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省幣
新省幣或新疆省幣,即新疆商業銀行紙幣和新疆省銀行紙幣(簡稱新幣或省幣),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到新疆商業銀行及其改名後新疆省銀行發行的紙幣。雖為商業銀行發行,但新省幣為官方銀行券,在新疆全省流通。
新省幣 | |
---|---|
使用地區 | |
使用地 | 中華民國新疆省 |
發行歷史 | |
始發時間 | 1939年2月 |
之前貨幣 | 新疆省票、喀票等 |
廢止時間 | 1949年6月 |
別稱 | 大洋票[1]、新大洋票[2] |
發行製造 | |
中央銀行 | 新疆商業銀行、新疆省銀行 |
此訊息框顯示的是該貨幣被廢止前的最後狀態。 |
新省幣因新疆省票等在新疆流通的貨幣陷入惡性通膨而發行,以元、角、分為單位替換以兩、錢、分為單位的天罡制貨幣。流通十餘年,經歷了幣值穩定的前期,通貨膨脹的中期,惡意貶值的末期;比值從1圓新省幣抵1圓銀圓貶值至6000億圓新省幣抵1圓銀圓。新省幣自發行到收兌累計發行超過6.57億億圓。其中包括中國歷史上面值最大的紙幣——60億圓新省幣。
發行歷史
發行背景
盛世才主政新疆初期,所面臨的是因長年戰亂而民生凋敝的新疆。因消滅馬仲英的勢力,新疆省政府花費大量財政在維持軍隊和行政開支之上。到1935年,甚至出現所流通的新疆省票面值不及工料費用的情況。市場上開始以物易物,商人開始囤積貨物,社會經濟、商貿流通趨於停滯。到1938年,五百兩新疆省票僅能購買一顆雞蛋,購買衣料甚至需要馬車拉現金。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盛世才提出反帝親蘇的六大政策,開始進行恢復建設工作。[3]
應盛世才邀請,中國共產黨派幹部協助其工作。1938年2月,毛澤民前往蘇聯看病的路上,應邀留在新疆,化名周彬,任新疆省財政廳代廳長。為讓新疆走出財政困境,毛澤民於1939年1月,將原官辦的新疆省銀行改組為官商合辦的新疆商業銀行。並於2月實施新疆幣制改革。[3]
前期良好
貨幣改革前夕,新疆省財政廳代廳長毛澤民利用新疆第三次代表大會,將庫存金、銀展示給各地代表,以提高即將發行的新省幣之信譽。準備工作完成後,發行以「圓」為單位的新省幣。原以「兩」「錢」「分」等為單位的天罡制新疆省票、喀票開始按2000兩新疆省票或80兩喀票的比值收兌,銀塊、銀圓、銅圓、紅錢等金屬貨幣全部停用。新疆全省幣製得以統一。新省幣作為沒有兌現性質的銀行券在新疆全省流通,並與中國幣制統一。雖無兌現性質,但充足的準備金使新省幣發行後信譽良好,幣值穩定。也因此,省票、喀票僅花費半年余便完成兌換,幣制改革成功。[3][4][5]
新疆商業銀行最初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和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發行10種面值的新省幣,分別是壹分、叄分、伍分、壹角、貳角、伍角、壹圓、叄圓、伍圓、拾圓。新疆印刷廠選擇用從蘇聯進口的印鈔機印製新省幣,新省幣與法幣比值為1比1。除準備金充足外,為穩定幣值,新疆省政府先後實施限制金、銀等金屬離新疆境、禁止貶值的法幣進入新疆流通等政策。新疆省當時嚴格控制新省幣發行量,新省幣自1939年2月發行到1942年3月,共發行新省幣5404萬圓。因新省幣幣值穩定,而法幣不斷貶值,1942年底到1943年發行新版伍圓、拾圓時,新省幣與法幣比價為1比5,一直未變。[3][4][5]
中期膨脹
隨着盛世才轉向中國國民黨,國民黨於1943年設新疆省黨部,國民黨勢力開始進入新疆。1943年11月,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哈密分行設立,次年1月迪化分行設立,法幣和海關金單位兌換券開始大規模進入新疆,與新省幣同時流通。與此同時,盛世才開始擴編軍隊,軍費、行政開支大增。彭吉元擔任新省財政廳廳長後,開始發行面值伍拾圓、壹百圓面值較大的省幣,同時再版了1939年的部分貨幣。為應付財政赤字,新疆省開始大量印發新省幣,到1944年,共發行11.5億圓新省幣,新省幣幣值不再穩定。[6][3][4]
1944年9月,盛世才離疆,中國國民黨吳忠信開始主政新疆。彼時,新疆財政已處於困難之際,財政赤字超37.7億圓法幣,約7.5億新省幣。1944年底,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爆發三區革命(伊犁事變),新疆省政府軍費開支大幅增加的同時稅源減少。到1945年11月,新疆省財政支出68億新省幣,而實際收入僅22億新省幣。為加強控制新疆經濟,擺脫不斷貶值的新省幣,中華民國政府第一次試圖替換新省幣。於1945年8月開始發行中央銀行新疆省流通券,但因故流通僅3日便停發,新省幣得以繼續流通。1945年10月,國民黨又將新省幣準備金近5.4萬市兩黃金、40餘萬兩白銀運往內地中央銀行,新省幣發行開始毫無保障。1945年,新疆發行新省幣達40.9億圓。[6][3][4][5]
1946年,新疆和談完成,新疆局勢趨於和平。但三區已經開始流通與其他地區互不通用的三區期票,新疆又陷入幣制不統一之局面。張治中任新疆省聯合政府主席時,政府第二次試圖停用新省幣,欲以法幣代替之。然而終因財政支出急需貨幣支付,而從中央撥發的法幣不敷,只能繼續流通新省幣。同時,新省幣依然面臨着法幣、關金券大量湧入的衝擊。彼時,雖然發行的新省幣面值僅增至200圓,但發行數量倍增。到1946年底,累計發行新省幣達130.6億圓。新疆又開始物價高漲,幣值日跌的局面。[3][5]
後期惡化
1947年,由於與三區政府的談判破裂,新疆省政府與之開始軍事對峙。軍事費用開始激增,新疆省政府不得不繼續發行更多新省幣以維持財政。但新省幣發行數量的增加伴隨着的是物價的飛漲。此時,新省幣的發行開始失去控制:1947年底,新省幣面值增至2000圓。到1948年底,增至壹百萬圓。[6][3][4]
1948年12月,新疆商業銀行更名為新疆省銀行。此後,新省幣開始與金圓券錨定,幣值比為50萬圓新省幣兌換1圓金圓券。然而每次金圓券運至新疆,伴隨着新疆物價猛漲。當時甚至出現「天上飛機響,地下物價漲」的民謠。受法幣和金圓券惡意通貨膨脹的拖累,新省幣也開始了急劇貶值,大面值新省幣不斷發行,以新疆省銀行為名發行的新省幣面值有壹百萬圓、叄百萬圓、陸百萬圓、叄千萬圓、陸千萬圓、陸億圓、叄拾億圓、陸拾億圓。進入1949年,新發行的新省幣面值每月成倍、成十倍的增長。物價一日數增,金融市場陷入混亂。新疆的群眾不再願意使用形如廢紙的新省幣,而是用零碎的磚茶、香煙等實物代替貨幣用於交易。在新省幣面臨崩潰之際,新省政府於1949年5月20日開始第二次貨幣幣制改革。為從金融上與南京政府切割,擺脫法幣、金圓券的惡意貶值,新疆政府改貨幣為銀本位,新疆省銀行推出新疆省壹圓銀幣、新疆省銀行銀圓票用以替代新省幣。[6][3][4]
新省幣自發行到收兌,十年間累計發行超過6.57億億圓。比值從1圓新省幣抵1圓銀圓貶值至6000億圓新省幣抵1圓銀圓。[4]
60億圓新省幣
60億圓新省幣是新疆省銀行於1949年5月10日發行的紙幣,是中國歷史上面值最大的紙幣,也是新疆第二次幣制改革前的最後一張紙幣。[6]雖面值巨大,但在當時實際價值折合不到一分銀圓,不過一盒火柴的價值。[6]
因面值巨大但存世量少,60億圓新省幣受到了收藏界的青睞。2004年北京華辰拍賣會和2005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先後拍出九品的「60億圓新省幣」,成交價均為6600元人民幣。[7]
形制特徵
概說
最初發行的10種面值新省幣均為橫式,正背面顏色一致。正面上首為漢字「新疆商業銀行」,下有拉丁字母結合阿拉伯數字的冠字編碼。背面上首則是維吾爾文شڭ جاڭ تجارەت بانكاسى(「Shing Jang Tijarat Bankasi」),即「新疆商業銀行」之意;部分新省幣背面下首或左側邊上為托忒蒙古文「Shine Kizar In Maimaichin Ooledbuchinu Munggune Ghazar」,也為「新疆商業銀行」之意。貨幣正面有漢字標示面值。壹圓新省幣上印有「憑票即付國幣壹圓」字樣,其他面值新省幣也有與國幣(即法幣)比值的說明。背面有維吾爾文、蒙古文、阿拉伯數字標示面值。正面不再加蓋大印,而是微型的「財廳長章」「理事長章」。背面右下角有新疆財政廳代廳長毛澤民的簽名,該簽名為反背直書,即反面豎寫後再移為橫位,故似英文。左下角為新疆商業銀行總經理張宏輿的簽名,張宏輿簽名有漢文和英文兩種。[8][9][10][1]
1943年盛世才靠向中國國民黨後,新發行伍圓、拾圓、伍拾圓、壹百圓面值的新版新省幣。這四種面值新省幣的畫面採用中國畫白描畫法繪製,皆為橫式。貨幣形制與1939年版基本類似,但背面簽名改由新疆省財政廳廳長,盛世才的妹夫彭吉元一人之中文名和英文名。因與法幣比價的改變,新發行的伍圓、拾圓不再有「憑票即付」的說明。[10][4]中國國民黨接管新疆後,新疆商業銀行推出貳百圓到伍拾萬圓9種面值。此時的新省幣均仿法幣式樣,改用孫中山頭像作為正面圖案,且有橫、豎兩式。此時期簽名先是由吳忠信主政新疆時的財政廳廳長盧郁文簽寫其中文、英文名,後改由賈尼木汗簽寫漢文和哈薩克文。[10]
新省幣改由新疆省銀行的名義發行時,發行有壹百萬圓到陸拾億圓8種面值新省幣。此時期新省幣有橫、豎兩式,幾乎完全仿製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幣,正面上首的漢字「新疆商業銀行」改為「新疆省銀行」,背面上首之維吾爾文也對應的改為شڭ جاڭ اولكولوك بانكاسى(「Shing Jang Olkolok Bankasi」),即「新疆省銀行」。正面為孫中山頭像,背面為迪化新疆省銀行總行大樓,大樓匾額也做了修改。並印有與「折合金圓券X圓」等關於與金圓券比值的字樣。此時期簽名為新疆省財政廳廳長賈尼木汗的漢文和哈薩克文簽名。[9][10][4]
訊息表
時間(民國紀年/公元紀年) | 票樣 | 面額 | 尺寸 (mm) |
主色調 | 票面內容簡述 | 備註 | ||
---|---|---|---|---|---|---|---|---|
正面 | 背面 | 背面簽名 | ||||||
新疆商業銀行時期 | ||||||||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 | 1分 | 100×56 | 黃綠色 黃綠色 |
無圖景 | 無圖景 | 毛澤民、張宏輿之簽名 | ||
3分 | 98×61 | 青紫色 青紫色 | ||||||
5分 | 103×64 | 橙黃色 橙黃色 | ||||||
1角 | 110×65 | 翠綠色 翠綠色 |
右側圖景為一輛汽車行駛在田野的公路上 | 阿拉伯數字為「10」 | ||||
2角 | 127×71 | 青蓮色 青蓮色 |
右側圖景為街道商店,背景有清真寺 | 阿拉伯數字為「20」 | ||||
5角 | 127×74 | 絳紅色
絳紅色 |
左側圖景為吐魯番蘇公塔,圖中宣禮塔在右側,與現實蘇公塔宣禮塔位置相反 | 阿拉伯數字為「50」 | ||||
1圓 | 153×78 | 桔紅色
桔紅色 |
正中圖景為新疆財政大樓 | 正中圖景為雙馬犁地圖 | ||||
3圓 | 142×89 | 墨綠色
墨綠色 |
正中圖景為工廠廠房,背景為電線 | 無圖景 | ||||
5圓 | 148×90 | 咖啡色
咖啡色 |
正中圖景為田野牧羊圖。 | 無圖景 背面兩側有托忒文ᡐᠠᡋᡇᠨ ᡐᡈᡎᡉᠷᡉᡎ[註 1](5圓) | ||||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 | 10圓 | 165×85 | 紫色
紫色 |
正中圖景為工廠建築物 | 正中圖景為南山森林圖 | |||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 | 5圓 | 158×71 | 綠色
綠色 |
正中圖景為近有鋤地的3個農民,遠處有攜子送飯的婦人 | 無圖景 | 彭吉元之簽名 | ||
10圓 | 159×72 | 青蓮色
青蓮色 |
正中圖景為城市樓房和汽車 | 正中圖景為山水樓台 | ||||
50圓 | 157×66 | 棕色
棕色 |
右側圖景為二農耕做圖,左側圖景為垂釣和叉魚的漁人 | 正中圖景為牧區放牧圖 | 1939年製版,於1943年發行 | |||
100圓 | 160×76 | 紅色
紫色 |
右側圖景為男耕圖,右側圖景為女織圖 | 正中圖景為水上亭榭圖 | 1939年製版,於1943年發行
1946年重印,製版改為民國三十五年 | |||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 | 200圓 | 161×67 | 紫色
絳紫色 |
左側為孫中山頭像 | 正中圖景為小橋樹木圖 | 盧郁文之簽名 | 1945年製版,1946年發行
1947年重印時,改賈尼木汗簽名 | |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 | 500圓 | 162×71 | 淡棕色
翠綠色 |
正中圖景為迪化新疆商業銀行總行大樓 | 賈尼木汗之簽名 | 1946年製版,1947年發行 | ||
2000圓 | 153×63 | 淡紅色
紅色 |
正中圖景為機械收割小麥圖 | 自此背面取消蒙古文 | ||||
5000圓 | 156×63 | 藍色、淡紅色
藍色 |
正中圖景為工廠廠房 | |||||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 1萬圓 | 72×148 | 褐色
褐色 |
上端為孫中山頭像 | 上端圖景為迪化新疆商業銀行總行大樓 | 改豎式 | ||
2萬圓 | 95×153 | 藍色
藍色 |
||||||
10萬圓 | 156×63 | 紅色
紅色 |
左側為孫中山頭像 | 右側圖景為在山中行駛的火車,空中則為飛機 | 改橫式 | |||
20萬圓 | 155×69 | 紫色
紫色 |
右側圖景為機械收割小麥圖 | |||||
50萬圓 | 72×166 | 綠色
綠色 |
上端為孫中山頭像 | 上端圖景為迪化新疆商業銀行總行大樓 | 改豎式 | |||
新疆省銀行時期 | ||||||||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 100萬圓 | 73×168 | 紅色
絳紫色 |
上端為孫中山頭像 | 上端圖景為迪化新疆省銀行總行大樓 | 賈尼木汗之簽名 | ||
300萬圓 | 148×62 | 群青色
紫紅色 |
左側為孫中山頭像 | 正中圖景為迪化新疆省銀行總行大樓 | 改橫式,自此開始與金圓券錨定 | |||
600萬圓 | 158×70 | 藍色、灰色
灰褐色 |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 | 3000萬圓 | 145×62 | 褐色
褐色 |
右側為孫中山頭像 | ||||
6000萬圓 | 144×62 | 青蓮色
紅色 |
左側圖景為迪化新疆省銀行總行大樓 | 正面無製版年份 | ||||
6億圓 | 146×61 | 紅色
藍色 |
正中為孫中山頭像 | 右側圖景為迪化新疆省銀行總行大樓 | ||||
30億圓 | 144×60 | 褐色
褐色 |
正面無製版年份 | |||||
60億圓 | 140×61 | 青蓮色
青蓮色 |
左側為孫中山頭像 | 正面無製版年份
發行10日後,新疆開始實施幣制改革,新省幣停印並開始收兌。 |
註釋
- ^ 詞首的t的字形更接近滿文的陰性t。「ᡨ᠊ᠠᡋᡇᠨ
ᡨ᠊ᡈᡎᡉᠷᡉᡎ」
參考來源
- ^ 1.0 1.1 傅棣馨,柴濟森編著. 新疆钱币漫谈.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9: 81–86. ISBN 7-228-05377-X.
- ^ 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 中共党史资料 第25辑. 北京: 北京:. : 2–5.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黃志剛. 丝绸之路货币研究.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290–305. ISBN 9787228141180.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董慶煊. 民国时期的新疆纸币. 中國錢幣. 1992, (1): 3–10. doi:10.13850/j.cnki.chinum.1992.01.001. CNKI ZGQB199201000.
- ^ 5.0 5.1 5.2 5.3 揭开新疆纸币发行创当时世界之最的面纱——访新疆钱币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全秉中先生. 新疆金融. 2006, (S1): 55–56. CNKI XJJR2006S1014.
- ^ 6.0 6.1 6.2 6.3 6.4 6.5 王永生. 新疆历史货币概述.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第2009辑. 2009: 142–155,408. doi:10.16682/b.cnki.scfrn.2009.00.005. CNKI ZBZY200900010.
- ^ 林琳. 中国史上最大面额钞票为60亿:仅可买一盒火柴. 中國新聞網. 2009-04-11 [2024-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4).
- ^ 8.0 8.1 董慶煊,穆淵著. 新疆近二百年的货币与金融 1759-1949. 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出版社. 1999: 190–199. ISBN 7-5631-1120-4.
- ^ 9.0 9.1 9.2 《新疆錢幣》圖冊編輯委員會編輯. 新疆钱币 图册. 烏魯木齊: 新疆攝影藝術出版社;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 1991: 158–168,226–229. ISBN 7-80547-037-5.
- ^ 10.0 10.1 10.2 10.3 10.4 王永生著. 新疆历史货币 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的历史考察.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 340–378. ISBN 7-101-0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