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移局面(德語:Zugzwang發音:[ˈtsuːktsvaŋ],常用譯名包括:楚茨文格強制被動逼走劣著無等著等)為一個國際象棋術語,描述先手不利的局面狀態。

概要

迫移局面是指輪到走棋的一方面臨沒有好棋可選擇的局面,任何走法都會導致形勢變差 (可能由和棋轉向輸棋或是由贏棋轉向和棋、輸棋)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什麼都不走是最好的,但由於不能不走棋,最終被迫得走出對自己不利的棋。[1]

圖一
迫移局面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黑先,黑方陷入迫移局面

圖一(Flear 2004)為一個簡單例子,局面輪到黑走,由於必須走棋,黑王不得不離開d6,必然失去對c5 、d5 、e5 其中一個格子的控制,而白王就可以闖進去,並吃掉黑兵搶先升后獲勝。

圖二
雙迫移局面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先走不利,白走和棋,黑走輸棋

有些特殊情況為雙迫移局面 (trébuchet,又稱 mutual zugzwang),是指無論哪一方先走棋均會陷入迫移局面。圖二(Hooper & Whyld 1992)為王兵殘局中非常典型的雙迫移局面的例子。若白方先走,要麼走 1. Kc6 逼和黑棋,要麼走其他的棋,則黑 1...Kxc7 吃白兵,子力不足和棋。若黑先走,只能走 1...Kb7,則 2.Kd7,黑無法阻止白兵升后,白方獲勝。

應用

殘局

圖三
三點等著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白方利用三點等著製造迫移局面

由於殘局子力少而變化較有限,最容易出現迫移局面。像是對王 (opposition) 、三點等著 (triangulation) 都是逼對方進入迫移局面的戰術技巧。在圖三中,白王可通過在白點處的格子移動給黑方製造迫移局面。

中局

比起殘局,中局出現迫移局面的情況就罕見許多,但依舊可以找到一些例子。

圖四
1926年
Jan Schulz 對 Bedřich Thelen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29. f4 黑方認輸

1926年Jan Schulz 對上 Bedřich Thelen 的對局中,雖雙方子力相當,但黑方位置欠佳,陷入被動。

1. Nc3 c5 2. e4 Nc6 3. Nf3 e6 4. d4 cxd4 5. Nxd4 a6 6. a4 Qc7 7. Be2 Nf6 8. O-O Be7 9. Be3 O-O 10. Qd2 d6 11. Nb3 Kh8 12. a5 Nd7 13. Na4 Bd8 14. Nb6 Nxb6 15. axb6 Qb8 16. Rfd1 Be7 17. c4 Nd8 18. c5 dxc5 19. Bxc5 Nc6 20. Bxe7 Nxe7 21. Qb4 Ng6 22. Rd6 h6 23. Rad1 Kh7 24. g3 Ne7 25. Na5 f5 26. Rd8 Rxd8 27. Rxd8 Ng6 28. exf5 exf5 29. f4 [2],最終黑方認輸。

圖五
1971年
Bruce Harper 對 Robert Zuk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37. b5 白方陷入迫移局面

1971年,Bruce Harper 對上 Robert Zuk 的對局,又稱「自掘墳墓對局」(the Tomb Game)。

1. d4 Nf6 2. c4 g6 3. Nc3 Bg7 4. e4 d6 5. Nf3 0-0 6. Be2 e5 7. 0-0 Nc6 8. d5 Ne7 9. Bd2 Nh5 10. Rc1 c5 11. g3 Nf6 12. a3 Ne8 13. Ne1 f5 14. exf5 Nxf5 15. Bf3 b6 16. Bg2 Nd4 17. f4 Bf5 18. fxe5 Bxe5 19. Bh6 Bg7 20. Bxg7 Nxg7 21. Nd3 Qg5 22. Nf4 Rae8 23. Qa4 Qe7 24. Nb5 Nxb5 25. Qxb5 Qe3+ 26. Kh1 g5 27. Nh3 Bd3 28. Rxf8+ Rxf8 29. Rg1 Be4 30. Qd7 Bxg2+ 31. Rxg2 Qe4 32. Ng1 h6 33. h4 Rf2 34. Qh3 g4 35. Qh2 h5 36. b4 Rf1 37. b5 (見圖五)

此時白方陷入極端的迫移局面,黑方開始動王走閒着,逼迫白方動完剩餘的兵 37. ... Kh8 38. a4 Kh7 39. a5 Kg8 40. axb6 axb6 至此白方投降,他唯一可走的棋為 41. Qh3,則 41...gxh3 42. Kh2 Qxg2 將死,黑勝。[3]

排局

圖六
兩步殺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關鍵著:1. Bh8!

迫移局面在國際象棋的排局是相當熱門的主題,尤其特別常見於短步數的將死問題中。圖六的兩步殺出自 James A. William,於1872年刊登於《紳士雜誌》(Gentlement's Journal)[4] ,是一幅運用迫移而設計的精妙排局。局中,黑方把局面守得死死的,白方很難直接突破,但經過觀察可發現黑方下一步無論走什麼棋均會立即失守,所以白方僅須保持對黑方子力的控制,並找出一步適當的閒着即可。

關鍵著: 1. Bh8!

1. ... d4 2. Qb7#
1. ... c3+ 2. Qxd3#
1. ... Bxb1 2. Rd4#
1. ... Re2 2. Rxe2#
1. ... Re3 2. Nc3#
1. ... Rf2 2. Nhf2#
1. ... Rf3 2. Bf5#
1. ... f3 2. Bf5#
1. ... h5 2. Nxg5#
1. ... N~ 2. Re7#

歷史

迫移的概念和應用早在中世紀的文獻中就有發現,但當時的學者並未給與其一個專門術語。 19世紀時德國的國際象棋學者最早創造了Zugzwang一詞,是由Zug (移動) + Zwang (逼迫) 兩個字結合成的複合字,意思為「不得不做出移動」[5]。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英文是在《拉斯克國際象棋雜誌》(Lasker's Chess Magazine)1905年2月號第166頁[6],後來1929年尼姆佐維奇在《我的體系》(Mein System)一書的英文版亦使用了這個詞,從此 Zugzwang 開始廣泛地用在英文中[5]

其他領域的應用

除了國際象棋外,迫移局面的概念亦出現在許多象棋、策略性遊戲當中。在博弈論中,Zugzwang 的定義延伸至可泛指任何先做決策會不利的賽局。[7][8][9]

有些遊戲允許走棋方可視情況放棄走棋,如韓國將棋圍棋,則沒有迫移。

參考資料

  1. ^ (Müller & Lamprecht 2001,第22頁)
  2. ^ 存档副本.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8). 
  3. ^ 存档副本.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9). 
  4. ^ The Definitive Book - Encyclopedia of Chess Problems - Themes and Terms. 2012年: 第460頁. ISBN 9788672970647. 
  5. ^ 5.0 5.1 (Winter 1997)
  6. ^ (Winter 2008)
  7. ^ (Berlekamp, Conway & Guy 1982,第16頁)
  8. ^ (Elkies 1996,第136頁)
  9. ^ (van Perlo 2006,第479頁)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