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塘寺藏語གྲ་ཐང་དགོན威利轉寫gra thang dgonTHLDratang Gön)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扎塘鎮的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該寺原是扎巴恩協創立的扎巴派的祖寺。[1]

扎塘寺
藏文轉寫
藏文གྲ་ཐང་དགོན
威利轉寫gra thang dgon
THLDratang Gön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扎塘鎮
座標29°14′33.14″N 91°19′54.16″E / 29.2425389°N 91.3317111°E / 29.2425389; 91.3317111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薩迦派
開基扎巴恩協
開山時間1081年-1093年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扎塘寺
地址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扎塘鎮
分類古建築
時代1081-1093年
編號4-111
認定時間1996年11月20日
地圖
地圖

歷史

扎塘寺位於扎囊縣,由扎巴恩協(1012年-1090年)創建於1081年,原名「昂丹扎塘寺」,意為「五有扎塘寺」。「昂丹」(「五有」)是指桑耶寺沒有的五大優點:一為主殿底層的轉經迴廊比桑耶寺多一弓(寬0.9米);二為中層轉經迴廊繪製有千佛像壁畫;三為主殿底層象徵龍王卓思堅;四為主殿中層象徵南王月傑欽;五為主殿上層象徵藥王熱瓦拉。[2]

扎巴恩協是11世紀衛藏的知名高僧,早年從魯梅派出家,所以被魯梅派視為本門高僧;又因有印度高僧當巴桑結教授之「息結九炬」教法,而被藏史列入息結派傳承之旁系;大量伏藏的發現,又使他同寧瑪派有了聯繫;此外,他還是知名的藏醫專家及有成就的占星術大師。[1]

青史》記載:「在他(指扎巴恩協)年及七十歲時,歲次辛酉這扎塘寺奠基,直到他年及七十九歲時被一弟子用筷刺穿其心而逝世時,寺廟大體完成,剩下一些須作的工程,則由其侄郡協和郡楚二人於癸酉以前的三年中全部完成。總建此寺的時間計經十三年。」1081年,扎塘寺奠基。1090年,扎巴恩協因弟子為其治病時發生失誤而圓寂,享年79歲。此時扎塘寺的主體建築已基本完成,扎巴恩協的兩位侄子繼續完成了餘下的建設工作。1093年,扎塘寺正式竣工。[1]

扎塘寺最早屬扎巴派(也有文獻稱其屬息結派魯梅派,這是因為將扎巴恩協歸入息結派魯梅派的緣故)。《青史》提到,扎塘寺因其建築本身的精美壯觀,而成為魯梅派寺院中的經典作品。由於扎巴恩協魯梅派視作本派傳承者,故扎塘寺也被列入魯梅派的重要寺院,並成為魯梅派的四大聖地之一(其他三大聖地是傑魯來寺(又譯「嘉魯特寺」)、迅地廟堂(又譯「迅袞噶熱哇寺」)、索納·塘波且寺(簡稱「塘波且寺」))。扎巴恩協圓寂後,接任扎塘寺堪布鄧金巴(扎塘·卻焦鄧頂巴(護法))是魯梅派兼噶當派高僧,他還同時擔任扎巴恩協創建的金耶寺堪布。這位高僧及其繼承者們將扎塘寺原有的魯梅派傳承與後來的噶當派經典結合,形成了一種結合了魯梅派的「東律」與噶當派的混合學派。到11世紀末,扎塘寺、金耶寺已經成了噶當派僧人傳教之所,而魯梅派的「東律」也繼續在金耶寺、扎塘寺、絨崗寺(曾由扎巴恩協修繕)中獲得保存。[1]

薩迦王朝時,扎塘寺改宗薩迦派[2]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編《扎囊縣文物志·扎塘寺》載,「十三世紀中期,薩迦王朝統治整個西藏,薩迦教派寺院的勢力也隨之強大,許多異教派的寺院改屬薩迦派,扎塘寺亦在此時改屬薩迦教派,寺主是雅隆·扎西曲德。」[1]

蒙古準噶爾部入侵西藏時,扎塘寺遭受嚴重破壞。1930年代,第五世熱振活佛擔任西藏攝政時,扎塘寺進行了全面修繕。[2]主殿二、三層全部拆除重修,主殿一層的個別柱子也進行了更換。1940年代,西藏噶廈派官員崗巴東波到扎囊一帶調查寺廟的運作,整頓紀律,將有家有子的僧人趕出了寺院。[1]

1950年代西藏民主改革後,扎塘寺成為扎囊縣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在「文化大革命」中,扎塘寺的附屬建築被全部拆除;主殿也僅存底層,並被長期用作扎囊縣的糧食倉庫。直到1984年夏,主殿底層仍然是中共扎囊縣委的糧食倉庫。1995年初,糧食已從主殿的中心佛堂內清理出來,主殿底層進入維修階段。1995年以後,扎塘寺的維修已經開始,扎塘寺中心佛堂的壁畫保護也獲落實。[1]

1996年,扎塘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建築

扎塘寺的整個建築形制為壇城形。原來有內、中、外三層圍牆,呈多邊形的圍牆中有不少附屬建築。主殿坐西朝東,高三層。扎塘寺現僅存殘缺的外圍牆以及主殿底層。[2]

扎塘寺原有內、中、外三重圍牆,內圍牆、中圍牆為多邊形,外圍牆在扎巴恩協時期呈圓形,但扎巴恩協圓寂後,其繼承人將北側外圍牆內縮,導致外圍牆變為橢圓形,南北長,東西窄,周長750米,由此扎塘寺的主殿便不位於外圍牆內的正中心,而是偏向一方。圍牆大門原位於正東,和主殿大門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圍牆外設有一圈濠溝以作防禦。多邊形的內圍牆之內,除主殿之外,原來還有不少附屬建築,東側有僧舍、陽台及一些拉章;西側有卓瑪拉康、頓庫拉康;南側有貢布拉康、登增拉康;北側有觀音佛殿等等。中圍牆內,有夏季誦經場、庫房、伙房等等建築。中圍牆和外圍牆之間,還有一些拉康和大塔。[1]

主殿底層有門廊、經堂、佛殿、密室等等。其中,經堂有28根立柱,多是八棱形柏木柱,柱頭上的雕繪精美,壁畫繪有薩迦派的世襲活佛及釋尊佛像。佛殿內主供一尊釋迦牟尼佛泥塑像,其旁邊有弟子泥塑像、兩尊天王泥塑像。塑像四周繪滿了壁畫,其中大部分為早期壁畫。[2]

主殿底層的佛殿內,保存有11世紀末的壁畫,如今被藏學界認定為目前西藏境內發現的藏傳佛教後弘期早期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壁畫遺存。佛堂內現存的10鋪壁畫,內容大體相同,均為佛說法圖,主尊釋迦牟尼四周圍以眾菩薩、眾弟子,畫面下端或角落還畫有若干供養人。[4]畫面中,有釋迦牟尼及各種形象的男、女半身像,人物之間鑲飾着花草、獅子等等。[2]

15世紀後期,廓諾·迅魯伯在《青史》中未提到13世紀中期之後扎塘寺改宗薩迦派。但從扎塘寺主殿的大經堂壁畫中多為薩迦派高僧等內容看,扎塘寺後來確同薩迦派有密切關係。大經堂位於中心佛堂之外,面闊五間,進深六間,內有20根柱子,面積是中心佛堂的好幾倍。大經堂的壁畫分上、下兩個部分,下部壁畫為經堂四周牆上的壁畫,現已基本無存,僅經堂大門左、右兩側的壁畫尚保存完好,壁畫內容為四大天王無量壽佛歡喜佛裸體女菩薩像等等。上部壁畫是指經堂天井的西、南、北三面牆上的繪畫,主要內容是薩迦派知名人物的肖像及其他藏傳佛教重要人物的畫像,畫中人物均面向中心佛堂,三人一組。西面壁畫中有,金剛手菩薩蓮花生扎巴恩協的畫像;南面壁畫中有,古如·阿娃土日永達米瑪卓米·釋迦益西尊者·查巴堅贊查普巴貢嘎堅贊像等等;北面壁畫中有,索南尊姆班禪袞嘎寧波卓袞·卻傑帕巴阿旺土登像等等。[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