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池明(1917年8月24日—1997年11月8日),男,河南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年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

張池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任總後勤部政委
任期
1967年7月 – 1973年8月
個人資料
本名張家相、張赤民、張家駒
性別
出生(1917-08-24)1917年8月24日
 中華民國河南省新縣泗店傅山村傅家窪
逝世1997年11月8日(1997歲—11—08)(80歲)
 中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言漢語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軍銜中將
親屬
  • 夫人:劉平
軍銜記錄

生平

年幼曾經讀私塾,11歲跟叔父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暴動,參加兒童團。1932年,15歲即加入鄂豫皖蘇區紅軍,在紅二十八軍二四六團擔任共青團的書記,兩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在肅反中被捕,被吳煥先救下,調至紅25軍軍部給吳煥先當秘書,並隨紅25軍參加長征。到達陝北後,在新成立的紅十五軍團司令部當參謀。1937年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年僅20歲。

抗戰爆發,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張池明調至115師,在三四四旅任作戰科科長,後至六八八團當參謀長,參加平型關戰鬥。1939年至游擊隊作戰,1940年回三四四旅六八七團任政委。1942年至新四軍作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在東北地方部隊任職,先後在松江軍區和哈爾濱衛戍司令部任職。1947年至野戰軍部隊,作為政委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十六師(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後升任該軍政治部主任、政委,與軍長李作鵬一起指揮部隊,從東北一直打到廣東,並登陸海南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海南、廣東擔任地方黨委職務,1952年回到中南軍區後勤機關任政治職務。1955年至總後方勤務部任司令部參謀長,隨後調至後方勤務學院任副院長,期間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二級獨立自由和一級解放勳章,年僅3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中將。

1961年隨葉劍英出訪緬甸,回國後繼續在總後勤部任職。1967年李聚奎被打倒後,接任總後勤部政委,一度遭到衝擊,但受到保護得以倖免,1969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進入中央軍委,擔任軍委委員。在文革中屬於「江青的人」。1975年被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政治委員。1977年被解除軍職,保留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的黨內職務。

1985年,對張池明的政治審查結束,定性為內部矛盾,認為張池明在總後勤部工作期間,和邱會作一起搞「派系鬥爭」,屬於犯了重大錯誤的人,被解除黨內外一切職務,離職休養。

晚年張池明多參加鄂豫皖紅軍的紀念活動,1997年去世。

參考來源

  1. ^ 张池明.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0-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國共產黨職務
新頭銜 中國共產黨海口市委員會書記
1950年5月-1952年3月
繼任:
符思之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李聚奎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委員
1967年7月-1973年8月
繼任:
郭林祥
前任:
王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政治委員
1975年8月-1977年12月
繼任:
金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