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風(德語:Föhn;英語:Foehn wind)或稱火燒風,是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的乾熱風[1],焚風往往以陣風形勢出現,從山上沿山坡向下吹,是一種下坡風

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的山脈都有類似的風,在各個地方它也有不同的名字。在歐洲諸語言中,焚風的名稱來自拉丁語中的「favonius」(意為:溫暖的西風),德語中演變為「Föhn」,主要用來指阿爾卑斯山的焚風。此外對類似的現象還有地區性的稱呼,比如智利安第斯山脈的焚風稱為帕爾希風,在阿根廷同樣的焚風稱為zonda,美國洛磯山脈東側的焚風叫欽諾克風,在墨西哥稱為倉裘風臺灣民間因其炎熱的特點而稱之為「火燒風」。

理論

熱力學理論

按照熱力學理論,焚風與其它一樣是由於氣壓不同而形成的,山背風面的氣壓低。在迎風面空氣上升,乾絕熱膨脹(隨氣壓的下降溫度下降,熱量不散發)溫度的下降速度約為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10攝氏度,溫度的下降使得空氣中的水分趨近飽和。當氣溫下降到露點時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在這種情況下空氣繼續上升就開始進入濕絕熱膨脹的過程了。在這個過程中水不斷凝結出來,而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100%。這個過程中氣溫下降的速度為略小於0.6℃/100米,接近0.5℃/100米,使得溫度相比沒有焚風的時候下降緩慢。以至於焚風會使在足夠高的山頂上出現相對高溫的情況。凝結出來的的迎風面形成,假如空氣繼續不斷上升會產生。從山的背風面看上去可以看到山脊上形成一堵「雲牆」,而它的後面則是藍天。假如焚風非常強的話,也有可能將降雨區帶到背風面。

在山脊背後空氣開始下降,按照這個理論空氣下降的原因是山兩邊的氣壓差。在下降過程中空氣[絕熱壓縮](隨氣壓上升而溫度上升,不吸收熱),但由於空氣的相對濕度隨溫度上升而下降,這個升溫過程完全是干的,沒有水蒸發的過程,因此升溫的速度大約是1℃/100米,比空氣在迎風面上升時要高。同時空氣的相對濕度不斷降低,造成了乾燥的熱風。

總之,上升階段絕熱膨脹過程與下降階段絕熱壓縮過程的對稱性由於其中析出的水被分離掉而被打破了。

熱力學理論的缺陷

熱力學理論非常形象地解釋了焚風形成的原因,因此它也常常被列入教科書中。但是這個理論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其無法解釋為什麽有時焚風在迎風面沒有形成雲或降水、或迎風面上升的空氣從上方流回而令迎風面上升的空氣並不是在背風面下降的空氣的情況下也會形成。

此外熱空氣下降也較不容易理解。

動力學理論

雖然空氣是氣體,但是有時空氣也像液體一樣會有波浪。在許多情況下空氣中會形成大氣波。大氣波是許多不同的力,比如大氣壓力差、科里奧利力引力阻力相互影響造成的。在許多大氣穩定狀態下會有大氣波產生。今天對焚風的解釋主要是一個流體力學的動態學理論。

福祿數

最好的焚風的解釋是一個三維的流體力學模型,在這個模型里山谷起一個重要的作用。山谷造成的橫向的壓縮對於焚風的形成是非常關鍵的。

在這個模型中福祿數F是一個關鍵的數據。這個數體現出一個流體系統中慣性力與重力之間的關係。

  • F=1的流體稱為恰臨界流(簡稱臨界流),在這種情況下常伴生地形波
  • F<1的流體稱為亞臨界流,氣流越不過障礙物。
  • F>1的流體稱為超臨界流,氣流沒有大的震盪就可以越過障礙物。
  1. 亞臨界流里的慣性力占支配地位,在障礙物前流體升高,流速降低,流體的動力能轉化為勢能。流體越過障礙物後勢能又迴轉為動能,流體的流速沿障礙物向下加快。
  2. 超臨界流里流體在障礙物上方被壓縮,流體的流速因此加快,它的勢能轉化為動能,在越過障礙物後它的動能迴轉為勢能。

假如氣流獲得足夠的加速度,以及阻擋氣流的障礙物足夠大,所以氣流被足夠強地壓縮的話,那麼本來的亞臨界流可以變成超臨界流,在障礙物的背風面這個超臨界流就會以極高的速度衝下山坡。衝下山坡後它會遇到山坡下本來處於亞臨界流的氣流,從而又轉變為亞臨界流,這個轉變是一個斷續過程,在超臨界流和亞臨界流之間會造成激波。這個激波現象實際上每個人都觀察到過:水龍頭裏的水高速衝擊到面盆里後會以超臨界流的方式向四方沖流,這個沖流是相當平的,其中幾乎沒有漩渦。但是衝到了一定的距離後它會遇到周圍的亞臨界流流體,造成一個幾乎圓形的激波,這個激波里有非常激烈的漩渦。大氣里的氣流也是這樣的。不同的是,水流在從超臨界流過渡到亞臨界流時會將其動能施放為熱能,而氣流則保存這個動能,將它轉化為內能。刮焚風的時候可以測量到與上述水龍頭的例子相似的漩渦,說明在刮焚風時的確有超臨界流存在。

地形波

等地面障礙物可以在大氣中導致地形波。地形波是一種重力波。假如在高空有比較密集的氣流(比如因為山的影響),它們會受重力影響下沉,由於慣性的作用會下沉到周圍空氣比它密集的地方,這樣它會受浮力上升,又由於慣性的作用上浮到周圍空氣比它疏散的地方,再次下沉。這樣的地形波的三維形狀不變,但波內的氣流是在不斷流動的,既它平行於流向上的波速分量正好與流速相抵,類似於船勻速行駛產生的V形水波的外形相對於此船不動一樣。

缺口動態

缺口動態是焚風中的一個關鍵元素。假如一座山脈的山脊到處一樣高的話,那麼這個問題是一個二維的問題,但是幾乎所有有強的焚風的山脈比如安第斯山脈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通風的山谷。假如氣流的福祿數不足以使得氣流越過峰頂的話,那麼氣流會通過這些山谷流過。

今天的焚風理論模型是這樣的:一開始的時候在山脈的兩側和周圍的氣象條件是一個幾乎平行的逆溫氣象。一個低壓靠近山脈的一側(背風側),開始吸引山脈這一側的地面冷空氣,並通過山谷吸引迎風側的地面冷空氣和山上的熱空氣。山谷里的氣流速度不斷提高。假如低壓的吸引力足夠強的話,那麼在山谷周圍遲早會形成超臨界流,山谷對氣流的壓縮更加加強這個效應。很快山谷里的氣流就達到了其最高速度。上方的熱空氣也被吸引下沉,在背風的山坡上會形成超臨界流。這個效應不斷向山脊擴展,最後整個山脊上都會形成超臨界流。焚風從山谷開始,擴展到整個山脊。

降雨

降水不是焚風的必要條件,1984年發表的一個統計表明,在阿爾卑斯山脈10%的焚風沒有降雨伴隨。

總結

對人的影響

焚風氣候往往會導致心臟血液循環疾病以及其它疾病如頭痛,令人不適等。

參考文獻

  1. ^ 什麼是焚風?. 香港天文台. [2024-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7). 
  • McKnight, TL & Hess, Darrel (2000). Foehn/Chinoonk Winds. In Physical Geography: A Landscape Appreciation, p. 132.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ISBN 0-13-020263-0.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