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農經驗

朝農經驗,全稱「朝陽農學院經驗」,[1]文化大革命時期宣傳的朝陽農學院的教育經驗。朝農經驗在1973年開始被宣傳時意為「社來社去」(即從農村招收學員,畢業後仍回公社當農民)、以科研促教學、「几上幾下」(「上」即在校學習,「下」即回生產隊勞動),後來則發展到「十個對着幹」。1976年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否定。

歷史

建校

1969年9月,瀋陽農學院革命委員會主任王吉道調任朝陽地區主要領導。1970年1月,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決定,瀋陽農學院將其水利專業遷至朝陽。[2]:3865月,與朝陽水利學校、農業學校、農業機械化學校、朝陽地區農業科研所等單位合併建校,稱朝陽「五七」農業科技大學。[2]:3871973年5月,瀋陽農學院改稱遼寧農學院,朝陽「五七」農業科技大學改稱遼寧農學院朝陽分院,1975年6月15日正式改稱朝陽農學院[2]:388

農學院搬到農村後,根據毛澤東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一封信》精神,用各種手段普及農業教育:舉辦業餘大學、短期訓練班,分段教學班,巡迴教學班,一年級的水利班等,並在朝陽地區的6個縣設立了7個科教基點。為解決招生問題,實行「社來社去」(即從農村招收學員,畢業後仍回公社當農民)。1970年底和1971年初,先後舉辦兩種學習班:一種是長期試點班,學制一年零八個月;一種是分段教學班,學制一年。總結辦學經驗後,學校決定在專業長期班中實行「几上幾下」(「上」即在校學習,「下」即回生產隊勞動)。[3]

推廣

1971年4月,遼寧省革委會農業局調查並認可了朝陽「五七」農業科技大學建校一年來的辦學工作。1972年4月12日,朝陽「五七」農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徐明在瀋陽農學院學習班大會上發言,從此朝農經驗形成。[2]:390-3911973年11月28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一所深受貧下中農歡迎的大學》,是關於遼寧農學院朝陽分院的調查報告,成為宣傳朝農經驗的開始。此後一些報刊也相繼報道了朝農經驗,但未產生大的影響。1974年12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文章《農大畢業當農民好——遼寧農學院實行「社來社去」的調查》並配編者按。12月3日,《光明日報》發表調查報告並配編者按。[4]12月21日至28日,按照張春橋遲群等人意圖,國務院科教組、農林部中共遼寧省委聯合召開「學習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經驗現場會」,遲群毛遠新出席會議並講話,與會人數近400人。[2]:3911975年4月27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推廣遼寧朝陽農學院經驗和有關政策問題的請示報告》。1974年12月至1976年10月,全國前來朝陽農學院參觀學習的團隊有2000多個,10萬多人次。朝陽地區共辦朝農式學校160多個,學員18312人。[2]:392

1976年1月28日,中共朝陽地委書記王吉道主持召開學習朝農經驗廣播大會,朝陽農學院黨委書記徐明作報告《十個對着幹》,全面系統總結朝農經驗,並播放到全國。[2]:3931976年2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朝陽農學院黨委文章《在批判舊世界中建設新世界——我們是在哪些重大問題上堅決同17年的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對着幹的?》。1976年3月,農林部科教局將報刊發表的宣傳朝農經驗的文章匯編成《朝陽農學院在鬥爭中前進》,首印六萬冊。

據黃利群稱,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前,為宣傳朝農經驗,共發表文章650多篇,電影9部。[5]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踐在遼寧》,從1974年到1976年10月的一年零十個月間,為宣傳朝農經驗,全國發稿250多篇,拍成電影8部,電視片2部。[6]:186

結束

1976年10月懷仁堂政變四人幫被抓後,各地到朝陽農學院參觀學習人員被召回。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後,全國開始深入揭批四人幫罪行。朝陽地委書記王吉道,朝陽農學院革委會主任、黨委書記徐明等人被撤職。朝陽地區成立工作組調查朝農經驗問題。1977年8月,遼寧省革委會決定撤銷朝陽農學院。遼寧省水利學校、朝陽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朝陽地區農業機械化學校被恢復。1978年5月31日,遼寧省革委會將原瀋陽農學院農田水利系的人員遷回瀋陽。朝農經驗由此退出歷史舞台。[6]:190

1977年10月17日,《遼寧日報》刊登調查報告《真相大白,鐵證如山》,揭發批判四人幫、毛遠新、遲群用朝陽農學院破壞教育事業的罪行。[7]其後,《人民日報》等報刊相繼揭發批判朝農經驗。[8]《人民日報》發表了《一個篡黨奪權的反革命經驗——揭批「四人幫」一夥炮製的所謂「朝農經驗」》(1978年2月21日)、《是培養新農民,還是訓練反革命打手——從木頭城子公社的「配套奪權」看「朝農經驗」的反動性》(1978年2月25日)等文章批判朝農經驗。

內容

《一所深受貧下中農歡迎的大學》總結的朝農經驗是:一、學生實行「社來社去」,即:學生由社隊選送,畢業後回原社隊當農民。二、教學從農業需要出發,以科研促教學,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若干課題組,圍繞科研課題組織教學。三、辦學方式實行「几上幾下」,即每年分段組織學生回隊參加農業學大寨和在校學習。[9]

《在批判舊世界中建設新世界》總結的朝農經驗是:[10]

一、舊農大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新農大就必須加強工人階級的領導

二、舊農大集中辦在城市裏,新農大分散辦在農村

三、舊農大大搞「學而優則仕」,新農大實行「社來社去」,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新農民

四、舊農大大搞「智育第一」,新農大首先辦成無產階級政治大學

五、舊農大極力標榜「正規化」,新農大堅持半工半讀、勤工儉學

六、舊農大搞「三中心」、「老三段」[註 1],新農大建立以科研、生產帶動教學的「三結合」新體制

七、舊農大高樓深院、與世隔絕,新農大堅持同三大革命運動息息相通

八、舊農大是少數人享受教育特權的「小寶塔」;新農大越辦越大、越辦越向下,使廣大群眾都有機會受教育

九、舊農大隻讓學生受奴化,新農大充分發揮工農兵學員「上、管、改」的作用

十、舊農大教師脫離工農,新農大堅持教師同工農相結合,努力建立一支無產階級的教師隊伍[11]

否定

周全華認為:「朝陽農學院自1971年始辦,到1974年底也才4年辦學歷史,並無多少成功的辦學經驗」,自1974年「學習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經驗現場會」後便產出許多經驗,這些經驗的特點是集極左做法之大成。[12]:223

焦潤明等著《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 1949-1999》認為:

「朝農經驗」對中國的教育事業造成的災害是嚴重的。辦學方向方面,強調把學校辦成政治大學,要政治掛帥,「為了把學生真正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朝陽農學院黨委把轉變學生思想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把階級鬥爭作為主課。最近畢業的這批學生,在校期間就認真學習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積極參加批林整風批林批孔運動,在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中經受鍛煉」;反對學校有專業分工,反對培養專家人才,認為培養的這些人都是高高在上的精神貴族;在招生分配製度方面,「四人幫」把「社來社去」當做是對資產階級的勇敢挑戰,把它作為普遍適用於各類院校的辦法而絕對地、強令地推行;在教學內容方面,所謂的「三結合」的新體制,就是學生一入學,同教師一起分成不同的課題組,把果樹、地塊的管理任務分到各組包幹,這其實是把教學、科研、生產結合到一棵樹上.結合到一塊地上、老師在樹下講怎樣的枝就叫教,學生聽就是學,剪枝就是生產勞動,不懂的地方相互研究就是科研,更有甚者,「『只懂一鋤頭三鐵塔』,……那可是社會主義農業大學的基本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這些年輕的闖將已經用一鋤頭剷除了過去舊大學『溫室里育種,黑板上種田』的劣習。」顯然,這實際上是取消了教學和科研——所謂的」几上幾下」的教學方法,實際上是要學生用大部分時間下隊勞動,而在校內的學習又被大量的勞動所代替。「朝農經驗」中所謂的新教學方法和教學體制,實際上是以實踐為藉口,反對課堂教學,反對科學實驗,而把實踐簡單地理解為就是拿鋤頭、剪刀幹活。[13]:448

評論

  • 金春明等著《「文革」時期怪事怪語》認為:北京農業大學周恩來批准從陝西遷回後,毛遠新說「就是要拿朝農這塊石頭拋出去打他們」。「這就充分說明,所謂朝農經驗不過是『四人幫』打人的一塊石頭。」[14]朝陽市史志辦公室著《中國共產黨朝陽歷史 第二卷(1949-1978)》認為:「『四人幫』及其在遼寧的代理人,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炮製了所謂『朝農經驗』,並在全國大肆渲染,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朝農經驗不折不扣地成為『四人幫』及其代理人篡黨奪權的工具。」[2]:385焦潤明等著《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 1949-1999》認為:朝農經驗「是『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為了打倒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之一、是中國教育的災難。」[13]:449
  • 周全華認為:「到1974年底,經過反潮流、反『復辟回潮』、批林批孔幾大回合鬥爭,極左勢力已明確了利用教育問題作政治進攻的戰略,作打擊的方向、目標、部位,遂決定推出『朝陽農學院經驗』作政治炮彈打人。」[12]:221
  • 朝陽市史志辦公室著《中國共產黨朝陽歷史 第二卷(1949-1978)》:「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社會環境裏,黨內政治生活極不正常,朝陽農學院貫徹極左路線有其必然性。」[2]:393「『朝農經驗』的推出,使本來被『文化大革命』破壞的教育事業遭到更加嚴重的摧殘。」[2]:396「『朝農經驗』是錯誤的,但要把『朝農經驗』與朝陽農學院、朝農的絕大多數師生區別開來。」[2]:397
  • 李均:「客觀地分析,『朝農經驗』也並非完全是錯誤的,『社來社去』、『半工半讀』、『以科研、生產帶動教學』等做法對於高等教育通向農村和培養應用性人才都有一定意義,但這些並不是『朝農經驗』的主要部分,而是為『朝農經驗』的主要『經驗』服務。朝農的主要『經驗』是階級鬥爭的經驗,是『和十七年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對着幹』的經驗,是『把學校變成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的經驗。」[10]

註釋

  1. ^ 「三中心」(以教師、書本、課堂為中心),「老三段」(基礎理論,專業基礎理論,專業課)。

參考

  1. ^ 雅坤,秀玉主編. 实用缩略语知识词典. 新世界出版社. 1982: 68. ISBN 9787800051395.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朝陽市史志辦公室. 中国共产党朝阳历史 第二卷(1949-1978).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098-3009-3. 
  3. ^ 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 拨乱反正在辽宁.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8: 157. ISBN 7-5610-3677-9. 
  4. ^ 本書編委會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第4卷 1967-1976. 北京: 團結出版社. 1996: 4590. 
  5. ^ 黃利群.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研究文集. 瀋陽: 白山出版社. 2000: 513. 
  6. ^ 6.0 6.1 王意恆主編;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在辽宁.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8. 
  7. ^ 廖其發主編. 当代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7: 152. 
  8. ^ 張德祥主編;遼寧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編. 辽宁省志 教育志.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1: 866. ISBN 7-5610-4212-4. 
  9. ^ 鞠恩功主編;《瀋陽農業大學校史》編委會編. 沈阳农业大学校史.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2: 223. 
  10. ^ 10.0 10.1 李均.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 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95–96. 
  11. ^ 中國共產黨朝陽農學院委員會. 在批判旧世界中建设新世界——我们是在哪些重大问题上坚决同十七年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的?. 人民日報. 1976-02-14 (中文(簡體)). 
  12. ^ 12.0 12.1 周全華.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9. 
  13. ^ 13.0 13.1 焦潤明等編著.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1949-1999. 瀋陽: 瀋陽出版社. 2001. 
  14. ^ 金春明; 黃裕沖; 常惠民 (編). “文革”时期怪事怪语. 求實出版社. 1989: 339. 

原始文獻

  • 遼寧省教育局編,《社會主義新型大學——遼寧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經驗匯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75年。
  • 《又一朵教育革命的新花——記遼寧朝陽農學院》,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
  • 《農大畢業當農民好》,江蘇人民出版社,1975年。
  • 《認真學習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的經驗》,河南人民出版社,1975年。
  • 《醫學教育要改革——醫學院校學習朝陽農學院經驗專輯》,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
  • 《一個具有戰略性的經驗——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取得豐碩成果》,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 《一個具有戰略性的經驗——記遼寧朝陽農學院》,雲南人民出版社,1975年。
  • 《學校應當成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經驗匯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75年。
  • 《學習朝陽農學院的新鮮經驗》,人民出版社,1975年。
  • 《朝陽農學院在鬥爭中前進》,農業出版社,1976年。(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朝陽農學院在鬥爭中前進
  • 《高歌猛進——介紹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經驗》,農業出版社,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