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伊
楊崇伊(1850年—1909年),字莘伯,江蘇省蘇州府常熟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2]。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考授廣西道監察御史,到任第一疏即彈劾康有為、梁啓超在京師創設強學會,導致朝廷將其封禁。[3][4]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糾內閣侍讀學士文廷式。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楊崇伊密奏慈禧太后:「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5]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丁憂回籍,寄寓揚州,因爭搶妓女,被江蘇布政使瑞澄參劾,逐回原籍,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後來,楊崇伊之子楊雲史為父平反,正值光緒、慈禧先後逝世,事被擱置,最後於民國十一年為楊崇伊平反,並頒發「含謨吐忠」的祠額。[6]楊家在得到祠額後,重新建造新楊家祠堂,該祠堂直至一九九五年才被常熟地方拆除。
註釋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光緒六年。庚辰。五月。……○引見新科進士。得旨。黃思永、曹詒孫、譚鑫振、業經授職外。戴彬元、龐鴻書、呂佩芬、張星炳、劉沛然、黃紹箕、朱福詵、彭士芳、吳維藩、郭曾炘、陳夔麟、楊澍先、丁立鈞、吳保齡、崔永安、王懿榮、盛炳緯、志銳、陳與冏、葉大遒、崇寬、蔣艮、汪概、劉煥、安維峻、吳樹棻、梁鼎芬、湯繩和、郭賡平、王乘燮、強鵬飛、李經世、溥良、沈士鑅、陳鼎、胡連、王丕厘、李士鉁、吳國鎮、楊崇伊、蔡世佐、柏錦林、左紹佐、于式枚、顧蓮、汪致炳、福楙、陸善格、吳成熙、黃俊熙、王蘭、馮應榮、徐琪、梁錦奎、高淩霄、杜慶元、王濂、褚成博、謝雋杭、姜自駒、胡錫祜、王頌蔚、裴維侒、何乃瑩、劉名譽、趙曾重、陳景鎏、丁象震、柳芳、林元菼、李佩銘、薩廉、鍾靈、范德鎔、劉桂文、吳同甲、張世英、周遂良、余熙春、袁鵬圖、段樹藩、余文蔚、石鴻韶、汪受礽、連培基、楊福臻、陳應禧、毛澂、陳光明、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二):光緒九年。癸未。夏四月。○引見庚辰科散館人員。得旨、修撰黃思永、編修余聯沅、曹詒孫、業經授職。二甲庶吉士黃紹箕、汪概、劉名譽、謝雋杭、陳與冏、丁立鈞、志銳、蔣艮、周克寬、福楙、崔永安、張星炳、謝希銓、國炳、吳樹棻、楊崇伊、盛炳緯、梁錦奎、葉大遒、安維峻、王懿榮、徐琪、戴彬元、王濂、陳景鎏、劉桂文、溥良、龐鴻書、柏錦林、李經世、吳同甲、王丕厘、梁鼎芬、劉沛然、張鼎華、薩廉、呂佩芬、趙曾重、褚成博、朱福詵、李佩銘、馮應榮、裴維侒、俱著授為編修。
- ^ 《凌霄一士隨筆》記載:「御史楊崇伊之以危詞聳後聽政也,具折後謁慶親王奕劻,蘄代奏。奕劻有難色,崇伊曰:此折王爺已見之矣,如日後鬧出大亂子來,王爺不能諉為不知也。奕劻乃諾之,至頤和園見後,面奏崇伊有折言事。後猶作暇豫之狀曰:閒着也是閒着,拿過來看看吧。既閱而色變,立召見諸大臣。」
-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81,曰:「御史楊崇伊奏、京官創設彊學書院,植黨營私,請旨嚴禁一摺。據稱近來臺館諸臣,於後孫公園賃屋,創立彊學書院。專門販賣西學書籍,並鈔錄各館新聞報、刊印中外紀聞,按戶銷售,猶復藉口公費,函索外省大員,以毀譽為要挾,請飭嚴禁等語。著都察院查明封禁」。
- ^ 楊崇伊,掌廣西道監察御史楊崇伊摺,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p.461.
- ^ 事載《江山萬里樓詩詞鈔》正集 P.235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