促使德國與其它七大強國——英、俄、奧、意、法、美、日結成聯盟。[18]當時,在中國的西方士兵數量太少,不足以擊敗義和團;[19]北京的八國聯軍官兵總數僅為400餘人。[20]而德國在華的主要軍事力量為東亞分艦隊,它由大巡洋艦奧古斯塔皇后號、漢薩號、赫塔號以及小巡洋艦伊倫娜號、葛馮號和炮艦美洲豹號、雞貂號所組成。[21]此外,德國還有一個500人的分遣隊駐紮在大沽;再結合其它國家的部隊,兵力約為2,100人。[22]在英國將軍愛德華·荷伯特·西摩爾的率領下,這些人試圖攻入北京,但因受到頑強的抵抗而被迫滯留天津。[23]為此,德皇決定派遣遠征部隊前往中國以增援東亞分艦隊。遠征部隊由魏森堡號及其三艘姊妹艦、六艘巡洋艦、十艘貨輪、三艘魚雷艇和六個海兵營組成,受德國元帥阿佛烈·馮·瓦德西指揮。[24]
7月7日,遠征部隊司令、海軍少將理夏德·馮·蓋斯勒報告他的艦隻已完成整備,遂於兩天後離港。四艘戰艦及通報艦赫拉號穿越威廉皇帝運河,在威廉港駐泊以便與遠征部隊餘部會合。7月11日,這支部隊從亞德灣起航駛向中國。它們於7月17—18日在直布羅陀停留加煤,並於7月26—27日通過蘇彝士運河。在紅海的丕林島補充更多的燃煤後,編隊於8月2日進入印度洋。8月10日,這些艦隻抵達錫蘭的科倫坡,並於8月14日穿越馬六甲海峽。它們於8月18日抵達新加坡,五天後離開,至8月28日來到香港。兩天後,遠征部隊在上海下游帶的吳淞口錨區駐泊。[25]但當德國艦隊抵達時,北京的外國公使館之圍已經由八國聯軍的其他成員部隊所解除。[26]
隨着局勢日趨平靜,四艘勃蘭登堡級艦隻於1900年末和1901年初被分別送往香港或日本的長崎進行大修;[27]其中魏森堡號是去往香港,工期從1900年12月6日持續至1901年1月3日。2月8日至3月23日,它在德屬青島停留,並進行了射擊和戰術演練。5月26日,海軍部下令將遠征部隊召回德國。這些艦艇在上海完成物資補充後,於6月1日離開中國海域。艦隊於6月10日至15日在新加坡停留加煤,然後繼續前往科倫坡,並從22日至26日在當地停留。為了抵禦季風,編隊被迫在塞舌爾的馬埃島停靠,以補充更多的燃煤。然後,編隊又分別在亞丁和塞德港停留一天作加煤。它們於8月1日抵達卡迪斯,然後與第一支隊會合,共同駛回德國。兩支部隊在抵達黑爾戈蘭島後分開,其中遠征部隊於8月11日回到亞德灣錨地,並受到了時任帝國海軍總監、海軍上將漢斯·馮·克斯特的檢閱。翌日,遠征部隊就地解散。[28]德國政府最終為此次出征付出了超過一億馬克的代價。[29]
1901—1910年
從中國歸來後,魏森堡號被送往威廉港帝國船廠的旱塢接受大修。[30]它於1901年末重返艦隊,並參加了前往挪威的巡航。1902年的訓練模式與往年相同;第一分艦隊於4月25日開啟大規模訓練巡航。它們先是駛往挪威海域,然後繞過蘇格蘭北端,並在愛爾蘭海域停留。這些艦隻於5月28日返回基爾。[31]在8月的年度艦隊演習開始之前,魏森堡號發生了一場事故,導致艦艏撞角損毀;為了應對演習,艦隻在艏部安裝了木質加固梁。演習結束後,魏森堡號於9月29日停用,它在支隊中的位置由新式戰艦韋廷號所取代。[30]
四艘勃蘭登堡級戰艦都因大規模重建而退役。[31]在現代化改造的過程中,艦隻的艉部艦艛加裝了帶舷梯的第二座司令塔。[32]魏森堡號及其姊妹艦的鍋爐也都換成更新的型號,並降低了舯部艦艛的高度。[2]工程還包括提高艦隻的貯煤能力和加裝兩門105毫米炮。該計劃最初要求將舯部的280毫米炮塔替換為搭載中等口徑炮的裝甲炮台,但因成本過高而放棄。[33]1904年9月27日,魏森堡號重新入役,並取代了老式岸防艦希爾德布蘭德號在第二分艦隊的位置。[30]兩個分艦隊是以慣常駛入波羅的海的訓練結束了這一年波瀾不驚的訓練日程。1905年上半年,魏森堡號同樣平安無事的度過。7月12日,艦隊展開前往北部海域的年度夏季巡航;這些船隻於7月20日至24日在哥德堡停靠,8月2日至7日又在斯德哥爾摩停靠。行程於兩天後結束,之後是8月下旬進行的秋季艦隊演習。12月,艦隊又在波羅的海完成了例行的冬季訓練巡航。[34]
艦隊於1906年是按常規的模式進行單艦和部隊訓練,僅在7月中旬至8月初被駛往挪威的巡航所中斷。年度秋季演習同樣如常舉行。[35]演習結束後,魏森堡號於9月28日裁減了其船員數量,並被轉移至北海預備役支隊(Reservedivision der Nordsee)。它參加了1907年的艦隊演習,但於9月27日停運,儘管其在編制上仍然隸屬於預備役支隊。直至1910年8月2日,該艦才獲重新啟用,跟隨第三分艦隊一起參加年度演習,但在幾天後,魏森堡號和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便收到了被售予鄂圖曼帝國的通知。它於8月6日脫離分艦隊,並於14日與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一同從威廉港出發。兩艦於9月1日抵達鄂圖曼帝國。[30]
鄂圖曼役期
1909年末,德國駐鄂圖曼帝國的武官開始與鄂圖曼海軍討論向鄂圖曼出售德國軍艦以對抗希臘海軍擴張的可能性。經過漫長的談判,包括鄂圖曼試圖購買馮·德·坦恩號、毛奇號和格本號中的一艘或多艘新式戰鬥巡洋艦(德國稱大巡洋艦)後,德國人提出以1,000萬馬克的價格出售四艘勃蘭登堡級戰艦。鄂圖曼人最終選擇了購買魏森堡號和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因為它們是裝備有更現代化鎳鋼裝甲的同級艦。[36]兩艘戰艦分別根據16世紀的鄂圖曼的著名海軍將領圖爾古特·雷伊斯和巴巴羅薩·海雷丁進行重命名。[32][37][38]它們於1910年9月1日移交,[39]9月12日由德國國家海軍辦公室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倒簽日期為7月31日。[30]然而,鄂圖曼海軍在裝備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他們不得不從艦隊餘部抽調受訓水兵來給兩艦配備船員。[40]兩艦在投入鄂圖曼海軍服役後都遇到了冷凝器故障,從而需要將速度降低至8至10節(15至19公里每小時)。[39]
義土戰爭
一年後,即1911年9月,意大利向鄂圖曼帝國宣戰,奪取利比亞。[41]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巴巴羅薩·海雷丁號連同已過時的船腰炮房鐵甲艦幸福號自7月以來一直在進行夏季訓練巡航,因此為衝突做好了準備。[38]在意大利宣戰的前一天,這些艦隻從貝魯特啟航,駛往達達尼爾海峽。由於沒有意識到戰爭即將爆發,它們緩慢航行,並在途經塞浦路斯西南部時進行了訓練演習。10月1日,這些艦隻在科斯島附近接到了意大利發動進攻的消息,促使它們全速駛向達達尼爾海峽,並於當晚晚些時候抵達。[42]第二天,艦隻在訓練巡航結束後前往君士坦丁堡進行改裝。[43]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曾於10月4日短暫出擊,但很快便返回港口,未能遇到任何意大利艦艇。在此期間,意大利艦隊在達達尼爾海峽的入口處敷設了水雷,試圖阻止鄂圖曼艦隊進入地中海。[42]戰艦的維護工作於10月12日完成,此時艦隊已回到達達尼爾海峽內的納拉海軍基地。[43]
由於艦隊無法用於挑戰實力更為強大的意大利皇家海軍,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只能留守納拉,支援保衛達達尼爾海峽的沿岸防禦工事,以防意大利艦隊試圖強行闖入海峽。[44]1912年4月19日,一支意大利部隊炮擊了達達尼爾要塞,但鄂圖曼艦隊沒有發動反擊。[45]戰爭的消極進程致使許多海軍軍官加入了反對青年土耳其政權的政變;在納拉指揮艦隊的官員甚至威脅稱,如果要求無法得到滿足,他們會將軍艦開進君士坦丁堡。[46]隨着巴爾幹地區的緊張局勢升級,鄂圖曼政府於10月18日簽署和平條約,結束了戰爭。[47]
巴爾幹戰爭
在目睹意大利成功奪取鄂圖曼領土後,巴爾幹同盟也於1912年10月向鄂圖曼帝國宣戰,希望奪取帝國剩餘的歐洲部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此時,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鄂圖曼艦隊的大多數艦艇一樣,都處於失修狀態。其測距機和輸彈機已被拆除,水泵的管道已嚴重鏽蝕,電話線也已失效。此外,艦隻大部分的水密艙門都無法關閉,冷凝器故障則仍未修復。10月7日,即巴爾幹同盟發動進攻的前一天,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正錨泊在海達爾帕薩外圍,與它們一起的還有巡洋艦哈米德號、邁吉德號和若干魚雷艇。十天後,這些艦隻駛向埃格尼達,兩艘戰艦則於10月19日炮擊了瓦爾納附近的保加利亞炮兵陣地。它們仍然飽受鍋爐故障的困擾。11月3日,兩艘戰艦又在馬爾馬拉海參加了射擊訓練,但由於主炮塔炮架無法完全發揮效用,因此僅在各自發射了幾輪齊射後便終止。[48]
11月7日,圖爾古特·雷伊斯號炮擊了泰基爾達周圍的保加利亞部隊。[49]11月17日,它又在岸上炮兵觀察員的幫助下,通過炮擊正在發動攻勢的保加利亞陣地,對鄂圖曼第三軍團提供支援。[50]戰艦的火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但它還是為受困於恰塔爾賈的鄂圖曼軍隊提供了士氣上的鼓舞。至下午17:00,保加利亞步兵被迫基本撤回初始位置,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戰艦炮擊的心理震懾。[51]11月22日,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出擊,以掩護哈米德號撤離,後者於當天早晨遭一艘保加利亞魚雷艇擊中。[52]
埃利海戰
1912年12月,鄂圖曼艦隊重組為一個以巴巴羅薩·海雷丁號為旗艦的鐵甲艦支隊、兩個驅逐艦支隊、以及一個由獨立作戰的軍艦組成的第四支隊。[52]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鐵甲艦支隊試圖打破希臘海軍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引發了兩次大規模海戰。[53]第一次是1912年12月16日的埃利海戰;鄂圖曼人企圖對伊姆羅茲島發動進攻。[54]它們於09:30從達達尼爾海峽出擊;當戰艦沿着海岸向北航行時,較小的艦艇則留守留在海峽入口處。由裝甲巡洋艦佐治斯·阿韋羅夫號和三艘伊茲拉級鐵甲艦組成的希臘區艦隊則從利姆諾斯島駛出進行巡邏,在發現敵情後立即改變航向至東北,以阻止鄂圖曼戰艦前進。[55]
鄂圖曼艦隻於09:40在距離14,000米的範圍內率先向希臘人開火。五分鐘後,佐治斯·阿韋羅夫號越過鄂圖曼艦隊的另一側,將鄂圖曼人置於兩面夾擊的不利位置。至09:50分,在希臘艦隊的巨大壓力下,鄂圖曼艦隻完成16點轉舵[註 4],改變了航向,得以朝海峽的安全地帶駛去。這次轉向完成得很糟糕,艦隻掉出了編隊,並阻擋了彼此的射界。大約在這時,圖爾古特·雷伊斯號遭到數次命中,但僅對其艦艛和火炮造成輕微的損傷。[54]至10:17,雙方都停止了射擊,鄂圖曼艦隊撤回到達達尼爾海峽。這些艦隻於13:00抵達港口,並將它們的傷員轉移至醫療船雷希德帕夏號。[54]這場戰鬥被視為希臘人的勝利,因為鄂圖曼艦隊仍未突破封鎖。[53]
利姆諾斯海戰
1913年利姆諾斯海戰的起因是鄂圖曼人計劃引誘速度更快的佐治斯·阿韋羅夫號離開達達尼爾海峽。為此,防護巡洋艦哈米德號躲開了希臘人的封鎖,闖入愛琴海,並假定希臘人會派遣佐治斯·阿韋羅夫號去追擊它。儘管這艘巡洋艦對希臘的航運線構成了威脅,但希臘指揮官拒絕讓佐治斯·阿韋羅夫號離開既定陣位。[55]到1月中旬,鄂圖曼人得知佐治斯·阿韋羅夫號仍留在希臘艦隊,因此鄂圖曼艦隊司令、海軍上校拉米茲·努曼·貝決定,不顧一切攻擊希臘人。[56]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巴巴羅薩·海雷丁號攜鄂圖曼艦隊餘部於1月18日早上08:20離開達達尼爾海峽,以11節(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駛向利姆諾斯島。巴巴羅薩·海雷丁號在這條戰列線上領頭,陣形兩側各有一支魚雷艇區艦隊護航。[56]佐治斯·阿韋羅夫號則在三艘伊茲拉級鐵甲艦和五艘驅逐艦的跟隨下,在距利姆諾斯島約12海里(22公里)處對鄂圖曼艦隊進行攔截。[55]10:55,邁吉德號發現了希臘人,艦隊遂向南轉舵與其交戰。[56]
11:55左右,鄂圖曼艦隊在相距約8,000米的範圍內開火,一場持續了兩個小時的遠程炮斗就此展開。它們集中火力攻擊佐治斯·阿韋羅夫號,後者於12:00還擊。12:50,希臘人試圖以丁字戰法越過鄂圖曼艦隊,但由巴巴羅薩·海雷丁號領銜的鄂圖曼陣線隨之向北轉舵,阻止了希臘人的機動。12:55,在老舊的鐵甲艦幸福號嚴重受創後,鄂圖曼司令下令將其分離。而當巴巴羅薩·海雷丁號遭到數次命中、航速降至5節(9.3公里每小時)時,改由圖爾古特·雷伊斯佔據陣形首位,貝遂決定終止交戰。至14:00,鄂圖曼艦隊到達達達尼爾要塞的掩護處,迫使希臘人撤退。[57]在戰鬥期間,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及巴巴羅薩·海雷丁號各有一個炮座被炮火擊毀,結果雙雙因此而起火。兩艘戰艦合共發射了約800枚炮彈,主要來自於它們的280毫米炮,但無一命中目標。[58]
後續行動
1913年2月8日,鄂圖曼海軍聯合陸軍發動了爭奪沙爾柯伊的兩棲攻擊。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連同兩艘巡洋艦在入侵部隊登陸後為其右翼提供火炮支援。這些艦隻當時駐泊在離岸約1公里處;圖爾古特·雷伊斯號是陣形中的第二艘艦,位居其姊妹艦巴巴羅薩·海雷丁號之後。[59]保加利亞軍隊負隅頑抗,最終迫使鄂圖曼陸軍撤退;而他們能夠成功撤退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艦隊餘部的火炮掩護。在戰鬥過程中,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共發射了225枚105毫米炮和202枚88毫米炮。[60]
1913年3月,該艦重返黑海恢復對恰塔爾賈守軍的支援,這是由於保加利亞軍隊再次發動了襲擊。3月26日,由圖爾古特·雷伊斯號與巴巴羅薩·海雷丁號發射的280毫米和105毫米炮彈協助擊退了保加利亞第1步兵師第2旅的進攻。[61]3月30日,鄂圖曼防線的左翼轉向追擊撤退的保加利亞人。他們的行動得到了野戰炮和圖爾古特·雷斯號的重炮以及其他部署在海岸附近的軍艦的支援;到夜幕降臨之前,鄂圖曼人的突擊已經推進了1,500米。作為回應,保加利亞人將第1旅派往前線,把鄂圖曼人的攻勢趕回了起點。[62]4月11日,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在幾艘小型艦艇的支援下駛往恰納卡萊,對正在掃蕩希臘軍艦的一支輕型區艦隊提供遠程掩護。雙方在一場無果而終的交戰中發生了衝突,鄂圖曼帝國的主艦隊在雙方脫離交戰之前沒有出動。[63]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夏天,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時,鄂圖曼帝國最初保持中立。至11月初,隨着德國大巡洋艦格本號被移交至鄂圖曼海軍(更名為「嚴君蘇丹塞利姆號」)並發動黑海襲擊後,導致俄國、法國和英國向鄂圖曼宣戰。[64]此時,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因在巴爾幹戰爭中高負荷運行而損耗過大,被閒置在金角灣。海軍上將圭多·馮·烏澤多姆作為德國海軍駐鄂圖曼特遣隊司令,派遣該艦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前往納拉支援達達尼爾防線。它們於12月14—19日在駐地整備,然後返回君士坦丁堡進行維修和炮術訓練。1915年2月18日,兩艦啟程前往達達尼爾海峽,並在各自的射擊陣位拋錨。在此期間,艦隻的發動機被關閉以節省燃料,但隨着英國潛艇的威脅與日俱增,它們維持對發動機供應蒸汽,以滿足隨時採取規避行動的能力;而輪船於斯屈達爾號則停泊在戰艦前方充當浮動彈幕。至3月11日,統帥部決定每次僅保留一艘艦在陣位上,每五天交替一次,以便艦隻能夠補充物資和彈藥。[65]
3月18日,當協約國試圖強渡海峽時,恰逢圖爾古特·雷伊斯號處於陣位。它並未與協約國艦艇交戰,因其接到的命令是只有在防線被突破的情況下方可開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彈藥嚴重短缺。4月25日,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巴巴羅薩·海雷丁號都到場炮擊了當天在加里波利登陸的協約國部隊。當天早上7:30,澳洲潛艇AE2號曾向圖爾古特·雷伊斯號發射了數枚魚雷,但無一命中。圖爾古特·雷伊斯號於當天晚些時候按計劃返回君士坦丁堡。6月5日,當它炮擊協約國陣地時,艦艏的一門火炮發生爆炸,造成4人喪生和32人受傷。它返回君士坦丁堡進行維修,而由於巴巴羅薩·海雷丁號也曾在4月25日發生類似事故,海軍決定停止炮擊行動。8月12日,當巴巴羅薩·海雷丁號遭英國潛艇的魚雷擊沉後,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再度被擱置在金角灣。[66]至1915年,該艦的一些艦炮被移除,並作為海岸炮以加強達達尼爾海峽的防禦。[58]
1918年1月19日,嚴君蘇丹塞利姆號和小巡洋艦布雷斯勞號(以「米迪利號」之名同樣移交鄂圖曼帝海軍服役)從達達尼爾海峽出發,向駐紮在外圍的幾艘英國淺水重炮艦發動攻擊。它們很快便擊沉了拉格倫號和M28號,然後返回達達尼爾海峽的安全地帶。返航途中,米迪利號撞上了五枚水雷後沉沒,嚴君蘇丹塞利姆號則撞中了三枚水雷而開始向左舷傾斜。由於後者的艦長向舵手傳達了錯誤的指令,導致該艦擱淺。[67]嚴君蘇丹塞利姆號在原地滯留了將近一周,直到1月22日圖爾古特·雷伊斯號和其他幾艘船到達現場;這些艦船花了四天時間試圖將嚴君號從沙洲中解救出來,包括利用螺旋槳產生的湍流來清除艦底的淤沙。至1月26日上午,嚴君蘇丹塞利姆號終於從沙洲中掙脫出來,並在圖爾古特·雷伊斯號的護航下回到達達尼爾海峽。[68]
圖爾古特·雷伊斯號於1918年10月30日被再次擱置。至一戰結束後,根據《色佛爾條約》,該艦本應作為戰爭賠償割讓予大日本帝國;但不久土耳其獨立戰爭爆發,其後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與協約國重新簽訂了《洛桑條約》,使土耳其得以保留圖爾古特·雷伊斯號。[69]它於1924年至1925年在格爾居克海軍造船廠進行了改裝。重返服役後,圖爾古特·雷伊斯號駐紮在格爾居克擔任固定式訓練艦。[70]當時,它僅保留了原六門280毫米炮中的兩門。[58]有兩座主炮塔遭拆除,並作為「圖爾古特·雷伊斯重型海岸炮」的一部分安裝至達達尼爾海峽的亞洲沿岸。兩座炮塔都保留了其火炮(兩門40倍徑及兩門35倍徑)。[71]該艦於1933年退役,之後被用作船廠工人的宿營船,直至1950年才開始在格爾居克進行拆解。至1953年,艦隻已被分解成兩個部分,並被售往國外作進一步拆解。[70]拆除工作最終於1956至1957年間完成。[58]
註釋
- 腳註
-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Gröner,第13頁.
- ^ 2.0 2.1 2.2 2.3 Hore,第66頁.
- ^ Sondhaus 1997,第179–181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Gröner,第56頁.
- ^ 6.0 6.1 6.2 6.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6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5–17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6–17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0頁.
- ^ 12.0 12.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0–181頁.
- ^ 13.0 13.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1–183頁.
- ^ 14.0 14.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4–18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6頁.
- ^ Bodin,第5–6頁.
- ^ Bodin,第1頁.
- ^ Holborn,第311頁.
- ^ Bodin,第6頁.
- ^ Harrington,第29頁.
- ^ Bodin,第11頁.
- ^ Bodin,第11–12頁.
- ^ Herwig,第10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6–187頁.
- ^ Sondhaus 2001,第18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8–189頁.
- ^ Herwig,第103頁.
- ^ 30.0 30.1 30.2 30.3 30.4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64頁.
- ^ 31.0 31.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9頁.
- ^ 32.0 32.1 Gröner,第1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9–19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34–3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90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16–17頁.
- ^ Erickson,第131頁.
- ^ 38.0 38.1 Sondhaus 2001,第218頁.
- ^ 39.0 39.1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17頁.
- ^ Childs,第24頁.
- ^ Beehler,第5–6頁.
- ^ 42.0 42.1 Beehler,第23–24頁.
- ^ 43.0 43.1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15頁.
- ^ Beehler,第45頁.
- ^ Beehler,第67–69頁.
- ^ Beehler,第91–92頁.
- ^ Beehler,第94, 100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20–21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25頁.
- ^ Hall,第36頁.
- ^ Erickson,第133頁.
- ^ 52.0 52.1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21頁.
- ^ 53.0 53.1 Hall,第64–65頁.
- ^ 54.0 54.1 54.2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22頁.
- ^ 55.0 55.1 55.2 Fotakis,第50頁.
- ^ 56.0 56.1 56.2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23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23–24頁.
- ^ 58.0 58.1 58.2 58.3 Mach,第390頁.
- ^ Erickson,第264頁.
- ^ Erickson,第270頁.
- ^ Erickson,第288頁.
- ^ Erickson,第289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24–25頁.
- ^ Staff,第19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32–33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33, 35頁.
- ^ Bennett,第47頁.
- ^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32頁.
- ^ Timothy D. Saxon, "Anglo-Japanese Naval Cooperation, 1914-1918", s. 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文中本艦所用艦名為「Torgud Reis」 - ^ 70.0 70.1 Langensiepen & Güleryüz,第141頁.
- ^ Forrest,第218頁.
參考文獻
- Beehler, William Henry. The History of the Italian–Turkish War: September 29, 1911, to October 18, 1912. Annapolis: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13. ISBN 9785871227831. OCLC 1408563.
- Bennett, Geoffrey. Naval Battl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 Pen & Sword Military Classics. 2005. ISBN 978-1-84415-300-8.
- Bodin, Lynn E. The Boxer Rebellion.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1979. ISBN 978-0-85045-335-5.
- Childs, Timothy. Italo-Turkish Diplomacy and the War Over Libya, 1911–1912. New York: Brill. 1990. ISBN 978-90-04-09025-5.
- Erickson, Edward J. Defeat in Detail: The Ottoman Army in the Balkans, 1912–1913. 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3. ISBN 978-0-275-97888-4.
- Forrest, Michael. The Defence of Dardanelles. Barnsley: Pen and Sword Books. 2012. ISBN 978-1-78159-052-2.
- Fotakis, Zisis. Greek Naval Strategy and Policy, 1910–1919. London: Routledge. 2005. ISBN 978-0-415-35014-3.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all, Richard C. The Balkan Wars, 1912–1913: Prelude to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 Routledge. 2000. ISBN 978-0-415-22946-3.
- Harrington, Peter. Peking 1900: The Boxer Rebellion. London: Osprey. 2001. ISBN 978-1-84176-181-7.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45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8.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 Holborn, Hajo.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840–1945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978-0-691-00797-7.
- Hore, Peter. The Ironclads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Langensiepen, Bernd & Güleryüz, Ahmet. The Ottoman Steam Navy 1828–1923.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5. ISBN 978-0-85177-610-1.
- Mach, Andrzej V. Turkey.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387–394. ISBN 978-0-87021-907-8.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cruisers: 1914–1918. Oxford: Osprey Books. 2006. ISBN 978-1-84603-009-3.
延伸閱讀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Nottelmann, Dirk. Die Brandenburg-Klasse: Höhepunkt des deutschen Panzerschiffbaus. Hamburg: Mittler. 2002. ISBN 3813207404.
- Weir, Gary E. Building the Kaiser's Navy: The Imperial Navy Office and German Industry in the Tirpitz Era, 1890–1919.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978-1-55750-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