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翰
生平
1905年,張邦翰入雲南省城昆明的雲南高等學堂,肄業後選送越南南巴維學堂。1906年4月,在河內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文,在南洋群島、香港、澳門間奔走。他曾先後出任新加坡《中興報》、香港《中國報》主筆,同保皇派的報刊進行論戰。他還參加了1907年鎮南關起義、1908年河口起義,失敗後與胡漢民在越南河內收容革命黨人。[2][1]
1909年,張邦翰赴法國巴黎留學,後又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留學,學習應用科學。1911年冬,奉孫文之命回雲南,被雲南軍政府都督蔡鍔任命為雲南軍政府外交司司長。就任數月之後,再次赴歐洲繼續學業,在比利時獲得電化工程師證書。1920年返回雲南,歷任耀龍電燈廠工程師、無線電報局局長、航空學校教官、雲南大學理工教授。[2][1]
在雲南任職期間,張邦翰支持唐繼堯、董澤創辦東陸大學(後來改名為雲南大學)。1922年7月8日,張邦翰獲聘為東陸大學籌備員,參與該大學的籌劃及建築。1922年7月14日,被薦為《大學大綱》起草委員會委員。1922年8月,雲南省署正式批准貢院為東陸大學校址,東陸大學籌備處隨即開展校舍興建,成立建築事務所,任命楊克榮為總理,蕭揚勛為協理,楊維俊為工程事務。建築事務所將該大學的主樓「會澤院」的設計工作交與張邦翰負責。該大學建成後,張邦翰獲聘為教授。[1]
1927年,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張邦翰率先往見蔣介石,隨即奉命回雲南整頓黨務,進行清黨。1928年1月,出任雲南省政府委員兼外交部特派交涉員,後來先後兼任雲南省建設廳廳長、雲南省民政廳廳長。抗日戰爭時期,又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運輸統制局昆明辦事處長、雲南省驛運處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立法院立法委員。在中國國民黨內,歷任中國國民黨雲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代理主任委員,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1947年,自立法院解職回雲南。1949年,自香港赴歐洲,後赴美國的長子處。1958年10月,在美國三藩市病逝。[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