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勖,一作閔頊(?—886年),字公謹[1]中國唐朝末年軍閥,882年—886年間起初作為湖南觀察使控制湖南包括軍部潭州在內的大部分,後為節度使。886年,被殺。

家世和接管湖南

閔勖家世不詳,《舊唐書》《新唐書》均無其傳。原為洪州將,乾符年間去安南征討蠻族,為戍將。中和元年(881年)十二月回軍復命時,行經潭州,逐湖南觀察使李裕,奪權,自任留後[2][3]。傳檄各州,一同防禦寇盜,境內得以安寧。閔勖遣使奉表歸朝[4]

統治湖南和身亡

中和二年(882年)五月時,閔勖已被唐僖宗認可為湖南觀察使。閔勖屢次請求升湖南為節鎮,朝廷怕諸道觀察使效仿,不許。先前被朝廷招安為撫州刺史高安民軍首領鍾傳江西觀察使高茂卿,據其軍府洪州。朝廷希望挑動閔勖與鍾傳相鬥,於是升江西觀察使為鎮南軍節度使,以閔勖充鎮南軍節度使,命他回洪州驅逐鍾傳。閔勖知道朝廷的用意,推辭不發兵[5]

中和三年(883年)八月,朝廷升湖南觀察使為欽化軍節度使,詔以閔勖為節度使[5]、潭州刺史,授檢校尚書右僕射[1]。署部下鄧處訥邵州兵馬留後[4]

閔勖強大,治下有恩。曾作《弄馬圖》,結好淮南節度使高駢[6]光啟二年(886年),陬溪周岳率眾驅逐衡州刺史徐顥,被朝廷詔授衡州刺史。閔勖出於同情率兵接納徐顥。攻陷澧州自稱刺史的石門峒酋向瓌梅山十峒獠斷邵州道,閔勖掩襲其營。周岳以弱兵誘敵,閔勖中伏大敗[1]。六月,周岳發兵攻潭州。在蔡州稱帝的秦宗權部將黃皓正在這一帶,閔勖請他入城共同守禦。黃皓入潭州後,殺閔勖,奪權。當月,周岳攻破潭州,擒殺黃皓,奪取欽化軍(後更名為武安軍[2][7]。後來鄧處訥又號召為閔勖復仇:「閔僕射駐軍長沙,親捍寇盜,布衣糲食以養士卒,救民於塗炭,恩德厚矣,不幸為鼠輩所圖,我與公等都受僕射大恩,今周岳無故殺之,我欲與公等竭一州之力為僕射報仇,可乎?」諸將都同意:「留後為善人雪冤,敢不從命!」鄧處訥遂聯合朗州刺史雷滿攻殺周岳[4]

註釋及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