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

哲學概念

此在(德語:Dasein)是海德格爾在他的巨著《存在與時間》中提出的哲學概念[1][2]。Dasein一詞無法翻譯成中文的術語,它由兩部分組成:da(此時此地)和sein(存有、是)。為表達da與sein本身的關係,有時也譯作「親在」、「緣在」等等,「此在」是現在比較通用的譯名。但當理解此在的時候,不能將da理解為此時此地,而是指通過對「存在」的領會而展開的存在方式。

海德格爾用此在的概念來揭露笛卡爾康德沒有探索的關於存在的自然本性。海德格爾追問存在的本質,由於人們談論存在時,總是指稱某個存在者,存在本身則隱而不露,所以我們只能得到存在者本身。由於存在者有無數個,在海德格爾看來,我們只有通過對此在這樣一種存在者才能把握存在本質。海德格爾將此在定義為:期望、理解、把握、通達,都是構成存在的行為,而且它們本身就是一種特定存在者的樣式,也就是提問者向來所是的那種存在者的存在樣式。因此,理解存在的本質在於把握那個提問者的存在。追問存在的本質這個問題本身受到追問者的規定,也是追問者的存在樣式,所以此在就是一種對存在發出追問的存在者。由於此在作為一種能追問存在意義的存在者,所以它才能成為我們解決存在意義的特殊存在者。

海德格爾和尼采一樣批判本體的概念,他認為此在永遠是一種在世(being-in-the-world、Das In-der-Welt-Sein)的存在者。存在的基本形式不是以一種主體或客體的方式,而是以一種在世的統一形式,此在以在世的展開狀態中領會存在本身,這種展開狀態就是「此」的本質含義。

參看

參考文獻

  1. ^ 過午. 海德格尔的《在与时间》. 國內哲學動態. 1982, (5): 17–21 [2023-06-27]. CNKI ZXDT198205009 . NCPSSD 1002768061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透過愛思想. 
  2. ^ 望萬里. 海德格:存有與此在. 01哲學. 香港: 香港01. 2016-11-02 [202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4)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