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王2:絕密拼戰

2008年电影

復仇王2:絕密拼戰》(英語:Punisher: War Zone,中國大陸譯《懲罰者2:戰爭特區》,香港譯《復仇王2:絕密拼戰》,新加坡、台灣譯《神鬼制裁2:就地正法》)是2008年超級英雄電影[5][6][7][8],改編自美國漫威漫畫角色制裁者,由德國女導演萊茜·亞歷山大英語Lexi Alexander執導。影片並非2004年電影《制裁者》的續集,而是重製作品[9],講述了義務警員弗萊克·卡索挑起打擊犯罪和腐敗的戰爭,對抗名不見經傳的黑幫頭目比利·「拼圖」·魯索蒂英語Jigsaw (Marvel Comics)的故事。影片是制裁者的第三部改編長片電影、第二部重啟作品,也是以漫威娛樂名義製作、在面向成年觀眾的品牌漫威騎士英語Marvel Knights名下的兩部電影中的首部。影片於2008年12月5日由獅門娛樂在北美發行,2009年2月6日在英國上映。

復仇王2:絕密拼戰
Punisher: War Zone
劇院上映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萊茜·亞歷山大英語Lexi Alexander
監製蓋爾·安妮·赫德英語Gale Anne Hurd
編劇
原著制裁者
格里·康威英語Gerry Conway
勞士·安德魯英語Ross Andru
大約翰·羅米塔英語John Romita Sr.作品
主演
配樂米高·旺德馬赫英語Michael Wandmacher
攝影史蒂夫·蓋納英語Steve Gainer
剪接
製片商
片長103分鐘[2]
產地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8年12月5日 (2008-12-05)(美國)
發行商
預算3500萬美元[4]
票房1016萬美元[4]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懲罰者2:戰爭特區
香港復仇王2:絕密拼戰
臺灣神鬼制裁2:就地正法

影片是制裁者版權收歸漫威工作室前的最後一部外包給其他部門製作的電影。後來主演史蒂文斯於《Q版大英雄》中再度出演卡索。隸屬於漫威電影宇宙同名電視劇於2017年在Netflix上線。

劇情

家人慘遭黑幫毒手殺害後,前海軍陸戰隊員過去五年來一直弗蘭克·卡索化身義務警員英語vigilante制裁者。卡索突襲了當地黑幫老大蓋塔諾·塞薩勒舉辦的晚宴,殺死了他和眾多賓客。塞薩勒的手下比利·「美女」·魯索蒂英語Jigsaw (Marvel Comics逃到他回收廠的藏身處。警探馬丁·索普英語Martin Soap和薩菲蒂一直監視着整個晚會,兩人將情況通報給卡索。卡索溜進魯索蒂的藏身處,經過短暫的交火,卡索將魯索蒂扔進了玻璃粉碎機,徹底毀了魯索蒂的容貌。魯索蒂的臉後來被縫上拼圖模樣的針線,乾脆給自己取綽號「拼圖人」。卡索用尼克·唐納特利的身體擋子彈,他發現唐納特利實際上是聯邦調查局的臥底探員。

唐納特利的搭檔保羅·布迪安斯基英語Paul Budiansky後來加入紐約市警察局「制裁者工作小組」,與索普聯手讓卡索伏法。與此同時,拼圖人救走了患有精神病、有食人嗜好的弟弟「隆尼·賓·吉姆」。

卡索對唐納特利的死很是自責,他想賠償唐納特利的妻子安琪拉和女兒格蕾絲,但無濟於事。卡索打算退出義務警員行業,但他的裝甲兵微晶片說拼圖人回去找唐納特利的家人復仇,讓他重新考慮。

果然,拼圖人帶着吉姆和兩個糊塗鬼墨水和可憐蟲闖入唐納特利家中,挾持了他的家人。制裁者跟蹤拼圖人的盟友馬真塔,從他口中套出情報後便將其殺害,隨後制裁者被布迪安斯基和索普逮捕。卡索告訴馬真塔,拼圖人去找唐納特利的家人,而布迪安斯基派了一輛警察去觀看唐納特利的宅邸,希望趁機把制裁者抓獲。然而巡邏警車沒有做出響應,布迪安斯基於是親自去檢查房子,被墨水和可憐蟲抓住。制裁者趕在墨水和可憐蟲將唐納特利妻女帶走前將兩人殺死,之後索普放走了制裁者。布迪安斯基與拼圖人和吉姆經過一陣短暫的交火,將兩人逮捕。

拼圖人與弟弟和聯邦調查局談條件,提出要交出在紐約皇后區向阿拉伯恐怖分子走私生化武器的基斯圖·布拉特,讓調查局釋放他們。兄弟倆獲釋之餘,還獲得布拉特租用拼圖人港口的1200萬美元費用,以及關於微晶片的文件。兩人依照文件綁架了微晶片,在過程中殺害她的母親,弄傷卡索安排來保護他的助理卡洛斯,還綁走了多納泰利一家。卡索趕到藏身處,了結卡洛斯。拼圖人在布拉德街酒店(Bradstreet Hotel)安頓下來,派一隊黑幫找復仇者報仇。卡索得到布迪安斯基的幫助,布迪安斯基向基斯圖的父親提比留透露拼圖人的藏身之處。

提比留的手下在酒店大堂與拼圖人的人馬火拼,幫卡索分散對手的注意力。卡索從二層窗戶破窗而入,擊敗拼圖人的槍手,與隆尼·賓·吉姆進入白刃戰。吉姆自認為無法打贏卡索,落荒而逃,卡索追上前,與他和拼圖人對峙,此時拼圖人用槍口指着晶片人和格蕾絲·多納泰利。拼圖人讓卡索做出選擇,如果卡索朝晶片人開槍,自己就放走其他人。晶片人用自己的生命救下格蕾絲,卡索見狀轉而開槍打傷吉姆,拼圖人殺死晶片人。卡索看到搭檔遇難,怒火中燒,瘋狂攻擊拼圖人,將金屬棍插進他的身體,把他扔進火里。拼圖人被活活燒死,卡索平靜地說:「這還只是個開頭。」在外頭,安琪拉原諒了卡索,並和布迪安斯基與多納泰利一家告別。卡索和索普一起離開,索普說卡索已經消滅城裏所有罪犯,應該放下義務警察的身份。話音剛落,索普就被兇殘的劫匪抓住,這個劫匪很快就成為制裁者的又一個受害者。

演員

製作

開發

2004年2月,《制裁者英語The Punisher (film)》劇院首映的兩個月前,獅門娛樂宣佈有意向製作續集《制裁者2》。漫威工作室主席兼總裁阿維·阿拉德英語Avi Arad表示有興趣開發制裁者品牌,認為第二部將「成為漫威第五個成為續集作品的產品」[14]。3月,電影前作的導演喬納森·漢斯利英語Jonathan Hensleigh表示有意與托馬斯·簡在《制裁者2》中再度合作[15]。4月,簡透露第二部的反派為拼圖英語Jigsaw (Marvel Comics)[16]。11月,簡表示,鑑於《制裁者》DVD銷量喜人,工作室有意製作續集《制裁者2》,而該片的初步預算正制定中[17]

2005年3月,漫威工作室公佈《制裁者2》將於2006年上映[18]。4月,獅門娛樂總裁喬恩·費爾特海默(Jon Feltheimer)在獅門娛樂2005年財年第三季度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公司將完成《制裁者2》的開發[19]。早在7月,阿拉德便透露影片劇本正重寫,續集將在年內開拍[20]。7月,簡表示自己為影片增重12磅,希望影片於2006年底開拍[21]

2006年3月,劇組宣佈影片計劃於路易斯安那州拍攝[22],並獲得路易斯安那州州秘書頒發的境內通行證[23]。8月,漫威娛樂公佈新片名單,《制裁者2》名列其中,製作時間有待確定[24]。托馬斯·簡(Thomas Jane)表示編劇的草稿已完成一半,相信拍攝將於2007年2月起步。簡確認反派為最初在2004年4月宣佈的拼圖英語Jigsaw (Marvel Comics)。不過,簡表示第一部導演喬納森·漢斯利不會回歸續集[25]。另外,2005年颶風卡達里娜過後回歸新奧爾良的獅門娛樂宣佈《制裁者2》將在年內開拍[26]。10月,簡表示劇本將於幾周內面世,新版本會「更黑暗、更血腥,比第一部更不友好」[27]。12月,劇本被史超域·比蒂英語Stuart Beattie重寫[28]

消息指《盾牌》電視劇的編劇卻特·舒特也參與電影劇本的創作。舒特確認了消息,表示很享受續集劇本的創作,指成品會更貼近於角色[29]。在單獨的採訪中,托馬斯·簡表示新劇本已經上交,每個人都希望劇本能夠起效,因為劇本決定了製作成敗。他進而指出,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拍攝將在6月或7月啟動[30]。然而不久後,簡致信Ain't It Cool News英語Ain't It Cool News,表示已經離開劇組:

我最不應該將幾個月的時間耗在一部自打一開始我就不看好的電影上面。我一直以來都喜歡漫威的人們,希望他們能過得好。與此同時,我一直在找尋一部電影,一部和其他電影一樣,會讓粉絲會要求我去看的電影。[31][32]

執導

2007年5月,導演約翰·達爾英語John Dahl正就導演事宜進行談判,但最終退出,指原因是劇本糟糕,缺乏預算[33]。6月,消息指萊茜·亞歷山大英語Lexi Alexander將接任導演[34]

2008年12月,在一次採訪中亞歷山大表示她第一次拿到《制裁者2》便同意加入項目,但在讀了MAX的成人版《制裁者》漫畫後,她改變了心意。獅門向她保證,可以改變計劃的風格和觀感,為主角制裁者選一位新演員[35]。導演亞歷山大提到了她的看法,表示她希望將影片打造成回溯80年代動作片的作品:「我問能不能這樣子做,他們表示實際上我們就想這麼做」[36]

選角

7月21日,消息指演員雷·史蒂文森將在續集中出演制裁者[37]。影片攝製定於2007年10月在蒙特利爾展開[38]。拍攝前,史蒂文森閱讀了已發行的每期《制裁者MAX英語The Punisher: Frank Castle》,並接受前海軍陸戰隊武裝偵察隊員兼電影動作指導帕特·E·約翰森英語Pat E. Johnson的耐力、武術及武器訓練[10][39][11][40]。8月,影片暫定名《制裁者:歡迎回來,法蘭克》(The Punisher: Welcome Back Frank)公佈。8月28日,獅門影業公佈最新暫定名為《復仇王2:絕密拼戰》[41]。9月中旬,導演宣佈達什·米霍克(飾警探馬丁·索普)、科林·薩爾蒙(飾探員保羅·布迪安斯基)和道格·哈奇森英語Doug Hutchison(飾隆尼·賓·吉姆)加入劇組。9月25日,《荷里活報道者》指杜明尼·韋斯將出演反派拼圖,韋恩·奈特出演制裁者的裝甲兵微晶片。派迪·康斯丁曾考慮出演拼圖,但是他的邀約後來被撤銷,轉給了曾拒絕該角色的韋斯特[42]小弗雷迪·普林斯曾參與該角色試鏡,但沒有被獅門影業接納[43]。影片於10月22日至12月14日在蒙特利爾拍攝[44],主體攝影持續至12月27日[45]

2008年2月14日,科特·薩特宣佈演職員表仲裁裁定他將從影片中除名。他表示:「我因故從影片中劃掉了我的名字。原因很明顯,是因為我值得列入演職員表。我的劇本草稿只有很小一部分在拍攝劇本中得到保留。他們保留了一個重要的場景,就是羅素變成拼圖的那一幕。那一幕戲很殘暴。很高興他們保留下來[46]。」

音樂

雖然影片本身是「票房炸彈」原聲帶還是取得了可觀的商業成績,位列《公告牌》雜誌最強獨立專輯榜英語Top Independent Albums第23位[47]

影片原創配樂由米高·旺德馬赫英語Michael Wandmacher譜曲,他表示製作重點是「為制裁者塑造明確的音樂身份。我知道我要來一點黑暗、兇狠、狂野的元素,但也不能遺忘弗蘭克的人性、個人所飽受的折磨以及深深的悲傷。所以,我以既是粉絲又是作曲人的角度看待這份工作。」為了讓弗蘭克·卡斯特的角色看起來不那麼的搬掉,旺德馬赫決定加入陷阱般的終止式、強大且動態的固定音型以及緩慢上揚的弦樂重複段,模仿出一個無情的實體,就像慢慢逼近的軍隊營部一樣[48]

創意衝突

影片計劃於2008年9月12日拍攝,但推遲到三個月後的12月5日才進行[49]

先導預告於2008年6月12日發行。7月25日,Ain't It Cool News英語Ain't It Cool News的哈莉·諾里斯(Harry Knowles)撰文指影片導演萊茜·亞歷山大已被除名[50]。第二支先導預告於聖地亞哥國際漫畫展當天公佈。萊茜未出席當天的活動,引發當天出席影片主創見面會的影片詢問她的名字是否從影片中除名。8月15日,「拉丁評論」網(Latino Review)報道指獅門將影片剪接為符合PG-13評級的版本。攝影指導史蒂夫·蓋納(Steve Gainer)後來表示影片將會是「R」級,而萊茜仍為導演[51]。10月3日,IGN收到獅門影業的官方聲明,表示萊茜未被解僱[52]

2008年12月,在接受採訪時[35],萊茜承認與獅門發生過嚴重的衝突,但否認她曾被正式除名:「我的名字從未被除去,我既不希望被除名,也沒有獲得解僱通知書。事實上,我們可能是在就一些和其他電影相同的問題展開討論」。儘管流言廣為流傳,萊茜仍表示對最終版「感到非常開心」:

我想說,這是有代價的,但我的確保持了想在銀幕上放映的電影。就我個人而言,在我看來,就為了我自己的職業生涯,為了在我的承諾上加入電影的演員所作承諾而作出妥協,是非常危險的舉動。我不關心這場激烈的鬥爭,我只想說我對銀幕上的東西感到欣慰[35]

2015年,萊茜對獅門影業控制影片所導致的最終版質量感到遺憾:

漫威是平等的合作夥伴,但不幸的是,當存在創造性的決策衝突時,漫威將讓獅門打破僵局。我一直對以這種方式打造漫威電影感到遺憾,因為漫威99%的想法都比其他製片方都要好,我也很喜歡他們。

萊茜表示自己沒有影片最終版[53]

發行

票房

影片上映首周於北美2508家影院放映,收益4,271,451美元,場均1,703美元,位列票房榜第8位[54]。影片國內總票房8,050,977美元,成為票房成績最低的漫威漫畫改編電影,僅次於《黑天使 ELEKTRA》和《霍華鴨[55]。海外票房2,049,059美元,全球總計10,100,036美元,無法收回3500萬美元的成本,淪為票房炸彈[4]

專業評價

影片在爛番茄獲得107條評論,腐爛度29%,平均得分4.28/10。網站共識寫道:「《絕密拼戰》令人回想起非常暴力、對白挑釁人的1980年代動作片演員,巧合的是這種感覺已經過時20年了」[56]。《芝加哥太陽報》的羅渣·伊拔打出2/4星,認為:「你已經習慣了製作粗糙的可怕電影。現在刷新你認知的作品來了。《復仇王2:絕密拼戰》是我看過劣質的電影。」他認為電影唯一的缺陷就是「令人噁心」[57]。《娛樂周刊》的基勒·柯里斯(Clark Collis)認為雷·史蒂文森的角色應該改名叫「不太愛學習的彎曲儀」(Not-Much-of-a-Learning Curveinator)[58]。RobotBoombox.com的弗蘭克·達斯塔(Frank Dasta)打出0/5星的低分:「願上帝憐憫這部電影的靈魂!《復仇王2:絕密拼戰》平淡無奇,完全沒有原版的點,拍這部電影的人好像沒有真的讀過一本《制裁者》漫畫[59]。」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愛德華·波特(Edward Porter)打出3/5星評價,認為「儘管因為暴力內容獲得18評級,影片的其他內容非常適合孩子,例如激烈的槍戰、狂吠嚇人的惡棍、笨拙的搭檔等等,這種胡編亂造很讓人享受」[60]。《三藩市紀事報》電影記者彼得·哈特勞布(Peter Hartlaub)認為影片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制裁者》電影,動作場面令人滿意,黑暗故事接近於原版漫威漫畫的基調[61]。」

喜劇演員巴頓·奧斯瓦爾特英語Patton Oswalt自發行之日便公開支持這部影片,是他「今年看過最好的影片」[62]。2011年10月,奧斯瓦爾特與導演萊茜在洛杉磯舉行影片放映會,兩人還在保羅·舍爾英語Paul Scheer播客節目《這是怎麼做的?英語How Did This Get Made?》第20集中討論了影片[63]

家用媒體

影片的1區DVD藍光光碟於2009年3月17日發行,採用兩種規格,一種為2碟裝特別版,一種是影片寬銀幕及全銀幕版的標準版。截至2010年3月,DVD在北美賣出576,151張,收益14,001,953美元[64][65]

遊戲

與電影同步發行的PS3遊戲《制裁者:毫不仁慈英語Punisher: No Mercy》於2009年7月2日在PlayStation Network發行。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unisher: War Zone. 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 [2017-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3). 
  2. ^ PUNISHER - WAR ZONE (18).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09-11-18 [2015-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3). 
  3. ^ Sony Pictures Picks Up Overseas Rights to Punisher 2. MovieWeb. 2007-11-06 [2020-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4. ^ 4.0 4.1 4.2 Box Office Mojo上《Punisher: War Zone》的資料(英文). Retrieved 2011-07-11.
  5. ^ Punisher: War Zone is still the best Punisher adaptation. Polygon. [202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6. ^ Punisher: War Zone 4K Review: Still a Garish, Bonkers Delight. Collider. 2018-10-19 [202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7. ^ Kickboxing Director Lexi Alexander Uses Activism to Bust Out of 'Movie Jail'. NPR.org. [202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4). 
  8. ^ Punisher: War Zone. 2016-05-27 [202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9. ^ Gilchrist, Todd. Interview: Lexi Alexander. IGN. December 6, 2007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9). [Alexander:] I would say it's a complete reboot because the first one—neither of them—are relevant to us at all. 
  10. ^ 10.0 10.1 Interview: Ray Stevenson on Punisher: War Zone. Collider.com. 2008-12-04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5). 
  11. ^ 11.0 11.1 Punisher: War Zone 2-Disc Edition (DVD/Blu-ray). 事件發生在 "Training to Become the Punisher". 
  12. ^ Ray Stevenson talks Punisher. Collider.com. 2009-03-15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8). 
  13. ^ Archived copy. [2007-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2). 
  14. ^ Morris, Clint. Lions Gate starting on The Punisher 2. Moviehole.net. 2004-02-27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08). 
  15. ^ Ken P. An Interview with Jonathan Hensleigh. IGN. 2004-03-05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16. ^ Keck, William. Rebecca is quiet at 'Punisher' premiere. USA Today. 2004-04-13 [2006-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17. ^ Weiland, Jonah. Actor Thomas Jane Talks 'Bad Planet' and Other Comics Work.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4-11-22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18. ^ Marvel Movie Update. IGN. 2005-03-08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19. ^ LGF's 2005 Fiscal 3Q Analyst Call. Lionsgate Forums. 2005-04-05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20. ^ Morris, Clint. Arad on everything comic-to-film. Moviehole.net. 2005-07-01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5). 
  21. ^ Jane Beefs Up For Punisher 2. Sci Fi Wire. 2005-07-18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21). 
  22. ^ The Punisher 2 to Film in Louisiana. Superhero Hype. 2006-03-11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3). 
  23. ^ New Domestic Filings: 12/24/05 thru 12/30/05. Louisiana Secretary of State. 2005-12-23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8). 
  24. ^ Marvel Reports Q2 2006 Earnings Per Share of $0.19; Raises 2006 EPS Guidance Range to $0.50 - $0.60, Reflecting Tax Benefit and Impact of Share Repurchases. Business Wire. 2006-08-07 [2009-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25. ^ Phegley, Kiel. Up Close with Thomas Jane. Wizard Entertainment. 2006-08-17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7). 
  26. ^ Horn, John. Take 2 - Filmmakers trickle back to Katrina-devastated New Orleans. The Arizona Republic. 2006-08-18 [2006-08-31]. [失效連結]
  27. ^ Adler, Shawn; Larry Carroll. Movie File: 'Harry Potter,' Brad Pitt, Jason Schwartzman & More. MTV. 2006-10-12 [200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27). 
  28. ^ New Writer Boards The Punisher 2. Superhero Hype. 2006-12-18 [2006-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29. ^ Kurt Sutter Talks The Punisher 2. Superhero Hype. 2006-12-18 [200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5). 
  30. ^ Thomas Jane on The Punisher 2. Superhero Hype. 2006-12-18 [200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0). 
  31. ^ Thomas Jane Pulls Out of Punisher 2. Superhero Hype. 2007-05-15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2). 
  32. ^ AICN Exclusive: Thomas Jane Dropping Out of 'Punisher 2'?!?. Ain't It Cool News. 2007-05-15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6). 
  33. ^ John Dahl is not directing Punisher 2. Collider.com. 2007-11-06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5). 
  34. ^ McLelland, Ryan. Punisher 2 Lands a Director. LatinoReview.com. 2006-06-12 [200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8). 
  35. ^ 35.0 35.1 35.2 Lexi Alexander on Punisher's Behind the Scenes War Zone. SuicideGirls.com英語SuicideGirls.com. 2008-12-05 [2008-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7). 
  36. ^ Gilchrist, Todd. Lexi Alexander on 'Punisher: War Zone,' and Changing Hollywood's Old Ways. Comic Book Resources. 2014-05-05 [2015-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4). 
  37. ^ Exclusive Scoop: We Know Who the New Punisher Is!.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5). 
  38. ^ Lionsgate Release Confirms Punisher 2 Details. Superhero Hype. 2007-08-01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3). 
  39. ^ Interview: Ray Stevenson on Punisher: War Zone. Collider.com. 2008-12-04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5). 
  40. ^ Ray Stevenson talks Punisher. Collider.com. 2009-03-15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8). 
  41. ^ Official Sequel Title Now 'Punisher: War Zone'. JustPressPlay.net. 2007-08-28 [2007-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6). 
  42. ^ 存档副本.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2). 
  43. ^ Punisher: War Zone, episode #20 of How Did This Get Made? on Earwolf. Earwolf.com. 2011-10-03 [201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6). 
  44. ^ 'Punisher: War Zone' Shooting Dates and Crew Details. Comics2Film.com. 2007-10-20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4). 
  45. ^ Lexi Alexander on Shooting Punisher. Superhero Hype. 2007-12-29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2). 
  46. ^ Punisher: War Zone Update.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9). 
  47. ^ The Punisher: War Zone – Original Soundtrack – Awards – AllMusic. AllMusic.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3). 
  48. ^ Schweiger, Daniel (Soundtrack Editor). Exclusive Interview: E-Notes: Composer Michael Wandmacher puts on the skull and crossbones for 'Punisher'. 2008-12-11 [2009-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2). 
  49. ^ Punisher Will Enter War Zone 3 Months Later. Superhero Hype. 2008-04-03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8). 
  50. ^ The Unfortunate Reality Behind Punisher War Zone. Ain't It Cool News. 2008-07-25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2). 
  51. ^ The Punisher: WarZone, Let's talk about the reboot. Raw Studios. 2008-08-16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0). 
  52. ^ Linder, Brian. Punisher Rated, Director Staying Put. IGN. 2008-10-03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6). 
  53. ^ Jagernauth, Kevin. Lexi Alexander Says She Wishes Marvel Had Made Creative Decisions On 'Punisher: War Zone' Instead Of Lionsgate. The Playlist. 2015-03-20 [2015-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2). 
  54. ^ Weekend Box Office for Punisher: War Zone. Box Office Mojo.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55. ^ Marvel Comics movies. Box Office Mojo.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56. ^ Punisher: War Zone (2008). Rotten Tomatoes.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6). 
  57. ^ Ebert, Roger. Punisher: War Zone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2008-12-03 [2009-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5). 
  58. ^ Collis, Clark. Review of Punisher: War Zon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12-12, (1025): 52. 
  59. ^ Robot Boombox Riffs: Punisher - War Zone. Robot Boombox. 2012-11-22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60. ^ Porter, Edward. Punisher: Warzone. The Sunday Times. 2009-02-08 [2009-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8). Highly enjoyable tosh.       
  61. ^ Movie review: 'Punisher: War Zone' bloody good.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8-12-05 [2020-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1). 
  62. ^ Oswalt, Patton. THE "IS THIS HAPPENING?" MOVIE CLUB. PattonOswalt.com. 2008-12-16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1). 
  63. ^ Scheer, Paul. Punisher: War Zone, episode #20 of How Did This Get Made?. Earwolf. 2011-10-03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6). 
  64. ^ Punisher: War Zone - DVD Sales. The Numbers.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9). 
  65. ^ Punisher: War Zone Review. DVD Reviewer. 2009-06-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