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人們每天所做、所想、所感覺的事物。它是社會學的研究分支,同時也是歷史學、文化人類學及民俗學的研究主題之一。
人類的晝行性意味着大多數人在白天活動,在夜晚睡眠,每天進食兩到三次。大多數工作時間(不包括輪班工作制)都在日間進行,通常始於早晨,這種計劃造就了早高峰時段,許多人會在這一時期收聽廣播。夜晚通常是休憩時間。許多人每天都會洗澡。
除了這些共同點外,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差別。例如,游居者的生活不同於定居者,而城市居民的生活又不同於鄉村居民。成年人與兒童,窮人與富人、勞工與知識分子,身份間的差異可能會在工作時間以外持續顯現。
社會學觀點
日常生活是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也是社會學領域的一個分支。有人認為,隨着19世紀以來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發展,人類的境況與認知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時期的作家和藝術家開始自我反思,開始描繪人的日常,例如,啟蒙文學關注政治與聖徒的生平。[1]但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人類對日常生活的關注有着久遠的歷史。例如在古希臘文學、中世紀藝術和啟蒙時代都有大量對日常生活的描繪。[2][3]
在研究日常生活的概念時,性別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許多理論家認為,女性是日常生活的典型代表,是其受害者。[2]
日常生活的意涵常為消極,它與那些有價值的時刻相區別。在最終的意義上,日常生活被定義為是世俗活動的本質,一種無須思考的持續行為,人們從此處出發走向其它更深層的體驗。日常生活是所有社會群體共通的經驗,是所有人類存在於世的基礎。[1]
約翰·巴奇認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不是選擇的結果,而是因為環境的特性及對這些特性的認知後果所造成的。[4]社會學家也研究日常生活的組織方式與其意義來源。一份在2000-2004年間出版的社會學期刊《日常行為》專門研究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閒暇
以往,人們的日常消遣是在晚上講述故事傳說,這種傳統而後發展出了古希臘戲劇和其它娛樂方式。隨着歷史發展,閱讀也逐漸褪去了其專業性的色彩,普通民眾能夠負擔並享受這一樂趣。自20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的大眾媒體開始流行,人們每天都可以欣賞到由專業人員創作的各類作品。
在現代生活中,不同形式的媒體向我們提供各種資訊,因此人們會依照其目的的不同,在不同媒體之間作選擇:看電視、使用網絡、聽廣播、看報紙或是雜誌等。[5]其中網絡在現代生活中的使用比例越來越高,它也成為了一種溝通的方式,不少人已開始擔心網絡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語言
人的日常由語言和交流所塑造,他們經由言談形成觀點,然後在這些觀點的指導下支配自己的時間。[6]大眾媒體對人的日常有巨大影響,它塑造了人類的部分經驗。媒體藉助語言傳播它們的觀點,小到今天吃什麼,大到政府的選擇,它們對民眾的影響十分廣泛。
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語言文化系教授費德拉·佩祖羅認為,為了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人們需要深入到日常言語中去,去理解其中常見卻總是被忽視的修辭。她寫道,「修辭使我們相互聯結......這關乎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聯繫。」[7]
日常生活活動
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是一個用於描述個人在居所或外部環境中自我照顧能力的術語。在進行健康評估,尤其當評估對象為年長或是殘障人士時,醫務人員通常會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視為一項重要的指標。[8]根據定義,日常生活活動是指「我們平常做的事情,例如進食、洗浴、着裝、梳理、工作、家務以及休憩。」[9]年長者進行這類行為的能力是老人學的關注重點,它可以增進對晚年生活的理解。[10]
改變日常
當人們陷於生活的日常,他們就不免會對此感到厭倦,日常不再使他們保持理智,反而帶走了生活中僅存的快樂。所以,偶爾地脫離常規,從本能中得到片刻喘息是必要的,人的生活首先要充實,其次才能從中得到享受。假如人們只是專注於生活的艱辛,那麼他們永遠也無法擺脫生活的消極一面了。[11]
反思,以及對過往經驗的積極理解對日常生活十分重要。因為日常行為循環往復,人們很難對其作出改變或是改進,並且他們也往往樂於待在自己所了解的,感到安全的角落。日常迫使人們去面對消極的事物,例如賬單、疾病、貧窮或是破裂的關係。那麼從日常的短暫解脫就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評估自我,看到事物更加積極的一面。發現樂趣,尋求知識可以帶來快樂,並為生活增添更多新鮮感。
人們可以通過為日常增添更多變化來達到這個目的,生活的視角能夠由此而不同,因為「習慣是強大而微妙的。它們可以外在於我們的意識,也可以受我們的特定引導。儘管我們常常不會注意到習慣的發展,但我們仍可以對它們操縱並重塑。習慣對生活的影響遠超我們的理解——它們是如此強大,以至於我們的大腦會緊緊地依附於習慣,無視其它的一切,甚至無視常識。」[12]
參見
相關書籍
-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1901), 《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13]
- 昂希·列斐伏爾(1947),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 拉烏爾·范內格姆(1967), 《The Revolution of Everyday Life》[14]
- 米歇爾·德·塞杜(1974), 《日常生活的實踐》[15]
- John Shotter(1993), 《Cultural politics of everyday life: Social constructionism, rhetoric and knowing of the third kind.》[16]
- 約翰·巴奇(1997), 《The Automaticity of Everyday life.》[17]
- 《The Everyday Life Reader》, 2001, edited by Ben Highmore. ISBN 041523025X
參考文獻
- ^ 1.0 1.1 Felski, Rita (1999). The Invention of Everyday Life (PDF).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pp. 15–31. ISBN 978085315901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7 November 2014. Retrieved 15 November 2014.
- ^ 2.0 2.1 Lefebvre, Henri.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Brunswick, N.J., U.S.A.: Transaction Books. 1984. ISBN 0-87855-972-8. OCLC 10825550.
- ^ Coser, Lewis A. The Idea of Social Structure : Papers in Honor of Robert K. Merton First edition. Abingdon, Oxon. 2017. ISBN 978-1-315-13256-3. OCLC 1004350748.
- ^ Wyer/Bargh 1997, p. 2.
- ^ [Baym, N. (2010), 『Making New Media Make Sense’ in Personal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Polity Press, Ch. 2].
- ^ Roger Silverstone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p. 18-19
- ^ Elizabeth Rosdeitcher (2006), "The Rhetoric of Everyday Life", Humanities, Then and Now 29, no. 1 (Fall).
- ^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Evaluation." Encyclopedia of Nursing & Allied Health. ed. Kristine Krapp. Gale Group, Inc., 2002. eNotes.com. 2006.Enotes Nursing Encyclopedia Archived 2011-05-27 at the Wayback Machine Accessed on: 11 October 2007
- ^ Medical Definition of ADL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 ^ Katz, Stephen. Busy bodies: Activities, ag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everyday lif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Elsevier, 2000. p. 136.
- ^ Langston, Christopher. "Capitalizing on and coping with daily-life events: Express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ev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PA PsycNet.
- ^ Duhigg, Charles. The power of habit :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1st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2. ISBN 978-1-4000-6928-6. OCLC 731918383.
- ^ Sigmund Freud. 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Reprint). Dover Publications. 2012. ISBN 0486428613.
- ^ Raoul Vaneigem. The Revolution of Everyday Life(Reprint). 2001 [2013-12-01]. ISBN 094606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Repri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2013-12-01]. ISBN 05202714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8).
- ^ PsycNET-Citation. [2011-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6).
- ^ John A. Bargh, Robert S. Wyer. The Automaticity of Everyday lif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7: p.2. ISBN 080581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