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教堂 (維也納)
耶穌會教堂(德語:Jesuitenkirche),又名大學教堂(德語:Universitätskirche),是一座兩層、雙塔的教堂,受早期巴洛克風格的影響,由安德烈·波佐改建於1703-1705年。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Dr. Ignaz Seipel-Platz,緊鄰維也納大學舊樓。
耶穌會教堂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奧地利維也納 |
座標 | 48°12′32.3″N 16°22′37.8″E / 48.208972°N 16.377167°E |
宗教 | 天主教 |
領導 | P. Gustav Schörghofer s.j. [1] |
官方網站 | www.jesuitenwien1.at |
建築詳情 | |
建築師 | Andrea Pozzo |
建築類型 | 教堂 [2] |
建築風格 | 巴洛克 |
奠基 | 1623年 |
竣工 | 1627年 |
詳細規格 | |
正立面朝向 | SWbS |
長度 | 55米[3] |
寬度 | 25米[3] |
中殿寬度 | 13米[3] |
地圖 | |
歷史
1550年,國王斐迪南一世向Ignatius von Loyola請求,派兩名神學家到維也納大學講學並建立一所學院。
1551年,第一批耶穌會士抵達維也納。
1552年,Petrus Canisius 來到維也納。他佈道、演講,並受斐迪南國王委託撰寫教理問答。
1623年,耶穌會士接管人文、哲學和神學學科。他們接管了相關的建築物和辦公室,大量的建築工作立即開始,承諾將自己的學院附屬在維也納大學之中,並在結構改造過程中建造一座教堂和一座行政大樓。
1631年,新建的教堂由紅衣主教迪特里希施泰因祝聖。 7月31日(在聖伊格內修斯逝世75周年之際),五口大鐘從因斯布魯克通過水路運輸抵達維也納。250年來,它一直是維也納大學的教堂。直到今天,維也納人也將其視為大學教堂。
1702年,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將耶穌會士安德烈波佐帶到維也納。皇帝為學院和教堂進行開工儀式,而教堂被奉獻給聖徒依納爵·羅耀拉和聖方濟·沙勿略。從1703年起,作為建築師、雕塑家和畫家,安德烈波佐為教堂賦予了現在的巴洛克風格。他增建了雙塔,將早期巴洛克風格立面加以改建,有狹窄的水平面和垂直剖面。窗戶的設計,狹小的壁龕(有塑像)和立面較小的中央部分偏離了鐘樓的巴洛克風格。在皇室的支持下,他為耶穌會教堂的內部賦予了更高級的巴洛克風格設計,至今仍保留下來。通過所有感官的體驗(尤其是那副錯覺穹頂壁畫)來傳授信仰也是今天這個教會耶穌會士的牧靈關懷的典型。工程完成後,教堂被重新祝聖奉獻給聖母升天。
1705年,利奧波德一世去世。耶穌會在大學的影響力開始下降。
1773年,由於政治壓力,耶穌會被教皇廢除。當時在維也納約有350名耶穌會士,但教會和學院均屬於國家。
1814年,教皇庇護七世重建耶穌會。
1827年,約翰·彼得·克拉夫特對教堂內部進行了修復。
1848年,耶穌會士被逐出奧地利。
1852年,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為了君主制能夠延續而恢復耶穌會。
1856年,皇帝將大學教堂歸還給耶穌會士,並在毗鄰的建築空間中為學者提供住房和教牧服務。
1896-1914年完成內部修復:尤其是天頂壁畫有重大變化。
與1773年之前一樣,1934年再次獲准使用教堂的地下室作為耶穌會士的墓地。
1986-1998年,教堂的外部和內部進行大修。
2004年,一個帶有3層手鍵盤的管風琴被祝聖且投入使用。
室內
儘管其外觀相對樸素,但是室內有非常華麗的仿大理石柱子、鍍金和許多寓言的天頂壁畫。天花板分為四個隔間,運用了錯覺技術。安德烈·波佐在1703年開始,卓越的錯視畫派的穹頂,畫在天花板的平坦部分,是一個真正的傑作。
-
安德烈·波佐的天頂壁畫
-
室內的一般景像
-
室內細部
1813年12月8日,緊鄰維也納大學的大會堂,貝多芬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在那裏首演。
參考文獻
-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Jesuitenkirche. [2022-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2).
- ^ Pfarre Maria Rotunda. Erzdiözese Wien.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2) (德語).
- ^ 3.0 3.1 3.2 Estimated from satellite images provided by Google Earth
- Geschichte der Jesuiten im 1. Wiener Bezirk. Jesuiten Wien 1.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2)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