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美術
概述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美術受意大利與弗拉芒影響較深。讓·富凱是中世紀法國最為著名的畫家,據說是法國美術家中旅義第一人,直接為意大利文化復興的藝術氣氛所薰陶。文藝復興時期的楓丹白露畫派受到意大利旅法畫家(如弗蘭西斯科·普列馬提喬和羅索·菲奧倫蒂諾)的直接啟發。巴洛克時代最為著名的法國美術家尼古拉·普桑和克洛德·洛蘭皆居住於意大利。
17世紀是法國繪畫初具名聲的時期,以古典主義獨樹一幟。1648年路易十四的首相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創立王家繪畫與雕塑學院,以保護法國的美術家。1666年他創立羅馬法蘭西學院,以與意大利美術家建立直接聯繫。
18世紀洛可可風格起源於法國,是一種具有舊巴洛克風格特點的新藝術。洛可可派的藝術家受法國宮廷支持,他們的代表人物有讓-安托萬·華托、弗朗索瓦·布歇以及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法國大革命改變了法國藝術,新古典主義藝術(代表人物雅克-路易·大衛)和法蘭西藝術院的學院藝術受到拿破崙欣賞。此時代法國成為美術創作的中心之一,19世紀上半葉,法國美術界掀起兩大運動:一是泰奧多爾·熱里科和歐仁·德拉克羅瓦的浪漫主義運動;二是卡米耶·柯羅、居斯塔夫·庫爾貝和讓-弗朗索瓦·米勒的現實主義運動(最終發展為自然主義)。
19世紀下半葉,法國繪畫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出現印象派與象徵主義風格。該時期著名的印象派大師有卡米耶·畢沙羅、愛德華·馬奈、埃德加·德加、克洛德·莫奈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1]。一些第二代印象派畫家,如保羅·塞尚、保羅·高更、亨利·德圖盧茲-洛特雷克和喬治·修拉,以及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安德烈·德蘭和莫里斯·德弗拉曼克[2][3],都站在當時美術發展的最前沿[4]。
20世紀,喬治·布拉克和定居巴黎的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開創立體主義。當時許多外國畫家同樣在巴黎(包括近郊)定居和作畫,例如梵高、夏卡爾、莫迪利亞尼和康定斯基。
博物館
在法國博物館中,雕塑和繪畫是主要藏品,一些博物館只收集雕塑和繪畫作品。國有的羅浮宮博物館收藏了大量18世紀前的藝術傑作,例如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1986年於舊火車站奧爾賽站落成的奧爾賽博物館收藏有來自19世紀下半葉的藝術作品(主要是印象派和野獸派畫作)[5][6]。現代藝術作品則多收藏於蓬皮杜中心的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此三家國有博物館平均每年招待近1700萬人[7]。巴黎大皇宮美術館也是國有博物館,於2008年共招待有130萬人。市立博物館中,遊覽人數最多的是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主要收藏當代作品,2008年招待有80萬人[7]。在巴黎之外,全部大城市都擁有一座收藏法國及歐洲畫作的美術博物館。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里昂美術館、里爾美術宮、魯昂美術館、第戎美術館、雷恩美術館和格勒諾布爾美術館。
參考文獻
- ^ Guide to Impressionism. Nationalgallery.org.uk.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7).
- ^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United States), The Fauves (dossi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法文) RFI, Vlaminck, version fau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5 February 2008
- ^ (法文) RFI, Le néo-impressionnisme de Seurat à Paul Kle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5 March 2005
- ^ Musée d'Orsay (official website), History of the museum – From station to muse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istory of the painting collection. Musee-orsay.fr. 2007-07-31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3).
- ^ 7.0 7.1 (法文) Ministry of Tourism, Sites touristiques en Franc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1. page 2 "Palmarès des 30 premiers sites culturels (entrées comptabilisées)" [Ranking of 30 most visited cultural sites in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