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包括三部分:「白沙細樂」、「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由於其有一套嚴格的傳承方式,必須以師帶徒或以父帶子相傳,歷史悠久,古樸典雅,用背誦工尺譜口傳心授,所以一直流存至今。是中國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樂之一。目前只有許多高壽的老藝人會演奏,應用十面雲鑼、蘆管和曲頸琵琶等許多已經在中國失傳的古老民族樂器,正在進行傳承搶救。其古老樂曲、古老樂器和高壽藝人,共同被[誰?]譽為稀世「三寶」。1962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研所、雲南省歌舞團及麗江地縣音樂工作者發掘整理了總譜,被稱為「活的音樂化石」。

納西古樂演奏

白沙細樂是由納西族聚居的中國雲南麗江以北的重鎮白沙而得名,由於樂隊中不用音響強烈的打擊樂器管樂器,所以又名「細樂」。

白沙細樂據說是在13世紀時蒙古大軍南征雲南,當時元世祖忽必烈和納西族土司木天王結盟,留贈他一個樂隊和樂譜,其音樂幾百年一直流傳下來。現在老人們在演奏時仍然身着元代樂工的服裝。現在只保留下七個樂章,名為《安魂曲》,各個樂章音調聯繫密切,結構嚴謹,可單獨演奏,也可連奏成一大型套曲,表現了淒涼、懷念、悲痛的情感。

洞經音樂是明代清代早期在中國內地流行的道教音樂,當年土司將其引入麗江,又結合了當地的納西族傳統音樂的風格,這種道教音樂從19世紀後在內地已經絕跡,在麗江被保留下來,既具有古樸典雅的江南絲竹風格,又揉進了納西族傳統音樂的風格,現在保留的曲目有《到春來》、《吉祥》等20餘首。

皇經音樂現在已經失傳。

納西古樂應用的樂器有蘇古篤(胡撥)、延長曲項琵琶、雙簧竹管樂器波伯(蘆管,來自古代篳篥),還有橫豎笛、二簧(二弦拉弦樂器形同漢族京二胡)、大提胡、納西族胡琴、中胡、小叫胡、三弦、箏、揚琴等打擊樂器是音響較輕的五音(十面)雲鑼、中鑼、、大、大板鼓、提手、木魚等。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