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洛金·索朗傑布
江洛金·索朗傑布(藏語:ལྕང་ལོ་ཅན་བསོད་ནམས་རྒྱལ་པོ་,威利轉寫:lcang lo can bsod nams rgyal po,1897年—1972年)[1]藏族,西藏拉薩人,西藏貴族、政治活動家、社會改革家、文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2]
生平
早年生涯
江洛金·索朗傑布出生於一個西藏貴族家庭。6歲起,開始學習藏文,併入拉薩甘丹廈私塾學習。16歲起,其父常帶他四處遊歷並參加政務活動,以令其熟悉政務,學習寫作公文,並邀格西喜饒嘉措等來家裏教江洛金·索朗傑布詩詞和語法等,還讓他赴拉薩附近的寺院接受藏傳佛教教育。[3]
25歲起,江洛金·索朗傑布赴江孜英軍營地接受三年訓練。返回拉薩後,被噶廈和藏軍司令部派赴印度購買軍火。1921年3月,因為武官集團、保守官員集團、寺院集團三方面矛盾日趨加深,十三世達賴遂對藏軍代本等官員施行降級、罰金等處分,江洛金·索朗傑布被剝奪了公爵,降為賽朗巴(四品)。[3]
1933年,江洛金·索朗傑布被任命為阿里堆噶本,但他未赴阿里就職,而是派出一位代表赴阿里代理。江洛金·索朗傑布自己在拉薩附近的扎細聯合製造廠任達賴的愛臣土登貢培的助手。[3]
推動改革
1933年十三世達賴圓寂後,西藏高層就「後20年西藏」的領導人問題召開「擴大會議」,與會人士爭執十分激烈。一些人提議設立「攝政會議」,由在政司倫堯西朗頓外加兩位僧俗官員組成該會議。另一些人則主張按照此前先例,派一位大活佛任攝政。與會的江洛金·索朗傑布對此發言稱:「把一位無知的小喇嘛置於最高寶座上,再由一位年老的喇嘛管家掌握實權,坐在一側吸着鼻煙操縱,如此而已。」江洛金·索朗傑布認為,應當由政府官員管理政府,而不應讓喇嘛管家操縱政府,並認為應增補兩名僧俗司倫。他的發言後來給他招來災禍。[3]
據研究者分析,江洛金·索朗傑布當時傾向於在西藏實行「英國式的制度」,即君主立憲制。因為他見西藏長期實行政教合一制度,達賴既是至高無上的宗教領袖,又擔任政府首腦,故西藏噶廈的眾多日常事務都是圍繞宗教展開,而在解決民生問題、藏民族發展、經濟建設等方面則無所作為。他認為必須實行政治制度改革,讓行政專家治理政府。[3]
江洛金·索朗傑布的這些改革思想同當時保守的西藏高層格格不入。此後,江洛金·索朗傑布因捲入「旨在改革西藏政體」的龍廈事件而被流放到西藏東南部的貢布孜崗宗。在該地,他同土登貢培一起逃往印度,此後在印度生活了10年。[3]
流亡印度
在印度期間,江洛金·索朗傑布結識了更敦群培、邦達饒嘎、苦奴塔欽等藏族知識分子,後來還加入西藏革命黨,並成為該黨重要骨幹。該黨企圖推翻西藏原有的政治和社會制度,對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和封建奴隸制社會進行革命性的改造。西藏革命黨的更敦群培曾說:「必須改變這個政府,削弱僧人的權力和影響,使人民接受教育,重新分配財產……。與此同時,在可能的範圍內,應當做出一種選擇,拋棄舊社會中的消極面,保留對重建一個新西藏有用的風俗習慣和精神價值。」這體現了西藏革命黨的革命理想。當時,江洛金·索朗傑布已經不再主張仿效「英國制度」,他和其他西藏革命黨人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譯為藏文,他還「一直擁有一本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的複製本」。[3]
據說,江洛金·索朗傑布剛到印度時,曾任藏文教師,並隨更敦群培、塔欽巴布創作了許多隨筆、詩歌等作品以及《書牘軌範》等工具書,和曲尼旺姆合作將若干英文著作譯為藏文。[3]他也協助塔欽巴布編輯《西藏鏡報》。[4]
西藏革命黨遭到印度政府查封後,江洛金·索朗傑布自印度回到西藏拉薩。[3]當時,正逢十四世達賴親政後赦免了江洛金·索朗傑布。[5]
回到西藏
1951年解放軍進藏初期,江洛金·索朗傑布參與了西藏部分高層人士自發組成的「拉桑崗堆」的活動。拉桑崗堆這一組織的主要功能是籌集糧食,並將糧食出售給駐西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洛金·索朗傑布做了許多工作以幫助駐西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決糧食和柴禾的供應問題。[3]
1952年1月,西藏軍區藏文訓練班開學,江洛金·索朗傑布應邀在開學典禮上講話。江洛金·索朗傑布在講話中稱:「今天有這麼多漢、藏人在一起學習,剛才我感到好像在做夢,像在夢境。現在我擦了一下眼睛,不是夢,是現實。」學員們隨即熱烈鼓掌。江洛金·索朗傑布接着說,「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漢、藏民族團結起來了。大家到這裏來,是為西藏人民服務的。服務是很難的,需要學習藏文藏話才行。好比兩塊木板,要粘在一起,必須使用膠水;又好比兩個人要作朋友,語言不通就很難結成朋友。今天大家來學習,這是一件好事,學習要虛心,不要驕傲,就是原來懂得一點藏語文的同志,也不要驕傲,不要自以為是。」「你們看,院子裏的蘋果樹,樹枝都仰頭朝天,原因就是沒有結果子,如果到秋天果實纍纍,它就枝頭向下了。希望大家都像結滿果實的蘋果樹一樣。」「我老了,我的牙齒都脫落了,但我還要學習漢文漢語。這樣,漢人學習藏語文,藏人學習漢語文,漢藏民族團結起來,就像一杯水再加上一杯奶,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水中加了油,油漂在水上面。」[3]
1952年2月18日,西藏軍區在雪康林卡召開「興辦學校」座談會,阿沛·阿旺晉美、擦絨·達桑占堆、噶雪巴·曲結尼瑪、桑頗·才旺仁增、江洛金·索朗傑布等50餘人應邀參加座談會,會後宣佈噶雪巴·曲結尼瑪、桑頗·才旺仁增、邦達、擦珠·阿旺洛桑、阿沛·阿旺晉美、江洛金·索朗傑布、林亮、李安宅等14人為拉薩小學籌備委員會委員。拉薩小學創立後,江洛金·索朗傑布任該校教務主任和副校長,主持該校日常事務。[3]
同年,西藏軍區編審委員會成立,江洛金·索朗傑布參加該會,主持創辦了《藏文新聞簡訊》。在編審委員會中,江洛金·索朗傑布和擦珠·阿旺洛桑活佛是主要的撰稿人,他們共同負責的《藏文新聞簡訊》於1956年升格為《西藏日報》藏文版。當時,「新聞」與「報紙」在藏文中都是新名詞,尚無固定譯法。西藏軍區編審委員會委員就此進行了討論,有的認為不應區別這兩個詞,有的則認為應當區別。幾位會英文的委員指出了NEWS和NEWS PAPER之間的區別;有的委員認為應當將「西藏日報」翻譯為藏文「西藏每日新聞」(TIBET AN DAILY NEWS),這一譯法最初被接受。後來,江洛金·索朗傑布發明了沿用至今的藏文「報紙」一詞,並解釋稱,首字取印刷時的聲音「嚓」(原意為「點兒」),第二字乃藏文原有的詞,意為「印刷品」,他的發明被接受。[3]
1953年初,經各方面協商,臨時機構「雄竹基佐康」(即「糧行」)在拉薩成立。該機構的職能是統管糧食買賣,既保證駐藏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糧食供應,又照顧城鎮居民的糧食供應。江洛金·索朗傑布被噶廈授予台吉(三品)銜,並任雄竹基佐康的主要負責人之一。[3]
同年,拉薩愛國青年文化聯誼會成立。譚冠三、阿沛·阿旺晉美、江洛金·索朗傑布等人在成立大會上講話。該聯誼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選舉十四世達賴的大哥當彩活佛為主任委員,雪康·土登尼瑪、江洛金·索朗傑布、平措旺階、梁楓、王沛生(回族)、噶雪·頓珠等為副主任委員。[3]
1958年,中央有關部門組織了由70人組成的西藏社會歷史調查組進入西藏。學者張怡遜率《藏漢大辭典》領導小組赴拉薩地區收集資料編辭條。其工作獲江洛金·索朗傑布等積極支持,藏漢知識界組成了專門班子,審定修改該辭典的文稿。江洛金·索朗傑布為《詩鏡論》意義修飾法三十五類的詞條一一創作詩例。[3]
1962年,江金·索朗傑布發表《歡迎文成公主進藏》,將歷史上的文成公主和在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回到西藏拉薩演出話劇《文成公主》的藏族演員們聯繫在一起,讚美漢藏團結。 [2][3]
1958年7月,被任命為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委員。[6]他還擔任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文教處處長、文管會副主任。後來,任西藏自治區文管會主任、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等職務。[2][3]
1972年,江洛金·索朗傑布逝世。[2]
家庭
參考文獻
- ^ 生年1897年見《江洛金·索朗傑布—— 一個藏族宿學的愛國情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皮特·里弗斯博物館網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說生於1898年左右,《當代藏文文學》則作生於1887年;卒年1972年見《當代藏文文學》。
- ^ 2.0 2.1 2.2 2.3 当代藏文文学. 寰宇天涯旅遊網. [2012-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索窮,《江洛金·索朗傑布——一個藏族宿學的愛國情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西藏(中文版)2005年第6期
- ^ 嘉央諾布. The Myth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of Tibet and the Tibetan Language, Part Three. phayul.com. 2005-06-21 [2017-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7).(英文)
- ^ 現代示範性小學的創立,新華網,2008年11月13日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年4月19日,.
- ^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組織部. 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组织史资料, 1950-1987.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