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僡(?—1853年),字惠人陝西華陰人。清朝道光咸豐年間政治人物,官至山東巡撫。任內防堵太平軍,不遺餘力。

生平

李僡為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直隸即用為知縣,補撫寧知縣,又調青縣。歷官滄州深州,擢為大名知府。調保定,升任大順廣道,遷按察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擢順天府尹。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任江蘇布政使,因病退職。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新起用為甘肅布政使咸豐元年(1851年),擢河南巡撫。咸豐二年(1852年),調山東巡撫。當時太平軍自武昌東下攻打南京,李僡派遣精兵二千支援,並親赴兗州沂州曹州各府查看形勢,分兵防守險要地段;還令黃河渡船全部經過曹縣劉家口、單縣董家口,斷絕其他渡口私渡,並大力搜捕捻軍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佔南京,徐州反清民軍蜂起,李僡再次前赴兗、沂、曹諸府督防。不久,揚州失陷,太平軍繼續北伐,李僡令防軍分三路防禦。此後數月,指揮各路軍馬堵截,最終太平軍無法攻入山東。自從太平軍興起以來,清朝各地官吏能夠做到守住本地領土且能出境進剿者,僅李僡一人,故深得咸豐帝嘉許。不久,李僡卒於任上,朝廷追贈總督、太子少保,諡恭毅

延伸閱讀

[]

 清史稿·卷425》,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資料

  • 《清史稿·列傳二百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