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泉(1874年—1937年)字筱莊小莊肖莊直隸天津人,中國近代教育家。[1]

生平

陳寶泉早年入京師同文館學習算學。後赴日本留學。1904年歸國,從事教育工作,編有《直隸教育雜誌》、《國民必讀》等白話圖書和雜誌。1905年底,隨嚴修任職於學部,歷任學部主事、郎中、師範科員外郎。1910年,升任學部實業司司長。[1]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5月,陳寶泉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任內,陳寶泉上書袁世凱論述發展師範教育的必要,並主持制定了《北京高師規程》、《北京高師五年計劃書》,將原京師優級師範學堂的二部擴為國文、英文、理化、史地、數理、博物六部,並增設附屬中小學,建設實驗室、圖書館等,聘請王桐齡鄧萃英許壽裳經亨頤陳映璜馬寅初張耀翔張仲述李建勛馬敘倫何炳松丁文江翁文灝沈步洲錢玄同陶孟和黎錦熙毛邦偉等人來校任教。1915年,他率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主任鄭際唐、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主任韓誦裳赴江蘇、浙江考察教育;1917年同黃炎培郭秉文蔣維喬等參觀人赴日本菲律賓廣東香港考察教育;1919年同袁希濤等人赴歐美考察教育,並邀請教育家孟祿訪華。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陳寶泉、蔡元培等人努力營救被捕學生。1920年,陳寶泉辭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職務。[1]

在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期間,他還積極參與興辦教育事業。他創辦並任會長的教育團體有北京通俗教育研究會北京教育會天津縣教育會全國師範教育研究會等。他和張元濟等還發起成立了師範講習社,出版《新體師範講義》。1915年參與發起成立全國教育會聯合會,並參加主持該聯合會此後歷屆年會。1917年1月,他同蔡元培黃炎培等人創立中華職業教育社。1918年4月,受教育部委託,陳寶泉主持召開了全國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會議,同年9月,陳寶泉向教育部呈交了關於設立道德教育研究部的呈文,並獲教育部批准施行。同年,陳寶泉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主持召開了國語教科書編輯會議,此次會議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國語教科書編輯會議,陳寶泉同黎錦熙錢玄同等人一道創編國語教科書。1919年3月,教育部組織了由陳寶泉、蔡元培等九人組成的教育調查會,陳寶泉任普通教育調查股、師範教育調查股成員。同年,陳寶泉、袁希濤創辦了中華博物學會,陳寶泉任副會長。[1]

1919年,在山西召開的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年會上,陳寶泉、鄧萃英聯名提出《設置師範大學案》。1922年後,陳寶泉以教育部官員的身份兼任北京師範大學籌備委員,後同梁啓超張伯苓等九人任北京師範大學董事會董事,並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講師、教授。[1]

1928年,陳寶泉離開教育部。1929年,陳寶泉任天津市政府參事、教育部名譽編審、天津貧民救濟院院長,同時在南開大學兼課。

1937年,陳寶泉逝世。[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