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紐卡素公爵托馬斯·佩勒姆-霍利斯

第一代泰恩河畔紐卡素公爵第一代紐卡素安德萊恩公爵湯馬士·佩勒姆-霍利斯KGPCFRS(英語:Thomas Pelham-Holles, 1st Duke of Newcastle upon Tyne and 1st Duke of Newcastle-under-Lyne,1693年7月21日—1768年11月17日),英國輝格黨政治家,通常被稱為紐卡素公爵[1]1754年至1756年和1757年至1762年兩任首相,其政治生涯見證了18世紀輝格黨的霸權地位。

紐卡素公爵閣下
His Grace The Duke of Newcastle

KG PC FRS
威廉·霍爾英語William Hoare畫筆下的紐卡素公爵,約1750年
大不列顛首相
任期
1757年6月29日—1762年5月26日
君主佐治二世
佐治三世
前任德雲郡公爵
繼任標得伯爵
任期
1754年3月16日—1756年11月11日
君主佐治二世
前任亨利·佩勒姆
繼任德雲郡公爵
個人資料
出生(1693-07-21)1693年7月21日
 英格蘭倫敦
逝世1768年11月17日(1768歲—11—17)(75歲)
 英國倫敦劍頓區林肯營田
墓地東修適士郡勞頓
政黨輝格黨
配偶紐卡素公爵夫人哈蕾特英語Harriet Pelham-Holles, Duchess of Newcastle1717年結婚)
父母佩勒姆男爵英語Thomas Pelham, 1st Baron Pelham
格蕾斯·霍勒斯
母校劍橋大學卡立爾學院
簽名

紐卡素公爵是羅拔·華波爵士的門生,在華波手下工作了20多年直至華波政府垮台。紐卡素隨後與他的胞弟亨利·佩勒姆首相一起掌權至1754年。此後,他連續擔任內閣大臣30年,主導英國外交政策。

紐卡素的兄弟亨利去世後,他在兩個不同的時期擔任了六年的首相。雖然他的第一個首相職位並不特別引人注目,但在這個任期內,紐卡素促成了七年戰爭,但他的軟弱外交政策使他失去了首相職位。[2]在他的第二個任期之後,他在羅金漢勳爵的政府中短暫任職,然後從政府退休。紐卡素更適合作為一個能力更強的領導人的副手,比如華波、他的兄弟亨利老皮特。紐卡素透過巧妙且努力不懈地利用政治酬庸,長期掌握權力,在英國歷史上甚少政治家在這方面能與之相比。從1715年到1761年,他的才能在擔任輝格黨的政黨總管時開始顯露。他利用能力和金錢來選擇人才,分配贊助並且贏得選舉。紐卡素在修適士郡諾丁漢郡約郡林肯郡尤其有影響力。他最大的勝利來自1754年的選舉。[3]

早期生活

 
紐卡素公爵於1711年從他的叔叔那裏繼承了紐卡素莊園,並用作他在倫敦的主要住所。他經常在此地舉辦奢華的派對

湯馬士·佩勒姆於1693年7月21日出生於倫敦。[4]他是第一代佩勒姆男爵湯馬士·佩勒姆的長子。紐卡素在西敏公學學習,並於1710年升讀劍橋大學克立爾學院,身份是比普通自費學生高一等的院士同桌生。紐卡素的叔叔於1711年去世,他的父親於次年去世,兩人都將他們的大莊園留給了他們的侄子和兒子。當紐卡素在1714年成年時,佩勒姆家族是王國最大的地主之一。[1]他叔叔遺囑的一項規定是,他的侄子要將其姓氏「霍勒斯」添加到自己的姓氏,紐卡素忠實地這樣做了,此後將自己定名為湯馬士·佩勒姆-霍勒斯。[5]

紐卡素隨後越來越認同輝格黨政策,就像他的父親和叔叔一樣,但儘管他們的觀點一直很溫和,紐卡素的觀點卻變得越來越黨派化及好戰。[6]英國在安妮女皇去世後支持漢諾威選帝侯佐治繼位的輝格黨和支持占士黨人占士·史超域回歸的托利黨之間存在很大分歧,占士·史超域後來被稱為「老皇位覬覦者」。這個問題在安妮女皇統治的最後幾年主導了英國政治,直到她於1714年去世,此事對紐卡素公爵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加入了漢諾威俱樂部和奇巧俱樂部,兩個俱樂部都是輝格思想和組織的中心。倫敦的紐卡素府成為他的主要住所。[5]

早期政治生涯

 
從1720年起,紐卡素與羅拔·華波爵士結盟。在接下來的20年裏,他們將成為政治夥伴,而紐卡素在1742年華波政府倒台之前將一直是華波的忠實擁護者

紐卡素在安妮女皇去世後大力支持輝格黨,並在使倫敦人民接納佐治一世國王方面產生了很大影響,甚至組織了所謂的「紐卡素暴徒」與競爭對手占士黨展開街頭衝突。[7]

由於他的衷心耿耿,新的漢諾威國王於1714年封他為克立爾伯爵,並於1715年加封為泰恩河畔紐卡素公爵,這兩個頭銜以前由他已故的叔叔約翰·霍勒斯持有。[8]紐卡素還成為美度石士郡和諾丁漢郡的郡尉嘉德騎士[1]在他的新職位上,紐卡素負責在他控制的地區鎮壓占士黨。在美度石士,他逮捕並審問了800人,並成立了一個志願防衛協會來保衛該郡。1715年,他捲入了一場騷亂,最終導致兩名男子被殺,紐卡素沿着屋頂逃亡。[9]隨着占士黨軍隊在1715年的普雷斯頓戰役中被擊敗,以及隨後老覬覦者的逃亡,佐治一世的繼位終成定局。[10]

漢諾威人對雅各派的勝利標誌着輝格黨長期統執政的開始,這種執政持續了18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在佐治一世眼中,由於托利黨人支持占士黨,於是國王不信任托利黨人,並從輝格黨人之間任命王國的所有大臣和官員。在輝格黨獲勝後,輝格黨分裂為一個為佐治一世組建政府的團體,而其他持不同政見的輝格黨則成為議會中的有效反對派。經過一段時間的政治調整,他與占士·斯坦霍普領導的輝格派有一段時間聯繫在一起,但從1720年起,紐卡素開始強烈認同執政的輝格黨,後者很快就被羅拔·華波爵士控制。[11]

華波很高興地歡迎年輕的紐卡素加入他的圈子,因為華波相信他可以輕鬆控制紐卡素,因為這將加強華波對抗其他輝格黨派的力量。1721年,華波就任英國第一任首相,並將在接下來的21年中持續擔任該職位。紐卡素與華波的主要盟友查理斯·湯森德有關,這加強了他與新政府領導人的聯繫。[12]

1717年4月2日,紐卡素與馬爾博羅公爵的孫女哈蕾特·戈多芬夫人結婚,這增加了他與輝格黨的政治聯繫,馬爾博羅在最近的歐洲戰爭中取得勝利後成為民族英雄,被認為是輝格黨的偶像。[13]

宮務大臣

 
紐卡素(左)和第七代林肯伯爵亨利·克林頓英語Henry Clinton, 7th Earl of Lincoln(右)

1717年,23歲的紐卡素首次獲得高級政治職位,成為宮務大臣,並被賦予監督劇院的責任。[14]戲劇往往極具政治色彩,紐卡素的任務是壓制任何他認為過於批評漢諾威繼位或輝格黨政府的戲劇或劇作家。紐卡素與著名劇作家李察·斯蒂爾爵士多次發生衝突。[15]

紐卡素擔任該職位長達七年,由於表現出色,紐卡素得到了進一步晉升。雖然他年紀尚輕,但他在許多選舉中通過使用家族財富及人脈將20位議員送進政府,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在1717年至1721年間輝格黨內的紛爭期間,紐卡素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此後他轉而效忠於華波,確保了他的影響力。在南海公司倒閉後,華波讓輝格派之間的鬥爭暫告一段落,南海泡沫事件導致數以千計人的生活被摧毀。紐卡素本人損失了4,000英鎊。華波當時被視為唯一可以為國家和輝格黨帶來穩定的人,於是被授予了前所未有的權力,從實際上使他成為了英國的第一任首相[16]

在紐卡素於政府任職期間,他和他的妻子因舉辦奢華派對而聞名,倫敦社會的大部分人都參加了這些派對,包括他的許多政治對手。他還非常喜歡獵狐,並經常去比索斯通,這是他在蘇塞克斯的一處房產,專門為獵狐建立。在擔任宮務大臣期間,紐卡素監督一次對公共建築的大修任務,其中的許多建築都極待修葺。[17]

內閣大臣

任命

1724年,紐卡素被華波選為南方部大臣,代替卡特雷特勳爵,這一舉動主要由湯森德策劃。一段時間以來,他一直被認為是政府中第三重要的人,僅次於華波和湯森德,這一點得到了他的新職位的證實。幾年來,紐卡素對外交事務的興趣與日俱增,並且一直在自學外交和歐洲國家體系的微妙細節。然而,他在職的頭幾年,英國外交政策的控制權被擔任另一位內閣大臣的湯森德控制,而紐卡素實際上擔任了他的副手。華波通常很樂意讓湯森德控制外交事務,因為他在大多數問題上都同意湯森德的觀點。

與法國的聯盟

自從結束了上一次歐洲大戰烏德勒支條約簽訂以來,英國一直是法國的盟友,這在政策上發生了強烈的逆轉,因為法國以前被認為是英國的首要敵人。[18]結盟的原因很複雜,許多人懷疑這種緩和的態度能否持續很長時間,但當紐卡素成為內閣大臣時,英法已經成為近十年的盟友。到1719年,他們已成為更廣泛的四國聯盟的一部分,這是迄今為止歐洲政治中最強大的力量,正如四國聯盟戰爭期間所證明的那樣,聯軍瓦解了西班牙人收復意大利失地的企圖。然而,該聯盟並不受歡迎,英國議會和國內許多人仍然認為法國是英國的自然敵人。[19]

 
1735年,紐卡素擔任華波內閣的南方部大臣

紐卡素的弟弟亨利·佩勒姆隨後也加入了政府。兩兄弟相處融洽,但也容易發生棘手的爭執。他們之間的一個持續緊張的根源是紐卡素對家庭財富的處理不善,這些財富因他不斷的支出而逐漸耗盡。亨利·佩勒姆也被許多人認為是兩兄弟中更能幹的人,但最初在政治上更成功的是紐卡素。儘管存在分歧,但他們仍然是堅定的政治盟友。

國內危機

政府在1727年面臨危機,佐治一世意外去世,他的兒子佐治二世繼位。[20]這位新國王此前與華波和紐卡素的關係異常糟糕,在他們之間的一次爭吵中,佐治蹩腳的英語讓紐卡素認為國王向他發起了決鬥。近年來,他們的關係沒有改善,導致許多人預計政府即將更換。[21]

相反,華波的表現使得在佐治二世眼裏非常有用,佐治二世很快就相信華波的能力並留住了他。紐卡素和佐治的女兒阿米莉雅之間的友誼幫助兩人關係解凍,導致許多人在沒有實質性證據的情況下推測他們有外遇。[22]到1727年11月,華波和紐卡素的位置再次安全,這得益於選舉勝利,他們在下議院獲得了430個議席,而反對黨只有128個議席。[23]

1729年,政府內部在英國外交政策的方向上發生了分歧。湯森德確信英國的主要敵人是奧地利[24]華波和紐卡素則將西班牙視為對英國力量的主要威脅,因為西班牙擁有龐大的海軍和殖民地利益。最終,華波取得勝利,迫使湯森德下台,並由哈靈頓勳爵取而代之。從那時起,紐卡素開始擔任高級內閣大臣,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英國的外交政策。紐卡素對他的親戚和前贊助人的離開感到悲傷,儘管他們的合作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新的政治情況為紐卡素個人前景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25]

和平政策

紐卡素和華波一起成功地在西班牙和奧地利之間挑起了隔閡,成為後者的盟友,並指導奧地利未來對西班牙的政策。然而,後來事實證明,英國長期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奧地利及西班牙,而是一直被視為親密盟友的法國。法國總理紅衣主教弗勒里日益挑釁的行為很快讓英國政府相信他們錯了。這種誤判後來被輝格黨愛國派用來譴責政府缺乏應對法國威脅的準備。[26]

 
佐治二世國王,1727年到1760年在位。儘管他們最初對彼此有強烈的仇恨,但他和紐卡素長達30年的關係發展非常富有成效

總的來說,紐卡素和華波一樣厭惡戰爭,並希望防止英國被捲入歐洲大陸的重大戰爭中。值得注意的是,英國並沒有捲入波蘭皇位繼承戰爭,而是試圖阻止它爆發。紐卡素試圖在戰爭爆發時保持謹慎,讓法國和奧地利都措手不及,但這並沒有阻止衝突。[27]戰爭開始後,佐治二世試圖推動履行其援助奧地利的承諾,但遭到華波的阻撓,華波堅持認為英國不應參戰。紐卡素支持與國王相同的立場,但他接受華波的這一決定。[28]

紐卡素的兄弟亨利·佩勒姆現在成為了財政部主計長,並有效地取代了湯森德成為政府的第三人。這三個人通過定期在羅拔·華波爵士在羅福的鄉間別墅霍頓堂舉行會議,被稱為羅福大會。這三人舉行私人會議就國內外問題制定政策,然後將其提交議會批准。然而,慢慢地,紐卡素和他的兄弟正在走出華波的影子,變得更加獨立。紐卡素對奧地利被拋棄以及華波不再信任他的暗示感到特別惱火。[29]

到1735年,紐卡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殖民事務,進一步增加了他控制的贊助人數量。作為一名虔誠的聖公會教徒,他還被賦予了對教會事務的控制權,尤其是主教的任命和英格蘭教會中的高薪職位。[30][31][32]

紐卡素越來越獨立於華波,這得益於他的兄弟和他最好的朋友夏域的支持,夏域此時已經是大法官。[33]在這十年的後半段,他的工作越來越多地被管理與西班牙的關系所主導,其中包括貿易爭端和反對有爭議的1733年美國殖民地佐治亞的建立。長期以來的和平政策現在開始顯得極其脆弱。他還在波蘭皇位繼承戰爭中擔任調解人,幫助結束了1738年的衝突。[29]

詹金斯的耳朵戰爭和西屬美洲

1731年,英國和西班牙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在一場名為「詹金斯之耳」的事件中達到了頂點,當時一名英國商船船長因在古巴海岸進行非法貿易而被一名西班牙私掠者抓獲,並因涉嫌違反此前的公約而受到懲罰。由於法律嚴格禁止外國與西班牙殖民地進行貿易,詹金斯船長的一隻耳朵被割掉了。[34]這一事件之所以震驚英國,與其說是因為事件野蠻,倒不如說是許多人因為西班牙可以合法傷害一個英國臣民而感到憤怒。[35]

1738年,詹金斯出現在議會作證。其他商人發來請願書,強大的南海公司發動輿論。對許多人來說,西班牙帝國正在崩潰,西屬美洲唾手可得。議會中的一個喧囂團體要求與西班牙開戰。華波堅決反對這樣的政策,自身則成為攻擊目標。[36]紐卡素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但最初認為要求英國向西班牙宣戰是一個危險的步驟,儘管他的言論越來越好戰,但直到1739年,他仍然考慮建立英西聯盟的想法。紐卡素試圖用帕爾多公約來解決危機,該公約同意西班牙向英國商人支付一筆賠償金。但英國輿論發生了變化,1739年12月,華波認為除了宣戰別無選擇。[37]

 
紐卡素與他的兄弟亨利·佩勒姆有着密切但有時緊張的關係。華波倒台後,兩人結成了強大的政治夥伴關係,並共同主導英國政壇,直到亨利於1754年去世

英國人首戰告捷,佔領了巴拿馬的貝洛港。這導致了愛國熱情的爆發,並進一步增加了華波和紐卡素的壓力,因為大眾認為他們不願意發動戰爭。[38]紐卡素試圖建立自己「愛國者」的聲譽來對抗這一點。紐卡素承擔了額外的軍事職責,並在戰爭的前兩年擔任了事實上的戰爭部長。在此期間,他最引人注目的建議之一是徵募大量來自美洲殖民地的軍隊,而這些殖民地不斷增長的人力此前基本上沒有得到利用。[39]

1741年,英國對西班牙的主要戰役是對南美城市卡塔赫納的兩棲聯合攻擊,但經歷了相當大的延誤。英軍的指揮官是奪取貝洛港的愛德華·弗農上將,他麾下有一支由31,000名士兵和水手組成的部隊準備佔領這座城市。事實證明,圍攻對英國來說是一場徹底的災難,英軍在被迫撤退之前失去了數千人。儘管紐卡素是發佈命令及監督遠征軍的人,但這場災難的大部分責任落在了生病的首相華波的身上。[39]

華波的失勢

在卡塔赫納災難之後,英國舉行了大選。結果華波以前在眾議院的主導地位不復存在。幾個月內,華波就被迫下台,由維明頓伯爵繼任。儘管紐卡素一直與華波站在一起,但後來紐卡素被華波的許多支持者指責為落井下石。華波的兒子霍勒斯·華波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繼續攻擊紐卡素的行為。[40]

華波倒台後,紐卡素繼續執政,並在他的弟弟亨利·佩勒姆於1743年成為首相時變得更加強大。[1]兩兄弟及其被稱為「老輝格黨」的支持者一起與華波政府的先前反對者「新輝格黨」結盟。然而,由威廉·皮特桑域治勳爵等人領導的反對派依然強大。[41]

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

 
紐卡素是奧地利的堅定支持者,並在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期間主張援助該國。戰後,他建立了維護與奧地利結盟的和平體系,但它卻在1756年轟然倒塌

1740年,在與西班牙宣戰後不久,歐洲同時爆發了一場戰爭,詹金斯的耳朵戰爭很快就被淹沒了。在奧地利皇位的爭執中,法國和普魯士都入侵了奧地利,並計劃罷免瑪麗亞·特蕾莎,並用他們自己的傀儡取而代之。奧地利借與英國的長期聯盟要求後者宣戰。此時,許多人認為,法國在戰爭中的勝利將使法國勢力在歐洲過於強大。然而,儘管政府不願,英國很快發現自己被拖入了這場更廣泛的戰爭。[42]

最初,英國的參與僅限於支持奧地利的財政補貼和外交協助,但到1742年,如果想要使英奧聯盟不以失敗告終,英國就需要做出更實質性的承諾。同年,16,000名英國軍隊被派往歐洲大陸。紐卡素是一個堅定的奧地利擁護者並強烈支持英國對奧地利人的援助。長期以來,他一直認為英國擊敗法國的唯一方法是與奧地利結盟,這一觀點與華波和皮特等許多其他主要政治家大相逕庭。[43]

紐卡素的地位曾一度受到皇室寵兒加德利的威脅,但到1743年,紐卡素和他的兄弟牢牢控制着英國的政策,直到1756年。紐卡素着手制定一項新計劃以增強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實力,包括試圖說服荷蘭共和國加入反法聯盟並調解奧地利與普魯士之間的爭端,這導致了1745年的德累斯頓條約。他還批准了1745年對路易斯堡的殖民襲擊計劃,該計劃取得了成功。隨着1742年西班牙入侵格魯吉亞的失敗,英國在北美的地位得到增強。[43]

占士黨起義

1745年,蘇格蘭爆發占士黨起義,並很快蔓延到英格蘭北部。紐卡素擔心查理斯王子從北方發動襲擊,以及法國入侵英格蘭南部。在恐慌中,倫敦各地流傳着許多不實的謠言,包括紐卡素因害怕失去一切而逃往歐洲大陸的消息。紐卡素則被迫向聚集在紐卡素莊園外的人群露面,以證明自己還在那裏。儘管如此,紐卡素的地位受到威脅,因為如果占士黨獲勝,他的財產很可能會被沒收,他將被迫流放。[44]

紐卡素比佐治二世和他的許多同事更快地意識到占士黨構成的威脅,國王及其他內閣大臣則將叛亂視為一場鬧劇。紐卡素組織了一次軍事回應,到1745年底,他召集了所有南方民兵和正規部隊。占士黨撤退到蘇格蘭北部,並於1746年在卡洛登被擊敗。[44]

亞琛合約

在歐洲大陸,英國人繼續進行戰爭努力,但他們現在受到荷蘭共和國的壓力。荷蘭人要求英國與法國人和平相處,因為他們擔心法國很快就會發動毀滅性的猛攻並佔領他們的國家。紐卡素認為任何可能達成的和平都對英國極為不利,他試圖通過不斷的外交和提供財政補貼來保持反法聯盟的存在。

1746年,和平談判在布雷達市舉行。紐卡素在確保桑域治伯爵在會談中被任命為英國代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伯爵的觀點與他的觀點非常接近。桑域治的主要指示是推遲談判,直到英國取得重大勝利,使他們能夠在優勢地位進行談判。布雷達會議最初進展並不順利,因為與會者還沒有完全致力於和平。盟軍在卑爾根和勞菲爾德嚴重失利,繼續表現不佳。紐卡素的兄弟亨利現在強烈主張和平,但紐卡素堅決反對,因為他仍然相信盟軍的重大勝利即將到來。[45]

1747年,紐卡素參與組織政變,讓奧蘭治親王在荷蘭掌權。奧蘭治想繼續與法國人的戰爭,但很快就不得不向英國人申請巨額貸款。[46]紐卡素現在意識到荷蘭即將完全崩潰,於是不情願地轉向尋求與法國的和平和解。他斥責自己的「無知、固執和輕信」,一半的人認為他對荷蘭人如此信任會導致他被解職,但國王和內閣其他成員都對他保持信任。[47]

為了監督和平談判,紐卡素轉而擔任北方部大臣的職位。儘管他希望桑域治接替他擔任南方部大臣,但他還是確保了桑域治升任海軍大臣[48]1748年夏天,紐卡素在訪問漢諾威時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49]談判開始後,進展順利得多,1748年10月,1748年亞琛條約正式締結。英國將把路易斯堡交還給法國,以換取馬德拉斯的回歸和法國從低地國家的全面撤軍。1739年英國與西班牙開戰的自由貿易問題根本沒有被提及。[50]

紐卡素因放棄路易斯堡而立即遭到政敵的攻擊,但他們中的許多人沒有意識到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已經變得脆弱。[51]奧地利也深感不滿,因為他們認為英國人已經拋棄了他們,並且沒有為奪回西里西亞做出足夠的努力。儘管如此,紐卡素對獲得的條件感到滿意,歐洲大陸的觀察家也對他如何推翻如此不利的局面讚不絕口。[52]

紐卡素體系

和平締造之後,紐卡素開始實施一項他已經制定了很長時間的政策。他認為,政治聯盟的不穩定導致反覆的戰爭。於是他希望通過強有力的外交來創造持久的和平,這種和平將建立在英國與奧地利強大而穩定的聯盟之上。像許多輝格黨人一樣,他認為維持歐洲力量平衡至關重要。他將這個過程描述為「恢復舊系統」,但它通常被稱為紐卡素系統。[53]

紐卡素不斷受到皮特和輝格黨愛國者派系的攻擊,派系成員鄙視他的歐洲政策,因為他們認為之前的戰爭表明北美越來越成為最重要的戰區。他們嘲笑紐卡素缺乏遠見,忽視了歐洲政治的複雜性和英國與漢諾威的關係,以及早在1740年紐卡素就已經意識到美洲殖民地的勢力不斷擴大這一事實。[53]

紐卡素仍然非常關注奧地利聯盟。他花了幾年的時間試圖確保瑪麗亞·特蕾莎的兒子,未來的約瑟夫二世成功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期間有許多警告信號表明英奧聯盟並不順利,但紐卡素忽略了其中的大部分,因為他確信奧地利或英國都沒有任何其他重要的潛在盟友可以接觸。談到選舉,紐卡素認為,如果他的計劃失敗,「法國和普魯士將向全世界發號施令」。紐卡素設法在漢諾威國會大會上進行了妥協,以確保約瑟夫的選舉。他在漢諾威的勝利很快就因沒有與奧地利達成同盟而破滅。[53]

紐卡素通過設計辭職和解僱桑域治勳爵,設法戰勝了百福公爵,紐卡素現在已經開始認為桑域治勳爵是一個危險的、雄心勃勃的競爭對手。他這樣做輕鬆表明他對英國政治的完全控制,因為百福領導了一個強大的派系。然而,百福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政敵,並不斷試圖威脅紐卡素。[54]

1752年,紐卡素陪同佐治二世到漢諾威進行了一次難得的海外旅行。訪問期間,紐卡素試圖將未來的首相羅富勳爵培養為他的政治盟友。儘管兩人都成為了好朋友,但紐卡素沒有成功。[54]

1754年3月6日亨利·佩勒姆去世後,紐卡素繼任首相。他最初希望繼續擔任北方部大臣,因為他更喜歡外交事務,但由於並沒有其他首相候選人,於是紐卡素接受了國王的公職印章。[55]

首相 - 第一任期

 
第一代荷蘭男爵亨利·福克斯

紐卡素的首要任務是選下議院領袖人。令人驚訝的是,他拒絕了最受歡迎的威廉·皮特和亨利·福克斯,並選擇了湯馬士·羅賓遜爵士,羅賓遜幾乎沒有被大多數人視為候選人。紐卡素任命被認為能力稍弱一些的人,以便可以控制他們。皮特和福克斯都對這種輕視行為懷恨在心,並加強了對紐卡素的攻擊。[56]

1754年4月和5月,紐卡素監督了一次大選,很大程度上採用了他兄弟制定的選舉策略並贏得了絕大多數議席。[57]紐卡素感到有足夠的勇氣嘗試推動一些金融改革。他提出了減少向英倫銀行支付的國債利息數額的措施。這樣做的決定可能部分是為了轉移人們對他沒有足夠資格控制財政部的批評。與此同時,他仍然主要指導外交政策,因為這是他的政治核心。[58]

美洲

英國和法國在北美的競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雙方都覬覦俄亥俄州,因為該地在建立一個新的富裕殖民地這一方面有着巨大的潛力,兩國都派出軍隊佔領該領土。當英國人建立第一個哨所時,他們在1754年被法國遠征軍趕走了。許多富有的美國人鼓動採取軍事行動,但各個殖民地對衝突的準備很差。來自輝格黨愛國者派在倫敦的壓力更大,他們認為英美向內陸擴張的時機已經成熟。[59]

1755年,英國計劃對法屬北美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遠征。一支英國正規軍將被派去佔領俄亥俄州,而另一支新英格蘭部隊將控制諾華斯高沙省。英國任命一位新的總司令愛德華·布拉多克來指揮遠征軍。該計劃的設計者是金巴倫公爵,他在當時擁有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布拉多克是最受歡迎的人選,但紐卡素對布拉多克和整個計劃都表示懷疑。紐卡素暫時與亨利·福克斯結盟,但他不喜歡後者。福克斯是這場運動的堅定支持者,並迫使紐卡素出手。[59]

抵達美國幾個月後,布拉多克的部隊在莫農加希拉戰役慘敗。英軍在荒野中遭到法軍和美國原住民混合部隊的襲擊,超過一半被殺,包括布拉多克。其餘的人撤退到費城,法國人完全控制了內陸。 諾華斯高沙的襲擊計劃更成功,但隨之而來的大驅逐令紐卡素感到非常頭疼。[59]

英國在北美的行動都是在沒有正式宣戰的情況下發生的。隨着美國局勢的變化,紐卡素被迫放棄他的金融改革計劃,因為這筆錢需要花在軍隊上。[59]

失去梅諾卡島

 
威廉·皮特是輝格黨愛國者派的領袖,也是紐卡素的眼中釘。當兩人在1757年建立選舉夥伴關係時,許多人感到驚訝

雖然紐卡素一直在關注美國的戰事,但歐洲更緊迫的事件需要他的關注。

由於長期以來認為英國會在關鍵時刻放棄盟約,奧地利變得越來越緊張。紐卡素最擔心的事情在1756年得到證實,當時奧地利與法國結盟。外交革命突然顛覆了歐洲的整個力量平衡。[60]

紐卡素曾希望通過敵對勢力包圍法國來防止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他相信這既可以阻止他們攻擊他們的鄰居,也可以阻止他們向北美派遣增援部隊。[61]他認為現在唯一可能發生戰爭的方式就是腓特烈大帝單方面進攻奧地利,但數量上的明顯差距也不可忽視。紐卡素希望他可以設法避免歐洲的戰爭,但在1756年,腓特烈大帝入侵薩克森和波希米亞,引發了紐卡素擔心但未能阻止的歐洲大戰。英國和法國之間在俄亥俄州開始的有限戰爭現在已經蔓延到全球。[62]

紐卡素因英國在七年戰爭中開局不佳而受到廣泛指責,1756年11月,首相一職被德雲郡公爵取代。在1756年梅諾卡島丟失後,有些人甚至要求處決紐卡素。取而代之的是,英國艦隊的指揮官約翰·拜恩在登上軍事法庭後被槍殺,許多人認為這是保護紐卡素的煙幕彈。[63]

由於他的長期任職,紐卡素被加封為紐卡素安德萊恩公爵。[1]

插曲:德雲郡公爵

1756年11月至1757年6月期間,德雲郡公爵取代紐卡素成為首相,儘管皮特被廣泛認為是政府的實際領袖。

首相 - 第二任期

重回唐寧街

1757年7月,由於皮特在議會中未能獲得足夠的支持,紐卡素再次出任首相。人們經常錯誤地認為皮特在戰爭期間擔任首相,但實際上首相一職由紐卡素擔任。紐卡素和皮特的關係發展成為富有成果的夥伴關係,並提供了一些人認為一段時間以來缺乏的堅定領導。[64]

 
1759年英國在幾大洲和海上取得勝利後,被稱為「奇蹟年」。11月,一支計劃入侵英格蘭的法國艦隊在基伯龍被擊敗。大部分功勞歸於皮特,而不是紐卡素

在紙面上,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聯盟。多年來,皮特一直是紐卡素的尖銳批評者,他們對戰略有着不同的、相互矛盾的看法。紐卡素看到了英國將資源用於歐洲大陸戰爭的最佳勝利機會,但皮特希望全面轉變政策,將英國軍隊集中在法國人最脆弱的北美、西非和亞洲。然而,他們分享了一些觀點,兩人都是熱心的輝格黨人,甚至曾經試圖建立一個政治聯盟。紐卡素此前曾試圖讓皮特在1745年成為戰爭部長,但佐治二世否決了這一任命。[64]

七年戰爭

最終,英國的政策是由這兩種觀點混合而成的。紐卡素堅持要求英國介入歐洲大陸以牽製法國軍隊,並授權對法國殖民地進行多次遠征。隨着遠征的成功,海外部隊的數量和規模開始增加。皮特在很大程度上接管了指揮遠征軍的控制權,紐卡素同意這些措施,並通過動員他對國會議員的控制來確保議會站在一邊。皮特和紐卡素與少數其他人物如夏域、安森和利戈尼爾一起討論戰略。[65]

紐卡素一直對英國在戰爭中的糟糕開局深感擔憂,特別是梅諾卡島的喪失和法國佔領奧屬尼德蘭的主要港口。為了提高英國在地中海的地位,他推動入侵當時由中立國熱那亞控制的科西嘉島,用作海軍基地,或者英國進攻奧斯坦德以驅逐法國人。皮特擔心這兩個計劃都會導致英國與奧地利或熱那亞開戰。為了安撫紐卡素和佐治二世,皮特同意在1758年派遣一支英國特遣隊前往德國作戰。[65]

成功

1758年,皮特開始派遣遠征軍在世界各地佔領法國殖民地。1758年,英軍佔領了西非的塞內加爾岡比亞以及北美的路易斯堡。他計劃在明年通過向西印度群島和加拿大派遣大型遠征軍來加強這一點。為此,皮特徵用了不列顛群島的軍隊和船隻,這讓紐卡素擔心本土防守不力。當英國人收到有關法國計劃入侵英國的情報時,紐卡素的恐懼增加了。皮特決心推進當年的計劃,但同意減少1760年的殖民遠征規模,因為他預計1759年將對法國的戰爭努力造成打擊。[66]

紐卡素保留了他先前的信念,即英國需要建立一個儘可能廣泛的聯盟,並且決定性的戰場在歐洲而不是美洲。因此,他試圖說服許多不同的國家加入反法聯盟。他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成功,因為荷蘭人、丹麥人和葡萄牙人保持中立,瑞典和俄羅斯與法國和奧地利一起進攻普魯士。他授權向普魯士人支付大筆補貼,此時普魯士在與歐洲眾多國家同時作戰。[66]

紐卡素最偉大的個人成就之一是他利用外交手段將西班牙排除在戰爭之外,西班牙直到1762年加入戰爭時已經為時已晚。1759年,他和皮特組織了英國對法國計劃入侵的防禦,但計劃由於英國在拉各斯基伯龍的海軍勝利而取消。[67]

失勢

由於新國王佐治三世弼勳爵的好感,這個英國在國外享有盛譽的「寬底政府」逐漸倒台,弼勳爵先是取代皮特,後於1762年5月取代紐卡素成為首相。[1]佐治三世將皮特描述為「草叢中的蛇」,將紐卡素描述為「無賴」。[67]

儘管他們無可否認地對戰爭進行了有效的領導,但新國王並不信任任何一個人,並將他們兩個都打入冷宮。可以說,這是英國君主最後一次純粹出於個人仇恨而罷免首相:這一特權將在未來完全交給議會。由於弼勳爵是托利黨人,這標誌着輝格黨對政府的壟斷結束,這種壟斷自1714年漢諾威王朝開創以來一直持續。[67]

晚年

 
紐卡素在克萊蒙特度過了他晚年的大部分時間。他為這座莊園及其廣闊的花園感到異常自豪

抵制

紐卡素因反對1763年巴黎條約遭到抵制並失去了他的兩個副官。與皮特一樣,他認為和平條款對法國和西班牙過於慷慨,因為英國人已經佔據了有利地位。七年戰爭期間佔領的許多領土被歸還,但法國在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已被永久摧毀。[66]

紐卡素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克萊蒙特的家中度過,他認為這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紐卡素已經連續執政近45年。[68]

再次復出

1765年,紐卡素成為羅金漢侯爵政府的掌璽大臣[69]羅金漢侯爵與紐卡素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富有的輝格黨大人物。紐卡素曾一度被國王提議擔任南方部大臣,但他拒絕了。紐卡素在政府垮台之前任職了幾個月,最後被格拉夫頓公爵取代。

退休

此後,紐卡素仍然積極參與政治,但接受了他不會再次擔任公職。[70]紐卡素繼續擁有眾多的贊助人和影響力,但在1767年12月中風後,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導致他跛足,言語和記憶力受損。在他生命最後的幾個月里,他反對英屬美洲不可容忍法令。紐卡素於1768年11月在他位於倫敦林肯菲爾德的家中去世,享年75歲。在他死後,克萊蒙特莊園被賣給了在七年戰爭中成名的羅拔·克萊武[71]

紐卡素公爵勤奮而精力充沛,值得稱讚的是,這位幾乎壟斷政府半個世紀的政治家兩次拒絕領取養老金,最終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巨額支出,他的資產比入職時少300,000英鎊。[1]競選議員、奢侈的生活方式和他對家庭預算的忽視是資產減少的主要原因。[72]

評價

紐卡素受到廣泛諷刺,並經常被描繪成一個難以理解政府事務的糊塗小丑。他是18世紀最受譏諷的政治家之一。[73]

歷史觀點普遍存在分歧,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紐卡素不適合擔任首相一職,但其他人則認為他是一位精明的政治運營商,巧妙地駕馭了18世紀複雜的歐洲國家體系。紐卡素在議會中擁有巨大的投票權,經常可以在下議院組織多數派來支持政府看似令人費解、不受歡迎和荒謬的政策。[74]

一般來說,對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勝利的讚譽都歸於皮特而不是紐卡素,後者是政府的正式領導人。傳統上,對戰爭的描述將皮特描繪成一個有遠見的人,他通過扭轉紐卡素先前專注於歐洲事務的不明智政策而贏得了戰爭。法蘭西斯·帕克曼記錄了皮特和他的軍事行政人員之間的通信,而他們與紐卡素之間則沒有。其他人則通過將他的「大陸政策」與羅富勳爵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未能召集歐洲盟友進行對比來為紐卡素辯護,這導致英國最終在這場衝突中失敗。[75]

家庭

 
第一代泰恩河畔紐卡素公爵湯馬士·佩勒姆-霍爾斯

1717年4月2日,紐卡素與第二代戈多芬伯爵的女兒、第一代馬爾伯勒公爵約翰·邱吉爾的孫女哈蕾特·戈多芬夫人結婚。公爵夫人身體不好,這對夫婦沒有孩子。

繼承

鑑於泰恩河畔紐卡素公國將再次絕嗣的前景,佐治二世國王還在1756年創建了紐卡素安德萊恩公爵,通過紐卡素的侄子第九代林肯伯爵繼承了這一頭銜。 在紐卡素於1768年去世後被安葬在東修適士郡勞頓的諸聖堂。[76]

引注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Chisholm 1911.
  2. ^ Basil Williams, The Whig Supremacy 1714-1760 (2nd ed. 1962) pp 352–53.
  3. ^ Williams, The Whig Supremacy 1714–1760 (1962) pp 28–29.
  4. ^ Browning p.1
  5. ^ 5.0 5.1 Browning pp.2–3
  6. ^ Browning p.6–10
  7. ^ Browning p.10
  8. ^ Browning. ODNB online Ed
  9. ^ Browning p.9–10
  10. ^ Browning pp.10–11
  11. ^ Browning pp.23–25
  12. ^ Browning p.25
  13. ^ Browning pp.12–13
  14. ^ Browning p.14
  15. ^ Field pp.350–352
  16. ^ Browning p.5
  17. ^ Browning pp.14–15
  18. ^ Rodger Command of the Ocean p.227
  19. ^ Simms p.138
  20. ^ Browning p.51
  21. ^ Simms p.126
  22. ^ Browning p.62–63
  23. ^ Browning p.53
  24. ^ Browning pp.49–50
  25. ^ Simms p.219
  26. ^ Simms pp.216–17
  27. ^ Browning pp.66–67
  28. ^ Browning pp.67–68
  29. ^ 29.0 29.1 Browning pp.73–76
  30. ^ Stephen Taylor, "'The Fac Totum in Ecclesiastic Affairs'? The Duke of Newcastle and the Crown's Ecclesiastical Patronage." Albion 24#3 (1992): 409–433.
  31. ^ Donald G. Barnes, "The Duke of Newcastle, Ecclesiastical Minister, 1724-54."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3.2 (1934): 164–191. in JS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2. ^ Norman Sykes, "The Duke of Newcastle as Ecclesiastical Minister."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57.225 (1942): 59–84. in JS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3. ^ Browning pp.78–82
  34. ^ Rodger. Command of the Ocean. p.235
  35. ^ Simms p.248
  36. ^ Simms pp.247–252
  37. ^ Browning p.95
  38. ^ Rodger Command of the Ocean pp.236–37
  39. ^ 39.0 39.1 Browning pp.94–97
  40. ^ Simms p.302
  41. ^ N.A.M Rodger Lord Sandwich p.18
  42. ^ Browning p.102
  43. ^ 43.0 43.1 Browning p.102
  44. ^ 44.0 44.1 Browning p.132
  45. ^ Rodger The Instatiable Earl pp.41–42
  46. ^ Browning p.149
  47. ^ Browning p.150
  48. ^ Rodger The Instatiable Earl pp.58–59
  49. ^ Browning pp.152–53
  50. ^ Browning pp.154–55
  51. ^ Simms pp.351–52
  52. ^ Browning p.
  53. ^ 53.0 53.1 53.2 Murphy p.41
  54. ^ 54.0 54.1 Whiteley p.13
  55. ^ Browning p.194
  56. ^ Browning pp.198–99
  57. ^ Browning p.204
  58. ^ Browning pp.207–08
  59. ^ 59.0 59.1 59.2 59.3 Anderson p.105
  60. ^ Simms p.167–68
  61. ^ Simms p.672–73
  62. ^ Anderson p.129
  63. ^ Simms p.675
  64. ^ 64.0 64.1 Browning p.133
  65. ^ 65.0 65.1 McLynn p.95
  66. ^ 66.0 66.1 66.2 Parkman, p.88
  67. ^ 67.0 67.1 67.2 McLynn p.96–97
  68. ^ Hibbert p.27
  69. ^ Browning p.322
  70. ^ Browning p.322–23
  71. ^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Volume 2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728–729. Article by Reed Browning.
  72. ^ Ray A. Kelch, Newcastle: A Duke without Money (1974)
  73. ^ Whitely p.26
  74. ^ Parkman, p.88
  75. ^ Parkman, p.88
  76. ^ ThPelODNB.

參考書目

官銜
前任者:
保頓公爵
御前大臣
1717–1724
繼任者:
格拉夫頓公爵
前任者:
卡特雷特勳爵
南部國務卿
1724–1746
繼任者:
卡特雷特勳爵
前任者:
卡特雷特勳爵
上議院領袖
1744–1756
繼任者:
德雲郡公爵
前任者:
車士打菲特伯爵
南部國務卿
1746–1748
繼任者:
霍爾德尼斯伯爵
前任者:
亨利·佩勒姆
英國首相
1754–1756
繼任者:
德雲郡公爵
前任者:
德雲郡公爵
上議院領袖
1757–1762
繼任者:
弼伯爵
前任者:
德雲郡公爵
英國首相
1757–1762
繼任者:
弼伯爵
前任者:
馬耳伯勒公爵
掌璽大臣
1765–1766
繼任者:
威廉·皮特
大不列顛貴族爵位
新頭銜 紐卡素安德萊姆公爵
1765–1768
繼任者:
亨利·佩勒姆-克林頓,第二代紐卡素安德萊姆公爵
斯坦默的佩勒姆男爵
1762–1768
繼任者:
湯馬士·佩勒姆
泰恩河畔紐卡素公爵
1715–1768
斷絕
克立爾伯爵
1714–1768
前任者:
托馬斯·佩勒姆,第一代佩勒姆男爵
勞頓的佩勒姆男爵
1712–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