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朵

香港俚語

撻朵躂朵或稱響朵是一個流行於香港粵語動詞,而引申為身份的一個名詞[1][2]。「撻朵」的意思是有人主動地把自己的身份或地位告知別人,令自己得到尊重,籍此獲得利益上的好處、行動上的方便或受到較好的待遇[3]。然而,此種表露身份的行為,通常都被認為是負面的濫權行為[4],企圖利用自己較對方高的身份、職位、社會地位,或自以為具有的權威性身份,利用這些身份上的權威給對手帶來壓力,甚至威嚇,使對方不敢開罪,從而獲得利益。如果「撻朵」行為涉及政府官員或警務人員[5],更被指濫用權力,從而得到別人不能公平獲得的利益,或其他不適當的利益[6]。「撻朵」這個俚語,由於近代香港年輕人多不知其出處,常與吹雞警察用語〉一樣,誤會為黑社會的用語。

沿由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與香港為鄰的深圳墟迅速繁榮起來,成為一個華南走私樞紐、廣九線私梟集散地。

戰後的華南物資短缺,「水客」(即從事走私的人)會把香港的物品偷運入深圳墟,而由於華南極需物資,所以香港走私入深圳的情況嚴重,而走私的利錢亦很豐厚。

在國內,當時由於國民軍的財政資源短絀,部隊連基本伙食也不足夠,使大量的國民軍吃不飽,所以他們都會從事這些接應走私貨的活動,以獲取利錢生活。當國民軍穿起軍服、佩上胸章,他們可以免費搭火車,又可以攜帶一批私貨穿州過省。而且鎮守關卡的軍人都會官官相衞,只要幹走私的軍人和關員有默契,互相得到利益,他們走水貨比較方便,一般軍服都是黃色的,所以時人稱為「黃衣客」,而國軍胸章為國民黨黨徽,類似「花朵」,而靠胸章取得這一特權的行為則叫「撻朵」,又或叫「響朵」。後來由於這些國民軍的特權,而引來一些退伍的傷兵、老兵也穿起這些舊時的軍服,帶上胸章,暪天過海,靠「撻朵」搵食,冒充在職國軍,取得走水貨的特權。

響朵

當士兵碰到不同部隊的上級時,要立正響聲報上自己所屬部隊番號、上司名字。校級軍官肩章有梅花標誌1至3朵。引申為大聲高調誇耀自己的後台勢力。

借用為所屬部門,後台勢力[7][8]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