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第六大學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2月5日) |
巴黎第六大學(法語:Université Paris VI),又稱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法語: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UPMC),是一所法國大學,坐落於巴黎市區中心的拉丁區,是巴黎大學及巴黎科學學院中科學師資的主要繼承者。該校有大約32000名學生,其中約21000名為科學生,約11000名為醫學生。2018年1月1日起,巴黎第六大學與巴黎第四大學合併為索邦大學。[1]
巴黎第六大學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 |||
---|---|---|---|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
創辦時間 | 1971年 | ||
停辦時間 | 2017年 | ||
學校類型 | 公立大學、研究型大學 | ||
校長 | Jean Chambaz | ||
教師人數 | 6 200(2016年秋) | ||
學生人數 | 36 497(2017年秋) | ||
校址 | 法國巴黎 | ||
校區 | 巴黎 奧賽 濱海自由城 羅斯科夫 塞納河畔伊夫里 濱海巴紐爾斯 聖西爾萊科勒 | ||
隸屬 | 索邦大學集團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 歐洲大學協會 歐洲首都大學聯盟 | ||
網站 | http://www.upmc.fr | ||
|
巴黎大學 |
巴黎第一大學 |
巴黎第二大學 |
巴黎第三大學 |
索邦大學(原四大及六大) |
巴黎城市大學(原五大及七大) |
巴黎第八大學 |
巴黎第九大學 |
巴黎楠泰爾大學(原十大) |
巴黎-薩克雷大學(原十一大) |
巴黎第十二大學 |
巴黎第十三大學 |
該校擁有超過180間實驗室,絕大多數的實驗室都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有合作關係。除坐落於拉丁區的主校區,以及位於十三區的醫學校區外,該校在巴黎還擁有7個附屬醫院,並在法國各地設立了超過125個研究所,包括著名的亨利·龐加萊研究所與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
巴黎第六大學共有25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瑪麗·居里獲得2次諾貝爾獎)和7位菲爾茲獎得主以及1位圖靈獎得主,在數學、物理、化學及醫學領域全球領先。特別地,在7位菲爾茲獎得主中,6位在巴黎科學學院完成博士學位或留任教授研究員,是巴黎第六大學及索邦大學主要的師資力量。[2]
巴黎第六大學依據「頂級期刊及高被引論文數」,「校友及教工獲獎人數」等多項數據,在多項排名中均為法國排名最高,世界排名頂尖的公立大學。[3]其中,2018年《美國新聞》將巴黎第六大學評為法國第1、全球第38,數學領域全球第1,物理領域全球第11,另有11項學科排名處於世界前50;2017年《ARWU》則將巴黎第六大學評為法國第1、全球第40,數學領域全球第3,物理領域全球第13,自然科學領域全球第14,工程領域全球第25。[4]在2015年《自然指數》排名中,巴黎第六大學被評為全球第5大研究型大學,世界十強科研機構。[5]
巴黎科學學院名譽校長馬克·扎曼斯基(Marc Zamansky)將巴黎第六大學比喻為「在巴黎中心科學思想的結晶」(la matérialisation de la pensée scientifique au cœur de Paris)。
校史
巴黎第六大學於1971年1月1日成立,並於2018年1月1日併入索邦大學。根據1968年11月12日通過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導法》,原巴黎大學被拆分成多個教學和研究單位,其中大多數科學教學和研究機構,以及部分醫療機構重組為巴黎第六大學。[6]
1974年,巴黎第六大學取名為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2007年,UPMC成為大學的正式名稱。
2018年,巴黎第六大學與巴黎第四大學合併為索邦大學。
聯盟
2005年,巴黎第六大學與巴黎第九大學建立巴黎大學聯盟,並在2010年與巴黎第二大學與巴黎第四大學合作成立索邦大學聯盟。
2017年1月,巴黎第六大學與巴黎第四大學宣佈於2018年1月1日合併。
校長
自1971年至2017年,創校47年間,共有10位教授相繼擔任校長。
- André Herpin, 1971-1976
- Jean Dry, 1976-1982
- André Astier, 1982-1986
- Michel Garnier, 1986-1991
- Jean-Claude Legrand, 1991-1996
- Jean Lemerle, 1996-2001
- Gilbert Béréziat, 2001-2006
- Jean-Charles Pomerol, 2006-2011
- Maurice Renard, 2011-2012
- Jean Chambaz, 2012-2017
組織
巴黎第六大學的主校區由7個教學和研究機構,1個工程師學院和4個宇宙科學觀測站組成。除上述機構以外,校區另設科研與公共服務中心,其主要目的為方便對學士一年級的教學、聯繫與管理,經董事會審議而特別創建。
巴黎第六大學的醫學校區,又稱皮埃爾和瑪麗·居里醫學院(FMPMC),是由兩個預先存在的醫學院合併而成:皮提耶-沙普提厄醫學院和聖安東尼醫學院。醫學院下設7個附屬醫院提供公共援助,包括巴黎的沙普提厄醫院,查爾斯富瓦醫院和聖安東尼醫院。
校區
教學機構
研究所
博士生院
巴黎第六大學擁有16所博士生院,共接納3400名博士生。
在此基礎上,巴黎第六大學額外提供3個交叉學科博士課程:
圖書館
巴黎第六大學擁有17個圖書館(10個科學館和7個醫學館)以及15個合作圖書館。
2009年,醫學圖書館網絡(SCD Medical)併入巴黎第六大學圖書館。
教學與研究
課程設置
巴黎第六大學受權頒發科技與醫療領域的學士、碩士、博士與工程師文憑。
巴黎第六大學提供9個專業的學士課程(化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機械工程、數學、物理、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自然科學)。
巴黎第六大學與合作院校提供9個雙學位學士課程:
- 與巴黎政治學院:
- 科學和社會科學
- 與巴黎第二大學:
- 科學和法律
- 與巴黎第四大學:
- 科學和音樂學
- 科學和歷史
- 科學與哲學
- 科學和德語
- 文學和計算機科學
- 與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 科學,語言與中國文化
- 與法國國立高等工業設計學院:
- 科學與設計
巴黎第六大學提供14個專業學士預備課程,以及53個不同方向的碩士預備課程。
巴黎第六大學提供完整的醫療課程和輔助醫療課程。總校區象徵性地設立在科德利埃,即巴黎第一所醫學院的所在地,而授課則集中在沙普提厄校區和聖安東尼校區。
國際關係
巴黎第六大學在索邦大學框架下,制定了基於跨學科合作夥伴關係的國際政策,重點發展:[7]
研究機構
巴黎第六大學擁有超過125個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四大板塊:
- 建模和工程板塊研究純數學和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學、機械人學、力學和醫學工程的領域,包括16個實驗室和5個聯合機構。
- 「能量、物質和宇宙」 板塊研究宇宙和物質結構、量子信息技術、納米科學、現代科學、材料科學,分子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包括36個實驗室和6個聯合機構。
- 地球生命與環境板塊包括21個實驗室和4個聯合機構。
- 生命與健康板塊包括47個實驗室和7個聯合機構。
巴黎第六大學共有40個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直接合作的聯合研究機構,除此以外,還有34個研究機構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有部分合作關係。
排名聲譽
作為歐洲頂級的大學之一,巴黎第六大學在各個方面都有着很好的聲譽。該校除排名第一的數學學科外,在物理、化學、工程、地球物理學和材料科學領域均排在世界最佳研究機構的前5%至10%。在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年輕大學排名中(該排名更注重學生的就業表現、而非科研成就),巴黎第六大學排名全球第12;而在傳統的物理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巴黎第六大學的排名也均位列全球前50名左右。[8]該校在近幾年也都被受到全球科研人員高度評價的《科學引文索引》評為世界頂級。
除了其數學學科的教育和研究被全世界公認以外,巴黎第六大學的物理專業也並不比其國內的競爭對手巴黎第十一大學遜色。該校的實驗室之一卡司特勒-布洛索實驗室(LKB)的物理學家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與塞爾日·阿羅什分別於1997年與201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作為法國最重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自1951年創立至今,共誕生了3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4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金獎得主,以及多名法國科學院院士與法蘭西公學院教授。
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巴黎第六大學以其在科研領域的成就獲得如下排名:
- 2014年:法國第1、全球第35、數學全球第4
- 2015年:法國第1、全球第36、數學全球第5
- 2016年:法國第1、全球第39、數學全球第3
- 2017年:法國第1、全球第40、數學全球第3
在《美國新聞》的教育排名中,巴黎第六大學以其在科研與教育領域的影響與貢獻獲得如下排名:
- 2015年:法國第1、全球第46、數學全球第8
- 2016年:法國第1、全球第49、數學全球第5
- 2017年:法國第1、全球第62、數學全球第4
- 2018年:法國第1、全球第38、數學全球第1
其中共有11項學科位於全球前50:
- 數學:全球第1
- 空間科學:全球第9
- 物理學:全球第11
- 地球科學:全球第14
- 神經科學:全球第24
- 免疫學:全球第28
- 基因科學:全球第29
- 生物學:全球第35
- 藥理學:全球第35
- 臨床醫學:全球第40
- 環境科學:全球第49
著名校友
畢業生
巴黎第六大學的畢業生中不乏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包括:
- 薩弗亞圖·蒂亞姆(Safiatou Thiam),2007年至2009年任塞內加爾衛生部長
- 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2007年至2011年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 克洛德·巴爾托洛內,現任法國國民議會議長
巴黎第六大學的畢業生中同樣不乏專家和學者,包括: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 ^ UPMC,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 Sorbonne université.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5) (法語).
- ^ UPMC,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 Les lauréats de la Médaille Fields.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6) (法語).
- ^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ARWU 2017. shanghairanking.com.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 ^ Shanghai Ranking - 2017. shanghairanking.com.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Nature Index. www.natureindex.com.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1).
- ^ Fac-similé JO du 31/12/1970 - Legifrance. www.legifrance.gouv.fr. [2018-04-07].
- ^ Sorbonne Université dans le monde. Sorbonne Université. [201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8) (法語).
- ^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美國英語).