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閘,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里渠,是清朝永定河上興建的水利工程,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門閘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河北省涿州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6-350
認定時間2006年

歷史

金門閘是清朝在北京永定河南行百餘里處(盧溝橋下游31公里處)興建的一座泄洪閘。位於今河北省涿州市義和莊鄉北蔡村東北3.5公里處的永定河右岸(西岸),北京市房山區窯上鄉窯上村東南、窯上鄉韓營村北,其地是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境內的屬於河北省涿州市的一塊飛地[1]

永定河舊稱渾河,自古常發生水災。因其流經北京近郊,直接威脅北京安全,故清朝自康熙宣統200餘年間,各代皇帝都將治理永定河作為重大國事,責令直隸總督負責,河道總督專責治河事務。[1]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渾河大水,災民流離失所。康熙帝下詔命直隸巡撫于成龍治理渾河水患。于成龍奉命與洋人安多(葡萄牙傳教士)前往勘察,于成龍把治理工程分成三部分,一是清淤疏浚;二是加固堤防,築堤束水,束水攻沙;三是疏通下遊河道。六個月後,渾河治理完工,于成龍建議將渾河更名為永定河,獲康熙帝贊同,工程告竣日,康熙帝賜名「永定河」。[2]

對永定河的實際管理中,將永定河兩岸堤防分成工段,編工號。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宛平縣南、竹絡壩北(今北京市房山區任營村與窯上村之間)創建金門閘,堤防編號「南二工八號段」,原是草閘,類型屬於進水閘,設計功能是引檿牛河(牤牛河)水入永定河,借清刷渾,以便清淤排沙,加深永定河河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將原來的草閘改建為石閘。但因檿牛河水量小,隨着永定河河床淤高,檿牛河水無法引入,雍正二年(1724年)此閘廢棄。[1][2]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帝採納大學士鄂爾泰減水分流的主張,敕令在「南二工九號段」移建減水石壩,分減永定河洪水,並沿用舊稱「金門閘」,類型屬於出水閘。乾隆三十八年《金門閘浚淤碑》載:乾隆帝聞「兩岸堤工穩固」,「覽奏稍慰」,傳旨「務使積淤盡除,水道暢行,以資疏泄。嗣後金門閘每遇過水,永遠照此辦理。仍將永定河水長落情形隨時奏聞。」乾隆帝巡視金門閘時作《堤柳》長詩,指出在堤內如何植柳,強調「堤柳以護堤,宜內不宜外」, 如果在堤外植柳,則「水至堤仍壞」,並評價了永定河水性及金門閘分泄功能。[1]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於河底逐年淤高和分洪要求,逐步對溢水壩加寬加高。[1]

自乾隆年間起,金門閘幾乎每年都要修整。宣統年間總理直隸永定河道的呂佩芬在撰寫的宣統元年《重建金門閘記》碑文中稱,自乾隆至光緒「必數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每一大役興,費必以巨萬計」。金門閘歷年的修建花費了巨資。例如雍正二年(1724年)修繕金門閘「用銀五千六百一十四兩九分余」。乾隆三年(1738年)移建金門閘(即減水石壩)「用銀十八萬六千一百一十二兩有奇」。道光四年(1824年)拆修金門閘「耗銀十萬三千四百五十一兩」,道光帝御批「所需銀兩,即於預撥各省封貯項下解到動用,其灰石等項料物,應於今冬採辦到工,著蔣攸銛將解部粵海關餉先行截留一批,計銀五萬兩,發交永定河道,趕緊購備,以免遲誤」。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金門閘(石壩改建為石閘)用「五萬二千兩金」。[1]

宣統元年(1909年)將石壩改建為石閘,辟閘空15道,各設閘板,啟閉由人,成為泄洪閘。「水小可閉之以遏其軼,水大可啟之以殺其怒。」現存的金門閘就是宣統元年所建。宣統元年(1909年),總理直隸永定河道呂佩芬在完成金門閘重建工程後,撰寫了《重建金門閘記》碑文。其中記載,呂佩芬起初對乾隆年間將閘改壩但仍稱閘名很不解,在巡視永定河河道時,見減水石壩「僅持一小埝橫障之」,深感憂慮,乃建議復建大修金門閘。同時他派員對工程加以勘估,「因財政方艱」,在估算中「節無可節」,「猶估需五萬二千兩金」。此後,呂佩芬與直隸總督楊文敬商議修閘事宜,經過努力「遂奉部議准行」。但此時呂佩芬尚不知金門閘歷史上並不是壩,所請的「五萬二千兩金」只是修壩經費而非建閘經費。後來他查閱《畿輔安瀾志》,了解金門閘沿革後,才產生了「壩有定型,不若閘之啟閉由人,可因水大小以為宣塞也」的建閘思想。[1]

呂佩芬請張黼廷協助建閘。張黼廷提出,金門閘以壩稱閘,名不副實,不如改建為閘,由人啟閉閘門以便控制永定河分洪水量。呂佩芬「喜其意與己合」,但又提出以修壩經費能否建閘的問題。張黼廷「久歷河防,且承修石工者屢矣」,他勘察金門閘的當天便回北京面復呂佩芬,提出了重建金門閘的方案,認為建閘「預計所需之灰土木石與夫大小匠作之工,其費當修壩等,縱有不足者亦僅矣」。呂佩芬乃決定改壩為閘,並啟用了一批起家自河員、老於工程的官員,宣統元年二月金門閘大修工程開工,五月末告成。張黼廷等人程督有方,工繁而費簡,建閘費用恰及呂佩芬向朝廷所請的修壩經費數額。[1]

1937年,改金門閘南端兩空為鐵閘門,用於農田澆灌,其餘各空均廢。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隨着永定河乾涸,金門閘逐漸閒置。[1]1993年7月15日,金門閘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歷史年代為清代。2002年,北京市出台《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將金門閘列為重點保護的水工建築物。[3]2006年,金門閘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涿州市文物保管所派專人看護金門閘。[4]

建築

金門閘南北全長100.6米,佔地總面積16000平米。金門閘在石壩面上建閘,主體由14座「雞心垛」(閘橋墩)組成,形成15個閘空。上下游兩側砌有金剛牆,長28.6米,高8.5米。金剛牆東西兩端有雁翅牆,使金門閘迎水面、順水面形成敞口的簸箕形。南北金剛牆與雁翅牆銜接處置鎮水獸(吞水獸)4尊,其中迎水面為獅子一對,順水面為神牛(鎮水牛)一對,現均已無存。[1][4]

閘橋墩由迎水面(東向)砌成等腰三角形的14座雞心垛組成,每垛長6.02米,寬2.52米,高2.7米,均為方形花崗岩壘砌。每個垛頂斜置絞關石4根,每根長1.56米,寬0.32米,厚0.19米,其頂端有直徑0.15米的圓孔,兩孔之間橫放木軸用於以繩提吊閘板啟閉控制泄洪,閘板是雙槽木製。雞心垛之間形成15閘空,每空寬4.35米。每個垛的上沿設有五個凹槽放方木為梁,橫鋪木板,板上墊三合土成為橋面,橋面寬4.7米。[1]

閘底均為海墁石坦坡。迎水面海墁石縱深4米,延以灰土。順水面海墁石縱深44.62米,坦坡落差5.3米。[1]

金門閘的雞心垛、金剛牆、雁翅牆、石龍骨、海墁石所用塊石之間,均用鑄鐵「銀錠扣」相連接。銀錠扣呈束腰形,所以舊時民間有「金門閘銀錠扣,鎮水的獅子飲水的牛」的說法。[1]

金門閘南側的壩台新建汛鋪房一座,坐北朝南,面闊三間,硬山起脊。汛鋪房後院西房內立有五通石碑:乾隆題詩碑《堤柳》碑,乾隆《金門閘浚淤》碑、道光《上諭》碑、同治《重修金門閘減水石壩記》碑、宣統元年《重建金門閘記》碑。[4]

其中乾隆的題詩碑《堤柳》碑十分高大,漢白玉質。碑首雕二龍戲珠。碑座為長方形,正面雕花蕊和龍紋。碑身有乾隆題詩,詩曰:「堤柳以護堤,宜內不宜外。內則根盤結,御浪堤弗敗,外惟徒飾觀,水至堤仍壞。此理本易曉,倒置尚有在。而況其精微,莫解亦奚怪,經過命補植,緩急或少賴。治標茲小助,探源斯豈逮。」碑身斷裂,據說是因為早年曾遭雷擊,後用鐵杵加固。[1]

金門閘北側現存清末防汛衙門、閘房的建築遺址。[1]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張立國,試析金門閘的歷史地位及人文蘊涵,文物春秋2007年第3期
  2. ^ 2.0 2.1 邱崇祿,金門閘探古,北京日報,2008年
  3. ^ 北京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全文). 搜狐. 2002-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 
  4. ^ 4.0 4.1 4.2 涿州“国保”金门闸期待新生. 光明網. 201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