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遺址

邢窯遺址是位於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臨城縣邢臺縣邢臺市區境內的邢窯瓷窯遺址。

邢窯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河北省邢臺市
分類古遺址
時代五代
編號4-0046
認定時間1996年11月20日

簡介

邢窯是中國白瓷發源地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從1950年代初起,陶瓷考古界和史學界專家先後到河北省內丘縣實地尋找邢窯遺址,但一直未能發現[2]

1980年初,臨城縣二輕局成立「邢瓷恢復研製小組」。不到半年,該小組在臨城縣境內共查出祁村、崗頭、西雙井等邢瓷窯址18處。1981年春,發掘臨城縣祁村唐代邢窯遺址,在1.5米厚的黃土下發現60公分厚的瓷片堆積層。1981年4月25日到27日,邢臺地區科委、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在臨城縣召開由中央、河北省、邢臺地區、臨城縣考古工作者及新聞部門參加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鑑賞會」,與會專家考察了瓷窯遺址,鑑定了出土器物,隨後一致認為臨城縣發現的瓷窯遺址應為「唐代邢窯」或說「邢窯的一部分」,「至少也是邢窯的正統或親支近派」。同年5月,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播發《臨城探尋到新的唐代瓷器窯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窯之謎」的解開》等報道,公佈了這一考古發現[2]

1984年夏到1985年夏,內丘縣發現邢窯遺址20多處。1987年至1990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進入內丘縣、臨城縣工作,逐一核實已發現的窯址,確定邢窯窯址21處。到2011年,確認邢窯遺址26處。2003年5月至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內丘縣步行街建設工地的邢窯遺址開展搶救性發掘,發現部分唐代細白瓷盒、碗、罐類器物底部或蓋上刻「盈」、「官」、「翰林」字款,這為各地出土的相應款識的白瓷找到了窯口。特別是此次出土的十多件「官」字款器物,改變了古陶瓷學界向來認為「官」字款是定窯特有款識的觀點[2]

1996年11月20日,內丘縣、臨城縣境內的「邢窯遺址」被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代為五代

2013年4月9日,「201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北內丘邢窯遺址入選。內丘邢窯遺址於內丘縣城城區發掘,發掘面積1200平方米。主要遺蹟有北朝至清代的窯爐、墓葬、井、灰坑、灰溝等,出土瓷器及窯具殘片數超20萬片,完整及可復原器物超2000件,器形包括碗、盤、缽、杯、瓶、罐、壺、盆、爐、瓷塑、俑、模子等及窯柱、匣缽、支釘等窯具,還出土有陶罐、陶盆、陶缸、陶瓮、陶瓦當及瓦當模子等陶器。重要發現表現為窯爐組合形式完整,北朝的灰坑、遺蹟豐富,還發現了隋三彩。遺物中發了「高」、「上」兩種刻款器物殘片,可能對解釋已知的「官」、「盈」、「翰林」、「昌」等款的字義和器物用途有幫助[3]

主要遺址

邢窯遺址主要分佈在內丘縣、臨城縣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帶,集中在京廣鐵路以西的李陽河汦河兩岸。在北到臨城縣西雙井,南到邢臺縣西堅固的60多公里長、30公里寬的範圍內,分佈着主要瓷窯遺址23處[4]

  • 西雙井遺址:位於臨城縣治西北8公里的西雙井村東的三角形台地上。遺址殘存約1400平方米。時代為唐。
  • 祁村遺址:位於臨城縣治西北7.5公路處,西為白雲山,東為高崗。遺址主要分佈在村東南,地表遺物散佈面積約6萬平方米。1981年,工業部門為了恢復邢瓷生產,在此挖坑1個,清理了一座殘窯。另外村西和村北也能見到瓷片和窯具。村北局部有窯爐殘跡。祁村窯址年代為唐、五代。
  • 崗頭遺址:位於臨城縣治西北4公里的崗頭村北側,南臨汦北渠,中間有馮村至祁村公路穿過。地表遺物散佈面積約6000平方米。時代為晚唐、五代。
  • 澄底遺址:位於臨城縣治西北3公里的澄底村東北側,中間有鎮內至郝莊公路穿過,現已全部毀壞。時代約為五代、北宋。
  • 射獸遺址:位於臨城縣治西北1.5公里處。分兩部分:一部分在村東南城關造紙廠,一部分在村北。時代為北宋晚期至金。
  • 南程村遺址:位於臨城縣治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遺物分佈範圍約9萬平方米。時代為金。
  • 解村遺址:位於臨城縣治東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汦河南岸。共兩處:一處距解村80米,約2000平方米,另一處距解村約1公里,西依釣盤山。時代為金。
  • 山下遺址:位於臨城縣治東南4公里山下村以東和東北。村東部分遺物散佈面積約3.5萬平方米,村東北部分遺物散佈面積約1萬平方米。時代為金。
  • 陳劉莊遺址:位於臨城縣治東南約5公里的陳劉莊村東,面積約1萬平方米。東溝和北溝南端主要是隋代窯址,北溝北端主要是北朝窯址,西溝和南溝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窯址。時代主要是隋唐,宋朝和金元各時期也有少量遺存。
  • 代家莊遺址:位於臨城縣治東南6公里的代家莊村東150米的階梯狀台地上,時代為隋、唐。
  • 磁窯溝遺址:位於內丘縣、臨城縣交界處的東西磁窯溝之間,地處丘陵,北為矸石山,中間有百泉河穿過,面積6000多平方米,時代為金、元、明。
  • 南嶺遺址:位於內丘縣治西北約6公里處,村北的南北相鄰的兩個台地。時代為唐、五代。
  • 北大豐遺址:位於內丘縣西北約4公里的李陽河北岸。原有兩處:一處在村東北80米處;另一處在村西北200米處,面積約7800平方米。時代為隋、唐。
  • 中豐洞遺址:位於內丘縣治西北約2公里的中豐洞村北,李陽河北岸。目前遺址南北寬20米,東西不到百米,大部分遺址已被民房覆蓋。時代為隋、唐。
  • 西丘遺址:位於內丘縣治西6公里的李陽河南岸,地勢較高。時代為隋、唐。
  • 北雙流遺址:位於內丘城西北李陽河北支流的西岸以及南支流的北岸,面積2000餘平方米,除出土北朝標本外,還發現有隋唐、五代、宋金的標本。
  • 內丘城關遺址:位於內丘縣城城區的西北部,李陽河東南岸,東西寬700米,南北長約1200米。大致可分為四部分:西關北、西關西、步行商業街、南關西。1985年在西環路一帶發掘出多座窯爐,出土大量瓷片和窯具,採集到「白如霜雪,瑩潤如玉」半透明以及刻「盈」字款的精細白瓷,但這處窯址已全部壓在樓房下。目前四部分中僅西關北窯區保存較好。內丘城關窯址的燒制時代為北齊、隋、唐,同時還發現了五代至北宋的標本,是迄今發現的邢窯遺址中規模較大者。
    • 西關北窯區:位於李陽河南支東南岸台地上,台地高約1.50米,東西長200米,南北長150米。
    • 西關窯區:位於內丘縣西關村西頭原石英粉廠以南。
    • 步行商業街窯區:位於內丘縣禮堂、電影院、服務樓、農貿市場、交通局一帶,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唐代白瓷燒造最集中處。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配合步行街建設工程開展搶救性發掘,出土北朝—唐代窯爐十座及大量瓷片標本,「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並首次出土「官」字款白瓷。時代大致為隋—五代。
  • 張家莊遺址:位於內丘縣治東北1公里的張家莊村北300米,東臨京廣鐵路。時代為唐。
  • 北光遺址:位於內丘縣河渠鄉北光村西南約300米的李陽河河道內,殘存面積3200平方米。時代為唐。
  • 白家莊遺址:位於內丘縣城東2公里的白家莊村東北500米處,面積約4萬平方米。因1970年代大規模平整土地,窯址遭嚴重破壞。時代為隋、唐。
  • 馮唐遺址:位於內丘縣至西南約8公里的馮唐村北約400米的小馬河南岸台地上,遺物分佈面積約4.5萬平方米,時代為隋、唐。
  • 順德路遺址:位於邢臺市順德路第一醫院北側,面積1000餘平方米,時代為隋—初唐。
  • 西堅固遺址:位於邢臺縣西堅固村西約1.5公里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時代約為北朝[4]

邢窯遺址博物館

2017年8月16日,內丘縣舉行中國內丘邢白瓷文化產業園「邢窯博物館、邢瓷文化體驗館、邢窯遺址博物館」揭牌儀式,中共內丘縣委書記張輝、內丘縣人民政府縣長楊輝為「三館」揭牌[5]。三館均在內丘縣縣城中興北大街西側,一字排開,北為邢窯博物館,中間為邢瓷文化體驗館,南為邢窯遺址博物館[5][6]。邢窯遺址博物館總投資3720萬元人民幣,佔地約13畝,是保護、展示邢窯遺址的遺址博物館[7],也是中國首家以邢窯為主題的遺址博物館,還是河北省首座建在遺址上的博物館。邢窯遺址博物館面積8600餘平方米。為避免日光破壞文物,頂層採用天窗設計並配遮陽設施,還設計了空中廊道[6]

參考文獻

  1. ^ 董子龍. 真假邢窑白瓷鉴定--艺术收藏--人民网. art.people.com.cn.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2. ^ 2.0 2.1 2.2 老窑瓷:当代邢窑大师张志忠——探寻邢瓷的前世今生. 中國文物網. 2015-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6). 
  3. ^ 邢窑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专家叹保护难. 網易. 2013-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6). 
  4. ^ 4.0 4.1 張志忠. 邢窑综述. 中國邢窯博物館. [2018-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7). 
  5. ^ 5.0 5.1 我县举行中国内丘邢白瓷文化产业园“邢窑博 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揭牌仪式. 內丘縣人民政府. 2017-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6. ^ 6.0 6.1 津冀博物馆再添新面孔. 京報網. 2018-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5). 
  7. ^ 河北内丘: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开馆迎客. 鳳凰網. 2017-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