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教育

讀經教育是一種主要流行於大中華地區的教育主張。其支持者認為兒童自出生至13歲前是記憶力最好的年齡階段,通過誦讀古今中外最經典的篇章,使少年兒童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以達到潛移默化兒童性情,培養讀書風氣,啟發兒童潛能,落實文化紮根,目標是使兒童成為有氣質的文化人;但在實際操作中,讀經教育出現了脫離實際等各種問題。

台灣

王財貴教授於台灣解嚴後,以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重編為契機開始倡導兒童讀經[1],初期,僅於少數家庭中,以私塾的形式推廣,1994年起,由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學中心,於轄內輔導學校推行,並與「社會讀經風氣推廣中心」共同編印《兒童讀經教育指導手冊》。同年臺北華山講堂成立讀經推廣中心,開課講述兒童讀經理念,培訓讀經師資,由民間往校園發展,逐漸於台灣社會流行,大謙讀經學園,後謙雙語讀經學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正倫雙語讀經學園,正和讀經學園,宏遠讀經學園,福智的讀經班陸續成立。近年進而往海外華人地區、中國大陸推廣。

中國大陸

1990年代,中國大陸在政府、學者和民間人士共同支持下,王財貴的理論獲得大量信眾支持,成為一條產業鏈條。王財貴名為「北京文禮經典文化公司」的公司,該公司官網顯示學生讀經所用的標準教材售價273元;智能桌面讀經機,售價2680元;家庭胎、早教套裝,售價9980元。讀經熱進入高潮,近百家讀經學堂雨後春筍般建立,大批少年進入讀經學堂求學,離開體制教育,造成後來的適應不良,有學生最基礎的小學英文都不甚了解。一名學生曾去問王財貴到前途何在,王財貴回答若還考慮前途問題,那就不要讀書了。[2]

曾相信體制教育是糟粕的自考學生,而現在會很羨慕體制內的教育。最早的一批曾被吸引的家長們,如今變成堅定的反對者。浙江遂昌王財貴經典學校的校長趙升君,最初也是王財貴追隨者,但在「老實大量讀經」的實踐中發現,全天機械性地背書,有學生讀了幾年仍不識字,更嚴重得了厭學症。他說:「這不是真的讀經教育,是換了內容的應試教育。」[2]

除王財貴之外,淨空法師也是中國大陸讀經教育的推動者之一;他曾於2005年在其家鄉安徽廬江湯池鎮開設「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教授以《弟子規》為主的儒家文化,但該機構2008年12月即告停辦[3][4][1]

參考資料

  1. ^ 1.0 1.1 弟子规被指并非古人启蒙读物 本世纪才走红.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12-16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7). 
  2. ^ 2.0 2.1 羅婷. 讀經少年聖賢夢碎:教育的殘酷試驗與教主王財貴的產業鏈條. 《新京報》. 2016-08-29 [2016-09-26] (中文(中國大陸)). 
  3. ^ 离开“孔子”的日子. 南方周末. 2009-05-30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7). 
  4. ^ “南怀瑾们” 的礼教实验. 新周刊. 2015, (04)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