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

拜占庭帝国将领

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希臘語Μιχαήλ Λαχανοδράκων,?—792年7月20日)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五世時期一位傑出的將領以及聖像破壞運動的狂熱支持者。他因對聖像破壞的熱衷,於766年擢升至了色雷斯西亞軍區長官這一高位,並煽動了一系列打壓措施,尤其針對修道院,以打擊聖像崇拜派英語iconophile。作為一位頗具天賦的將軍,他領導了一系列針對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戰役,但在782年左右被解職。790年重新得到重用後,792年,他在對抗保加爾人馬爾克拉戰役英語Battle of Marcellae中陣亡。

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
逝世792年
效命拜占庭帝國
服役年份760年代−792年
軍銜將軍
參與戰爭阿拉伯-拜占庭戰爭馬爾克拉戰役英語Battle of Marcellae

迫害聖像崇拜派

 
皇帝利奧三世和其兒子及繼承者君士坦丁五世的金幣,利奧三世最早推行聖像破壞,後來由君士坦丁五世確立為官方政策

拉哈諾德拉孔的來歷與早年生活無從可知,史籍中對其十分貶低,因為它們都寫於聖像破壞運動失敗之後。一些史料中只稱他為「ὁ Δράκων」(轉寫:ho Drakon,意為「龍」,暗指他的名字以及聖經中的野獸英語The Beast (Bible))。這些資料中深刻的聖像崇拜立場表明關於他行為的記載,尤其是在打壓聖像崇拜方面的記錄,可信度是有待商榷的[1][2]

在754年的海爾里亞公會議英語Council of Hieria,君士坦丁五世宣佈聖像崇拜派為異端,並將聖像破壞定為國家政策。起初並未有迫害聖像崇拜者的事件發生,但隨着他們者的抵抗加劇,君士坦丁開始迫害聖像崇拜者,尤其是僧侶。766年一樁範圍廣泛的聖像崇拜者的陰謀被揭發,其中涉及了一些國家最高的文職與軍事官員,這一事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大主教君士坦丁二世英語Patriarch Constantine II of Constantinople以及其他官員被遭到解職、監禁、羞辱並最終被殺害,並換上了堅定的聖像破壞派。崇拜聖人聖母瑪利亞之聖物或是向他們祈禱的行為遭到譴責[3]

 
8世紀末期拜占庭小亞細亞的軍區與主要定居點,以及拜占庭-阿拉伯戰線

到763或764年,根據一部關於小斯德望英語St Stephen the Younger的聖像崇拜派使徒行記記載,拉哈諾德拉孔因其破壞聖像的熱情而出眾。在皇帝的命令下,他率領一堆士兵闖入普羅滂提斯海邊的佩勒卡特修道院英語Pelekete monastery,逮捕了38名僧侶,並對其他僧侶施以酷刑。在焚毀修道院後,他將這38人帶到了以弗所,並將他們殺害[4][5]。根據其印信得知,766/767年在皇帝重組高層官員的時候,他被任命為色雷斯西亞軍區將軍,並獲得「貴族」以及皇家「衛兵司令(protospatharios)」的頭銜[6][2]。此後他開始殘酷迫害僧侶以及聖像崇拜者。根據「懺悔者」提奧法諾斯的記載,769/770年,他將軍區裏的修道士與修女召集到以弗所,在一處競技場內強迫他們結婚,並威脅將不從者刺瞎和流放到塞浦路斯。儘管在提奧法諾斯筆下,不少人都抗爭並「成為了殉道者」,但還是有很多人遵從了。此後有關被放逐到塞浦路斯的僧侶成為阿拉伯人俘虜的記載部分證實了這一事件[2][7][8]。提奧法諾斯還記錄了在771/772年,拉哈諾德拉孔關閉了軍區內的所有修道院,將其財產沒收與充公,並將沒收到的物品進獻給皇帝,後者還寫信感謝他的熱衷。據說其將聖物、聖經、和僧侶的鬚髮焚燒,最終禁絕了剪髮禮。儘管這些記載都有大肆渲染的成分,但還是反映了真實的事件[4][8][9]。無論如何,根據歷史學家沃倫·特里高德的說法,到了772年,修道制度在其軍區內已被根絕[4][10]

軍事生涯

 
皇帝利奧四世與其子及共治皇帝君士坦丁六世金幣,以及伊蘇里亞王朝建立者利奧三世與君士坦丁五世金幣

拉哈諾德拉孔也是一位得力的將軍,他因在拜占庭東部戰線對阿拔斯王朝的作戰而贏得了名譽。在君士坦丁五世之子利奧四世統治時期,他似乎是最傑出的軍事指揮官,多次率領多個軍區的軍隊對戰阿拉伯人[2][8][11]

第一次這樣的戰役發生於778年,為了在一場阿拉伯人的預期侵襲中搶得先機,拉哈諾德拉孔率領一支大軍進攻日耳曼尼西亞。儘管未將城市攻陷(提奧法諾斯稱是因為阿拉伯指揮官賄賂了拉哈諾德拉孔),但是拜占庭擊敗了一支增援部隊,掠奪了該地區,並俘虜了許多居民,多為雅各布教派英語Jacobite Syrian Christian Church基督徒,後將他們安置在了色雷斯[2][11][12]。780年,拉哈諾德拉孔在亞美尼亞軍區伏擊並擊敗了一支入侵的阿拉伯軍隊,還殺死了指揮官瓦立德(Thumama ibn al-Walid)的兄弟。根據阿拉伯史家塔巴里的記載。781年他兵不血刃地迫使阿卜杜勒·卡比爾( 'Abd al-Kabir)的入侵軍隊撤出,儘管提奧法諾斯將其歸功於一位名為約翰的大臣[2][8][11]。但在782年,拉哈諾德拉孔於哈倫·拉希德領導的一場大規模入侵英語Abbasid invasion of Asia Minor (782)中,被阿拉伯將領巴爾馬齊(al-Barmaqi)擊敗,提奧法諾斯記載損失了約15,000名士兵。在被擊敗後,可能由於先前破壞聖像的經歷,拉哈諾德拉孔被聖像崇拜派的伊琳娜女皇調離職位[2][8][11]

790年,年輕的皇帝君士坦丁六世密謀脫離伊琳娜的監護,此時拉哈諾德拉孔再度出山,被派往亞美尼亞軍區,確保士兵的忠誠。790年12月君士坦丁成功推翻了其母親,可能是在此後拉哈諾德拉孔獲得了「馬哲司(magistros)」這一最高的非皇家頭銜[2][8][11]。根據提奧法諾斯的記載,他於792年參加了對抗保加爾人的戰爭,在7月20日的馬爾克拉戰役中被殺死。但是約翰·斯基里澤斯卻記載其在813年對抗保加爾人的韋爾西尼基亞戰役英語Battle of Versinikia中被殺害,這明顯是錯誤的[2][8][11]

參考資料

腳註

  1. ^ Stouraitis 2005Chapter 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PmbZ,第273–274頁.
  3. ^ Treadgold 1997,第361–365頁.
  4. ^ 4.0 4.1 4.2 Stouraitis 2005Chapter 2.1.
  5. ^ Rochow 1994,第66頁.
  6. ^ Treadgold 1997,第364頁.
  7. ^ Rochow 1994,第65頁.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Hollingsworth 1991,第1168頁.
  9. ^ Rochow 1994,第65–66頁.
  10. ^ Treadgold 1997,第365頁.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Stouraitis 2005Chapter 2.2.
  12. ^ Treadgold 1997,第369頁.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