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熙英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10月5日) |
金熙英(1920年1月20日—2001年3月13日),原名金禮,山西省河曲縣鹿固村人。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1]全國政協第七、第八屆委員。
生平
生於中農家庭。1935年考入公費的中央政治學校包頭分校。1936年底參加抗日救亡學潮被開除。1937年春返回故鄉河曲到二區駐地樺林堡教書。1937年10月,八路軍第120師徐文烈部進駐河曲,在城關認識了晉綏邊區特委書記、八路軍一二〇師河曲工作團主任徐文烈,參加抗日武裝自衛隊和犧盟會的抗日活動,教書的同時先後兼任二區抗日武裝自衛隊政治教員、鹿固犧盟會支部秘書。後任縣第五學區主任,動員學區教師學生參加抗日工作。1938年底,經河曲縣三區區委書記任子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秘密發展黨員工作。1939年晉西事變,12月下旬被閻錫山政權的保安23團武裝便衣攔路逮捕到巡鎮(團部駐地),後轉送閻系第二專員公署(專員楊集賢)受審,由於審查無結果,通知找保釋放。1940年2月10日,在八路軍支持下,河曲縣行政委員會在巡鎮河北村成立,金熙英任河北村主任。1940年2月12日,八路軍三五八旅攻佔河曲縣城。金熙英先後任三區區長,在敵頑夾擊下集中力量開展徵集糧、錢、兵、軍鞋四大動員。1940年秋冬,一區區長徐增瑞投敵,金熙英調任一區區長。一區與河西十里長灘的閻系縣政權(縣長朱五美)隔河對峙,朱五美常派武裝人員渡河襲擾。1941年秋金熙英調任河曲縣貿易局長,負責扶持生產、打破經濟封鎖。1945年4、5月間,金熙英調任河曲縣政府縣長、縣委常委。曾到晉綏分局黨校學習,聆聽了毛澤東主席《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回到河曲後,完成了河曲的土地改革。1948年7月調任晉綏二分區工商局長兼銀行經理。1949年1月負責帶領晉綏7個縣的貿易幹部,到延安學習,準備參加解放大西北的接管、建政工作。1949年5月20日隨軍進駐西安。任西安市工商局長兼貿易公司經理,後兼西安市委常委。
由於第一個五年計劃156項重點工程在西安的幾個項目的選址、定點、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中表現突出,1953年3月調中央財經委員會工作。1953年9月調國家計委,任國家計委基建辦公室副主任,國家建委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城市建設局副局長、區域規劃局副局長。國家計委地區規劃局副局長、基本建設綜合局副局長。「文化大革命」前期,為了避免干擾,國務院成立了計劃起草小組,在中南海國務院辦公,金熙英任副組長,在余秋里直接領導下,草擬了「三五計劃」後三年的年度計劃和第四個五年計劃草案。1970年任國家計劃革命委員會計劃組組長。四三方案時期國務院成立進口設備領導小組,負責審查、組織進口、綜合平衡等工作,各有關部門和承接進口項目的省市也抽調專人負責這項工作,代表國家計委任成員、副組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兼紀檢組組長。在寶鋼上馬還是下馬的關鍵時刻,與馬洪帶隊到上海調研論證。[2]1985年金熙英任國家計委顧問。1985年在宋平的支持和領導下,總結長期建設經驗,金熙英提出建設項目實行先評估後決策的管理程序。同年,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金熙英擔任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董事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至1992年。1992年任中國工程諮詢協會首任會長至1999年,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組織的亞太地區12個國家組成的工程諮詢計劃組織任主席。[3]
家庭
- 夫人李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