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

由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在1939年共同创作的虚构超级英雄

蝙蝠俠(英語:Batman)是一位出現於DC漫畫中的虛構超級英雄角色,由鮑勃·凱恩比爾·芬格[3][4]創造,首次登場於《偵探漫畫》#27(1939年5月)中。蝙蝠俠最初被稱為「蝙蝠人」(Bat-Man,兩個字的中間有連字號[5],後來還有「黑暗騎士」[5]和「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5]等其他稱號。

蝙蝠俠
由麥克爾·賈尼(Mikel Janín)於2016年4月繪製的蝙蝠俠
作品資訊
首次登場偵探漫畫》#27
(1939年5月)
創作者鮑勃·凱恩
比爾·芬格[1]
故事資訊
真名布斯·韋恩(Bruce Wayne)
所屬團隊蝙蝠家族
正義聯盟
韋恩企業
局外人
蝙蝠群英會
全球蝙蝠俠協會
夥伴關係占士·哥頓
羅賓
紅羅賓
蝙蝠女
超人
夜翼
貓女俠
神奇女俠
扎坦娜
哈蕾·奎茵DC宇宙:重生
能力天才級的智力
後天培養的科學知識和體格
一名出色的偵探
一名武術高手
擅長使用各種高科技裝備與武器[2]

蝙蝠俠的真實身份為布斯·韋恩Bruce Wayne),是一位居住在美國葛咸城的億萬富翁、花花公子、企業家和慈善家。在十歲時目睹了雙親被歹徒殺害,使他立下了向罪犯復仇的誓言。長大後,布斯開始訓練自己的體能和頭腦,並開發出一件高科技蝙蝠戰衣以打擊犯罪[6]。蝙蝠俠主要在其居住的葛咸城行動,並透過其他配角來協助他,例如管家阿福·潘尼和夫、助手羅賓、警察局長占士·哥頓蝙蝠女。蝙蝠俠亦經常對付各種職業罪犯,例如小丑企鵝人謎語人貓女俠急凍人雙面人忍者大師稻草人毒藤女喪鐘泥面人班恩。蝙蝠俠和其他超級英雄不同,他並沒有任何超能力,但擅於利用其天才級智商、經過嚴格訓練的超強體能、融合各武術流派的格鬥技、忍術、科學知識、刑偵技能、高科技裝備、百折不撓的毅力、心理威懾戰術及萬貫身家來對付敵人。

蝙蝠俠在走紅後不久,DC漫畫便於1940年開始推出了它的獨立漫畫作品《蝙蝠俠》,在幾十年的連載漫畫中,蝙蝠俠在不同作者的創作下有着各種不同的角色塑造和時代背景。在1960年代末,電視劇《蝙蝠俠》播畢後,蝙蝠俠的人氣停滯了許多年。在多位創作者的努力下,最終在法蘭克·米勒於1986年創作的漫畫《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和阿蘭·摩爾創作的漫畫《蝙蝠俠:致命玩笑》中回歸他最初的黑暗風格。 1989年,由華納兄弟影片製作的電影《蝙蝠俠》則將蝙蝠俠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7]

成為了美國漫畫的文化代表之一後,蝙蝠俠的故事已經多次被改編成電視和電影,並發行了各種玩具和電子遊戲。蝙蝠俠也成為了很多精神科醫生和學者研究的對象。 2011年5月,在IGN的前100名的漫畫書英雄中排行第二[8]。2015年,時代公司旗下的網站FanSided將他列為「漫畫史上最偉大的50位超級英雄」的第一名[9]

出版歷史

 
蝙蝠俠首次出現於《偵探漫畫》27期。封面由鮑勃·凱恩繪製

角色的誕生

1938年,由於超人的成功而讓國家聯合出版公司的漫畫部編輯開始尋求更多的超級英雄漫畫出版,鮑勃·凱恩因此創造出了蝙蝠俠。與他合作的比爾·芬格回憶說:「某天,凱恩說他有一個叫「蝙蝠俠」的角色的想法,他想讓我看看這些畫。我到了凱恩的家,他畫了一個看起來很像超人的角色。紅色的緊身衣,我想,還有靴子……沒有手套,沒有護腕…帶着一個小小的眼罩,在繩子上搖擺,背後伸出兩個巨大的硬質翅膀,如同蝙蝠的翅膀。在它的下面是一個巨大的標誌……蝙蝠俠[10]。像蝙蝠翅膀一樣的斗篷的想法最初是由鮑勃·凱恩先提出的,靈感來自於達·文西的飛行器的草圖[11]

芬格建議以頭套來取代簡單的眼罩,以蝙蝠翅膀形狀的斗篷取代真正的蝙蝠翅膀並帶上手套;他還建議把紅色的部分從原來的服裝中去掉。芬格說他為蝙蝠俠設計了「布斯·韋恩」這個名字:「布斯·韋恩的名字來自於蘇格蘭愛國者羅柏特·布魯斯。蝙蝠俠是一名花花公子,來自貴族世家;因此我想找一個有殖民時代氣息的名字。我試了亞當、漢考克...最後我想到了安東尼·韋恩(綽號「瘋子安東尼」)。」芬格後來說,他是受到了李·福克(Lee Falk)的暢銷漫畫《幽靈》的影響。

蝙蝠俠的性格、人物歷史、視覺設計和裝備的靈感都是來自於1930年代的大眾文化,包括當時的電影、娛樂雜誌、連環漫畫、新聞頭條甚至是凱恩本身。蝙蝠俠作為一名有着雙重身份的超級英雄,可以在他的身上找到一些傳奇英雄梭羅和魅影的影子。蝙蝠俠像他們一樣私下從事他們的英雄行為,並在公眾面前表現得十分冷漠從而避免懷疑,並且採用標誌性的蝙蝠符號來標記他的行動。凱恩特別提過《蒙面俠梭羅》與《蝙蝠密語》這兩部電影對他創造與蝙蝠俠相關的圖象符號時的影響;而芬格將蝙蝠俠描繪為一名偵探科學家的靈感則源自於其他文學角色,例如野蠻博士(Doc Savage)、魅影奇俠迪克·崔西夏洛克·福爾摩斯[12]

在凱恩於1989年出版的自傳中,他詳細地描述了芬格對創作蝙蝠俠所作出的貢獻:

蝙蝠俠早期的另一位畫家兼小丑的創造者之一傑瑞·羅賓遜(Jerry Robinson)曾經說:「蝙蝠俠這個角色的塑造,比爾所作的貢獻遠大於鮑勃。比爾從一開始就做了大量工作,幾乎締造了蝙蝠俠的所有其他角色,他的整個人格,他的全部性格。」

蝙蝠俠的草稿來自凱恩,但真正確立其形象的人是芬格,凱恩退出創作後,為《偵探漫畫》繼續投稿的人也是芬格,從這個角度來看,芬格才是真正的蝙蝠俠之父,至少他對系列的貢獻遠勝凱恩[13]

黃金年代

後續創作

後來凱恩協議放棄了蝙蝠俠的擁有權,但獲得了補償金以及在每一本蝙蝠俠漫畫上強制署名的權力,而與他一起創造這個角色的芬格則沒能獲得這樣的待遇。早年的作家版權意識淡薄,當時負責《偵探漫畫》的編輯蘇利文根本沒見過芬格,他只知道自己花錢從凱恩手裏買來了稿件,稿件是不是凱恩一個人創作並非他關心的重點,反正芬格也沒在稿子上署名,這種捉刀行為在當時相當常見。此一署名一開始並未聲明「蝙蝠俠由鮑勃·凱恩創造」;而只是單純的在每個故事的首頁寫上他的名字。凱恩的名字在1960年代中期消失於漫畫上,取而代之的是每個故事的真正編劇與畫家名字。在1970年末,當捷瑞·席格與喬修·斯特在超人漫畫上開始獲得「創作者」的頭銜,再加上莫頓·馬斯頓也獲得創造出神奇女俠的註名後,蝙蝠俠漫畫上才開始標明「由鮑勃·凱恩創造」與其他人的頭銜。

反觀芬格則未獲得相同程度的認可。雖然他自1940年代以來便獲得在DC漫畫的其他作品中創作的頭銜,但一直到1960年代他才開始獲得在蝙蝠俠漫畫中少數作品的編劇頭銜;例如,在《蝙蝠俠》第169期(1965年2月)的讀者來信頁上,編輯朱利葉斯·施瓦茨稱他為謎語人的作者,謎語人是蝙蝠俠故事反覆出現的反派之一。然而,芬格的合同只讓他在自己負責的部分留名,沒有創作署名。凱恩寫道:「比爾因事業上缺乏重大成就而感到沮喪。他覺得自己並沒有充分發揮創作潛力,成功已經從他身邊溜走了。」1965年,芬格出席了一屆漫畫展,他對蝙蝠俠的巨大貢獻直到這時才開始被人了解。漫畫史學家傑瑞·巴爾斯在一本同人雜誌上發表了研究文章,認為「如果真相大白,或許每個蝙蝠俠故事的背後都有芬格的影子」。面對芬格說出的真相,凱恩卻在另一本同人誌上聲稱:「我才是蝙蝠俠唯一的創造者,不僅如此,整個黃金時代的蝙蝠俠都是我畫的」。凱恩的這番謊言引來一片譁然,沒能贏得支持,反而招來了更多的質疑和嘲笑。但一直到1974年芬格去世的時候,DC還是沒有正式承認芬格是蝙蝠俠的聯合創造者。

蝙蝠俠究竟是誰創作的,對於當時的讀者或許是一個謎,但黃金時代的蝙蝠俠連載不可能全部出自凱恩的手筆,這顯而易見。即使凱恩僱傭的捉刀畫師沒有署名的權利,讀者依然可以明顯看出畫風的區別。然而,凱恩畢竟是當時DC漫畫官方承認的唯一蝙蝠俠創作者,芬格至死也沒拿到補償金。不過凱恩的謊言招來了同時代其他作者的抨擊,傑瑞·羅賓遜聽到鮑勃·凱恩令人心寒的發言,斷然與他決裂。傑瑞·羅賓遜批評凱恩不願意分享功勞。他回憶起芬格對凱恩立場的不滿,在2005年接受漫畫雜誌採訪時說:

鮑勃讓他更加沒有安全感,因為當他全力從事蝙蝠俠的創作時,他沒有分享到任何鮑勃所得到的榮耀或金錢,這就是為什麼...... [他]要離開[凱恩] 。 ... [凱恩]應該把比爾稱為共同創造者,因為我知道;我就在那裏。 ......這是我永遠不會原諒鮑勃的事,不是要照顧比爾或者承認到他是蝙蝠俠創作中的重要角色。就像西格爾和舒斯特一樣,作為同一部漫畫的共同創造者,他們應該獲得一樣的認可,無論是作為編劇還是畫師。[14]

凱恩本人對芬奇沒有獲得認可一事發表了自己的評論:「成為「幽靈」作家或藝術家的麻煩在於,你必須保持匿名放棄「功勞」,然而,如果想要「功勞」,那麼就必須停止成為「幽靈」或追隨者並成為領導者或創新者。「[15] 1989年,在接受採訪時凱恩重溫了芬特的情況,他回憶道:

在那些日子裏,畫師能把他的名字署名在[漫畫]上面—DC的政策是,如果你寫不出來,就去找別的作家,但是他們[代筆作家]的名字永遠不會出現在漫畫書的最終版本中。比爾從來沒有向我要過[署名權],而我也從來沒有自告奮勇提出—我想那時候我很自私。當他去世的時候,我真的很難過[16]

傳記作家麥克·諾伯曼花了十幾年研究走訪芬格的生平,2007年,在他的鼓勵下,芬格的孫女與DC聯繫,取得重印漫畫的版稅。2012年,諾伯曼新書《才子比爾:蝙蝠俠秘密的共同創造者》出版,比爾·芬格的豐功偉績真正被廣大讀者所知。[17]2014年,在芬格誕辰百年之際,世界各地的讀者展開紀念活動,DC隨後推出新52《偵探漫畫》第27期特別刊(包含1939年的經典故事和2014年數名創作者的新內容),首次在封面上將芬格署名為蝙蝠俠初登場故事的編劇。2015年9月19日,DC與芬格的後人達成協議,在法律上正式承認他的地位。比爾·芬格在2016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葛咸》第二季中獲得對蝙蝠俠的創作署名權。在2015年10月DC第一次在漫畫《蝙蝠俠與羅賓:不朽傳奇》第三期和《蝙蝠俠:阿卡漢騎士起源》第三期承認了比爾·芬格作為蝙蝠俠的創造者的榮譽。現在蝙蝠俠出場漫畫的署名是「由鮑勃·凱恩和比爾·芬格創作的蝙蝠俠」[18]

初期故事

第一個蝙蝠俠故事《化工集團案》發表於《偵探漫畫》第27期(1939年五月)。芬格表示:「蝙蝠俠最初是以通俗小說的風格寫成的。」起步期的蝙蝠俠作風與之後區別很大,沒有不開槍、不殺人的清規戒律,對待罪犯從不手軟。蝙蝠俠漫畫一推出便極為轟動,偵探漫畫的銷售量急速攀升,因此在1940年蝙蝠俠開始有專屬於自己的同名漫畫,使當時DC出版社成為銷售量最佳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公司;蝙蝠俠與超人及DC旗下其他的超級英雄是奠定該公司成功的基石[19]。超人與蝙蝠俠兩個角色一起合作於1941年開始出版的《世界最佳漫畫》,該系列漫畫第二期開始改名為《世界最佳拍檔漫畫》;在這段時期的作者包括了傑瑞·羅賓遜和迪克·斯普朗。

隨着最初幾個蝙蝠俠漫畫的推出,許多新的元素開始逐漸出現,對蝙蝠俠的描繪也慢慢的演變。在第六期漫畫中,蝙蝠俠的下巴逐步加長,並且蝙蝠裝的耳朵也拉長。蝙蝠俠著名的配件腰帶出現於《偵探漫畫》第29期,接着在第31期(1939年九月)中介紹了蝙蝠迴旋標與第一部蝙蝠造型的車輛。芬格最初並沒有給蝙蝠俠所處的城市設定名字,《偵探漫畫》31期首次將城市確立為紐約,但後來芬格希望換一個虛構的名字,讓各地讀者都能認同。他構思了公民市、首府市和海濱城,卻沒有一個令他滿意,直到《蝙蝠俠》第4期終於將城市更名為葛咸城。芬格從電話簿上的一家名為「葛咸珠寶」的紐約店鋪上想起了這個名字。葛咸取自美國19世紀對紐約的綽號,意為「愚人城」。在《偵探漫畫》33期上,比爾·芬格創作了蝙蝠俠的起源故事:在看完電影回家的路上,布斯的父母托馬斯和瑪莎被劫匪祖·齊爾所害,使得布斯在長大後投入打擊犯罪的活動,飛入房間的蝙蝠給他以靈感,讓他擁有一個能夠震懾罪犯的恐懼符號。在他們的墓地里,小布斯做出了一個誓言:「我以我父母的靈魂發誓,我將窮盡一生與所有罪犯鬥爭,以此為他們復仇。」這一期也是以高產量(一生超過4000篇)著稱的漫畫編劇加德納·福克斯首次接觸蝙蝠俠,他發明了萬能腰帶、蝙蝠鏢和蝙蝠機。

蝙蝠俠早期鐵血硬漢的形象因助手羅賓的出現而開始軟化。1940年5月的《偵探漫畫》38期,初代羅賓迪克·格雷森首次登場。迪克是著名馬戲團家族「飛人格雷森」的末子,因為拒絕向黑幫繳納保護費,在表演時全家慘遭謀害,布斯將這名孤兒收為養子,並將其訓練為助手羅賓,並最終將仇人繩之以法。羅賓是因為芬格的建議而設計出來的,蝙蝠俠沒有同伴,只能通過內心獨白表示自己的想法,總是這樣實在太枯燥了,他認為蝙蝠俠需要一個類似福爾摩斯小說中華森的角色讓他可以對談。雖然凱恩比較喜愛獨行的蝙蝠俠,但是羅賓的出現讓漫畫銷售量幾乎成長了兩倍,連帶的引領了漫畫人物「少年助手」的風潮。此時的《偵探漫畫》雖然以蝙蝠俠為主打,但並非蝙蝠俠的專刊,還有其他角色的內容,讀者希望看到更多蝙蝠俠的連載,編輯部決定效仿超人的作法,為他推出一本專刊。1940年《蝙蝠俠》專屬連載發售,在第一期是一本相當有分量的刊物,這一期引入了兩個超級反派:小丑和貓女俠。這一期中蝙蝠俠幹掉了一隻由人類變異而來的怪物,導致編輯部下令,除極特殊情況外,禁止蝙蝠俠殺人或用槍,此後的大部分作者都遵守了這一規矩。

隨着蝙蝠俠的上鏡率越來越高,刊物對稿件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鮑勃·凱恩和比爾·芬格兩個人已經忙不過來了,凱恩決定再找一名助手,就在這時,傑瑞·羅賓遜走進了他的視野。與凱恩和芬格相同,羅賓遜的家境也不富裕,中學畢業後,他原本想當個新聞記者,繪畫只是業餘愛好,當他穿着自己繪製的卡通襯衫出現在籃球場上時,吸引了凱恩的注意。最初羅賓遜只是凱恩的助手,負責鋼筆勾線和背景,他入行純粹是為了錢,不過憑藉出眾的才能,他很快成為了主力畫家。

到了1942年,蝙蝠俠漫畫的編劇與畫家已經建構完成大部分的蝙蝠俠設定。凱恩本人在1943年離開了《偵探漫畫》和《蝙蝠俠》這兩本刊物的創作,只為日報繪製蝙蝠俠漫畫,每天只有四格,工作非常輕鬆。DC支付給他的高額稿費足夠讓他僱傭其他作者為其供稿,就算這些編劇和畫家不願捉刀,親自給DC供稿,他也可以從任何一本蝙蝠俠刊物中獲得補償金,不但衣食無憂,還能享盡榮華富貴。凱恩離開一年後,羅賓遜也脫離了DC ,此後的蝙蝠俠創作基本落在了芬格的肩上。在40年代,芬格作為編劇創造了企鵝、雙面人、謎語人、稻草人、瘋帽子等一大票經典反派。阿爾弗雷德也是芬格的創意,他最初的造型與今天大相逕庭,是個不留鬍子的胖子,後來受到1943版蝙蝠俠電影的影響,變成今天讀者熟知的那個偏瘦留鬍子的模樣。女記者維奇·維爾則是芬格模仿超人的女友路易斯·萊恩創作的角色,她是布斯的情人之一,同時也與蝙蝠俠在犯罪現場有所接觸,因此很多故事都描寫她曾懷疑布斯就是蝙蝠俠本人。

1941年末,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正式加入二戰,漫畫在當時的軍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軍人消遣時間、放鬆身心的重要娛樂方式,美軍的郵遞系統中有四分之一的貨物都是各類漫畫。在二戰期間,在漫畫中,超級英雄的主要敵人就是漫畫讀者所在國家在現實戰爭中的敵人,超級英雄利用他們的能力完成各種任務,在漫畫中,蝙蝠俠和羅賓響應國家號召,來到歐洲為盟軍運送裝備。這樣的故事形式受到歡迎。但是,戰爭結束後,現實中的敵人沒有了,超級英雄也面臨「無對手可供應戰」的狀態。[20]蝙蝠俠和羅賓在40年代的超人廣播劇中頻繁客串,獲得不錯的反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年裏,DC漫畫「關注於戰後的社論導向,越來越不重視對社會的評論,而是傾向於輕鬆少年幻想的故事」。 這種編輯導向的影響在戰後時期的蝙蝠俠漫畫中顯而易見; 20世紀40年代早期的「暗淡而兇惡的世界」被移除,蝙蝠俠被描繪成一位令人尊敬的公民和溫和的父輩的形象,居住在一個「光明而又多彩」的環境。

白銀和青銅時代

1950年代和60年代初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除了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和少數依附於三巨頭的周邊角色之外,DC漫畫的所有超級英雄連載都遭到了停刊。雖然蝙蝠俠的漫畫並沒有停刊,不過也僅僅是勉強維持,編劇引入了魔法、時間旅行和外星人等超現實元素,劇情亦越來越離奇,脫離了原本的特色,蝙蝠洞中的機械恐龍、巨型撲克牌和硬幣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出於懷舊情節而被一直保留到今天。

在《超人》#76(1952年6月出版)名為「世上最強組合」的故事中,蝙蝠俠首次與超人搭檔合作,兩人並互相發現對方的真實身分。鑑於此故事的受歡迎程度,《世界最佳拍檔漫畫》因此進行改版,開始連載兩位英雄人物合作的故事,取代原本該系列漫畫中蝙蝠俠與超人分別當主角的故事形式。這個組合是「取得的銷售成功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兩人合作的連載故事一直持續至1986年,該系列漫畫休刊為止。

超蝙合作依然無法讓超級英雄在1950年代走出低谷,1940年代晚期至1950年代早期,晦暗的犯罪與恐怖漫畫的興起。當時的漫畫並沒有分級制度,放在報刊亭任意銷售。之前的漫畫大都內容健康,這樣的模式並無問題,但隨着重口味的漫畫越來越流行,缺乏分級制度成為了公眾指責漫畫的焦點。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漢寫了一本名為《引誘無辜》的書,書中認為漫畫會導致文盲,增加犯罪率,引導青少年犯罪心理[21]。魏特漢打着反對犯罪漫畫的旗號,然而他對犯罪漫畫的定義卻過於寬泛——帶有任何暴力形式的漫畫都是犯罪漫畫。在他的眼中,講述戰爭和衝突的歷史漫畫,甚至米老鼠和兔八哥這種搞笑作品也屬於犯罪漫畫的範疇,因為它們都包含廣義的暴力成分。

DC漫畫的角色一向以保守著稱,可是魏特漢同樣沒放過DC,他宣稱超人是一名反美國的法西斯,因為他胸口畫着S,一個S代表超人,兩個S則代表納粹黨衛軍(SS)。他還宣稱蝙蝠俠是同性戀,因為漫畫中的漂亮女性大都是貓女俠這樣的反派,並將蝙蝠俠與羅賓的養父子關係曲解為同性戀關係[22]。雖然魏特漢的理論的論據幾乎沒有真實數據作為支撐,但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美國的1950年代,這些論調卻得到了美國投機政客的支持[23]。部分評論者認為初代蝙蝠女俠凱西·凱恩與她的侄女初代蝙蝠女貝蒂·凱恩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是對魏特漢同性戀指責的回應。

直到幾十年後,魏特漢的同性戀指控依然在網絡上流傳。2005年,《蝙蝠俠:第一年》的畫家大衛·馬祖凱利對此做出了詳細的反駁:

「當時的超級英雄漫畫主要是為了孩子,尤其是男孩而創作。在我看來,布斯美好的童年被打碎了,從那時起,他就試圖把破碎的童年拼回去。他最好的朋友是個少年,這非常合理,畢竟蝙蝠俠骨子裏是一位老頑童。如果蝙蝠洞的門口標着『女生免進』,那是因為女生令男孩不舒服,所以成熟的貓女俠才代表危險,這是一種青春期之前的思維。魏特漢犯了一個基本的錯誤,他用成人的眼光審視漫畫,而且沒有任何幽默感」。

魏特漢試圖禁掉一切漫畫,但這種偏激的思維並不現實。為了保護漫畫產業免受政府的控制, 美國漫畫雜誌協會(CMAA, Comics Magazine Association of America)決定效仿荷里活的海斯法典,成立漫畫審查機構漫畫審查局(CCA,Comic Code Authority)來進行行業自律。雖然名義上CCA是自律機構,對於美國漫畫業來說這是一種事實上的審查。CCA雖然不能直接對出版商進行管制,但是其對發行商的影響力是極其巨大的。沒有通過CCA審查的漫畫即便被運到書店報攤上,也根本沒有可能對外銷售[24]。為了繞開CCA條例,部分漫畫放棄報刊亭渠道,變為雜誌在書店銷售,然而書店留給漫畫的渠道並不大,這種做法只適合小眾作品,超級英雄一類主流刊物仍然依賴於報刊亭,受制於CCA條例,這種情況直到七十年代漫畫專賣店普及後才逐漸發生變化[25]。在CCA條例出台後,戰後年代「陽光蝙蝠俠」的趨勢加劇。

反漫畫浪潮和CCA事件標誌着美國漫畫黃金時代的終結,DC仍在連載的超級英雄刊物僅剩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就算是這三巨頭的銷量也在生死線上掙扎。由於CCA條例的限制,現實題材受到了極大限制,編劇被迫往幻想風格靠攏。此時負責統籌DC的主力編輯為朱利葉斯·施瓦茲和莫特·威辛格,二人是美國最早的一批科幻迷,他們編撰的《時間旅行者》是美國最早的科幻同人雜誌之一[26][27]。世界處於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給科幻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這一時期被稱為白銀時代。

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蝙蝠俠的故事逐漸變得更加科幻向,試圖模仿其他曾涉足這一題材的DC漫畫人物的成功。作為超人系編輯,莫特·威辛格對超人家族進行了改造,讓作者加入超女、超狗等新成員,蝙蝠系編輯傑克·希夫也讓作者加入蝙蝠女俠、蝙蝠女和搗蛋鬼般的小精靈蝙蝠仔。初代蝙蝠女俠凱西·凱恩是初代蝙蝠女貝蒂·凱恩的姑媽,蝙蝠女俠雖然穿着黑衣,裝備卻與蝙蝠俠大相逕庭,她將武器偽裝成口紅、化妝盒、手鐲、發卡等女性用品。

1960年蝙蝠俠於《英勇與無畏》第28期中成為美國正義聯盟的成員,並在同年的正義聯盟漫畫中出現。白銀時代的DC已經發現英雄組隊出擊的價值,不再滿足於單打獨鬥。《英勇與無畏》是一本誕生於黃金時代末期的刊物,以組隊戰為賣點。加德納·福克斯在1960年的《英勇與無畏》28期創造了美國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簡稱JLA)這一組織,不同於黃金時代集中開會分頭作戰的正義協會,正義聯盟是一隻真正的戰隊。朱利葉斯·施瓦茲覺得正義協會聽起來就像個封閉的小圈子,所以用體育比賽常見的「聯盟」取而代之。1965年,DC將《英勇無畏》變為蝙蝠俠的互動專刊,每一期蝙蝠俠都會和不同的英雄合作,這個設定一直維持到1983年《英勇與無畏》第一次停刊[28]

蝙蝠俠陣營「新面貌」

到了1964年,蝙蝠俠漫畫的銷售量劇烈下滑。鮑勃·凱恩指出DC漫畫公司原本計劃將蝙蝠俠漫畫全面休刊。朱利葉·斯施瓦茨被指派為蝙蝠俠漫畫的編輯並全面重整。由《偵探漫畫》第327期(1964年五月)開始,漫畫封面標示了「新面貌」,斯施瓦茨將蝙蝠俠變得符合當代潮流,並將故事回歸於原本的偵探故事走向,包括重新設計蝙蝠俠的裝備,蝙蝠車,以及蝙蝠裝,斯施瓦茨採用二代閃電俠巴利·艾倫的創造者畫家卡邁恩·因凡蒂諾進行此次重整更新的工程。卡邁恩·因凡蒂諾為蝙蝠俠設計了新形象,擺脫了過去方頭方腦的卡通造型,更接近現實,並在蝙蝠衣的胸口加上經典的黃底黑印蝙蝠標。太空外星人,時間旅行和20世紀50年代的人物,如蝙蝠女俠蝙蝠獵犬蝙蝠仔等的角色不再出現;甚至連蝙蝠俠過去的管家阿福都被去除而由哈莉姑媽來取代。

1966年開播的蝙蝠俠電視片集對蝙蝠俠這個人物本身有着極為深遠的影響。該電視片集成功連帶提升了漫畫出版業的銷售量,蝙蝠俠漫畫的發行量在當時逼近900,000份。片集中像蝙蝠女的角色與片集中誇張滑稽的坎普風風格被帶入了漫畫之中;片集也帶回了管家阿福。雖然片集與漫畫均成功了一段時間,但滑稽誇張的風格難以經得起考驗,該片集在1968年仍難逃被取消的命運。蝙蝠俠漫畫也連帶的再次失去人氣。正如朱利葉·斯施瓦茨指出的那樣:「當電視節目成功時,我被要求模仿電視節目,當然,等節目停播時,漫畫也會失去人氣。」

1969年,編劇丹尼斯·歐尼爾與畫家尼爾·亞當斯將蝙蝠俠與1960年代電視劇中誇張滑稽風格的詮釋作明顯的切割,讓蝙蝠俠回歸起點。接手蝙蝠俠後,亞當斯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之前的漫畫中,超人與蝙蝠俠的造型除了服裝之外並沒有太大區別,亞當斯重新定義了蝙蝠俠的行動模式,他不會像超人那樣在燈光下昂首挺胸,而是用披風將自己隱藏在黑暗中。過去的蝙蝠俠帶上頭盔就面無表情,亞當斯在這方面下了大功夫,即使透過面具,讀者也能看到主角生動細膩的神態。奧尼爾說他的想法是「簡單地把它帶回起點。我去DC的圖書館讀了一些早期的故事。我試着了解凱恩和芬格在追求什麼。」

斯施瓦茨希望蝙蝠俠在新的時代出現新的標誌性反派。亞當斯認為,蝙蝠俠作為福爾摩斯,需要一個反派充當莫里亞蒂,奧尼爾則把蝙蝠俠塑造成007式的英雄,讓他在世界各地展開冒險。為此,二人創造了蝙蝠俠版「犯罪拿破崙」,一名實力深厚的反派——拉斯奧古(Ra's al Ghul,即阿拉伯語中的「惡魔之首」)。

尼爾和亞當斯在《偵探漫畫》第395期(1970年1月)「等待墳墓的秘密」故事中進行了首次合作。很少有故事是真正由奧尼爾,亞當斯,施瓦茨和迪克·佐爾達諾合作完成的,實際上這些人在20世紀70年代與大量其他不同創作者合作;但他們的工作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佐爾達諾說:「我們帶回了一個更陰暗、更黑暗的蝙蝠俠,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漫畫受歡迎的原因…」

編劇史蒂夫·恩格爾哈特和畫師馬歇爾·羅傑斯在《偵探漫畫》第469到476期(1977年8月 - 1978年4月)發行的8期漫畫中也是類似的成功之作。恩格爾哈特概述了他是如何理解這個角色的「我真的很想將蝙蝠俠帶回最初,午夜之時在滿月之夜雲層投下的巨大陰影里與罪犯們搏鬥。」恩格爾哈特和羅傑斯的作品影響了1989年的電影《蝙蝠俠》,並被1992年的《蝙蝠俠:動畫系列》改編。

蝙蝠俠的世界觀在青銅時代繼續得到完善。1974年,奧尼爾創造了阿卡漢醫院,後來更名為阿卡漢精神病院,名字源於克蘇魯神話的瘋人鎮阿卡漢,這個蝙蝠俠眾多宿敵的牢籠也和克蘇魯神話一樣充滿了邪惡與瘋狂。這一時代的連載還為蝙蝠俠帶來了更多的盟友:萊斯利·湯普金斯是布斯的父親托馬斯在醫學院的密友,她為父母雙亡的布斯充當了母親的形象,她並不贊同蝙蝠俠的手段。哈維·布洛克則是一副標準的美式警探形象,大腹便便,喜歡咖啡和甜甜圈,最初他是一名反面角色,經常拆哥頓局長的台,隨後他的形象逐漸成為一名行事粗魯但本性向善的複雜角色,後來的黑暗時代更將他變為哥頓自始至終最忠誠的手下。盧修斯·福克斯是一位精通科技和商業的黑人,作為韋恩集團的CEO,他從布斯手中接管了運營公司的業務,並為他提供裝備。

CCA條例在70年代進行了一次修訂,放寬了對吸血鬼、狼人等經典恐怖題材的限制。編劇馬夫·沃夫曼和畫家吉恩·柯蘭為漫威創作了《德古拉之墓》和《幽靈刺客》,二人在80年代初轉投DC。柯蘭成為蝙蝠俠的主力畫家,他把繪製德庫拉的手法用在蝙蝠俠身上,大量使用陰影而非線條勾勒人物,甚至創作了一個吸血鬼蝙蝠俠故事,在他的筆下,蝙蝠俠連載融入了更多恐怖氣氛。

1983年,迪克·格雷森在當時的連載中與布斯的關係正處在矛盾尖銳的關頭。在80年代開始,由於新少年悍將的成功,於是DC決定讓迪克·格雷森脫離蝙蝠俠的影子。DC漫畫在初期對把格雷森轉為夜翼和把傑森·托特改為新羅賓十分猶豫,為了使這個大改動最小化,傑森的背景故事與迪克大致相同:馬戲團出身、父母雙亡,連性格都向迪克看齊。

儘管歐尼爾與亞當斯的作品受到漫畫迷的歡迎,如此的好評卻無法挽救持續下跌的銷售量。蝙蝠俠漫畫銷量由1970年到1980年不停的下滑,到1985年跌至史上最低點。雖然這一時代蝙蝠俠的漫畫銷量一路走低,但每次發出讀者調查,他依然是DC最具人氣的角色。

摩登時代

黑暗騎士歸來

弗蘭克·米勒1986年的短篇連載漫畫《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1986年2月至6月)讓這個角色從基調上回歸了他的黑暗起源[29]。故事講述在可能發生的未來裏,已年入50的蝙蝠俠復出再披戰袍的故事。這個故事重新激發了人們對這個角色的興趣。《黑暗騎士歸來》是一次商業上的成功並從此成為漫畫歷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30]。此系列故事帶來了蝙蝠俠人氣的重大回升[31]。《黑暗騎士歸來》並非正史,只是一個可能發生的未來,但它的影響力超越了任何正史作品。之前的作者大都將布斯塑造成樂善好施的慈善家,將蝙蝠俠描繪成冷酷偏執的復仇者,米勒把兩個人格真正統一,他將蝙蝠俠的黑暗發揮到極致,也將蝙蝠俠的偉大演繹到極致,後者則是無數的跟風作者都沒能做到的關鍵。米勒筆下的蝙蝠俠充滿了瓦格納式的壯志豪情,如同一道照亮黑夜的閃電,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黑暗時代的偉大之處並非作品的黑暗程度,而是那無邊的黑暗中巍然不動、照亮周圍的一絲光明。正因如此,這讓米勒很不高興,他抱怨「人們用『黑暗』來描述任何不是絕對樂觀的東西」。

《黑暗騎士歸來》上市後被一搶而空,合訂本每年都會印刷一批新貨,對於任何一位想要了解美國漫畫的讀者而言,這都是一本必看的經典。此前,大多數人多年來對蝙蝠俠的印象還停留在60年代的搞笑電視劇上,《黑暗騎士歸來》的面世讓他們重新認識了這一角色。《紐約時報》《邁阿密郵報》《滾石》等主流媒體都對本作進行了詳細的文學分析,並給予極高評價,它真正改變了「超級英雄是少兒讀物」這一偏見,並形成一股龐大的社會現象。

《黑暗騎士歸來》的很多設定影響了蝙蝠俠的正史,傑森·托特在三年後死於小丑之手,女羅賓嘉蕾·凱利也最終被引入正史。在本作出版之前,超人與蝙蝠俠是無話不談的好友,正因如此,讀者才會被二人的決戰所震驚。嚴格意義上講,本作中的超蝙依然是朋友,二人都沒打算致對方於死地,他們的戰鬥是一場展示給外人看的理念之戰。

同年,DC推出《鋼鐵之軀》,成為黑暗時代超人的起源[32]。其中第三期講述超蝙二人在重啟後正史的首次相遇:超人聽說葛咸的蝙蝠俠作風詭異,前去調查,蝙蝠俠早有準備,宣稱自己裝備了特殊力場,一旦超人過於靠近,炸彈就會自動引爆,傷及無辜人士。最終超人發現,這個「無辜人士」就是蝙蝠俠自己,超人被這一作風震撼,雖然他不認同蝙蝠俠的手段,但也不再反對蝙蝠俠在葛咸的巡邏。在此後的連載中,二人依然保持着友誼,然而那種親密無間的知心好友一般的關係已經一去不復返,雖然蝙蝠俠和超人依然並肩作戰,但在很多關鍵性問題上,二者擁有不同的立場。蝙蝠俠總是抱着最壞的打算,甚至隨身佩帶氪氣石用於遏制超人,超人與蝙蝠俠的觀點不盡相同,然而他對蝙蝠俠抱着寬容的態度。超人是一個單純的角色,這種單純很容易被利用,所以他才會對蝙蝠俠給予信任。

同年中丹尼斯·歐尼爾接任蝙蝠俠漫畫的編輯一職,他負責設計了在《無限地球危機》後蝙蝠俠的基本描繪藍本。歐尼爾以自己是受僱重整蝙蝠俠這個角色為前提來擔任編輯一職的,因此試圖為蝙蝠俠各漫畫注入前所未見的新風格。此一新方向的成果之一是在蝙蝠俠404到407期連載的「第一年」故事線,在此故事中法蘭克·米勒與畫家大衛·馬索伽利合作為蝙蝠俠這個人物的起源作重新的設定。《黑暗騎士歸來》獲得了空前成功,但這畢竟不是正史,DC希望連載一部重新講述正史蝙蝠俠起源的漫畫。這一次,米勒只負責劇本,他將作畫的職責交給了老搭檔大衛·馬祖凱利。《蝙蝠俠:第一年》將故事拉回到布斯剛剛出道的時期,同時給了哥頓局長和貓女俠一個新的起源與形象。這是一個很堅實的故事,每一頁所包含的信息量相當大,但是讀起來並沒有吃力的感覺。畫風上並無花巧,同故事的現實主題倒是滿相配的。相較超級英雄漫畫,本作更接近於《教父》等黑幫文學,蝙蝠俠此時的敵人不是阿卡漢精神病院的那些瘋子,而是科曼·法康尼等意大利黑手黨,作品的風格極為現實。

丹尼·奧尼爾為秘密起源系列創作的《墜落之人》概括了布斯成長的故事並探討了蝙蝠俠的自毀傾向,他補充了第一年之前的故事:布斯從14歲離開葛咸進行修煉,20歲時加入FBI,但發現在體制只能讓他墮落至尸位素餐和循規蹈矩。他週遊世界拜師學技,逐漸克服心理創傷,故事以《第一年》中他返回葛咸並決定化身為蝙蝠的片段告終。《墜落之人》被認為是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前半段劇本的重要參考之一。

不列顛入侵

由於當時英國漫畫市場大環境不好,創作者的待遇很差,當1981年DC來英國挖人的時候,布萊恩·勃蘭德、阿蘭·摩爾、尼爾·蓋曼、格蘭特·莫里森紛紛前往美國,由此開始了美國漫畫的「不列顛入侵」。米勒的《黑暗騎士歸來》與之後阿蘭·摩爾的《保衛奇俠》被視為摩登時代的開端。摩爾聲名鵲起,DC委託他創作蝙蝠俠故事,於是便有了1988年的《蝙蝠俠:致命玩笑》。比爾·芬格在黃金時代就撰寫過小丑的起源:小丑曾是一名工人,帶着紅頭罩在工廠盜竊時遭遇蝙蝠俠,為了脫身跳入化學廢料池,從此毀容並發瘋,開始向蝙蝠俠展開報復。阿蘭·摩爾保留這個大綱不變,增加了更多細節。在此故事中小丑為了逼瘋哥頓局長,將他的女兒芭芭拉·哥頓雙腳弄殘,綁架了哥頓本人,並折磨他的精神與肉體。這些故事與其他同類型的作品主題晦暗且風格成熟,幫助提升漫畫書的形象讓漫畫不再僅是兒童的娛樂。嚴格意義上講,《致命玩笑》並非小丑的絕對起源,因為故事缺乏證據,唯一的證明是小丑的言辭,但小丑也表示自己的思維混亂不可信。原則上,為了保持神秘感,DC不想為小丑設定一個絕對的官方起源,但《致命玩笑》深入人心,從此成為了大部分讀者公認的起源故事。

《阿卡漢精神病院:嚴肅之地上的嚴肅之屋》是戴夫·麥克基恩繪製、格蘭特·莫里森編劇的作品:以小丑為首的罪犯佔領了瘋人院,為蝙蝠俠設下重重考驗。隨着劇情的深入,瘋人院的歷史也逐漸被揭開,這座魔窟似乎有吞噬理智的能力,連它的創建者兼第一任院長阿瑪德斯·阿卡漢都因發狂死在了裏面。黑暗時代的蝙蝠俠漫畫一向以瘋狂著稱,《阿卡漢精神病院》則堪稱最瘋狂的一部作品,抽象扭曲的畫面和對白相當詭異,帶給讀者極大的衝擊力,Rocksteady工作室的同名遊戲便是以這本漫畫為基礎拓展而成的作品。

羅賓之死

1985年的無限地球危機重啟為二代羅賓傑森·托特的新面貌提供了機會,在《蝙蝠俠》第408期,加入了一個「新冒險」的頭標並以此開始重寫傑森的起源。重啟前的他是迪克·格雷森的翻版,重啟後的傑森變為失去父母淪為小偷的不良少年,因偷走蝙蝠車的輪胎與布斯相識,成了新的養子和羅賓,但他的性格倔強叛逆,不像迪克那樣容易相處,但讀者對於傑森的新設定依然不買賬。

1988年,當時的蝙蝠系主編丹尼斯·奧尼爾決定推出電話投票,讓讀者決定傑森的生死。最終的投票結果是5271比5343,以72票的微弱差距決定了傑森的死。據奧尼爾所說,後來DC發現有320票是同一個號碼在8個小時內打過來的,他們聽說加州有一位律師用電腦程式撥號刷了大量的票,改變了結果。

之前小丑在《致命玩笑》中讓芭芭拉癱瘓,引起一片譁然,到了《家中亡故》更是讓小丑直接幹掉了傑森,議論聲此起彼伏。就連弗蘭克·米勒都站出來表示反對,雖然他在《黑暗騎士歸來》中率先寫死了傑森,但畢竟那只是回憶,而非《家中亡故》這種殘酷直接的場面。傑森之死的影響超越了DC的預計,證明人們對漫畫角色生死的關注不亞於對現實人物的關注。

傑森的死成為蝙蝠俠心中永遠的痛,並使蝙蝠俠再次陷入孤僻與偏執,隨後《孤獨死亡之所》引出第三代羅賓蒂姆·德雷克。蒂姆出眾的推理和策劃能力使他在沒有布斯情況下也能獨立完成任務,他使羅賓不再單純的是蝙蝠俠的跟班。蒂姆在連載中擔任羅賓長達20年,馬夫·沃夫曼創造的這名角色完全擺脫了迪克和傑森的影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線,獲得讀者肯定。

1989年上映的「蝙蝠俠」電影讓蝙蝠俠更受矚目;除了該片電影數百萬美元的獲利與周邊商品的營收外,近五十年來第一部全新以蝙蝠俠為主角的漫畫系列《黑暗騎士傳奇》創刊號亦賣出近一百萬冊[33]

異世界

1989年,《恨鎖瓊樓的葛咸城》出版,這部由布賴恩·奧古斯丁編劇,邁克·米格諾拉繪製的漫畫講述維多利亞時代的蝙蝠俠追捕來到葛咸城的開膛手傑克,它的成功使DC決定推廣異世界系列,並被認定為異世界系列的開山之作。第一部在封面上使用異世界星形標誌的漫畫是《蝙蝠俠:神聖恐怖》,這部作品中奧利弗·克倫威爾比真實歷史多活了十年,引發的蝴蝶效應就是美國變成了一個政教合一的腐敗國家。此後DC出版了大量的異世界系列漫畫,在異世界中英雄人物通常的設定被顛覆,他們出現在奇異的時間和地點——其中有的可能真的存在,有的則不能、不會、不該成真。這樣的故事使得那些無比熟悉的人物變得充滿新鮮感。這些故事可大致分為三類:逆轉類,突破傳統尋找樂趣,如布斯成為綠燈俠的《至暗之夜》、以吸血鬼為主題的《血雨》三部曲、將布斯變為阿卡漢院長的《阿卡漢蝙蝠俠》、貓女俠父母雙亡打擊犯罪,蝙蝠俠淪為瘋癲反派的《貓女俠:葛咸守護隊》、蝙蝠俠演員因頭部受傷導致思維混亂,堅信自己是超級英雄的《荷里活騎士》、地獄魔王崛起,城市百鬼夜行的《鬧鬼葛咸》、以韋恩家族和不死之人汪達爾·薩維奇的千年糾葛為主題,從13世紀一路戰鬥到25世紀的《黑暗騎士王朝》;跨界類,跨公司合作,如《蝙蝠俠與美國隊長》《蝙蝠俠與超膽俠》和《蝙蝠俠與泰山》;改編類,劇情改編自名著,如《黑暗圓桌騎士》《諾斯菲拉圖》《魅影之惑》《公民韋恩》和《疤面煞蝙》……異界漫畫讓蝙蝠俠這一角色突破正傳束縛,展現出近乎無窮的可能性和張力[34]

騎士隕落

毀滅日幹掉超人後不久,1993年1月,DC出版了《班恩的復仇》,讓蝙蝠俠的強敵隆重登場,作為序章引出後來的正篇《騎士隕落》。班恩將蝙蝠俠重傷成癱瘓,班恩更像是一個在監獄中成長的蝙蝠俠,雖然出場時看上去像是一個力量型反派,但他更多的時候是在用腦子戰鬥。而名為死亡天使的尚·保羅·范雷在布斯·韋恩復健期間受託穿上蝙蝠裝代替成為新的蝙蝠俠,但他嗜血暴力,行動時對無辜群眾的安全漠不關心。通過這個故事,丹尼·奧尼爾和查克·迪克森告訴讀者,力量並非一切,不是每個武術高手都可以成為蝙蝠俠,強大的精神才是布斯的傲人之處,缺乏克制力的人無法勝任蝙蝠俠的工作,只會變成為所欲為的暴徒。作為同類題材,《騎士隕落》比《超人之死》的故事更經得起推敲。布斯通過他人的超能力治好了腰傷,但他依然要通過一番嚴峻的修煉,才能將自己恢復到最佳狀態,布斯、班恩、瓦雷三人間螳螂捕蟬式的輪番對決也成了經典。

《騎士隕落》的銷量雖然不如《超人之死》,但它為蝙蝠系漫畫帶來更長遠的人氣。作為跨刊物聯動事件,《騎士隕落》提升了周邊角色的人氣,羅賓(蒂姆)、夜翼、貓女俠和死亡天使從此有了長期獨立連載,蝙蝠系刊物真正形成了一個家族,枝繁葉茂。作為90年代的高產編劇,查克·迪克森長期執筆《偵探漫畫》《羅賓》和《夜翼》,同時將芭芭拉·哥頓進一步推上前台。迪克森創造了猛禽暴隊,一隻由神諭和黑金絲雀組成的女性戰隊,後來加入了女獵手與黑鷹女士,除了這四名核心人物,大芭達、貓女俠、鷹女、刀靈等女性角色都曾加入過這支隊伍。

走出黑暗

阿蘭·摩爾最初創作《致命玩笑》時以為這只是個異世界作品,沒想到這部短篇會算入主世界並對芭芭拉的命運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在《致命玩笑》之後,DC越發極端的走向黑暗:蝙蝠俠殘了、綠燈俠瘋了、羅賓、超人、綠箭先後死亡……資深編劇麥克·懷德對這種趨勢感到不滿,為了找回英雄的初衷,他聯手畫家阿歷克斯·勞士於1996年推出異界故事《天國降臨》。勞士的畫風高度寫實宛如油畫,超越了傳統漫畫範疇,懷德則是一名熟讀DC全部歷史的活百科,在他的精心安排之下,《天國降臨》可說是無一人一物無出典。《天國降臨》並非正史,但它的影響力同樣深遠,紅羅賓等設定最終被引入正史,英雄因破掉殺戒成為暴君的劇情也在日後的各類平行世界中反覆出現。《天國降臨》的成功讓那些厭倦了黑暗時代的讀者懷念起白銀時代英雄那種英勇無畏的風格。阿歷克斯·勞士多年後又繪製了長篇名作《正義》,並與編劇保羅·蒂尼合作,推出了《蝙蝠俠:罪惡之戰》,劇情簡潔,其內涵卻值得反覆回味。

1996年,DC開始連載由傑夫·勒布創作的前傳性質的蝙蝠俠故事《漫長的萬聖節》,勒布在漫畫序言中談到,DC編輯阿奇古德溫邀請他們創作一部具有黑色電影氣質的蝙蝠俠漫畫,劇情承接自弗蘭克米勒《蝙蝠俠:元年》,描述葛咸那些黑幫的後續生活。故事時間設定在《第一年》之後,超級反派逐一浮上水面,但傳統黑幫依舊興盛的微妙節點。你可以在其中看到黑幫的衰落、超級反派們的崛起、正義一方的墮落以及蝙蝠俠這位義警的迷茫和孤獨。

勒布與他的合作者蒂姆·賽爾通過這一部作品聲名鵲起。勒布對角色的內心活動的準確把握成就了作品,他喜歡讓各類反派如同走馬燈一般接連亮相,照顧入門級讀者,也保證了銷量。蒂姆·賽爾是一名色盲,只能畫黑白稿,但線條充滿特色,成為名家。憑藉《漫長的萬聖節》重塑雙面人後,勒布與賽爾推出了續作《黑暗勝利》和《貓女俠在羅馬》,依然是黑幫題材,以家庭為主題,講述迪克和貓女俠的過去。

以1998年的聯動事件「大災變」為序章,1999年開始了一個長達一年橫跨所有蝙蝠俠相關漫畫期刊的故事線——《無主之地》,講述受地震襲擊後的葛咸城的故事。然而,在DC漫畫能摧毀葛咸城之前,他們首先得有個葛咸城來讓他們摧毀。這時藝術家兼插畫家愛略特·R·布朗出現了,充當了葛咸的地圖製作者。他回憶道:

「DC漫畫的編輯明確表示,Gotham市是理想化版本的曼克頓。和大多漫畫中的構築一樣,它得滿足多種功能。它需要有高端和陰暗的兩面。商業區,高檔住宅區;娛樂區,肉類加工區,時裝區,碼頭和碼頭交易。總之是把曼克頓和布魯克林好好揉進一份設計里。」[35]

這場名為《無主之地》的漫長大事件在諸多蝙蝠系刊物上連載了一年之久。《無主之地》還為蝙蝠家族新增一位黑髮女孩卡珊德拉·該隱,她擁有一流的格鬥技巧,但不會說話,只能通過肢體和面部動作讀取別人的情緒和想法。卡珊德拉成為新一任蝙蝠女,並獲得個人刊連載。在「無主之地」故事結束後,歐尼爾卸下主編一職由包柏·謝力克繼任。[36]

1999年的單期作品《蝙蝠俠:哈莉·奎恩》將哈莉·奎恩引入漫畫主世界,DC隨即為哈莉開闢了一本走喜劇風格的個人連載。

新世紀

2000年,麥克·懷德成為《JLA》的編劇,首部故事為著名的《巴別塔》。蝙蝠俠擔心聯盟的成員叛變,他仔細分析聯盟眾人的弱點,為每個人量身定做了一套作戰計劃,以便不備之需,這些方案卻被塔利亞偷走,讓拉斯奧古險些全滅了聯盟。巴別塔事件又是一個關於「誰來監視監視者」的故事,聯盟成員都擁有莫大的力量,一旦變為反派或遭遇控制,會給世界帶來嚴重威脅,蝙蝠俠的未雨綢繆的確具有一定道理,但從感情上講,這樣的事情卻讓聯盟眾人無法接受。在盛怒之下,眾人投票將蝙蝠俠開除。後來布斯向聯盟公開了身份,才贏回信任,重返聯盟。

格雷格·盧卡和艾德·布魯貝克於1999和2000年先後接手蝙蝠俠與偵探漫畫連載。盧卡與布魯貝克聯手推出大事件《布斯·韋恩:逃犯》。

弗蘭克·米勒在90年代為跨界漫畫《再生俠與蝙蝠俠》擔任編劇。進入新世紀,米勒推出了《黑暗騎士歸來》的續作《黑暗騎士再臨》,又被稱為《黑暗騎士II》。米勒的劇情和畫面無比混亂,媒體差評如潮,但前作多年積累的名氣依然讓《黑暗騎士II》登上年度漫畫銷量榜首。

隨着正義聯盟動畫的熱播,部分動畫設定也開始逆輸出到漫畫領域,如神奇女俠和蝙蝠俠的互動。格雷格·盧卡撰寫了以「神奇女俠對蝙蝠俠」為賣點的短篇《海克提亞誓約》,獲得好評,此後他成為神奇女俠與蝙蝠俠的雙料編劇。

2002年末,編劇捷夫·洛柏與畫家吉姆·李合作為期12期的「緘默」故事線;此故事成為自蝙蝠俠第500期後首次登上鑽石漫畫發行公司銷售冠軍的蝙蝠俠漫畫。吉姆·李的線條紮實,配合宏大的場景和精美的電腦上色,畫面效果極致奢華。傑夫·勒布第一次脫離前傳背景,擔任蝙蝠俠主線編劇,但劇本留下一堆沒有解釋的問題,直到2008年保羅·蒂尼編劇的《緘默之心》出版後,才把這些問題解決。

2002年末的另一部矚目作品是格雷格·盧卡和艾德·布魯貝克合作的《葛咸重案組》。《葛咸重案組》目光聚焦到葛咸的普通警員身上,罪犯從普通人到超級罪犯都有,案件的真相也並非全部轟轟烈烈,相比於一部超級英雄背景下的故事不如說是在葛咸上演的經典硬漢罪案故事。本作基調寫實,但其內容依然是DC宇宙的一部分,時間線與其他蝙蝠系連載基本同步,蝙蝠俠和各類超級反派也在漫畫中亮相,並對蝙蝠信號燈這些特色設定給出詳細解釋,但並沒有喧賓奪主,核心還是重案組。這部漫畫為盧卡和布魯貝克贏得了有着「漫畫界奧斯卡」之稱的埃斯納獎和哈維獎,銷量卻不盡人意,連載40期後宣佈停刊。

2003年,DC開啟了新連載《超人/蝙蝠俠》,因為標題帶一個「/」,故被讀者稱為「斜線漫」。這也是在《世界最佳搭檔》自1986年的重啟停刊後,DC時隔20年之後再次推出的超蝙合作長期連載。前兩個故事的編劇由傑夫·勒布擔任,此後的連載編劇由各路名家客串,在時間線上也不再受到主線連載束縛。

2004年,蒂姆·德雷克擔任羅賓的事情被父親傑克發現,傑克擔心兒子的安危嚴禁蒂姆繼續進行義警行動,並威脅公佈蝙蝠家族的秘密身份,蒂姆只得答應卸任。攪局者史提芬妮·布朗自願成為新的羅賓,但蝙蝠俠覺得她的能力不足又不服從命令,很快開掉了她。為了得到蝙蝠俠的認可,斯蒂芬妮悄悄地偷了蝙蝠俠對付葛咸城黑幫的計劃,但是由於處理不當,導致整個葛咸城黑幫火併,引出大事件《戰爭遊戲》。史提芬妮被黑面具抓住,殘忍虐殺。讀者對漫畫角色的死亡和復活早已成為習以為常,但作為又一場「羅賓之死」,讀者對《戰爭遊戲》的結局並不買賬。史提芬妮多年來作為《羅賓》和《蝙蝠女》的常駐角色,積累了一定的人氣。她擔任羅賓時,並沒有遭到大量讀者的反對。就算她的失誤讓城市陷入戰爭,也罪不致死,況且布斯草率接受了史提芬妮成為羅賓,沒有和她分享秘密,又迅速開掉了她,顯得極不負責。面對批評,DC後來在漫畫中補充說明,稱史提芬妮只是詐死,並沒有去世。

在《警官倒下》故事中哥頓遭遇槍擊後退休,新的局長下令追捕蝙蝠俠,黑面具趁機上位。早已死去的二代羅賓傑森·托特在《頭罩之下》中歸來,他無法忍受蝙蝠俠沒有為自己報仇的事實,向蝙蝠俠發動攻擊。傑森使用葛咸過去的著名幫派首領紅頭罩作為新的身份,他不再恪守殺戒,拿起了槍械,通過脅迫和控制等手段打擊犯罪,對不予服從的黑面具發動猛攻。嚴格意義上講,傑森並不算真正的反派,更像是反英雄,但他的作風和手段無法得到蝙蝠俠的認同,二者的關係直到新52時代才有所轉變。

吉姆·李與弗蘭克·米勒合作推出《全明星蝙蝠俠與羅賓》創刊號,成為2005年的漫畫銷售冠軍,且打破2003年以來漫畫業中的最高銷售量[37][38]。因連載不斷跳票,三年只出了10本,米勒的劇情如同《黑暗騎士II》一般不知所云,好在李的加盟至少保障了畫面。媒體對這部作品給予差評,米勒徹底走下神壇,然而兩位名人的聯手依然讓漫畫衝到了年度銷量榜首位。

蝙蝠俠在DC漫畫2005年的大事件《身份危機》與2006年的《無限危機》中都擔任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無限危機》是DC的第三次重啟,主要目的在於恢復多元宇宙。重啟後算上作為主世界的新地球,一共有52個地球。《無限危機》後主線故事則直接跳躍到一年後,以《面對面》為起點,布斯結束遊歷回歸葛咸,哥頓也回到葛咸警局重新擔任局長。

《無限危機》事件結束後,DC用連載周刊《52》補充說明《無限危機》後三巨頭隱居的一年內發生的故事,這部周刊連載帶來了新一任的蝙蝠女俠凱特·凱恩,她是火鳥貝蒂·凱恩的表姐,也是布斯·韋恩的表姐,但她行事獨立和蝙蝠家族的連繫並不緊密。

編劇布萊恩·阿扎瑞羅和畫家李·貝爾梅霍在2005年推出《路化:鋼鐵之軀》,以全新的視角審視這位超人的宿敵。2008年,二人推出短篇《小丑》,以幫派混混的視角解讀這位葛咸最著名的精神病。二人筆下的小丑風格寫實,基本褪去了喜劇元素,恐怖感倍增。這部作品中小丑外形與希夫·烈達版本的極其相似,惹來了不少爭議。貝爾梅霍表示,雖然這部短篇於2008年出版,但他和阿扎瑞羅對此已構思多年,其中小丑的造型早在05年的《路化:鋼鐵之軀》第三冊中便以牆上海報的形式出現過,而此時諾蘭的《蝙蝠俠:起源》正在上映,片尾也已經暗示了下一部作品中小丑將會出現。於是這兩部作品中的小丑形象究竟誰先誰後,恐怕是再也難以說清了[39]

莫里森蝙蝠俠史詩

從2006年的《蝙蝠俠》第655期開始,格蘭特·莫里森接手蝙蝠俠連載,拉開蝙蝠俠史詩的帷幕,保羅·蒂尼作為偵探漫畫支線編劇輔助莫里森。之前的異世界作品《惡魔之子》中曾出現蝙蝠俠與塔利亞的兒子,莫里森將他引入正史,創作出達米安·韋恩。在莫里森最初的計劃中,達米安只是一位登場後迅速死亡的短命角色,但隨着連載不斷推進,牽出了更多的劇情,讓他逐漸成為常駐角色。

2007年的大事件《拉斯奧古復活》將焦點轉回殺神特工。拉斯奧古的兒子「白幽靈」杜桑試圖將其復活,但需要新的身體,帶血緣關係的人為最佳。杜桑以達米安為目標,塔利亞表示反對,達米安來到葛咸求助。

《蝙蝠俠安息》是格蘭特·莫里森從2006年初接手連載時就開始構思的故事,相關元素的鋪墊花了兩年時間。首先登場的是2006年的《蝙蝠俠與三個幽靈》,在蝙蝠俠早年的時候,他同意政府對他進行一系列試驗好能造出一批替代品,這些替代品最終變成了他的敵人。2007年的《黑手套》講述約翰·梅修邀請蝙蝠俠與「國際英雄俱樂部」在孤島聚會,落入神秘組織「黑手套」佈置的一個扭曲的正邪遊戲。這一切的幕後黑手赫特博士在2008年的《蝙蝠俠安息》中決定對布斯發動總攻。此前他利用蝙蝠俠同意政府對他進行試驗時化名成西蒙·赫特博士,為蝙蝠俠做了一系列迷幻藥測試,並在他的內心植入了一個催眠觸發器。利用這一點打敗蝙蝠俠後赫特佔領蝙蝠洞,自稱湯瑪斯·韋恩,但最終敗給了蝙蝠俠。

2008年DC大事件《最終危機》結局布斯帶着屠神子彈,破戒舉槍射向達克賽德,自己也被達克賽德發射的歐米茄光線擊中,待超人趕到現場,只看到了王座上垂死的達克賽德和蝙蝠俠的焦屍。然而,《最終危機》的結局出現了布斯在山洞中繪製蝙蝠壁畫的鏡頭,他並未死去,而是穿越到過去的時空,超人找到的焦屍只是一具克隆而成的軀體。DC在漫畫中為他舉行了一次虛構的葬禮,這部名為《披風鬥士的命運》的短篇由擅長魔幻風格的尼爾·蓋曼負責,蝙蝠俠的盟友和敵人盡數出席,各自訴說黑暗騎士的最終結局。短篇的風格多變,同一頁漫畫濃縮了多個時代的形象,也成為了蝙蝠俠系列的名篇。

《披風爭奪戰》交代了布斯消失後蝙蝠家族的動向。東尼·丹尼爾作為畫家與格蘭特·莫里森合作多年,《披風爭奪戰》的主線故事是丹尼爾第一次擔任編劇,他把原本亦正亦邪的反英雄傑森·托特寫成了一個真正的反派,引起爭議。《披風爭奪戰》的混亂結束後,迪克·格雷森和達米安·韋恩成為新任蝙蝠俠與羅賓;蒂姆·德雷克變為紅羅賓;卡珊德拉·凱恩將蝙蝠女一職傳給好友史提芬妮·布朗;《蝙蝠俠與三個幽靈》中的惡魔蝙蝠米高·萊恩改邪歸正,成為新一代死亡天使。

《披風爭奪戰》結束後,DC打出《蝙蝠俠重生》的旗號,為連載帶來新氣象。作為蝙蝠系的總舵手,格蘭特·莫里森的新刊《蝙蝠俠與羅賓》自然成為焦點。迪克與達米安,一個是開朗的蝙蝠俠,另一個是冷酷的羅賓,顛覆傳統的新組合頗為有趣。這本連載雖然信息量大,但風格明快,雅俗共賞,各類讀者都表示滿意。

莫里森為《蝙蝠俠》主刊700期推出紀念刊《時間與蝙蝠俠》,四個不同時間段的蝙蝠俠在不同時空先後登場共同偵破一個案件,分別為:布斯·韋恩、迪克·格雷森、達米安·韋恩和特瑞·馬金尼斯。特瑞源自動畫《未來蝙蝠俠》,屬於彩蛋性質。

保羅·蒂尼的新刊《葛咸街頭》賣點在於「用蝙蝠俠之外的視角觀察蝙蝠俠」,這個視角可能是反派,可能是哥頓局長,也可能是其它刊中無足輕重的配角,讓讀者從街頭巷尾而非蝙蝠俠的角度,重新審視葛咸,劇情對其他刊物起到補充作用。蒂尼的另一本新刊《葛咸魅影》以哈莉·奎恩、貓女俠和毒藤為主角。因為三人角色的亦正亦邪,故事也設定的合情合理,連載的成功提升了三人日後的地位。

在格蘭特·莫里森的帶領下,布斯的失蹤非但沒有讓蝙蝠家族一蹶不振,反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莫里森希望儘量延後布斯歸來的時間,讓迪克的蝙蝠俠成為常態,這樣一來,今後的讀者提到迪克,想到的不僅僅是羅賓和夜翼,還有蝙蝠俠這一身份,成為真正的繼任者,就像當年《無限地球危機》後接替巴利·艾倫的新一代閃電俠禾利·韋斯那樣。讀者很快接受了作為蝙蝠俠的迪克,然而,DC高層丹·迪迪歐卻否決了這一計劃,他先是修改《最終危機》的結尾,從一開始就向讀者表示布斯的結局是穿越而非死亡,又在短短一年後要求莫里森將布斯帶回來。穿越時空的經歷讓布斯意識到未來存在更大的危機,他決定改變過去的孤僻性格,團結更強的力量。《布斯·韋恩歸途》交代他暗中考察蝙蝠家族,分析眾人在自己缺席的情況下表現如何,對每一位成員給出詳細的評價報告,結果令他滿意。對葛咸放心的布斯為了對抗跨國恐怖組織「利維坦」,決定在全球擴大蝙蝠俠的隊伍。他想出一箭雙鵰之計,對外宣佈自己是蝙蝠俠的資助者,並以韋恩集團的名義建立跨國戰隊《蝙蝠俠群英會》。格蘭特·莫里森對《群英會》的靈感最早源於1955年《偵探漫畫》中的「全球蝙蝠俠」,此前在《黑手套》故事中出現的「國際英雄俱樂部」便借鑑了這一概念。《群英會》和「國際英雄俱樂部」的很多角色都源自1955年的「全球蝙蝠俠」。

莫里森不希望布斯的回歸影響迪克的故事線,他選擇了一條折中路線。《蝙蝠俠》主刊和《偵探漫畫》依然是迪克的主場,《群英會》和《暗夜騎士》則以布斯為主角。因為兩個蝙蝠俠同時存在,為避免混淆,莫里森找到畫師大衛·芬查,給布斯設計一套帶有黃底黑印復古蝙蝠標誌的戰衣。芬奇還接下了新連載《暗夜騎士》,自編自畫的講述布斯在葛咸的故事,畫面收到好評,劇情卻反響平平。

史葛·斯尼德於2011年接手《偵探漫畫》。他撰寫的《黑鏡》成為《偵探漫畫》在新52重啟前的最後一段故事,分為迪克和哥頓局長兩條線,每條線都引入了一個供後人繼續使用的精彩角色:索尼婭·祖科和小占士·哥頓。斯尼德擅長描寫黑歷史和驚慄細節,《黑鏡子》作為他的第一篇蝙蝠俠故事,已經把這兩點充分展現出來。獨立短篇《葛咸大門》在19世紀末和21世紀初之間雙線敘事,講述葛咸發展壯大的歷史和名門望族的恩怨,斯尼德通過這篇故事,將黑歷史描寫重心從單一的角色轉向葛咸這個舞台本身[40]

閃點

蝙蝠系連載的人氣高漲,DC的整體表現卻無法讓高層滿意,為了刺激全系銷量,丹·迪迪歐等高層準備實施又一次重啟。迪迪歐對重啟的策略完全建立在商業角度之上,銷量越高的刊物,受重啟的影響越小,蝙蝠系和綠燈系的銷量出眾,迪迪歐決定在重啟初期基本保留這兩大系的時間線,其他系連載都經歷了較大程度的推倒重來,這種不負責任的思路從一開始就缺乏長遠規劃,導致諸多時間連續性矛盾。重啟也打斷了原本的規劃,迪克、蒂姆和史提芬妮的連載強行告一段落,斷送了大好前途,三人淪為重啟的受害者,讓編劇和讀者扼腕嘆息。

DC從2011年夏天開始連載大事件《閃點》,閃電俠巴利·艾倫為拯救自己被謀害的母親穿越時空改變歷史,也改變了主世界的時間線。死在犯罪巷的人變為布斯·韋恩,憤怒的父親托馬斯成了蝙蝠俠。托馬斯不再擔任醫生,轉而開設賭場和酒店,他沒有不殺的戒條,已經幹掉了大批罪犯,小丑是是個例外。布斯的母親瑪莎因無法接受兒子的死精神失常成為小丑,這就是托馬斯沒有幹掉小丑,每次只把她扔進阿卡漢精神病院的原因。這次穿越也讓DC與眩暈和野風暴這兩大子公司的宇宙融合,野風暴世界觀中的超級戰士騙徒得以和湯瑪斯·韋恩並肩作戰,日後讀者還將看到午夜戰士與迪克·格雷森的頻繁會面[41]

閃點重啟

新52

2011年9月,大事件閃點之後DC漫畫宇宙重啟。DC漫畫的《蝙蝠俠》等超級英雄漫畫都已被取消,進行重啟。重啟後蝙蝠俠年齡回到了32歲,蝙蝠俠的歷史被精簡後壓縮所在7年之內。在新52之初,所有漫畫期號全部重置,包括《偵探漫畫》和《動作漫畫》,這兩本20世紀30年代創刊的活化石之前歷經三次重啟,始終沒有重置過期號,《偵探漫畫》作為連載時間最長的刊物甚至已經累計到883期,新52是第一次期號重置。

重啟前蝙蝠俠至少還有十幾年的經歷重啟後被壓縮在了七年之內,導致諸多矛盾,讀者陷入了如同猜謎的摸黑狀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提及一件過去的事件,就算確認一件歷史。新52對蝙蝠系時間線最初變化不大,幅度遂時間逐漸加深,隨着連載不斷向後推進,雖然大部分事件得到保留,沒有徹底推倒重來,但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42]

布斯的起源故事在新52初期基本沒有改動,以蝙蝠俠為主角的刊物有《暗夜騎士》《偵探漫畫》和《蝙蝠俠》三本。大衛·芬查在《暗夜騎士》中全心作畫,不再擔任編劇,效果依然一般,此後畫師和編劇多次更換,最終被叫停。《偵探漫畫》的銷量和評價中庸,創作班底在幾年中也數次更換。蝙蝠系銷量和評價的中流砥柱《蝙蝠俠》主刊由之前在《黑鏡》中表現突出的史葛·斯尼德擔任編劇,畫師則是DC新挖來的格雷格·卡普羅,卡普羅之前在托德·夢想越野隊手下繪製《再生俠》,線條獨特[43]

斯尼德和卡普羅合作了共38期,首個故事「貓頭鷹法庭」,講述了蝙蝠俠面對一個控制葛咸城數個世紀的秘密結社貓頭鷹法庭的故事。第二個故事線是「滅族之災」,小丑認為蝙蝠俠因為蝙蝠家族的羈絆變得弱小了,於是回到葛咸城同時攻擊了蝙蝠家族的每一個成員。之後斯尼德回顧了蝙蝠俠的初始用「零年」重寫了蝙蝠俠誕生的故事。之後的「終局」則延續了「滅族之災」的故事,小丑終於對蝙蝠俠徹底失望,他決意終結兩人間失去樂趣的關係,於是小丑歷史上最為龐大的計劃開始了。在「終局」之後蝙蝠俠與小丑雙雙重傷陷於地下,回歸後的布斯失憶了,但葛咸不能沒有蝙蝠俠,於是哥頓局長成為了代班蝙蝠俠。在蝙蝠俠連載的最後布斯歸來重新成為蝙蝠俠,而整個新52也已經進入尾聲。

迪克·格雷森也返回到了夜翼的身分,出現在他自己的《夜翼》系列。兩個蝙蝠俠並存的時代正式結束。羅賓依然是達米安,《蝙蝠俠與羅賓》的編劇從格蘭特·莫里森變為彼得·托馬斯,他是莫里森撰寫《蝙蝠俠與其子》時的編輯。重啟前,莫里森為了專注《群英會》,後期將《蝙蝠俠與羅賓》的編劇一職交給了他,重啟後的托馬斯繼續擔任這本刊物的編劇。蝙蝠俠與羅賓的組合從兄弟變為父子,托馬斯筆下的父子關係展現出真情實感,贏得好評。

DC創意總監謝夫·莊斯重啟後執筆《正義聯盟》,聯合出版人吉姆·李配合作畫,二人重新講述了聯盟的起源故事。瓊斯以重塑綠燈俠和閃電俠成名,蝙蝠俠這種沒有超能力的角色並不是他的最愛,其地位較瞭望塔時代明顯下降[44]

2014年是蝙蝠俠誕生75周年[45],1939年的《偵探漫畫》第27期是蝙蝠俠的初登場,新52刊號重啟後,新的27期正好是2014年1月號,這本特刊的厚度達84頁,創作團隊採用全明星陣容[46]。而真正的75周年紀念作品《蝙蝠俠:不朽傳奇》從4月開始連載,由史葛·斯尼德主筆數位編劇配合共同完成創作,52期的《不朽傳奇》以周刊連載橫跨一年[47]。《蝙蝠俠:不朽傳奇》完結後《蝙蝠俠與羅賓:不朽傳奇》作為續作於2015年開始連載,作為羅賓誕生75周年的獻禮。這兩部刊物分別帶回了重啟後就不見蹤影的施蒂芬尼·布朗和卡珊德拉·該隱[48]

同在2014年DC大事件《末日未來》將未來蝙蝠俠特瑞·馬金尼斯帶入了主世界,從此特瑞也在漫畫中有了一席之地。

重啟後的《群英會》第二部是格蘭特·莫里森迄今為止的最後一部蝙蝠系連載,塔利亞決心摧毀葛咸,摧毀蝙蝠俠的一切。七年前,莫里森以《蝙蝠俠與其子》拉開故事的帷幕,七年後,這部史詩以塔利亞和達米安雙雙身亡為結局,讓布斯經歷了一場人間悲劇。莫里森此後淡出了DC,然而他為蝙蝠系留下來的格局被其他作者承接,時至今日依然在多部刊物中發揮餘熱。在達米安死後,《蝙蝠俠與羅賓》並沒有停刊,給了編劇彼得·托馬斯極大的壓力。托馬斯讓蝙蝠俠與家族成員逐一會面,讓他走完否認、憤怒、迷茫、沮喪、接受這悲傷的五個階段,此後又花半年重新講述雙面人的起源。在《蝙蝠俠與羅賓》的結尾達米安在蝙蝠家族的通力合作下從天啟星歸來。

2016年,弗蘭克·米勒提出《黑暗騎士III》的企劃,DC雖然同意了《黑暗騎士III》的企劃,但也派編劇布萊恩·阿扎瑞羅、畫家安迪·庫伯特等人參與合寫[49]。《黑暗騎士III》的口碑只能算中上,不過已經比《黑暗騎士II》好了太多,銷量也令人滿意。米勒把《黑暗騎士III》的功勞歸於阿扎瑞羅,他自己則開始構思續作[50]

DC宇宙:重生

2016年5月,隨着新52被「DC宇宙:重生」結束DC漫畫各部門人員大幅改動,新52時期重啟的《蝙蝠俠》再度被取消,並以《DC宇宙重生:蝙蝠俠》重開連載,而《偵探漫畫》則繼續沿用閃點前的刊號從第934期開始繼續。重生後湯姆·金成為了新任《蝙蝠俠》主刊編輯,帶來了蝙蝠俠與貓女俠的新故事[51]。《偵探漫畫》則由傑姆斯-蒂尼翁四世負責編劇,故事聚焦於蝙蝠俠與蝙蝠家族在葛咸城的並肩作戰。史葛·斯尼德則開啟一個新的短期連載《全明星蝙蝠俠》[52]

中文出版

2012年開始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在大陸引進了一批美國漫畫,其中蝙蝠俠系列成為了其中的主力軍。以經典舊作開路後面則是新52系列的生力軍。此後各大出版社開始陸續引進各大漫畫公司的各系列作品。[53]

標題 原名 出版社 譯者 出版年份 裝格 國際標準書號
蝙蝠俠:第一年 Batman:Year One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江業華 2012-1 平裝 9787510041266
超人與蝙蝠俠 Superman/Batman: World's Finest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滾動人 2012-1 平裝 9787510041273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 Batman:The Dark Knight Return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江業華 2012-7 平裝 9787510045882
蝙蝠俠:緘默 Batman: Hush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Roller 2012-9 平裝 9787510050398
蝙蝠俠:一號地球 Batman: Earth One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PatientPatient 2013-5-1 平裝 9787510058899
正義聯盟·第一卷:起源 Justice League, Vol. 1: Origin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Roller 2013-7 平裝 9787510059964
蝙蝠俠:致命玩笑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TABird 2014-11-24 精裝 9787510086366
超人/蝙蝠俠:高度反擊 Superman/Batman Vol. 1: Public Enemies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雪鶚 2015-2 平裝 9787510078903
蝙蝠俠:貓頭鷹法庭 Batman Vol. 1: The Court of Owls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Roller 2015-2 平裝 9787510088216
正義聯盟·第二卷:惡棍之旅 Justice League Vol. 2: The Villain's Journey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滾動人Roller 2015-3 平裝 9787510075827
超人/蝙蝠俠:女超人 Superman/Batman VOL 02: Supergirl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雪鶚 2015-3 平裝 9787510741272
天國降臨 Kingdom Come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江業華 2015-7 精裝 9787510088315
蝙蝠俠:貓頭鷹之城 Batman Vol. 2: The City of Owls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路馨格 2015-8 平裝 9787510097751
蝙蝠俠:滅族之災 Batman Vol. 3: Death of the Family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夏智穎 2016-3 精裝 9787519203832
小丑 The Joker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錢思瑤 2016-4 平裝 9787519203825
正義聯盟·第三卷:亞特蘭蒂斯王座 Justice League Vol. 3: Throne of Atlantis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張彰 2016-5-1 平裝 9787519204198
蝙蝠俠:漫長的萬聖節 Batman:The Long Halloween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市長 院長 2016-6-1 平裝 9787519203818
不義聯盟:人間之神1 Injustice: Gods Among Us Vol. 1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Aegis 2016-6-14 平裝 9787519207977
超人/蝙蝠俠:絕對權力 Superman/Batman Vol. 3: Absolute Power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雪鶚 2016-6 平裝 9787519207984
正義聯盟·第四卷:妙探孖寶 Justice League Vol. 4: The Grid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洌月 2016-6-15 平裝 9787519208417
正義 Justice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於菁煒 / 方堃 2016-7-20 精裝 9787519202699
不義聯盟:人間之神2 Injustice: Gods Among Us Vol. 2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Aegis 2016-10 平裝 9787519208035
蝙蝠俠:零年 秘密之城 Batman Vol. 4: Zero Year-Secret City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J.K 2016-12 平裝 9787519206956
葛咸重案組1:分內之事 Gotham Central, Book 1: In the Line of Duty 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肖恩 2017-1 平裝 9787550290532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三十周年紀念版) 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江業華 2017-2 精裝 9787510075971
蝙蝠俠:黑與白1 Batman: Black and White, Vol. 1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Sharon Yu 2017-3 平裝 9787519205485
無限危機 Infinite Crisis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路半仙 2017-6-15 平裝 9787519220860
蝙蝠俠:無主之地 1 Batman: No Man's Land, Vol. 1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雪鶚 2017-6 平裝 9787519222765
神奇女俠:海克提亞誓約 Wonder Woman: The Hiketeia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柏兀 2017-6 平裝 9787519230500
不義聯盟 人間之神 第二年1 Injustice: Gods Among Us: Year Two Vol. 1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墨問非名 2017-8 平裝 9787519233259
蝙蝠俠:瘋狂的愛 Batman Adventures: Mad Love Deluxe Edition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J.K 2017-10 精裝 9787519237035
JLA 正義聯盟1 JLA Vol. 1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黑豆 2017-11 平裝 9787519230241
正義聯盟·第五卷:英雄永恆 Justice League Vol. 5 : Forever Heroes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洌月 2017-11 平裝 9787519237240
正義聯盟·第六卷:不義聯盟 Justice League Vol. 6 : Injustice League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洌月 2017-11 平裝 9787519237233
正義聯盟:世界上最偉大英雄的12個故事 Justice League Anthologie 後浪丨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孫鵬 / 陳瀟 2017-11 精裝 9787513917698
不義聯盟 人間之神 第二年2 Injustice Gods Among Us: Year Two Vol.2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墨問非名 2017-12 平裝 9787519237257
超人/蝙蝠俠:復仇 Superman/Batman vol.4:Vengeance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雪鶚 2018-4 平裝 9787519242787
周三漫畫 Wednesday Comics 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孫鵬 2018-4 精裝 9787559612601
蝙蝠俠:零年 黑暗之城 Batman Vol. 5: Zero Year - Dark City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J.K 2018-8 平裝 9787519248390
蝙蝠俠:阿克漢姆瘋人院 Batman: Arkham Asylum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肖堯 2018-10 精裝 9787519251222
正義聯盟4.5(邪惡永恆) Forever Evil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三葉 2018-12 平裝 9787519251093

能力

蝙蝠俠是美國漫畫史上第一位天生沒有任何超能力的超級英雄,他的能力主要來自於他後天的嚴格訓練,他依靠自己的科學知識、天才級的智商、偵探的技能和嚴格的體能訓練所造就出的強壯體能和聰明頭腦。蝙蝠俠雄厚的財富讓他獲得了DC宇宙中所有最先進的科技,而作為一名十分老練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亦能夠利用和改善這些科技來製造自己作戰時所使用的裝備。而在故事中,蝙蝠俠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之一,被反復地描述為擁有天才級的智商和極強的推理能力,此外,蝙蝠俠亦是DC宇宙中最偉大的武術家之一,具有最強的人類身體的所有條件。蝙蝠俠在各種武術方面都有接受過廣泛的訓練,掌握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戰鬥技巧,使他成為DC宇宙中最好的徒手格鬥家之一。作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他的知識和專長比任何其他在DC漫畫中的角色幾乎是無與倫比的。

蝙蝠俠堅強的意志力令其身體在忍受巨大的痛苦下仍能正常地運作並抵制大多數形式的心靈感應和精神控制。蝙蝠俠亦是一位精通於偽裝和各國語言的大師,同時亦是一名十分專業的間諜,經常以一位名叫「火柴馬龍」的臭名昭著的歹徒的身份來收集資訊。蝙蝠俠強大的潛入和逃脫能力讓他可以隨意地出現和消失,總是可以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地擺脫不可避免的死亡陷阱。

蝙蝠俠亦是一名審訊專家,他的恫嚇威逼和令人恐懼的外觀往往能夠從任何嫌疑犯的口中得到情報。儘管有可能會傷害到他的敵人,蝙蝠俠最明確的特點是他對正義的堅定承諾和不願意取去別人的生命。這種硬漢比利的道德正直也贏得了DC宇宙中的英雄們的尊敬,最顯著的是超人神奇女俠[2]

高科技裝備

蝙蝠俠擅長利用自己的天才級智商、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由韋恩企業研發出的先進科技製造和研發大量高科技載具、裝備和武器。

蝙蝠洞
蝙蝠洞是蝙蝠俠的秘密基地,就像一個監視着整個葛咸城乃至全球各地的指揮中心。蝙蝠洞位於韋恩莊園下面的一個地底洞穴中。這個洞穴早在南北戰爭時期就已經被布斯的祖先發現並用作倉庫和計劃運送逃跑中的奴隸。布斯小時候就在他的莊園裏從一個破舊的井裏掉了下來,重新發現了這些洞穴,但直到回到葛咸城後成為蝙蝠俠才把這個洞穴當成是一個潛在的行動基地。除了是一個秘密基地外,蝙蝠洞亦是一個十分私隱和寧靜的地方,就像超人的孤獨堡壘一樣。蝙蝠洞中具有多種設施,例如超級電腦、監控設備、發電機、法醫實驗室、醫務室、私人研究室、訓練道場、製造工場、武器庫、飛機庫和車庫等。蝙蝠俠亦在葛咸城的其他地方建設了數個蝙蝠洞作後備用途,甚至在月球的背面亦設有一個蝙蝠洞,建造該蝙蝠洞的目的是進行一些十分危險的實驗和研發,月球上的蝙蝠洞有機械蝙蝠作守衛,同時亦是存放着「地獄蝙蝠裝甲」的地方。
蝙蝠車
蝙蝠車是蝙蝠俠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一輛外表為黑色並裝有蝙蝠翅膀一樣的尾翼的高科技武裝戰車。
蝙蝠翼
蝙蝠翼亦是蝙蝠俠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一架有着蝙蝠外形的黑色高科技戰機。
蝙蝠戰衣
隨着時代的變化和科技的進展,現在的蝙蝠戰衣以凱夫拉材料和作為原材料製造。蝙蝠戰衣能防彈、防爆炸、防衝擊、防割刺、防火和絕緣。手套和靴子也經過強化,有利於保護蝙蝠俠在受到敵人的拳腳攻擊時不會受到任何反作用力傷害,手套的邊緣帶有金屬利刃。有動力的外骨骼斗篷材質輕便,因而有利於在空中滑翔,並帶有溫度調節器,可以保持體溫使肌肉在作戰時不會凍僵。蝙蝠護臂手套具有極強的吸附力,可以幫助蝙蝠俠更方便地攀爬和移動,護臂上還有一個類似3D電腦一樣的按鍵和微型電腦,可以召喚他的移動載體和打開頭盔上的功能裝置,手套亦可以掃描犯罪現場的證據進行分析。頭盔內置有熱視覺、夜視偵察、氣體過濾器和扭曲布斯的聲音的功能,還有一個能夠計劃攻擊、調查和重組犯罪現場和查看反射圖像的VR功能。
多用途腰帶裝備
蝙蝠俠把他的大部分作戰裝備和武器都放在他的多用途腰帶裏,腰帶含有各種打擊犯罪和調查的工具、武器以及技術裝備。

相關角色

歷代蝙蝠俠

布斯·韋恩(Bruce Wayne)
第一代和最著名的蝙蝠俠,公開身份是葛咸城一位富有的企業家、天才、花花公子和慈善家。在他幼年的一個晚上,他和父親湯瑪斯·韋恩醫生和母親瑪莎·韋恩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佐羅》。一家人在回家的路上途經一條小巷時遭到匪徒僑·釗爾搶劫,韋恩夫婦在布斯的面前被槍殺,造成心中難以抹滅的陰影,但亦使得他立志要鍛鍊自己並為父母報仇。在父母去世十年後,布斯開始遊歷世界,先後在歐洲亞洲接受教育並進行武術、偵探和心靈等各種訓練。因為父母被槍殺而在心理上產生恐懼,因此把恐懼轉換成其打擊犯罪的動力,從而守護着葛咸城。
迪克·格雷森(Dick Grayson)
在《最終危機》事件後,布斯·韋恩被認為已經死亡,葛咸城從此失去秩序。在《披風爭奪戰》中,初代羅賓,亦即現任夜翼迪克·格雷森繼承了蝙蝠俠的衣缽。
泰瑞·麥金尼斯(Terry McKennis)
平行宇宙中的蝙蝠俠。在未來,年邁的布斯·韋恩已經不能再擔任蝙蝠俠,一名被黑幫追殺的青年泰瑞·麥金尼斯在無意間發現布斯·韋恩就是蝙蝠俠,結果泰瑞被布斯選定繼任成新一代蝙蝠俠(後來在2017年版《未來蝙蝠俠》#9中解釋到原本接任蝙蝠俠身份的應該是布斯的兒子達米安·韋恩,然而達米安選擇了回到殺神特工,所以泰瑞才代替達米安成為了下一代蝙蝠俠)。新一代蝙蝠俠穿着高科技戰衣,擁有飛行能力和各種高科技裝備,比原來的蝙蝠俠更像一個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戰衣為全黑色,無披風,戰衣中間的蝙蝠標誌改為紅色。泰瑞初次登場於動畫《未來蝙蝠俠》。在後來的故事中揭露泰瑞是在艾敏達·禾拿偷了蝙蝠俠的基因之後弄出來的具有蝙蝠俠的一半基因的克隆人,換句話說,他也是布斯在生物學意義上的兒子。新52大事件《末日未來》將其引入漫畫世界觀,成為一個"可能的未來"。
湯瑪斯·韋恩(Thomas Wayne)
在DC大事件《閃點》中的蝙蝠俠。因為閃電俠改變了過去而產生蝴蝶效應,在暗巷裏被搶匪殺害的變成了布斯,布斯的母親瑪莎因此變得瘋狂並成為了小丑,父親湯瑪士則成為了蝙蝠俠。和布斯相比,湯瑪士在擔任蝙蝠俠時總是用「意外墜樓」的藉囗讓罪犯身亡,甚至還會使用槍械,因為他不相信阿卡漢精神病院和葛咸城的法律能改變這些罪犯。但唯一不會殺的是小丑。湯瑪士是一位公認的謀略大師,並被認為是唯一可以阻止水行俠神奇女俠之間的戰爭的人。
占士·哥頓(James Gordon)
在布斯失憶後代替他成為新的蝙蝠俠,主要使用一套由美國政府開發的高科技動力裝甲應敵,為了對應蝙蝠俠不使用槍械的習慣而採用飛鏢,不過是使用一把特製的槍來發射。

盟友

韋恩家的管家,原是英國秘密情報局的一名情報人員,退役後打算從事演藝工作,但遭到父親的反對,要求他繼承潘尼沃斯家族代代相傳的管家職務。在韋恩夫婦被殺後獨自撫養布斯長大,是布斯最信任的人。善良並有親和力,布斯以蝙蝠俠的身份行動時,阿福有時亦會在蝙蝠洞進行支援。對布斯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對於蝙蝠家族的成員來說也是大家長一般的人物。
葛咸城的警察局長,協助蝙蝠俠並支持他的一切行動。在布斯失憶後曾經一度代替他成為新任蝙蝠俠。
表面上是韋恩企業的最高層董事兼技術總監,亦管理着韋恩基金,但其實是蝙蝠俠的技術顧問。
蝙蝠俠的搭檔及助手,和蝙蝠俠共同對付罪犯,一名血氣方剛的青年,經常和蝙蝠俠一起行動。
  • 夜翼
第一代羅賓─迪克·格雷森,首次登場於《偵探漫畫》第38期。空中飛人家族——「飛翔的格雷森」家族最小的成員。約翰·格雷森和瑪麗·格雷森之子。由於當地黑幫向馬戲團團長勒索保護費遭到拒絕,被害身亡。被當時在場的布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收養。訓練後成為蝙蝠俠的助手——羅賓。在離開蝙蝠俠後改用夜翼,衣着由原來的紅、黃色改為黑、藍色。新52時期改為紅、黑色。「邪惡永恆」事件後因身分曝光,被蝙蝠俠派去「旋中碟」當特工。在DC宇宙重啟中則再次重返夜翼身份,衣着也重新改回黑、藍色。在《夜翼》#50中因中槍而失去記憶,之後靠着僅存的記憶更名力克·格雷森並暫時退出了超級英雄的生活。
  • 紅頭罩
第二代羅賓─傑森·托特,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357期。傑森也是雜技表演家族中的成員,由於親人被罪犯所殺,他輾轉被布斯所收養。迪克把自己的羅賓服送給他,他才真正成為第二代羅賓。1985年後漫畫歷史重啟,他被設定成一個黑髮的流浪兒,在偷蝙蝠車輪胎時被蝙蝠俠逮住並收留了他。蝙蝠俠認為傑森有成為反犯罪鬥士的潛力,如果放任他不管,也容易誤入歧途,所以決定把傑森訓練成新羅賓。曾經遭到小丑的虐殺。傑森最終復活了,原因有點複雜:平行世界的至尊小超人居住在可以觀測一切現實的空間,由於他不滿地球上英雄的行動,打碎了「現實之牆」,導致一部分現實被改變,包括傑森。後被拉斯·奧·古發現並回收,在拉斯·奧·古之女塔莉亞的協助下復活,並逐漸恢復記憶回到葛咸城並報復蝙蝠俠,以葛咸城曾經出現一時的神祕反派─紅頭罩作為祕密活動的身分,以非法手段統領葛咸城多數黑幫。重啟後,改為由塔莉亞通過拉薩路池復活傑森,與軍火庫、星火組成法外者,後在重生中與比扎羅和阿爾忒彌斯重組,現已解散。
  • 紅羅賓
第三代羅賓─蒂姆·德雷克,在《蝙蝠俠》第436期以回憶的方式出現,他在那時是個年輕有為的青年,曾和蝙蝠俠和羅賓等冒險,而且他也是「飛翔的格雷森家族謀殺案」的目擊者。曾因追尋第一代羅賓迪克格雷森的蹤跡而發現蝙蝠俠和羅賓的真實身份。在第二代羅賓死後,曾試圖說服迪克回歸羅賓身份,不果後,自己帶上了面具成為了英雄第三代羅賓。在披風之爭結束後,因無法接受蝙蝠俠死去,化身為紅羅賓,到法國巴黎尋找布斯的下落。重啟後直接以紅羅賓身份協助蝙蝠俠,組建了少年悍將。在重生後回歸蝙蝠小隊,但在「正義無存」大事件後退出。
  • 掠奪者
第四代羅賓─史提芬妮·布朗,首次登場於《偵探漫畫》第647期。新52前正史線中唯一一個女性羅賓,也是蒂姆·德雷克的女友,最初以掠奪者的身份登場。她在提姆離職後自願擔任羅賓的工作。曾經一度在《蝙蝠俠:戰爭遊戲》遭蝙蝠俠的敵人黑面具殺害。但其實是被與蝙蝠俠一家有交情的醫生為了保護她而偽造了死亡證明,並且瞞過了所有人,包括蝙蝠俠和羅賓們,後擔任蝙蝠女。重啟後只作為掠奪者並未擔任羅賓與蝙蝠女。
  • 紅鳥
第五代羅賓─達米安·韋恩,蝙蝠俠布斯和殺神特工首領女兒塔莉亞·奧·古之子,初次登場於《蝙蝠俠:惡魔之子》,初次登場時還是個未被命名的嬰兒,正式登場是在《蝙蝠俠》第655期。這孩子從小就被當做超級戰士培養,從7歲開始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練習打靶,能夠徒手拆卸所有常規輕型武器,對重型火炮也頗有心得。而且性格惡劣缺乏管束,布斯活着的時候一度為他的未來很頭疼,將他留在自己身邊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為了防止他走上歪路成為超級惡棍。新52重啟前的《披風爭奪戰》中,在蝙蝠俠被認為已死時開蝙蝠車出去泡妞。重啟後性情有所好轉,和家人相處模式更加接近「正常」。新52重啟後在漫畫《蝙蝠俠群英會》中被克隆弟弟所殺。最終在《蝙蝠俠與羅賓》阿爾法特刊中復活。在重生在與閃電小子(禾利·韋斯三世)、星火、野獸小子、渡鴉和海少俠重組了少年悍將。
  • 羅賓少年團
首次登場於《羅賓少年團》。蝙蝠俠與小丑終局之戰過後,葛咸的一群少年通過網絡組織起來進行義警活動並自稱羅賓,比較出名的角色有杜克·托馬斯、達克斯頓·奇爾、理子·謝里登 、伊莎貝拉·奧爾蒂斯、特洛伊·沃克、安德烈·西普里亞尼。
  • 初代
本名琪詩·凱恩,全名嘉芙蓮·「琪詩」·韋布-凱恩,初登場於《偵探漫畫》# 233。是蝙蝠俠布斯·韋恩舅父南森·凱恩(瑪莎的弟弟)的遺孀,因為迷戀蝙蝠俠便以蝙蝠女俠為名成為超級英雄。在《偵探漫畫》# 485(1979年9月)中奉旋中諜之命以蝙蝠女俠的身份接近蝙蝠俠獲取其秘密,過程中與蝙蝠俠相戀,後被銅虎殺害。新52中在《蝙蝠俠群英會》的終章出現,以夜色學園的女校長的身份。射殺了正與蝙蝠俠對決的塔利亞·艾爾·古爾,救下了蝙蝠俠。
  • 二代
本名凱特·凱恩,全名嘉芙蓮·麗貝卡·「凱特」·凱恩,蝙蝠俠布斯·韋恩的表妹,父親是Jacob Kane,南森·凱恩、和布斯母親瑪莎二人的小弟。初登場於《52》 # 7中。童年時期,她的生母加布里埃爾和雙胞胎姐妹貝絲被恐怖分子殺害。成年後考上美國軍事學院,然而因她與另一個女學生產生了同性戀愛關係,被學校開除。隨後凱特搬到葛咸城,受蝙蝠俠啟發,開始使用偷來的軍用防彈衣和武器打擊犯罪。在父親的幫助下,開始了兩年的全球範圍內培訓。重新回到葛咸後,凱特遇到了琪詩·凱恩,交談後接過了她的衣缽成為蝙蝠女俠。女同性戀,情人之一為重案組探員芮妮·蒙托亞。
  • 鷹火
第一代蝙蝠女─貝蒂·凱恩蝙蝠女俠(琪詩.凱恩)的外甥女,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139期。無限地球危機重啟後無蝙蝠女經歷,在新的起源中貝蒂是一個網球神童,有一天他在新聞看到了羅賓(迪克·格雷森)。於是她為了和迪克約會也決定成為超級英雄,經過訓練後成為超級英雄火鳥,並參與創建西部泰坦。
  • 神諭
第二代蝙蝠女─芭芭拉·哥頓,哥頓局長的女兒,初次登場於《偵探漫畫》#359。其父始終不知道這個秘密,是一位武術天才兼高材生。芭芭拉的母親在她十多歲的時候就離開了這個家庭,幾年之後,蝙蝠俠的出現激勵年輕的芭芭拉走上了打擊犯罪的道路。她很快便開始與蝙蝠俠和羅賓合作,她曾和迪克·格雷森發生過戀愛關係。在1988年《蝙蝠俠:致命玩笑》中,小丑為了逼瘋哥頓局長而用槍打中了芭芭拉的腰椎,導致她下身癱瘓。癱瘓後的芭芭拉一度陷入了抑鬱。然而她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在電腦方面的擅長和情報搜集方面的天分可以讓她繼續與罪惡鬥爭。此後,她以神諭/先知為代號,為蝙蝠家族、自殺特攻:超能暴隊及其他超級英雄們提供技術和情報支持。新52重啟後雙腳恢復並且重新成為現任且是唯一一個擔任過蝙蝠女的,而神諭則變為芭芭拉親自設計的電腦情報系統的代號。
  • 獵手
第三代蝙蝠女─海倫娜·柏特奈尼,初次登場《女獵手》第1期。出身於葛咸城的一個黑手黨老大的家庭,8歲那年一個槍手突然出現在正在用晚餐的海倫娜一家德餐桌上殺死了海倫娜的家人。從此,海倫娜來到了西西里接受了一系列的訓練,一直到了15歲了解到黑手黨是邪惡的,而自己的家族卻是黑手黨。16歲那年,她回到了葛咸城,蝙蝠俠的出現,讓她發現了這些人害怕的究竟是什麼。她潛入到了葛咸城,開始了她的復仇大計,她認為自己是個獵人,在追捕着獵物,女獵手誕生。海倫娜曾經化身蝙蝠女。
  • 黑蝙蝠
第四代蝙蝠女─卡珊德拉·該隱,初次登場在《蝙蝠俠》第567期。她的父親大衛·該隱和母親西瓦女士均是殺手,她是個亞洲人。她是第一殺手,被她師父培養,從小到大苦練武術,開始不會說話,因為語言佔用了她對敵人動作預判的部分,導致格鬥能力下降,後來通過西瓦女士的指導重新掌握了這種技巧,她是普通人中唯一以武術能擊敗西瓦女士的人(而且是連續兩次),在蝙蝠俠失蹤後,放棄蝙蝠女的身份,以黑蝙蝠繼續懲惡揚善,居住在香港。新52重啟後,在《蝙蝠俠與羅賓:不朽傳奇》首次出場,代號則是孤兒。
  • 掠奪者
第五代蝙蝠女─史提芬妮·布朗,第四代羅賓,首次登場於《偵探漫畫》第647期。《蝙蝠俠:安息》後卡珊德拉覺得沒有必要再為蝙蝠俠戰鬥了,因為蝙蝠俠已經不在了,隨後將蝙蝠少女的裝束送給斯蒂芬妮。斯蒂芬妮穿着卡珊德拉的服裝後行動了幾次被芭芭拉發現,芭芭拉將情況匯報給了迪克。芭芭拉找到斯蒂芬妮勸導她不要再做蝙蝠少女了。但是這時候一種由二代黑面具和稻草人開發的新型毒品「Thrill」正在街頭流行。於是芭芭拉和斯蒂芬妮互相幫助阻指毒品交易,最終斯蒂芬妮打敗了稻草人。由此也向芭芭拉證明了自己可以正面面對自己的失敗和恐懼。此後,芭芭拉才正式同意讓斯蒂芬妮穿上蝙蝠少女的裝束。因為斯蒂芬妮實在不會針線活,芭芭拉又幫斯蒂芬妮做了一套嶄新的集中了搗亂者和上代蝙蝠少女服裝的特點的服裝,第四代蝙蝠少女由此正式誕生。在新52中,斯蒂芬妮以亂局者的身份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2卷第28期,引出蝙蝠家族的大事件——《蝙蝠俠:不朽傳奇》。而在新52中,斯蒂芬妮擔任過蝙蝠少女的歷史被刪除。
  • 不適者
夏洛蒂·蓋奇-拉德克利夫初登場於《猛禽暴隊》第96期,嚴格來說夏洛蒂只是自稱蝙蝠女她從未得到蝙蝠家族中任何人的承認,芭芭拉·哥頓(此時已經成為神諭)甚至還制止過她。在之後她使用了新代號「不適者」並加入猛禽暴隊。
  • 主世界
海倫娜·柏特奈尼,第三代蝙蝠女,初次登場於1989年的《女獵手》第1期。海倫娜曾經化身蝙蝠女,但是她的手段令蝙蝠俠看的並不順眼,最終在蝙蝠俠的命令下,海倫娜再次披上了女獵手的外衣。在新52中,海倫娜·柏特奈尼的形象與重啟前大不相同。在正義聯盟大事件邪惡永恆之後,海倫娜·柏特奈尼以間諜身份登場,與迪克.格雷森一同為一個叫誅網的國際間諜組織工作。格雷森連載結束後,柏內利離開了旋中諜並接替了女獵手的名號,從DC重生開始她又回到了重啟前的狀態加入了猛禽暴隊。
  • 地球2
海倫娜·韋恩,首次登場於1977年《DC Super Stars》17期 ,在登場時設定出生年份為1957年,出生於地球2,是地球2的蝙蝠俠和貓女俠的女兒。新52重啟後海倫娜仍是蝙蝠俠和貓女俠的女兒,不過現今的地球2並未出現迪克·格雷森,羅賓的頭銜由海倫娜擁有。在天啟星進攻這個宇宙的地球後,地球2的正義聯盟三巨頭(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全部陣亡。海倫娜和神力女郎(超女)卡拉在意外中被傳送到主世界,海倫娜則盜用了這個世界被認為已死的海倫娜·柏特奈尼的身份。
本名塞琳娜·凱爾,盜賊,初次登場於《蝙蝠俠》第一期。幾十年間,漫畫書中出現了很多版本的貓女俠的起源,但是故事安排她的核心身份是一個對抗卻吸引蝙蝠俠的蛇蠍美人。「一個友善的敵人,雖然她是罪犯,但是她同時也是一個在蝙蝠俠枯燥的生活中浪漫的角色」。目前已與蝙蝠俠訂婚,但在《蝙蝠俠》#50中因身份問題而分手。
  • 初代
大衛·澤維本初次登場於《蝙蝠俠群英會》,原是一名非洲警官,行俠仗義被蝙蝠俠所聞,贈予他一套高科技盔甲成為蝠翼,是蝙蝠俠群英會以及國際正義聯盟成員。在新52《蝠翼》第19期當中大衛·放棄了蝠翼的身份。
  • 二代
路克·福克斯,盧修斯·福克斯的兒子,初次登場於新52《蝠翼》第19期。他繼承了他父親的自然智慧和絕頂的聰明,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並獲得工程和工商管理雙學位,為了希望蝙蝠俠會注意到他的技能和智慧,他參加了MMA格鬥。在新52《蝠翼》第19期當中盧克的父親盧修斯·福克斯製作了一個新的蝠翼制服,蝙蝠俠將改制服交給盧克,盧克正式成為了蝠翼。
  • 信號
杜克·托馬斯初登場於《蝙蝠俠》第2輯第21期,在蝙蝠俠剛回葛咸開始行動的《零年》時他作為一個孩子就幫助過蝙蝠俠。之後在《終局》中他的父母被小丑病毒感染而發瘋。在之後他開始加入了羅賓少年團,以自發義警的身份在葛咸活動。在《蝙蝠俠:重生》中他被蝙蝠俠吸納為新的助手,他選擇了自己的代號「信號」。

正義聯盟

反派

真名不詳 ,為蝙蝠俠的宿敵,自稱「犯罪王子」。
本名奧斯瓦爾德·契斯特菲爾德·科波特,葛咸著名家族科波珀特家族的後裔。經營着冰山酒吧以掩蓋自己的不法行為。
真名為愛德華·尼格瑪。在犯罪之後總會留下謎語作為線索。
真名為哈維·丹特,曾是一名有正義感的律師。在被硫酸毀掉了半邊臉後,激發了其心中的黑暗一面,靠拋硬幣來定奪他人生死。
受革命家父親的連累下,童年及成年早期都在監獄度過,曾經擊敗蝙蝠俠並扳斷他的脊骨。
本名羅曼·西恩尼斯,黑面具是一個黑幫老大,本是個企業家,因為家族企業被韋恩企業收購,憤怒的他於是破壞了自己父母的墳地,並用父親的棺木打造了一個面具戴在臉上,之後與蝙蝠俠打鬥時因大火而使面具再也無法拿下。
本名喬納森·克萊恩,原是心理醫生,着迷於對恐懼的研究。擅長使用毒氣使他人產生恐懼。
真名為帕梅拉·莉蓮·愛絲莉博士,在實驗中意外中毒,變身為具有超能力的毒藤女,可以操控植物和毒素。
本名維克多·弗里斯,為了令重病的妻子復原而發生意外的低溫科學家,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與籌措資金繼續研究而開始用自己開發的冷凍裝備搶劫。
本名羅·霍萊,經常帶着右眼有着狙擊瞄準裝置的面具和穿着紅色服裝的世界第一狙擊手與殺手。
本名史萊德·約瑟夫·偉遜,接受過超級士兵改造計劃的失敗品,後成為雇傭兵。
本名哈琳·奎澤爾,原為阿卡漢精神病院的醫師,在替小丑診察時迷上了小丑,於是將小丑放走,自己也開始跟隨小丑犯案。
本名韋倫·瓊斯,身體產生返祖現象,使其化身為一個半鱷半人的怪物,主要居住在葛咸城的下水道中。
他的真名早已被遺忘在沙漠之中,化名拉斯·奧·古,就是阿拉伯語「惡魔之首」的意思,殺神特工的首領,已活了數百年,經驗、智慧和武技都在蝙蝠俠之上。
是殺神特工的首領拉斯·奧·古的女兒,過去曾是蝙蝠俠的情人,並為他生了一個兒子達米安·韋恩。認為蝙蝠俠沒有阻止姐姐妮莎虐待自己,而達米安又選擇和父親蝙蝠俠在一起,於是由愛生恨,和蝙蝠俠父子作對。
初代泥臉巴索·卡羅,本為演員,因為自己的得意角色被他人重新詮釋而發狂開始殺人,後來與一群罪犯合作時得到了化身為泥的能力。
本名傑維斯·泰奇,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狂熱粉絲,喜歡綁架孩童來飾演其中人物。
本名加菲爾德·林恩,前片場特效技師,後變成縱火犯。使用自行研發的噴射背包、火焰發射器和炸彈到處縱火。
本名德魯瑞·沃克,專門保護犯罪者的「專家」,和蝙蝠俠一樣有自己的特殊裝備、愛車。
本名托馬斯·埃利奧特,布斯小時候的好友。相當高明的外科醫生。自幼被父母虐待,因此反而妒忌父母雙亡的布斯,以「緘默」的身份和蝙蝠俠多次對決,雖然沒有任何超能力,但心狠手辣,智計百出,被蝙蝠俠認為是極恐怖的敵人。
本名科特・朗斯湯,本來是為了令盲人可以正常行動,而想透過研究蝙蝠發射超聲波的定位能力製作特定的藥劑來造福人類的科學家,但實驗失敗把自己變成半人半蝙蝠的怪物。
盤據葛咸城數百年的黑暗秘密結社,有著名為「利爪」的刺客群。
本名阿諾·韋斯克,本來是一名膽小的老人,在遇見木偶「疤臉」後,分裂出另一個邪惡人格,並且具有十分能說服人的天份。
一名連環殺手,擅長使用小刀殺害自己的目標,並在事後用小刀在自己的身上刻下記號。

其他媒體

電影

其他

動畫電影

由蝙蝠俠主演
與其他DC漫畫英雄
其他

電視

動畫

遊戲

以蝙蝠俠為主角的遊戲

樂高蝙蝠俠系列遊戲
蝙蝠俠:阿卡漢系列遊戲

蝙蝠俠作為主角之一的遊戲

遊樂設施

參考文獻

  1. ^ Goulart, Ron, Comic Book EncyclopediaHarper Entertainment, New York, 2004)ISBN 978-0-06-053816-3
  2. ^ 2.0 2.1 蝙蝠俠能力、特質介紹. [201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3. ^ DC Entertainment To Give Classic Batman Writer Credit in 'Gotham' and 'Batman v Superman' (Exclusiv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2). 
  4. ^ Sims, Chris. Bill Finger Has A Creator Credit On This Week's Batman Comics. 2015-10-21 [2015-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5.0 5.1 5.2 Fleisher, Michael L. The Encyclopedia of Comic Book Heroes Volume 1 Batman Collier Books 1976 ISBN 978-0-02-080090-3 p. 31
  6. ^ Beatty, Scott. Batman. Dougall, Alastair (編). The DC Comics Encyclopedia.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2008: 40–44. ISBN 978-0-7566-4119-1. 
  7. ^ The Big Questi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atman, and why does he still appeal?.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8-07-22 [2015年5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7月29日). 
  8. ^ Batman – Top 100 Comic Book Heroes. IGN Entertainment. [2011-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0). 
  9. ^ 50 Greatest Super Heroes In Comic Book History. FanSided. [2016-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2). 
  10. ^ Book sources. Wikipedia. [2018-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3) (英語). 
  11. ^ Daniels, Les. Batman - The Complete History: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Dark Knight. Chronicle Book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Batman_The_Complete_History.html?id=73wknu2cVIkC. 2004-04 [2018-06-08]. ISBN 9780811842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英語).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12. ^ Boichel, Bill. "Batman: Commodity as Myth." The Many Lives of the Batman: Critical Approaches to a Superhero and His Media. Routledge: London, 1991. ISBN 978-0-85170-276-6, pg. 6–7
  13. ^ 黑骑士编年史(一):漫画的黄金、白银、青铜时代 - vgtime.com. www.vgtime.com.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14. ^ The Comics Journal. www.tcj.com. [2018-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美國英語). 
  15. ^ TwoMorrows Publishing. Comic Book Artist 3. Winter 1999. 
  16. ^ Fictioneer Press. "Comic Book Interview Super Special: Batman". 1989. 
  17. ^ 比尔芬格:蝙蝠侠背后的"无名之父" Hulu纪录片为其正名 "他在绝望中创造了蝙蝠侠" – Mtime时光网. news.mtime.com. [2018-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18. ^ 蝙蝠侠缔造者:比尔•芬格-魔贱. timlzy.lofter.com. [2018-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19. ^ Wright, Bradford W. Comic Book N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2001. ISBN 978-0-8018-7450-5, pg. 19
  20. ^ 超级英雄漫画为什么“不衰”. www.chncomic.com.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21. ^ 美国漫画双擎的竞争简史. news.ifeng.com.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7). 
  22. ^ 关于蝙蝠侠背后不为人知的十大趣闻. www.qulishi.com.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23. ^ 麦卡锡主义时期的美国-凤凰周刊. www.ifengweekly.com.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24. ^ 美国漫画审查机构CCA之死. 豆瓣.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中文(簡體)). 
  25. ^ 地下漫画编年史:Underground Comix 漫言 MangaTalk. mangatalk.net.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中文(中國大陸)). 
  26. ^ 雨果奖的首位得主是个犹太人?!. 以色列時報.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美國英語). 
  27. ^ Julius Schwartz. DC Database.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英語). 
  28. ^ 邁克·凱特. 神秘起源:DC漫画的故事. 神秘起源:DC漫畫的故事. DC漫畫. 2010年11月9日 [201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29. ^ 初版序言,by 阿兰·摩尔. 豆瓣.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中文(簡體)). 
  30. ^ Daniels (1999), pg. 147, 149
  31. ^ Wright, pg. 267
  32. ^ The Man of Steel #3 - One Night In Gotham City... (Issue). Comic Vine.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33. ^ Pearson, Roberta E.; Uricchio, William. "Introduction." The Many Lives of the Batman: Critical Approaches to a Superhero and His Media. Routledge: London, 1991. ISBN 978-0-85170-276-6, pg. 1
  34. ^ 异世界:DC英雄的另类想象-52TOYS有品有趣. www.52toys.com.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35. ^ 【檔案】Eliot R. Brown:描繪Gotham市的地圖製作者. site.douban.com.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中文(中國大陸)). 
  36. ^ 黑骑士编年史(二):漫画的黑暗时代 - vgtime.com. www.vgtime.com.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37. ^ Diamond's 2005 Year-End Sales Charts & Market Share. newsarama.com. 2006 [200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5). 
  38. ^ July 2005 Sales Charts: All-Star Batman & Robin Lives Up To Its Name. newsarama.com. 2005 [200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7). 
  39. ^ 世界上不止一个小丑.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40. ^ Snyder and Jock Take Over Detective Comics. Comic Vine.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41. ^ 黑骑士编年史(三):漫画的新世纪 - vgtime.com. www.vgtime.com.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42. ^ DC Comics May Release Issue Zero Of Their New 52 Books In September. Comic Vine.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43. ^ Exclusive: Scott Snyder Goes In-Depth on His Plans for Batman in DC's 'New 52'. Comic Vine.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英語). 
  44. ^ DC's New Digital Comics Strategy: Same-Day Releases, Print Copy Bundle. Comic Vine.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45. ^ New Batman 75th Anniversary Logo Revealed. Comic Vine.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46. ^ Detective Comics #27 - The Case of the Chemical Syndicate; Old School; Better Days; Rain; The Sacrifice; Gothtopia, Part 1 of 3: The Perfect Crime; Twenty-Seven (Issue). Comic Vine.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47. ^ Interview: Scott Snyder on BATMAN ETERNAL Spoilers, Catwoman and Maybe Even More 'Zero Year'. Comic Vine.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48. ^ Interview: Scott Snyder on BATMAN ETERNAL Spoilers, Catwoman and Maybe Even More 'Zero Year'. Comic Vine.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49. ^ Frank Miller Returns to Batman with DARK KNIGHT III: THE MASTER RACE. Comic Vine.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50. ^ 黑骑士编年史(四):漫画的新52时代 - vgtime.com. www.vgtime.com.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51. ^ Batman: New Comic Asks If He's Actually the Hero Gotham Deserves. Comic Vine.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52. ^ Scott Snyder & Greg Capullo End Five Year Run on BATMAN--Tease Reunion. Comic Vine.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53. ^ 美国漫画·DC超级英雄漫画. book.douban.com. [2018-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中文(簡體)). 
  54. ^ JUSTICE LEAGUE: THRONE OF ATLANTIS Full Cast Revealed - Clone Wars Alums Face Off. Newsarama.com. [2014-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8). 
  55. ^ Estorari, Daniel. Alain Moussi to Be Batman on Titans. 2018-12-14 [2018-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7) –透過torredavigilancia.com (西班牙語). 
  56. ^ Boucher, Geoff. Game Of Thrones Star Will Portray Bruce Wayne On Titans. Deadline Hollywood. 2019-04-11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Template:其他媒體的蝙蝠俠 Template:蝙蝠俠遊戲作品 Template:正義聯盟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