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基·朱可夫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俄語: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羅馬化: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因其在德蘇戰爭上的卓越功勳,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成為僅有的4次榮獲蘇聯英雄的兩人之一,另外一人是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
格奧爾基·朱可夫 Георгий Жуков | |||||||||||||||
---|---|---|---|---|---|---|---|---|---|---|---|---|---|---|---|
暱稱 | 勝利元帥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卡盧加州茹科夫 | 1896年12月1日||||||||||||||
逝世 | 1974年6月18日 蘇聯俄羅斯莫斯科 | (77歲)||||||||||||||
國籍 | |||||||||||||||
政黨 | 蘇聯共產黨 | ||||||||||||||
效命 | 蘇聯 蘇聯共產黨 | ||||||||||||||
軍種 | 蘇聯陸軍 | ||||||||||||||
服役年份 | 1915年-1957年 | ||||||||||||||
軍銜 | 元帥 | ||||||||||||||
統率 | |||||||||||||||
參與戰爭 | |||||||||||||||
獲得勳章 |
巴斯勳章 軍功勳章 聖佐治勳章(兩次) 中蘇友誼勳章(兩次) | ||||||||||||||
配偶 | Alexandra Dievna Zuikova (1922年結婚—1946年離婚) 加林娜·亞歷山德羅芙娜·朱可娃 (1965年結婚—1973年喪偶) | ||||||||||||||
兒女 | 3女 | ||||||||||||||
簽名 |
戰前歲月
朱可夫曾在莫斯科當學徒,並於1915年應召進入沙俄軍隊騎兵團。一戰中朱可夫曾因作戰勇敢兩次獲得聖佐治十字勳章,被提升為軍士。十月革命後他加入了布爾什維克。1918-1920年他作為騎兵第1集團軍的一員參與俄國內戰。1923年朱可夫成為團長。1930年升為旅長。
他是新的裝甲戰爭理論的熱心支持者,並以作戰部署及下屬部隊的嚴明紀律聲名在外。1937到1939年斯大林對軍隊進行了清洗,裝甲戰的倡導者圖哈切夫斯基被槍斃,不少軍事將領被捕,朱可夫卻幸運的逃過了清洗並獲得升任。關於這一情況,有意見認為是朱可夫的第一騎兵軍背景幫助他逃過一劫,當時的蘇聯元帥中,騎兵出身的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都受到重用,而其他三人均被清洗。
二戰經歷
1937年七七事變日軍侵略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首先在東亞開始,1938年日本關東軍在有蘇聯駐軍的蒙古國和日本扶植建立的滿洲國邊境製造摩擦,朱可夫被派往邊境,組織對日軍事部署,指揮第57特別軍。1939年5月諾門罕戰役爆發,在朱可夫指揮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朱可夫因其指揮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1940年朱可夫被授予一級上將軍銜,隨後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
在總參謀長任上,朱可夫主要任務是提出防禦納粹德國攻擊的計劃,隨着原蘇聯的秘密檔案的解密,現在發現朱可夫作為總參謀長在1941年2月-1941年5月間主導制訂了一個提出先發制人的進攻納粹德國的方案,但是被斯大林否決了[1]。1941年6月22日爆發德蘇戰爭,蘇軍潰敗。朱可夫簽署了要求蘇聯紅軍立即組織反擊的命令,但沒有效果。德軍長驅直入後,重點進攻基輔。朱可夫經過判斷,提出應該撤出基輔,避免被德軍合圍而引起更大損失,他的這一觀點和直率的性格使他與斯大林發生衝突,被任命為預備軍司令員,由沙波什尼科夫接任總參謀長。朱可夫在預備軍司令員任上組織了葉利尼亞攻勢穩定了當地的戰線。9月列寧格勒告急,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被任命為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前往列寧格勒,從此開始了他各地協調指揮的序幕,也因此被稱為「救火隊長」。朱可夫到達列寧格勒之後,通過自己堅強的意志帶動下屬,合理利用了有效的兵力進行重點防禦與反擊,穩定住了防線。10月德軍大舉進攻莫斯科,朱可夫調回莫斯科代替鐵木辛哥組織莫斯科保衛戰,12月保衛戰結束,德軍退出莫斯科周邊地區。
1942年8月朱可夫作為大本營代表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前線[2]。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內蘇軍的行動意圖主要是攻擊第6集團軍的14裝甲軍以打開缺口,但是以失敗結束。1942年11月指揮維亞濟馬方向的無果的火星攻擊行動,一般認為他和華西列夫斯基共同策劃了決定戰爭勝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反擊行動部分,但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段時間朱可夫主要策劃火星行動,而在他的回憶錄中搶奪華西列夫斯基的功勞。1943年他作為大本營代表協調庫爾斯克戰役。而後在成功擋下德軍的攻勢後,德軍南方集團軍遭到朱可夫、瓦圖京、科涅夫三人負責的沃羅涅日和草原方面軍的沉重打擊,後面朱可夫協調烏克蘭第一、第二方面軍於解放基輔,並於切爾卡瑟口袋合圍德軍有利之一部。1944年3月至5月,朱可夫接替了在羅夫諾州奧斯特羅赫區遭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烏克蘭反抗軍伏擊的瓦圖京擔任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朱可夫作為大本營代表協調組織了代號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羅斯戰役。1945年作為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率軍攻克柏林。
軍事思想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
朱可夫的核心軍事思想便是『『每次作戰都要在關鍵地帶上數倍於敵人的兵力,每次作戰都能做到攻無不克』』。他的陸上進攻戰略思想的形成,以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普遍應用為前提,吸取並超越了德國戰略進攻的先進經驗;他的陸上進攻戰略思想以蘇聯和歐洲特殊的地緣關係為基礎,服從於戰爭的政治和軍事總目標;軍隊的精神優勢和質量優勢是致勝的重要條件;陸上進攻戰略必須遵循一系列主要原則;這種戰略思想對指導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仍有借鑑意義。
戰後歲月
戰後他與其他3名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和讓·德·拉特爾·德·塔西尼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特別是艾森豪威爾十分敬重他[3]。盧修斯·克萊將軍後來說:「如果艾森豪威爾和朱可夫繼續合作的話,蘇美關係將會多麼不同啊[4]」。1946年4月斯大林稱因艾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都已召回國內,他決定也召朱可夫回國,改任蘇聯常務副國防人民委員,陸軍總司令[5],索科洛夫斯基接替他任駐德蘇軍司令。西方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朱可夫戰功顯赫和自身性格的缺點,遭到斯大林的猜忌[6]。之後在被中央軍事委員會批評對黨政治上不可靠後,他被罷免了陸軍總司令的位置。之後有人發現有7節火車廂裝着他從德國弄來的家具[7],1948年他的住所被發現裝有很多德國弄來的財物[8],在之後的調查中貝利亞得出的調查結論表明戰利品有:17個金戒指、3顆寶石、15條金項鍊、超過4公里的面料、323件貂皮、44條從德國宮殿弄來的地毯、55幅名畫和20把槍支[9]。朱可夫對此回應說:「我內心感到十分自責。我把一些沒人要的破爛放在一處倉庫里,因為我以為沒人需要它們了。我以布爾什維克身份起誓要避免再犯這種錯誤,最後我還得要我的住所,敬愛的黨和斯大林同志[10]」。1993年發現的材料表明1946年在朱可夫把貝利亞的副手:阿巴庫莫夫從他的辦公室轟出去幾天後,斯大林召開了一次會議準備要逮捕朱可夫,但是由於多名重要人物的反對而作罷,但是以「反社會主義煽動」逮捕朱可夫身邊的將領的行動從1947年底進行到1949年[11],而艾森豪威爾得知這些事後對他的「袍澤兄弟」表示了同情。
不管怎樣,1947年他被派到遠離莫斯科的敖德薩軍區任司令員[12],後來又貶到戰略位置更加次要的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1953年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但斯大林隨即去世,所以無從證實朱可夫被召回的原因。1953年朱可夫參與逮捕貝利亞的行動,因此成為國防部第1副部長,1955年任蘇聯國防部部長,1956年朱可夫負責制定了入侵匈牙利的計劃。
1957年「反黨集團」事件中,赫魯雪夫與莫洛托夫、布爾加寧等人發生矛盾,後者在主席團會議上要求赫魯雪夫辭職,赫魯雪夫要求召開黨中央全體會議。朱可夫支持赫魯雪夫,派軍用飛機將所有中央委員接到莫斯科,並做了有力的發言指責莫洛托夫等人參與斯大林的清洗運動,他說「軍隊反對(罷免赫魯雪夫)的提議,沒我的命令一輛坦克也不會動[13]」,從而鞏固了赫魯雪夫的位置。然而他的過於張揚終於招來了猜疑(被赫魯曉夫指責:一、是在軍隊裏培植對自己的崇拜;二、削弱黨對軍隊的控制。三、是軍事與戰略上的謬誤。四、搞波拿巴主義),在受鐵托邀請訪南時,中央解除了他的國防部長職務、中央政治委員地位和強制退休,報道他回國的同一期紅星報也登着他被免職的消息,赫魯雪夫對此袖手旁觀[14]。
1964年赫魯雪夫在下台前,曾經打電話給朱可夫稱「你受冤枉了」,表示想見面再好好談談,但赫魯雪夫隨後被蘇斯洛夫的電話引回莫斯科,職務被布里茲尼夫、柯西金取代,這之後朱可夫又重新在公眾視野中出現,閒居的朱可夫著有《回憶與思考》、《在保衛首都的戰鬥中》、《庫爾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軍事著作,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的許多著名戰役,並闡述他的軍事思想。1974年朱可夫去世,葬於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
年譜
- 1939年6月出任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司令,指揮蘇蒙軍隊成功實施了圍殲日軍重兵集團的哈拉哈河戰役,粉碎了日軍北進的企圖。
- 1940年6月晉升為一級上將並被任命為基輔特別軍區司令。
- 1941年1月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成為蘇軍的首腦人物。
- 1941年6月22日德蘇戰爭爆發。次日蘇聯成立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朱可夫成為7名成員之一。
- 1941年7月29日朱可夫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全力保衛莫斯科,但斯大林不同意,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最後斯大林解除了朱可夫的總參謀長職務,派他到前線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
- 1941年9月在德軍包圍列寧格勒,朱可夫受命於危難之際,率領列寧格勒方面軍與波羅的海艦隊協同作戰,穩定住了防線。
- 1941年10月被調回莫斯科,全面負責莫斯科防禦戰的指揮,頂住了德軍的正面強攻,最後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德軍不得不改閃擊戰為持久戰。
- 1942年8月被任命為副最高統帥,趕赴斯大林格勒前線督戰。參與策劃斯大林格勒會戰,殲滅德國第6集團軍,成為德蘇戰爭的轉折點。
- 1943年1月18日指揮列寧格勒圍城戰,取得勝利,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同年夏季作為大本營代表協調指揮庫斯克會戰。
- 1945年4月16日出任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指揮所部於5月2日首先攻克柏林。5月9日代表蘇聯在德國投降書上簽字。6月22日奉命出任勝利大閱兵首長,於24日騎白馬檢閱受閱部隊。
- 1946年4月出任蘇聯常務副國防人民委員,陸軍總司令。
- 1953年3月出任由蘇聯國防部第1副部長。
- 1955年2月繼布爾加寧任蘇聯國防部部長。
- 1956年蘇共20大上進入黨中央主席團。
- 1957年10月在赫魯雪夫「去斯大林化」運動中被解除本兼各職,淡出政治視野。
- 1964年赫魯雪夫被「退休」後,布里茲尼夫上台後為其恢復名譽。
- 1974年在莫斯科逝世。
榮譽
朱可夫在從士兵到元帥的漫長軍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獲得過4次的蘇聯英雄稱號(1939年8月29日、1944年7月29日、1945年6月1日和1956年12月1日),這在蘇聯歷史上僅有兩人(另1人是對勳章有執着狂的蘇共領導人布里茲尼夫),同時也是獲得兩次勝利勳章的3人之一(其他兩人是斯大林和華西列夫斯基)。以下為其所獲得的榮譽的簡表:
俄羅斯帝國勳章獎章
三級聖佐治十字勳章 | |
四級聖佐治十字勳章 |
蘇聯勳章獎章
蘇聯英雄金星獎章:1939年8月29日、1944年7月29日、1945年6月1日、1956年12月1日 | |
勝利勳章:1944年4月10日(第1號)、1945年3月30日(第10號) | |
列寧勳章:1936年8月16日、1939年8月29日、1945年2月21日、1956年12月1日、1966年12月1日、1971年12月1日 | |
十月革命勳章:1968年2月22日 | |
紅旗勳章:1922年8月31日、1944年11月3日、1949年6月20日 | |
一級蘇沃洛夫勳章:1943年1月28日(第1號)、1943年7月28日(第39號) | |
保衛列寧格勒獎章 | |
保衛史達林格勒獎章 | |
保衛莫斯科獎章 | |
保衛高加索獎章 | |
攻克柏林獎章 | |
解放華沙獎章 | |
1941-1945年大衛國戰爭戰勝德國獎章 | |
戰勝日本獎章 | |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二十週年獎章 | |
工農紅軍二十週年紀念獎章 | |
蘇維埃陸軍海軍三十周年獎章 | |
蘇聯武裝力量四十週年紀念獎章 | |
蘇聯武裝力量五十週年紀念獎章 | |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誕辰一百週年紀念獎章 | |
列寧格勒建城兩百五十週年紀念獎章 | |
莫斯科建城八百週年紀念獎章 | |
榮譽武器 – 鑲有金色蘇聯國徽的配劍:1968年1月22日 |
外國榮譽
蒙古人民共和國英雄(蒙古人民共和國):1969年 | |
諾門罕戰役三十週年獎章" (蒙古人民共和國):1969年 | |
蘇赫巴托勳章(蒙古人民共和國):1968年、1969年、1971年 | |
紅旗勳章(蒙古人民共和國):1939年、1942年 | |
蒙古人民共和國五十週年獎章(蒙古人民共和國):1971年 | |
蒙古人民軍五十週年獎章(蒙古人民共和國):1971年 | |
戰勝日本獎章(蒙古人民共和國) | |
一級白獅勳章(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 | |
一級白獅軍事勳章(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 | |
捷克斯洛伐克戰爭十字勳章(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 | |
一級格林瓦爾德十字勳章(波蘭):1945年 | |
軍事美德大十字勳章(波蘭):1945年 | |
波蘭新生十字勳章加星司令勳位(波蘭):1973年 | |
1939年-1945年華沙獎章(波蘭):1946年 | |
奧德河,尼斯河和波羅的海獎章(波蘭):1946年 | |
功勳勳章總司令勳位(美國):1945年 | |
軍事巴斯勳章爵級大十字勳章(英國):1945年 | |
法國榮譽集團軍勳章大十字勳位(法國):1945年 | |
1939年-1945英勇十字勳章(法國) | |
中蘇友誼萬歲勳章(中華人民共和國):1953年、1956年 | |
自由勳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56年 | |
榮譽勳章大十字勳位(埃及):1956年 | |
保加利亞人民軍25週年獎章(保加利亞) | |
加里波底游擊隊星章(意大利):1956年 | |
共和國勳章(圖瓦人民共和國):1939年 |
軼聞
在原定的勝利大閱兵計劃中,史達林原本執意要親自騎馬帶領遊行隊伍,可是他被那匹駿馬掀下來兩次以後只能咒罵道:「去他的,就讓朱可夫來做吧!」[15]
艾森豪威爾在戰後聽朱可夫講起蘇軍是怎麼排雷的:「地雷分兩種,對人的地雷和對車輛的地雷。我們的步兵就是直接發起進攻,好像它們不存在一樣,反正造成的傷亡也不會比我們進攻德軍重兵防守地域時,大炮和機關槍造成的多。」但同時,他也聲明:「步兵不會觸發那些對車輛地雷,所以等到步兵穿過雷區並在對面建立一道防線以後,再由工兵進行對戰車地雷的排雷工作。」[16]
參考文獻
- ^ 存档副本. [201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9).
- ^ Chaney, Otto Preston. Zhukov. Revised ed.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6, ISBN 978-0-8061-2807-8
- ^ 存档副本.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Albert Axell. Marshal Zhukov, p. 356.
- ^ 朱可夫, 格·康·. 回憶與思考. 洪科 譯.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出版. 2009. 見 第23章
- ^ William J. Spahr, 'Zhukov: The Rise and Fall of a Great Captain,' Presidio Press, 1993
- ^ William J. Spahr, 'Zhukov: The Rise and Fall of a Great Captain,' Presidio Press, 1993, pp.200–205
- ^ околов Б.В. Неизвестный Жуков: портрет без ретуши в зеркале эпохи. (Unknown Zhukov by Boris Sokolov.) Мн.: Родиола-плюс, 2000. 608 с. ("Мир в войнах"). ISBN 978-985-448-036-7.
- ^ 存档副本. [2012-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1).
- ^ Files of Russian Minstry of Defence. Moskva. 1993, p. 244..
- ^ OTTO PRESTON CHANEY:ZHUKOV REVISED EDITION P377
- ^ Spahr, 1993
- ^ Yu. N. Afanasiev (chủ biên). Không có con đường nào khác.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và NXB Sự Thật. Hà Nội. 1989, trang 151-152
- ^ Krasnaya Zvezda, 27 October 1957, pp. 3,4, quoted in Spahr, 1993, p.238
- ^ 馬田·西克史密夫. 俄羅斯一千年(下)從人民民主專政到新沙皇崛起.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6年1月: 228頁. ISBN 978-986-5727-33-8 (中文(繁體)).
- ^ 存档副本. [2012-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附加參考
- (俄文) Zhukov, Georgy. Жуков Г К.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и размышления』』。В 2 т. — М.: Олма-Пресс, 20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Zhukov's memoirs online in Russian.
- Pavel N. Bobylev, Otechesvennaya istoriya, no. 1, 2000, pp. 41-64
- Spahr, William J. Zhukov: The Rise and Fall of a Great Captain. Novato, CA: Presidio Press, 1993 (paperback, ISBN 978-0-89141-551-0).
- Suworow, Viktor. Marschall Schukow - Lebensweg über Leichen, Pour-le-Mérite, Selent, Germany, 2002, 350 pp.
外部連結
- Marshal Zhukov from the Voice of Russia website (in English)
- (俄文)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и размышлени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Memoirs of Georgy Zhukov
- (俄文) Zhukov's Awards
- (俄文) Shadow of Victo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nd Take Words Bac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ooks by Viktor Suvorov,highly critical of Zhukov
- (俄文) Соколов Б.В. Неизвестный Жуков: портрет без ретуши в зеркале эпохи, Мн.: Родиола-плюс, 2000. (B.V.Sokolov. Unknown Zhuko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俄文) Иосиф Бродский. На смерть Жукова (On the Death of Zhukov by Joseph Brodsky), 1974
- (塞爾維亞文) Georgy Zhukov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Office of Current Intelligence.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USSR and the Fall of Marshal Zhukov,8 June 1959.
前任: 尼古拉·布爾加寧 |
蘇聯國防部長 1955年至1957年 |
繼任: 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