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國志長編
《渤海國志長編》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史學家金毓黻的代表著作,是研究渤海國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渤海國志長編 | |
---|---|
全名:《渤海國志長編》 | |
作者 | 金毓黻 |
類型 | 通史 |
語言 | 文字:中文 |
成書年代 | 1934年 |
主題 | 記載渤海國歷史的通史 |
發行資訊 | |
連載狀態 | 卷數:20卷 |
出版地點 | 中國 |
成書動機
在《渤海國志長編》之前,東亞還有一些關於渤海國歷史的著作,但金毓黻對這些著作都不甚滿意,如他在讀過唐晏的《渤海國志》後,認為「前人論渤海事訛謬太甚,久思正之,未暇為也。近日有暇,擬賡此業。」[1]對於渤海國的來龍去脈,金毓黻認為應該表述完備:「思肅慎遺族之立國規模啟於舍利(渤海),盛於完顏(金),極於愛新(清)。金、清二史既有成書,而渤海一國之史尚付缺如,竊以病諸」[1]。
金毓黻年輕時所處的時代,清廷衰亡,列強入侵,內憂外患日益嚴重。眾多中國知識分子更加重視邊疆問題的研究,「溯自遜清之季,國人怵於外患日亟,多喜談邊疆地理」[2]。金毓黻受此影響也投入到中國東北邊疆歷史地理研究當中。
成書過程
「九·一八」事變後,金毓黻被日軍軟禁,後被釋放,改為在外監視。在被監視期間,金毓黻開始並完成了《渤海國志長編》(2O卷,補遺1卷)的編輯出版工作。在此期間,金毓黻拒絕了在滿洲國政府內任職的機會,後於1936年輾轉來到上海,並先後在南京中央大學、南遷四川三台的東北大學任教,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內容
《渤海國志長編》全書二十卷,包括:總略上、總略下、世紀、後紀、年表、世系表、大事表、屬部表、宗臣列傳、諸臣列傳、士庶列傳、屬部列傳、遺裔列傳、地理考、職官考、族俗考、食貨考、文徵、叢考、余錄。
全書後附有補遺、渤海遺裔考、徵引書目及二幅地圖,共計約44萬字。
總略上、下
以編年體的方式,按照時間先後,將中外各個時期有關渤海的史料排列起來.材料來自於各部典籍,沒有修改潤色,展現了渤海史料的原貌。
世紀
以編年的方式記載了大祚榮、大武藝、大欽茂、大元義、大華璵、大嵩璘、大元瑜、大言義、大明忠、大仁秀、大彝震、大虔晃、大玄錫、大瑋瑎、大諲譔共l5世渤海王的主要事跡。
後紀
記載東丹國王耶律倍的主要事跡。耶律倍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為契丹926年滅渤海後在渤海舊地建立的契丹平行國國王,耶律倍可以和耶律阿保機一樣享有天子服飾,單獨使用甘露年號。金毓黻對於為耶律倍作後紀給予這樣的解釋:「蓋東丹既建,仍用渤海之制以治其土,臣其臣,子其民,是渤海雖滅,猶未滅也。東丹臣民之往異國者,嘗自稱日渤海,而異國之記載,亦日渤海使來,不日東丹 ,基於這樣的原因,設立後紀。
年表
以表格的方式記載渤海、東丹國的歷史紀年。年表中雖然沒有具體史事,但卻提供了渤海國詳細的歷史脈絡,便於考察渤海與同時期其他政權的歷史演變。
世系表
以表格的形式記載大祚榮到大諲譔各王接受唐朝冊封、嗣立等事宜。
大事表
屬部表
以表格的形式記載渤海國、東丹國的屬部臣屬唐朝、向唐朝納貢等情況。
宗臣列傳
記載47位渤海大氏宗族的事跡。
諸臣列傳
記載107位渤海大臣的事跡。
士庶列傳
記載8位渤海士庶人物的事跡。
屬部列傳
記載渤海黑水部、拂涅部、虞婁部、越喜部、鐵利部的興衰情況。
遺裔列傳
記載渤海滅亡後在東丹國、遼、金等政權中為官的150位原渤海人士。
地理考
主要記載渤海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建置、地理沿革等情況。
職官考
記載渤海、東丹國、契丹所置渤海官職的名稱、職掌。
族俗考
主要記載渤海國的種族、姓氏、風俗。
食貨考
主要記載渤海國出產和外來的各種物品,分別為「俗之所貴者」,如「太白山之菟」;「見於朝聘者」,如「虎皮」;「見於記載者」,如「麥」;「日本所贈者」,如「絹」;「東丹國十三年,遣使以羊、馬鬻於南唐,以其價市物如左」,如「茶」。
文徵
共分八類209篇,分別為唐敕、表、國書、詩、銘、序、書狀、遺裔之文。
叢考
本部分實為考史之作,「余撰渤海國志既竟,復穿貫眾說,考其異同,得一百餘事,命日叢考」[3]。叢考共分六部分內容—— 釋義、明例、考異、存疑、正誤、互證。
余錄
其內容是總略的補充,分別為棘褐、長慶宣明歷、渤海樂、海東逸史、東京城、金石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