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是美國影藝學院旨在獎勵2002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2003年3月23日下午17點30分(北美東部時區晚上20點30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荷里活的杜比劇院舉行,共計頒發了24座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晚會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由吉爾·凱茨擔任製作人,路易斯·J·霍維茨執導[3]。男演員史提夫·馬田繼2001年舉辦的第7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以來再度擔任主持人[4]。三個星期前的3月1日,女演員姬·韓遜在比佛利山的比佛利山威爾希爾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5]。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 |
---|---|
日期 | 2003年3月23日 |
地點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荷里活杜比劇院 |
司儀 | 史提夫·馬田 |
紅地氈 | 簡·卡爾(Jann Carl) 克里斯·康納利(Chris Connelly) 吉姆·莫雷特(Jim Moret) 肖恩·羅賓遜(Shaun Robinson)[1] |
監製 | 吉爾·凱茨(Gil Cates) |
導演 | 路易斯·J·霍維茨(Louis J. Horvitz) |
摘要 | |
最佳電影 | 《芝加哥》 |
獲獎最多 | 《芝加哥》(6項) |
提名最多 | 《芝加哥》(13項) |
電視轉播 | |
電視台 | 美國廣播公司 |
持續時間 | 3小時30分鐘[2] |
收視率 | 3304萬 20.58%(尼爾森收視率) |
《芝加哥》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大獎,是這個夜晚的最大贏家[6][7]。其它獲獎電影包括勝出三項的《鋼琴家》,獲獎兩項的《筆姖別戀》和《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以及勝出一項的《何必偏偏玩謝我》、《美國黐GUN檔案》(Bowling for Columbine)、《祖布祖布斯!》、《八里公路》、《此時·此刻》、《非洲的天使》、《末路驕陽》、《千與千尋》、《對她有話兒》、《迷人的男子》(Der Er En Yndig Mand)和《雙雄》(Twin Towers)。晚會的電視直播平均吸引了約3300萬美國觀眾收看,是奧斯卡頒獎晚會收視成績最差的一次。
獲獎和提名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於2003年2月11日由學院主席弗蘭克·皮爾森和女演員瑪麗莎·杜美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公佈[8]。《芝加哥》以多達13項提名領跑,是歷史上第8部獲得這麼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9],《紐約風雲》以10項緊隨其後[10]。
獲獎者在2003年3月23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宣佈[11]。《芝加哥》成為繼1968年的《孤雛淚》以來首部拿下最佳影片獎的歌舞片[12]。29歲的艾哲倫·保迪刷新了獲男主角獎時最年輕演員的紀錄[13]。梅麗·史翠普以13項提名成為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數量最多的演員[14]。同時獲男主角獎提名的積‧尼高遜又刷新了自己創下的男演員提名數量紀錄,達到12次[15]。茱莉安·摩亞成為第9位在同一年中獲得兩個表演類獎項提名的演員[16]。《八里公路》插曲「Lose Yourself」成為第一首拿下原創歌曲獎的饒舌歌曲[17]。
獎項
獲獎作品列在最上方一行,並且右側會附上‡符號:[18]
最佳影片 | 導演 |
---|---|
男主角 | 女主角 |
男配角 | 女配角 |
原著劇本 | 原著改編 |
動畫長片 | 外語片 |
紀錄片 | 紀錄短片 |
| |
實景短片 | 動畫短片 |
|
|
原創配樂 | 原創歌曲 |
音效剪接 | 音效 |
|
|
藝術指導 | 攝影 |
|
|
化妝 | 服裝設計 |
剪接 | 視覺效果 |
|
奧斯卡榮譽獎
提名和獲獎大戶
頒獎和表演嘉賓
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20]
頒獎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姓名 | 角色 |
---|---|
內爾·羅斯 蘭迪·托馬斯 |
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廣播員 |
卡梅隆·迪亞茨 | 頒發動畫長片獎 |
基努·李維斯 | 頒發視覺效果獎 |
珍妮花·康納莉 | 頒發男配角獎 |
珍妮花·露柏絲 | 頒發藝術指導獎 |
尊·特拉華達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I Move On」的現場表演 |
詹妮弗·加納 米老鼠 |
頒發動畫短片獎 |
詹妮弗·加納 | 頒獎短片獎 |
美娜·蘇雲露 | 頒發服裝設計獎 |
妮婭·瓦達拉斯 | 頒發化妝獎 |
辛·康納利 | 頒發女配角獎 |
布蘭登·費舍 | 介紹最佳影片獎提名電影《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
姬·韓遜 | 引出科技成果獎和戈登·E·索耶獎頒獎片段 |
雲妮·絲維嘉 | 頒發原創配樂獎 |
茱莉·安德絲 | 引出一段以過去奧斯卡頒獎典禮電視直播中音樂曲目片段組成的蒙太奇 |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Burn it Blue」的現場表演 |
莎瑪·希恩 | 頒發外語片獎 |
茱莉安·摩亞 | 頒發音效獎和音效剪接 |
馬修·麥康納希 | 介紹最佳影片獎提名電影《紐約風雲》 |
戴安·蓮 | 頒發紀錄片獎 |
傑克·瓦倫蒂 | 頒發紀錄短片獎 |
茱莉亞·羅拔絲 | 頒發攝影獎 |
凱西·貝茨 | 引出一段採訪過去奧斯卡獲獎演員的蒙太奇 |
哥連·費路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的現場表演 |
吉娜·戴維斯 | 頒發剪接獎 |
蘇珊·莎朗頓 | 引出紀念去世影人環節 |
希拉莉·絲韻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此時·此刻》 |
荷爾·芭莉 | 頒發男主角獎 |
芭芭拉·史翠珊 | 頒發原創歌曲獎 |
梅麗·史翠普 | 向彼得·奧圖頒發奧斯卡榮譽獎 |
德斯汀·荷夫曼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鋼琴家》 |
丹素·華盛頓 | 頒發女主角獎 |
奧麗薇·夏蕙蘭 | 引出奧斯卡大家庭相冊片段 |
李察·基爾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芝加哥》 |
馬西婭·蓋伊·哈登 | 頒發原著改編獎 |
賓·艾佛力 | 頒發原著劇本獎 |
夏里遜·福 | 頒發導演獎 |
卻·德格拉斯 米高·德格拉斯 |
頒發最佳影片獎 |
表演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姓名 | 角色 | 表演 |
---|---|---|
比爾·康提 | 音樂編排 指揮 |
管弦樂 |
拉蒂法女皇 嘉芙蓮·薛達-鍾斯 |
表演者 | 《芝加哥》插曲「I Move On」 |
保羅·西蒙 | 表演者 | 《野外怪家庭》插曲「Father and Daughter」 |
利拉·唐斯 卡耶塔諾·費洛索 |
表演者 | 《筆姖別戀》插曲「Burn It Blue」 |
U2樂團 | 表演者 | 《紐約風雲》插曲「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 |
典禮資訊
2002年11月,美國影藝學院聘請了老牌奧斯卡電視轉播製作人吉爾·凱茨負責本屆晚會的製作,這也是他第11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製作人[21]。學院主席弗蘭克·皮爾森對此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之前已10次接掌的凱茨在經驗上無人能及。「吉爾幾乎為頒獎晚會發明出了一種風格流派。我們對能夠邀請他來呈現奧斯卡金像獎75周年的這場特別晚會感到非常榮幸」[22]。幾天後,喜劇演員史提夫·馬田獲選成為頒獎典禮的主持人。對此凱茨表示:他之所以選擇再度邀請這位喜劇老將主持是因為他「機智、聰明、敏銳、風趣,總是能夠把握主動權。等等,我還忘了點什麼。對了,(他還能)讓人笑得前俯後仰」[23]。《洛杉磯時報》刊文稱,凱茨曾就擔任主持人事宜聯繫另一位喜劇演員比利·基斯度,但由於後者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所以凱茨再聯繫了馬丁[24]。馬丁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己對此深感榮幸,他開玩笑稱:「我很高興能再次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因為擔驚受驚和噁心總是能讓我減肥」[25]。此外,本次頒獎典禮還是首次通過高清制式進行轉播[26]。
為了紀念奧斯卡金像獎75周年,晚會上一個名為奧斯卡大家庭相冊的環節中有59位曾獲過獎的演員一起出現在舞台上[27]:347。報幕員內爾·羅斯(Neil Ross)和蘭迪·托馬斯(Randy Thomas)會報出各位演員的姓名及其獲獎的電影片名。到片段末尾時,本屆晚會上的獲獎演員艾哲倫·保迪、妮歌·潔曼、基斯·谷巴、嘉芙蓮·薛達-鍾斯以及奧斯卡榮譽獎得主彼得·奧圖都將加入他們的行列[28]。
此外,伊拉克戰爭對這次電視轉播及周邊事項產生了影響。戰爭爆發的消息傳開後,包括姬蒂·白蘭芝、占·基利和韋·史密夫在內的多位演員謝絕了擔任頒獎嘉賓的邀請,理由中既有對安全方面的顧慮,也有出於對軍人家屬的尊重[27]:331。美國廣播公司請求將晚會推遲一星期,但學院主席皮爾森和晚會製作人凱茨沒有接受,理由是杜比劇院到時還會有別的安排[27]:328[29]。皮爾森還表示,將典禮改期會提高成本,對學院來說過於昂貴[27]:329。不過他們也宣佈晚會前的紅地氈活動將會大幅縮減[30]。沿荷里活大道兩邊的看台座位將會拆除,所有購買了這些座位票的觀眾可以改期到下一年的頒獎典禮時使用[31][32]。晚會電視轉播的插播廣告時間裏,ABC新聞主播兼記者彼得·詹寧斯將對伊拉克戰爭的最新進展作簡報[27]:344。
提名電影票房表現
截止2月11日提名名單公佈時,五部獲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在美國的總計票房收入為4億8679萬9261美元,平均每部9735萬9852美元[33]。其中《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以3億2108萬6387美元位居榜首,之後分別是收入7010萬8275美元的《紐約風雲》,進賬6456萬8153美元的《芝加哥》,收入2188萬3139美元的《此時·此刻》和進賬915萬3307美元的《鋼琴家》[33]。
在2002年美國電影票房50強中,有14部電影獲得了共計47項提名。其中《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亞軍)、《我的大嚿婚禮》(第5位)、《冰河世紀》(第9位)、《捉智雙雄》(第11位)、《扮嘢小魔星》(第13位》、《末路驕陽》(第23位)、《小馬王》(第35位)、《紐約風雲》(第37位)和《芝加哥》(第41位)9部獲得了最佳影片、動畫長片、導演,或表演、編劇類獎項提名[34]。另外5部獲提名的分別是《蜘蛛俠》(冠軍)、《星球大戰前傳II:複製人侵略》(季軍)、《未來報告》(第16位)、《八里公路》(第22位)和《時間機器》(第44位)[34]。
紀錄片獎獲獎致辭
《美國黐GUN檔案》拿下紀錄片片獎後不久,導演米高·摩爾公開發言表示反對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殊和伊拉克戰爭,稱「我們生活在一個以虛假選舉選出虛假總統的時代。我們生活在一個人以虛假理由讓我們去打戰的時代」[27]:345。劇院內的其他人對此反應不一,有些鼓掌、有些起立致敬、還有些發出噓聲[35]。摩爾講出這番話後不久,主持人馬丁開玩笑說:「卡車司機正在幫米高·摩爾躲到自己豪華轎車的後車廂里去」[36]。
專業評價
本屆晚會收到的媒體評價褒貶不一,部分媒體較為正面。《今日美國》電視評論員羅拔·比安科(Robert Bianco)稱讚了馬丁的主持表現:「觀眾們很幸運,馬丁擁有兩種對於一個好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來說不可或缺的素質:機智和內涵。這兩項都成為他和我們的優勢,先贏得觀眾的信任,然後興高采烈地嘲笑他們一整晚。」他還指出,頒獎嘉賓和獲獎者所提及的政治內容讓這樣一個通常會很沉悶的夜晚也擁有了一些張力[37]。《匹茲堡郵報》(Pittsburgh Post-Gazette)電視專欄作家羅布·歐文(Rob Owen)對馬丁讚不絕口,稱他擁有許多頒獎晚會主持人缺少的高雅和機智,無論是對有關自己重返奧斯卡頒獎舞台的反響,還是據稱遭到縮小的頒獎典禮規模,馬丁都一如既往地以富娛樂性的手法來應對。他還覺得這次對奧斯卡獎歷史的紀念內容看起來多了一分緊實,少了一點繁瑣[38]。《華盛頓郵報》的湯姆·謝爾斯(Tom Shales)也對馬丁給予高度評價,稱他在把這次晚會提升成一場好節目上有着不可估量的貢獻,他還認為節目的氣氛雖有些沉悶,但頒獎嘉賓和獲獎者的致辭和致敬段落造就了許多難忘的瞬間,而這些瞬間正是這個動盪時期所迫切需要的[39]。
一些媒體出版物對節目的評價較為負面。《娛樂周刊》電視評論員肯·塔克(Ken Tucker)感嘆,兩年前表現精彩、機智的史提夫·馬田這次看起來已經認輸並退居二線,把調動全場歡樂氣氛的責任讓給了喜劇編劇布魯斯·韋蘭奇(Bruce Vilanch),最後得出的只是一批愚笨無聊的台詞[40]。《芝加哥論壇報》專欄作家史蒂夫·約翰遜(Steve Johnson)則認為,第二次主持荷里活最盛大夜晚的馬丁看起來——特別是一開始的時候——卻有些不在狀態,他試圖保持一幅樂在其中的形象,但看起來卻有些不是那麼一回事。約翰遜還表示,馬丁只有在摩爾領獎致辭後的表現還算值得稱道,不過考慮到戰爭的爆發,大家可能也無法靜下心來出席或觀看晚會,很多人都想轉台去看CNN,馬丁的工作也就變成了一件職業特工隊[41]。大衛·祖拉維克(David Zurawik)在《巴爾的摩太陽報》上調侃道:「正當世界上其他地方看到被俘虜的美國軍人或是他們屍體的同時,我們卻在看主持人史提夫·馬田和整整一個劇院的名流一起慶祝他們自以為很重要的事。」他還批評節目中的許多言論和笑話似乎對這場戰爭視而不見,缺乏足夠的尊重[42]。
收視率和獎項
本屆頒獎典禮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其播出時段里平均有3304萬觀眾收看,與前一年相比降低了21%[43],而所有曾觀看部分時段節目的觀眾總數則估計有6255萬[44]。從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數據看,節目的表現也不及前一年,只吸引了20.58%的家庭觀看,收視率為40.34%[45]。此外節目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群的收視成績為12.55/35.37,這意味着全美所有18至49歲年齡段人群里有12.55%觀看了頒獎典禮,而當時有看電視的該年齡段觀眾群中則有35.37%選擇收看這個節目[45]。許多媒體認為,有線新聞電視台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轉移了許多家庭觀眾的注意,導致節目的收視率大幅下降[46]。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從1974年的第46屆頒獎典禮開始匯編,而尼爾森媒體研究早在1961年的第33屆頒獎典禮就開始記錄這一數字,截至2014年的第8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無論是按哪個數據計算,第75屆頒獎晚會的收視率都是最低的一次[47]。
2003年7月,頒獎典禮獲得了第55屆黃金時段艾美獎的8項提名[48],並在兩個月後贏得了其中三座獎項,分別是最佳綜藝或音樂節目類藝術指導獎,最佳綜藝、音樂或喜劇節目照明指導獎,以及最佳音樂指導獎[49]。
紀念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年一度的「紀念」致敬環節旨在紀念過去一年中逝世的業內人士,本場晚會上的這一環節由女演員蘇珊·莎朗頓引出,紀念了以下人士:[27]:346
參見
參考資料
- ^ Oscar Watch: Jann Carl, Chris Connelly, Jim Morel, Shaun Robinson. Variety (PMC). 2003-02-06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Isherwood, Charles. Review: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Variety (PMC). 2003-03-23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Oscar watch: Horvitz to direct kudocast. Variety (PMC). 2002-11-2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Feiwell, Jill. Oscar taps old pal Martin. Variety (PMC). 2002-11-07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Oscar Watch: Kate Hudson. Variety (PMC). 2003-02-18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 ^ Elliott, David. 'Chicago's' Best. U-T San Diego (MLIM Holdings). 2003-03-24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Rickey, Carrie. 'Chicago' wins big; Polanski surprises The musical won six awards, including best picture. "The Pianist" won three, including best director. War casts shadow on Oscars Actor Actress Supporting Actor Honorary Supporting Actress.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 2003-03-24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Oscar Watch: Marisa Tomei. Variety (PMC). 2003-02-05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Osborne, Robert. 85 Years of the Oscar: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Academy Award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Abbeville Publishing Group. 2013: 423. ISBN 0-7892-1142-4.
- ^ Ross, Bob. And This Year's Nominees Are.... The Tampa Tribune (Tampa Media Group, Inc.). 2003-02-12.
- ^ Nominees & Winners for the 75th Academy Award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 ^ Chicago celebrates at Oscars. BBC News (BBC). 2003-03-24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5).
- ^ Wloszczyna, Susan. A kiss isn't just a kiss.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3-03-30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Welkos, Robert W. The Harvey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3-02-12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Lyman, Rick. 'Chicago' Tops Oscar Nominees; Miramax Lifted Into Front Ranks Among Studio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3-02-12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7).
- ^ Karger, Dave. Moore or Less.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Warner). 2003-02-11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Vaziri, Aidin. Oscar's 9 best original song winners.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earst Corporation). 2012-02-26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The 75th Academy Awards (2003)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 ^ Harvey, Dennis. Elegant Madmen. Variety (PMC). 2003-03-09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75th Academy Awards Presenter and Perform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0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30).
- ^ Archerd, Army. Cates to Lead Oscarcast. Variety (PMC). 2002-11-04: 2.
- ^ Gil Cates to Produce 75th Anniversary Oscar® Telecast.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04-11-04 [2008-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8).
- ^ Steve Martin to host 75th Oscars. BBC News (BBC). 2002-11-07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Welkos, Robert W. It's Martin for Oscars 2003.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2-11-08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Errico, Marcus. Martin Meets Oscar Again. E! (NBCUniversal). 2002-11-07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Taub, Eric. Technology: HDTV's Acceptance Picks Up Pace As Prices Drop and Networks Sign O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3-03-31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7).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Pond, Steve. The Big Show: High Times and Dirty Dealings Backstage at the Academy Award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Faber and Faber. 2005. ISBN 0-571-21193-3.
- ^ Flaningan, Kathy. Glitz prevails. 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Journal Communications). 2003-03-24: 1E.
- ^ Welkos, Robert W.; Horn, John. Oscar Gets Ready for a Difficult Role on Wartime Stage.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3-03-23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 ^ Horn, John; Piccalo, Gina; Quintanilla, Michael. Oscar's Red Carpet Fades to Black; Next Question, Will Show Go On?.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3-03-19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Paul, Max. Not only actors work hard to get to Oscars. NBC News (NBCUniversal). 2004-02-28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Oakes, Keilly. Hollywood Gears Up for Oscar Party. BBC News (BBC). 2004-02-28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2).
- ^ 33.0 33.1 2002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and Winner for Best Picture.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3).
- ^ 34.0 34.1 2002 Domestic Grosses.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Effron, Eric. The World: Acting Out; At the Oscars, a Cause and Effect.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3-03-30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7).
- ^ Jicha, Tom. A Night Rules By Decorum. Mostly. Sun-Sentinel (Tribune Company). 2003-03-2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Bianco, Robert. A jolly good show — for a host of reasons.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3-03-2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Owen, Rob. Review: Host Martin makes Oscars a great escape from grim reality. Pittsburgh Post-Gazette (Crain Communications).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Shales, Tom. This Year, The Drama Goes to Oscar.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03-03-24.
- ^ Tucker, Ken. The Show.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Warner). 2014-04-0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9).
- ^ Johnson, Steve. Telecast stumbles trying to find footing during wartime. Chicago Tribune (Tribune Company). 2003-03-2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Zurawik, David. A Muted Celebration. The Baltimore Sun (Tribune Company). 2003-03-2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Levin, Gary. War coverage steals some of Academy Awards' thunder.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3-03-25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 ^ Ryan, Joal. Ratings Bomb as War Rages. E! (NBCUniversal). 2003-03-25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45.0 45.1 Academy Awards ratings (PDF). Television Bureau of Advertising. [2014-05-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16).
- ^ Johnson, Allan. Show goes on, but ABC sees its lowest-ever Oscars rating. Chicago Tribune (Tribune Company). 2003-03-25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Gorman, Bill. Academy Awards Averages 41.3 Million Viewers; Most Since 2005. TV by the Numbers. Tribune Company. 2010-03-08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 ^ Primetime Emmy Award database. 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and Sciences (ATAS).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Braxton, Greg. HBO, NBC Are Big Winners in First Wave of Emmy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2-09-16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奧斯卡金像獎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在YouTube上的奧斯卡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視頻集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分析
- 2002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獎者和歷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上的2002年奧斯卡金像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新聞資源
- BBC新聞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NN奧斯卡金像獎專題報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今日美國》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其它資源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